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藥聞社
本文來源於藥聞社原創;
如果喜歡,歡迎在文末處點個「再看」,感謝您的支持!
《柳葉刀》(The Lancet)近日發表牛津新冠疫苗試驗的中期分析證實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有效抗擊有症狀的新冠肺炎。幾天過後,中國版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開始進行產業化布局。
12月27日,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落戶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這也是國內首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產業化基地。依託沃森生物的創新疫苗產業化優勢及成熟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由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周東明教授團隊合作研發的新冠腺病毒疫苗已經進入產業化準備階段,一旦疫苗研發成功,將在大興基地實現大規模生產。
至今為止全球已有多個腺病毒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AZD1222)使用的就是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據周東明教授闡述,其團隊研發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Adc68與阿斯利康牛津團隊的ChAdOx1載體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8%。
鑑於此前牛津新冠疫苗試驗的良好保護作用,中國版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有望獲得重大突破。
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進入試驗階段
今年1月上旬新冠暴發伊始,張林琦教授團隊與周東明教授團隊就開始合作研究新冠病毒疫苗。5月,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疫苗進入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階段。
該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屬於國家布局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之一。清華大學醫學院和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教授張林琦介紹,我國新冠疫苗5條技術路線基本上是在一個時間段內啟動的,疫苗研發周期越長,其在人體安全性有效性將更有保障。
前期研究結果表明,該疫苗在動物體內可誘導產生高水平的中和抗體和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並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攻毒實驗表明,該新冠疫苗免疫可保護恆河猴耐受新冠病毒攻擊。
「知道新冠病毒如何打開人體的『大門』,就能夠進一步知道如何來保護這個『大門』。」張林琦教授指出,新冠病毒S蛋白必須與人體ACE2蛋白結合,病毒才能入侵人體。他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比喻成「鑰匙」,把人體的ACE2比喻成「鎖」。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就是利用「鑰匙」打開人體ACE2的「鎖」,然後進入細胞,開始大量複製,對人體造成傷害。
張林琦教授團隊把S蛋白這個「鑰匙」單拎出來,搭載到改造後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上,當這個載體運送S蛋白到人體細胞後,人體免疫系統就會迅即組裝出專門針對這個S蛋白「鑰匙」的專用殺傷武器:新冠病毒抗體。等到真的新冠病毒來的時候,人體的專用武器已經嚴陣以待,就可以把病毒消滅在人體細胞之外,實現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
幾乎無副作用,免疫反應更精準
張林琦教授稱,由於抓住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唯一受體這個關鍵要害,所以這類疫苗的特點是細胞可以產生精準化免疫反應,更有針對性。使用的腺病毒載體來自於黑猩猩稀有血清型,主要原因是人體內一般不存在針對黑猩猩型腺病毒的預存中和抗體,以這種病毒做載體的疫苗,最大的好處是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小,在免疫劑量上有不少優勢。在有效性、安全性、免疫原性、把歐洲器、大規模生產、可及性、運輸和儲藏等方面有很多的優勢。
「目前,我們的疫苗在動物身上沒有看到副作用。」張林琦教授介紹,預計12月底將申報開展國內外臨床試驗。該疫苗產品一旦獲批,將會是我國第一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的新冠疫苗。與人腺病毒載體相比,黑猩猩腺病毒載體具有在人群中預存免疫少的優勢。
迄今為止,全球已有多腺病毒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使用的就是黑猩猩腺病毒載體。
據周東明教授介紹,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疫苗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腺病毒載體的製備成本低。
公開資料顯示,腺病毒載體(Adenovirusvector,Adv)對分裂期及非分裂期細胞均具有高感染效率、遺傳穩定性好、易製備高滴度病毒等多種優點被廣泛用於基因治療和疫苗載體研究。重組腺病毒具有體外複製滴度高,製備成本低,能高效表達外源蛋白及安全性好等特點。因此,建立一種以腺病毒為載體的VLPs的新方法,既能發揮VLPs的作用,又能適於大規模生產,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2019年7月份,還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周東明教授團隊,經過多年努力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高效的伊波拉疫苗。該疫苗以新型黑猩猩腺病毒AdC68和AdC7分別作為疫苗載體,表達伊波拉病毒G蛋白,即AdC7-EBOVgp、AdC68-EBOVgp,以前者作初免,後者作加強免疫,不僅可以在小鼠體內誘導出高滴度、長效的特異性結合抗體、中和抗體以及T細胞免疫,而且可完全保護免疫小鼠抵禦假病毒的攻擊感染。以相同的免疫策略,在恆河猴中也能誘導出高強度的特異性免疫,並抵禦假病毒的攻擊感染。
此次,以黑猩猩腺病毒Adc68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其免疫機理和策略是否和伊波拉疫苗相似?《藥聞社》將進一步跟蹤其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