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分類學課題組出版《上海維管植物檢索表》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上海維管植物檢索表》歷經四年的野外調查和資料整理,於近日出版。本書是繼《上海維管植物名錄》之後,上海植物叢書系列又一重大成果。

  《上海維管植物檢索表》是上海首本維管植物的檢索表,包含上海植物最新資料,涵蓋上海全部原生植物、外來(逸生、歸化或入侵)植物及常見栽培植物。全書共記載上海維管植物20211002979種植物;其中原生植物844種、外來逸生及歸化(包括入侵)植物359種,栽培植物1776種(含301種栽培品種)。檢索表分門別類以快捷方式按門(綱)、科、屬和種進行檢索。本書是上海乃至華東鑑定維管束植物非常實用的檢索工具書,適合於科研人員、教學人員、管理人員乃至植物和自然愛好者使用。

  自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上海植物志》之後,上海植物種類發生了大量變化。為滿足植物學以及各行各業工作者的需要,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植物分類學課題組在上海植物最新資料《上海維管植物名錄》的基礎上,經過深入分析各種植物的特徵,找出相互差異和顯著對立的主要特徵,將全部植物編製成不同的科、屬、種等分類單元的檢索表。《上海維管植物檢索表》包括上海露地維管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涵蓋上海大部分植物。本書收錄的植物種類不僅基於大量野外採集基礎,同時也包括文獻報導的上海新分布植物。檢索表中的植物的名稱及分類學處理依照最新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包括《中國植物志》、《上海植物志》及新紀錄文獻等相關原始資料。每個物種和每個名稱都進行了詳細的考證,更正了原始資料中分類鑑定及拼寫錯誤。檢索表採用平行式檢索表進行編排;每一項兩個相對性狀的敘述內容置於相鄰的兩行中,彼此以相同數字號碼平行列出。為方便讀者使用,特別是對植物形態特徵術語不熟悉的使用者,本書最後列出科常見識別特徵,並附以花、花序、果實等突出特徵和植物形態特徵的圖解。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鑑定對象,根據具體的特徵和術語進行檢索,直至得到滿意的結果。

 

  辰山植物分類學研究組是《上海維管植物檢索表》的組織者,承擔全書的總體規劃、資料收集與整理,以及本檢索表的編寫、校對和最後定稿;華東師範大學李宏慶教授和上海科技館秦祥堃教授級高工參加了本項目先期完成的《上海維管植物名錄》(2013)和本書的編寫工作。

