重大進展!日本利用牛痘病毒載體開發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確認有效

2021-02-12 客觀日本

本文根據滋賀醫科大學研究成果發布編譯整理而成。

日本滋賀醫科大學通過與東京都醫學綜合研究所的小原道法特任研究員及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品質保證與管理部長石井孝司開展聯合研究,開發出了SARS-CoV-2基因重組DIs毒株疫苗。滋賀醫科大學的伊藤靖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為食蟹獼猴接種該疫苗,評估了預防效果。研究團隊使接種疫苗的食蟹獼猴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現,疫苗接種組強力抑制了新冠病毒在肺部的增殖,幾乎沒有發生肺炎。另外,也未發現疫苗引起嚴重的副作用。進展

研究概要

作為針對COVID-19的預防疫苗,研究團隊此次開發了基因重組活疫苗,即在進一步弱化了牛痘病毒(天花疫苗)的DIs毒株中導入SARS-CoV-2基因。這種疫苗使用牛痘病毒載體,接種疫苗後可在短時間內強力誘導針對SARS-CoV-2的中和抗體及細胞介導免疫,獲得的免疫力長期有效,並有望誘導出具備廣泛的交叉反應性的免疫力,可以應對抗原突變。此外,這種疫苗還具有溫度穩定性高的優點,保存及運輸時的溫度無論是冷藏還是室溫都可以。

1 牛痘病毒載體疫苗具有安全性

SARS-CoV-2的表面有刺突蛋白。研究團隊利用已為人類接種過、安全性已得到保證的牛痘疫苗DIs毒株,在其中導入形成刺突蛋白的基因,由此開發出了SARS-CoV-2疫苗(以下簡稱「rDIs-S疫苗」)。接種該疫苗有望產生防止病毒入侵細胞的中和抗體,以及激活作為免疫細胞的T淋巴細胞。

2 小鼠實驗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團隊為表達人ACE2的轉基因小鼠接種rDIs-S疫苗,實施了SARS-CoV-2感染預防試驗。間隔三周接種兩次rDIs-S疫苗或作為比較對象的非重組DIs毒株,一周後實施了SARS-CoV-2攻擊感染實驗。接種DIs的小鼠體重大幅減輕並死亡,而接種rDIs-S的個體,體重幾乎沒有變化,生存率達到100%。

3 食蟹獼猴實驗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團隊還為食蟹獼猴接種了該疫苗,為評估發病預防效果,使接種疫苗的食蟹獼猴感染了SARS-CoV-2,發現疫苗接種組肺部的SARS-CoV-2增殖得到強力抑制,降至未接種時的1/50,000以下,幾乎沒有發生肺炎。另外,也沒有發現疫苗引起的嚴重副作用。

未來展望

採用DIs毒株載體的SARS-CoV-2疫苗被證明具備誘導中和抗體及細胞介導免疫的優異效果,有望成為安全的預防疫苗,另外,為儘快啟動臨床試驗,研究團隊還在AMED(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的支援下,與Nobelpharma公司共同推進疫苗開發,希望能早日投入使用。


