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了!中國新冠疫苗有望年底投入市場

2020-10-22 中國報導

(上圖)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

(下圖)科興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

在昨天(10月2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中國目前已經有4款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6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

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從已經接種的出國人群的效果來看,沒有出現感染案例,有望今年年底投入市場。

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

在新冠疫苗研發上,中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國作為最早開展疫苗研發的國家之一,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調動相關科研機構及企業、資源,按照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進行了研發。

滅活或減毒疫苗是通過讓人體輕度、適量地感染病毒,進而產生抗體發揮藥效的。滅活疫苗基本沒有毒性,減毒疫苗會有一點毒性。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腺病毒搭載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遞送至人體內後產生病毒抗原。核酸疫苗注射的是RNA或DNA,進入人體內產生病毒蛋白,並不是直接注射病毒抗原。相較於滅活或減毒疫苗,核酸疫苗可以節省動物實驗的驗證時間及研發經費,但存在穩定性不高,難以保存,注射之後易被細胞分解的缺點。與核酸疫苗相比,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有效性可能更好。

4款中國疫苗進入Ⅲ期試驗

10月12日,據世界衛生組織(WTO)數據顯示,全球目前約有40種新冠疫苗已處於臨床試驗中,10種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其中,中國疫苗就有4種:3款疫苗為採用傳統技術的滅活疫苗,其中兩款來自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款來自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另一款是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團隊與天津疫苗公司康希諾聯合開發的人體腺病毒載體重組疫苗。

此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所屬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兩款滅活疫苗,在國內I/II期臨床研究中,各年齡段共計入組4,064人,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不同年齡、不同程序、不同劑量疫苗接種後均產生高滴度免疫應答,兩支疫苗按照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均達100%。

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目前,這兩款疫苗現在正在印度、阿聯、約旦、秘魯、阿根廷、埃及等10個國家開展Ⅲ期臨床實驗。

「Ⅲ期臨床實驗結果是驗證疫苗保護力國際公認的指標。目前中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開展Ⅲ期臨床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地區和受試的人群、以及順利組織實施Ⅲ期臨床實驗,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劉敬楨表示。

當前新冠滅活疫苗正在全力衝刺階段,是「萬裡長徵的最後一公裡」,在Ⅲ期臨床試驗取得安全性和保護力數據以後,疫苗經審評獲批就可以上市。

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

為儘早控制新冠疫情,中國從疫苗研發之初就一直積極推動有關新冠疫苗的國際合作。除了第一時間與全球共享病毒基因組序列,對外開放5條技術路線外,還同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國際組織開展科研合作,分享研究進展及成果。

10月20日,外交部國際司二級巡視員趙星表示,中國已經加入了由WTO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共同發起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這個也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大的舉措。

中方已經鄭重承諾,中國的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之後,將作為全球的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這個跟實施計劃的目標和初衷也是一致的。因此,從一開始中國就跟實施計劃的發起方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儘管中國的疫苗研發處於全球的領先,且有足夠的產能,但是還是決定加入實施計劃,主要的目標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加入實施計劃,促進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也能夠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獲得疫苗。另外也希望通過中國的加入,能夠帶動其他有能力的國家也加入到實施計劃當中來。」趙星說。

下一步,中國還會利用實施計劃這一平臺,加強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另一方面,也支持中國的疫苗企業也能夠參加到實施計劃當中,能夠同實施計劃的發起方一起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

國內製藥企業也與加拿大、英國、德國、巴西等40多個國家保持了技術合作,共同進行疫苗的開發和驗證。例如,中國有關企業在DNA疫苗、mRNA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方面分別與美國Inovio公司、德國BioNTech公司和英國GSK公司進行了合作。

一款疫苗的研發需要滿足安全性、有效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只有經過大量臨床驗證,保證一定比例的受試者產生抗體後才能投入使用。由於國內不存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條件(即存在大規模和高感染率人群),之前提到的4款中國疫苗都選擇在海外開展相關研究。實驗目的地包括了巴西、印度尼西亞、阿聯、約旦、秘魯、摩洛哥、巴基斯坦等國。其中,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巴西布坦坦研究所達成協議,在今年7月於巴西5個州全面開展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中國國藥集團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也在多國開展Ⅲ期臨床研究。