編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焦點

  • 強生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優異,我們與病毒的生死之爭從未停止
    近日,美國強生公司在其官網上宣布,其研發的腺病毒26(Ad26)載體新冠疫苗在動物試驗中表現良好,可以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誘發穩定的免疫反應,有效預防病毒感染,並且只需接種一次。此外,據強生透露,公司計劃在今年9月下半月開始大規模的3期臨床測試。
  • 以利用免疫顯性抗體表位開發新冠疫苗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確認部分免疫顯性抗體表位有望用於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並相信該疫苗可能阻止疫情再次暴發。相關研究發表在《MDPI疫苗》雜誌上。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and, USAMRDC)及陸軍華爾特裡德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網站相繼公布了美軍自研新冠疫苗的進展情況,一款名為SpFN的新冠疫苗及其他兩款備選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Adc68與牛津ChAdOx1基因相似度高達98% 國產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
    《柳葉刀》(The Lancet)近日發表牛津新冠疫苗試驗的中期分析證實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有效抗擊有症狀的新冠肺炎。幾天過後,中國版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開始進行產業化布局。12月27日,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落戶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這也是國內首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產業化基地。
  • 中國科學家開發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作者:王之康 應厚非7月29日,《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在非人靈長類等動物模型中完成的實驗表明,這款疫苗能誘發強烈的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病毒中和抗體。
  • 中國團隊開發重組蛋白新冠疫苗,在非人靈長類模型中證實預防潛力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日,《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論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魏霞蔚研究員,逯光文研究員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張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研發團隊開發出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怎樣從實驗室理論走向臨床實驗?
    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做的新冠疫苗是怎麼樣從實驗室的概念一步步走向臨床實驗的這麼一個過程。今年新冠疫情不光是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全球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所以我談一談新冠疫苗是怎麼從實驗室理論走向臨床實驗的。
  • 中國新冠疫苗有望年底投入市場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腺病毒搭載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遞送至人體內後產生病毒抗原。核酸疫苗注射的是RNA或DNA,進入人體內產生病毒蛋白,並不是直接注射病毒抗原。相較於滅活或減毒疫苗,核酸疫苗可以節省動物實驗的驗證時間及研發經費,但存在穩定性不高,難以保存,注射之後易被細胞分解的缺點。與核酸疫苗相比,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有效性可能更好。
  • 中國再添新冠滅活疫苗:由高福等學者領銜,已在動物實驗顯示巨大潛力
    新冠大流行威脅著全球公共衛生。為防控新冠疫情,人類迫切需要疫苗。來自中國科研團隊研發了名為BBIBP-CorV的新冠滅活疫苗,已在動物實驗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該疫苗高效、安全,在小鼠、大鼠、豚鼠、兔子和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猴猴子和恆河猴)體內均能誘導高水平的中和抗體滴度,2μg/劑便能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高效保護。
  • 萬泰生物: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研發存在不確定性
    對於股價的異常波動,萬泰生物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市場環境、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內部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在相關產品經營風險中,萬泰生物提到了新冠病毒試劑盒、二價宮頸癌疫苗、比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我們認為,依靠人為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經無法扼制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與爆發,預防用疫苗和治療用藥物的開發可能是影響全球疫情進展的重要變量。全球新冠疫苗的技術路徑與研發進展:按照使用的技術路徑,可將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分為滅活疫苗、減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五種類型,各類疫苗均有其優缺點。總體而言,處於臨床後期的疫苗以傳統的滅活疫苗、相對成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以及新穎的核酸疫苗為主,國內企業多開發成熟的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 一周快讀|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安全有效;全國健康碼有望...
    (來源:新華社)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安全有效5月6日,全球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浙江省疾控中心張嚴峻團隊、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疫苗安全有效!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個新冠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專家:這...
    疫苗對控制新冠肺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全球科學家們也都在為研發疫苗努力著。最近,基於抗體的疫苗研究終於有了可喜的消息。5 月 6 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率先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
  •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究的現狀及進展!
    不斷刷新歷史紀錄的全球新冠疫情預示著人類或許已經無法期待疫情的自然消退,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惡化也意味著西方某些國家提出的「群體免疫「構想徹底破產,而疫苗的開發有望成為終結新冠肺炎疫情的終極武器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共識。
  • 中國團隊《Science》發文,首次公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5月6日,Science發布了一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的論文,首次公開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國產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勢頭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輸入性疫情的風險長期存在。專家研判今年秋冬季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風險較高,秋冬季又是各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將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複雜性和防控難度。大家仍要緊繃疫情防控常態化這根弦,始終保持防範意識。國慶、中秋「雙節」將至,要合理安排出行,做好個人防護,遵守公共場所、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措施。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據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介紹,目前國內新冠疫苗攻關工作正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即: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2]。本文擬介紹這5種新冠疫苗技術路線的原理、研究進展、特點及其生產工藝。
  • 趙振東:新冠疫苗守護者
    「圍繞滅活疫苗的毒種選擇、重組蛋白疫苗的抗原均一性、疫苗ADE效應、動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實驗安排,以及實驗室疫苗和生產疫苗在審評審批過程中的區別、體液免疫應答等問題,振東向研發單位提出多項重要建議,切實解決了研發中的困難。」鄭忠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