據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這4款疫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止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的受試者,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125個國籍,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現在已有幾十個國家向我國提出新冠疫苗的需求。

在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的大背景下,國際社會更需加強協調,尤其是中美等大國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實現疫苗共同解決生產、分配、衛生技術評估、價格控制等一系列的問題,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疫苗獲取機制,才能保證在各國、各地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正如習總書記向全世界所莊嚴承諾的那樣:中國會不斷加快推進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爭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床試驗和上市使用。同時,在疫苗研發、生產、分配等環節,加強同國際社會合作,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願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率先惠及發展中國家。

撰文:《中國報導》記者 王翔

圖片來源自網絡

責編:何晶

大家還在看

前三季度由負轉正!四季度如何發力?

數字人民幣有何不同?

中國電影熬過了疫情,熱鬧了國慶,然後呢?

▼ 我們的微店 ▼

可進店購買最新《中國報導》雜誌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我國新冠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
    有關新冠病毒疫苗,我國先後部署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目前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疫苗共有四支,其中三支為滅活疫苗,一支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央視網快看)
  • 我國新冠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到時候你會去接種嗎?
    有關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疫苗共有四支,其中三支為滅活疫苗,一支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有關專家介紹說,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據報導,目前美英俄的疫苗,都不是滅活疫苗,而是RNA疫苗和腺病毒疫苗,生產過程中都不需要新冠病毒,但是我們中國的是滅活疫苗,安全性也有保障。
  • 一款國產新冠疫苗價格披露!年底有望上市
    一款國產新冠疫苗價格披露!年底有望上市 新聞來源:川報觀察   更新時間:
  • 我國新冠疫苗有望年底上市;研究:新冠病毒可在皮膚上存活9小時
    青島市連續9天沒有持續新發病例,說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新冠疫苗病毒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破4000萬例,累計死亡超110萬例。
  • 新冠疫苗概念股盤中「閃腰」 疫苗市場價值仍在?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2020年1月至今,新冠病毒疫情因素影響著全球資本市場。近期,康泰生物(300601)、康希諾(688185)、沃森生物(300142)、復星醫藥(600196)、智飛生物(300122)等相關新冠疫苗概念股的二級市場股價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 新冠疫苗或刺激冷鏈物流潛力 冷藏車板塊有望受益
    近日,輝瑞等公司宣布了積極的新冠疫苗進展,其合作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有效性可達90%以上,並預計於今年年底生產5000萬劑。而中國,目前已有三種疫苗進入3期臨床試驗階段,預計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上市。新冠疫苗研發接連取得重大突破,使冷鏈儲存與運輸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
  • 中國新冠疫苗生產駛入快車道:年底年產能或超6億劑
    原標題:中國新冠疫苗生產駛入快車道:年底年產能或超6億劑12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時指出,要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並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是多少?
  • 復星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此外,復星還能發揮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開發經驗和與監管機構溝通的能力,及其地區分銷網絡優勢,未來加速推進國際先進疫苗在國內落地,充分彰顯公司的社會價值。復星新冠疫苗可謂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中國疫苗,也是一支全球疫苗。這支疫苗是中國、德國、美國共同協作的成果。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10月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可達到6.1億劑,明年中國新冠疫苗年產能會在此基礎上有效擴大。
  • 新冠疫苗「雙喜臨門」:人類明年能否恢復正常生活?
    美國的新冠疫情已處於失控狀態!截至11月17日,美國確診新冠病例達到1154萬,其中超過25萬患者不幸去世,而且每天新增感染數達十餘萬人,很多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美國迫切需要新冠疫苗來遏制和結束疫情大流行。所幸人類的科學進步有望阻止西班牙流感的悲劇再度重演!
  • 新冠疫苗「雙喜臨門」:人類明年能否恢復正常生活?
    截至11月17日,美國確診新冠病例達到1154萬,其中超過25萬患者不幸去世,而且每天新增感染數達十餘萬人,很多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美國迫切需要新冠疫苗來遏制和結束疫情大流行。新冠疫苗將在明年夏天開始發揮顯著作用,明年冬天人們的生活就有望能恢復正常。
  • 強強聯合開創全球疫苗研發新格局 復星(02196)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此外,復星還能發揮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開發經驗和與監管機構溝通的能力,及其地區分銷網絡優勢,未來加速推進國際先進疫苗在國內落地,充分彰顯公司的社會價值。復星新冠疫苗可謂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中國疫苗,也是一支全球疫苗。這支疫苗是中國、德國、美國共同協作的成果。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圍繞疫苗體系現狀,我們需要思考新冠疫苗研發能力的形成路徑,講好新冠疫苗研發的「中國故事」:市場經濟、突發事件、全球化等多重條件約束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在新冠疫苗研發中究竟是如何彰顯制度優勢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放大了疫苗研發不確定性,市場機制容易失靈。因此在疫情初期,眾多跨國製藥公司主要出於商業考量,並未大規模投入疫苗研發。他們或是擔心研發失敗,或是對疫情存續抱有僥倖心理。我國情況則不同。基於對新冠疫苗戰略價值的深刻認識,國家要求科研攻關單位「不算經濟收益帳,只算人民健康帳」,並給予專項資金保障。
  • 救星來了:輝瑞新冠疫苗有效率90%,人們真能靠它告別口罩?
    實際上,近期全球關於新冠疫苗的消息不斷,比如不久前牛津大學與英國藥企阿斯利康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實現部分免疫、俄羅斯註冊了全球首款新冠疫苗等等,但最後似乎都沒有引起較大的市場反應。那麼,輝瑞此次研發的新冠疫苗有何不同?離正式上市投產還有多遠?是真的帶來了抗疫曙光還是又是「空歡喜」一場?矽星人帶你來看看。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2020年底,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以下簡稱國藥中生北京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Vero細胞)批准附條件上市。一位在北京市東城區工作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已經組織接種了新冠疫苗第一針劑,目前未出現不良反應。」在疫情反覆之際,需要多少人群接種新冠疫苗才能形成免疫屏障效果?
  • 盛文兵:新冠疫苗12月將投入市場,黃金本周大跌100美元
    黃金本周大跌100餘美元,最低下跌至1774美元/盎司,收報於1787美元,跌幅4.37%;新冠疫苗的利好繼續在市場發酵,疊加美國經濟持續的擴張,使得市場風險情緒持續好轉,資金從安全資產撤出,湧入風險資產。黃金再度遭到市場的拋售。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新冠疫苗到底啥時候能打?前兩個問題大家都不知道答案不過這第3個問題今天可以給大家叨咕叨咕今天就來集中回答幾個大家比較關心的「新冠疫苗」問題吧!那麼,國產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如何?雖然目前沒有相關數據報告,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過:「中國疫苗也在差不多水平」。雖然,全球100多款新冠疫苗在研發方面開展了激烈的競賽,但我們始終希望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早日上市並正式投入市場使用,共同對抗並預防新冠病毒。
  • 多款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 人類「免疫時刻」來了嗎?
    【俄羅斯龍報網】近期,全球新冠疫苗研發捷報頻傳,多款疫苗有效性超過90%,給深陷疫情危機的全球經濟帶來了希望。(圖片來源:新華社)俄羅斯註冊了全球首款新冠疫苗,隨著臨床試驗的推進,疫苗的有效性得到驗證。近日,俄羅斯衛生部部長穆拉什科表示,俄羅斯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除俄產疫苗,德美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也傳來喜訊。
  • 歐美疫苗都將在年底前接種|歐洲藥品管理局|新冠疫苗|biontech|輝瑞
    歐美的衛生官員都表示,當地新冠疫苗的接種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始。英國有望成為首個接種新冠疫苗的國家。按照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負責人的說法,英國的醫院最早將於12月7日收到由輝瑞和BioNTech生產的首批疫苗。預計下周英國監管部門將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