相關焦點

  • 《陝西維管植物名錄》出版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學課題組系列專著項目資助的《陝西維管植物名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遺憾的是因身體原因,未能最後編輯並交付出版。鑑於《陝西維管植物名錄》的重要性,先後參加名錄編寫工作並來到上海辰山植物園工作的陳建平和杜誠數次與陳彥生的女兒溝通,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決定將陳彥生的手稿交由由辰山植物分類學課題組杜誠進行最後編輯並加工(包括撰寫前言、編寫說明、所有學名的拼寫校對、個別物種學名的處理以及全書的統稿和最終定稿工作),由辰山植物分類學課題組系列專著項目資助出版。
  • 辰山植物園出版《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
    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學課題組馬金雙研究員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The Survey Reports on Chinese Alien Invasive Plants)7月15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上、下卷,951頁;167.5萬字;ISBN:
  • 中國維管植物物種報告(2000-2019)
    以下文章來源於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CSH ,作者杜誠 「大國點名」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熱潮中,上海辰山植物園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對中國這個世界植物資源大國的植物新物種進行「點名」工作。
  • 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原標題: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上線  東方網3月16日消息:記者昨天獲悉,國內首家省市級的數字植物志上海數字植物志網站(shflora.ibiodiversity.net)近日正式上線。該網站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目前已收集了大量的圖片以及各類數據,完成了資料積累與整體構建,將成為上海地區植物認知重要的現代化信息網絡平臺。  目前該植物志共收錄維管植物2979種,包含原生植物844種,外來及入侵植物359種,栽培植物1776種及大量名優、新優栽培植物品種,成為收錄上海市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權威性數位化網站。
  •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出版
    本報訊 根據全國範圍內的野外調查、文獻記載、標本查閱、學名考證,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課題組馬金雙、李惠茹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近日出版。名錄共記載植物95科466屬845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48科142屬239種。
  • 唇形科植物科研體系與辰山植物園共成長
    豐富的物種資源、廣泛的開發利用前景、較高的園藝價值和突出的科學研究意義,使得唇形科植物的收集、保育和研究成為上海辰山植物園重要且具特色的領域。這裡有一支專業的引種收集和園藝支撐團隊負責唇形科植物的野外調查、收集和保育,由陳曉亞院士和Cathie Martin院士分別領銜的科研團隊針對鼠尾草屬和黃芩屬藥用植物的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以及藥用活性成分的合成和調控展開研究。
  • 杜鳳國:一張「活的植物檢索表」
    33個春秋,寒來暑往,見證了杜鳳國作為大學教師的耕耘和奉獻.他長年伏首林學教學一線,被學生稱作 「活的植物檢索表」;他深耕科研,著作等身,在研究領域不斷攀登高峰;他訪學的足跡涉及廣泛,求取「活水」,補充新知。
  • 中國維管植物「大普查」
    在2013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英文版)記錄了我國31362種維管植物。顯然,這不應該是我國植物種類數量的「終極答案」。有許多物種還隱藏在我國的山山嶺嶺有待發現。那我國到底有多少植物物種?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中山大學—阿爾伯塔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合實驗室)何芳良教授和學生最近就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答案。
  • 十年· 辰山對話丨「植物的力量」 開講在即!
    >十年來,辰山植物園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生態建設重大需求,堅持以「精研植物、愛傳大眾」為使命,立足華東,面向東亞,廣泛進行植物的收集、研究、開發和利用。>△ 辰山植物園美景辰山植物園有著成千上萬的植物種類,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樹木也處處可見。大自然可以離開人類,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
  • 當代植物標本館的革新與創新
    △ 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CSH)DNA庫功能區域合理規劃布局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Shanghai Chenshan Herbarium)的前身是成立於 2005 年 6 月的上海植物園辰山項目部標本室(2005.6~2009.3),2009 年 4 月更名為上海辰山植物園(籌)引種基地標本室(2009.4~2012.3),2010年遷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大樓,於2010年8月完成國際登錄,館代碼為CSH(http://sweetgum.nybg.org/ih/herbarium.php?
  • 《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國家科技出版基金資助
    新疆日報訊  日前,由新疆民間植物學分類學研究者楊宗宗、遲建才、馬明編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並將在明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首部以彩色圖鑑的形式較為全面、系統地記載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的學術專著。
  • 「生命之樹」揭示中國維管植物進化史
    本報訊 「生命之樹」用以反映分類群的親緣關係和進化歷史。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之端研究組選取能夠代表中國維管植物93%的屬的6098個種,通過5個分子片段重建了中國維管植物屬水平的生命之樹,並開發了可通過輸入物種名單自動生成所需要系統樹的軟體「SoTree」,以方便這一研究成果在相關學科中的應用。    「生命之樹」是達爾文在1859年提出的概念,重建生物類群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是所有生物學科的基礎。
  • 卵圓報春苣苔——我國植物分類學史上有記錄的第一份植物標本採集...
    近日,上海植物園陰生植物展上展出了一株小巧可愛、葉片卵圓形的苦苣苔科植物——卵乍一看圓報春苣苔(Primulina rotundifolia),好像這棵植物沒有特別之處,但是講起它的歷史,可是在植物分類學史上擁有重要的意義!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組織全國30餘個單位的專家教授和繪圖人員,在長期研究和積累的基礎上,以上千萬份植物標本為依據,花費19年(1964———1983年)時間編纂而成。全書共計8冊(正編5冊,補編2冊,檢索表1冊),1057萬字。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Springer聯合出版。中國是地球上唯一具有從熱帶雨林到北方針葉林連續分布的國家,同時也是北半球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擁有本土維管植物30,0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超過10,000種。中國植物分布的信息對於理解和解釋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其機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維持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田代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應邀到分中心作學術報告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荷花國際登錄權威田代科研究員應邀到分中心蓮屬DUS測試基地進行技術指導,並作了題為《世界荷花資源的多樣性、保育及創新利用》的學術報告。學術報告由分中心技術負責人劉琪龍主持,市農科院副院長兼分中心副主任鄭紹儒、測試所所長彭長城及測試所、農環所、經作所、水稻所等科研所人員共計30餘人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 上海辰山植物園將迎十周歲生日,雲賞花背後的1.5萬種植物
    辰山擁有無數個之「最」,讓人痴迷。快跟著W妹一起來看看。@蔣鋒   辰山植物園不止有風景,更有人文。   土壤改良後,不僅提升月季園、木蘭園、藥用植物園、宿根植物園等專類園的生物多樣性水平,更提升了運用植物營造的豐富空間和景觀水準,辰山就是這麼有魅力
  • 上海:辰山科研人員成功擴繁中國特有珍稀植物—瓊海卷柏
    中國園林網7月12日消息:瓊海卷柏(Selaginellahainanensis)是中國花卉協會蕨類植物分會會長張憲春研究員及Nootboom2005年共同在《林奈植物學報》發表的特產中國海南的物種,該種走莖匍匐,葉色翠綠,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出藍色螢光,具有重要的園林觀賞價值。
  • 江蘇省啟東市副市長袁聖菊到辰山調研牡丹研究和應用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調研牡丹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情況。上海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兼中科院辰山植物科研中心副主任胡永紅接待了袁聖菊一行。   眾所周知,油用牡丹種植是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對於改善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中外大咖主題演講「植物的力量」辰山植物園將專題開講
    張 哲2020年是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周年。十年來,辰山植物園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生態建設重大需求,堅持以「精研植物、愛傳大眾」為使命,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辰山品牌」。如今,年輕的辰山植物園不僅是上海2500萬人口的都市後花園,她也正在走入國際植物園的視野,並在世界植物園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藉由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周年的契機,一場以「植物的力量」為主題的跨界論壇將在本周六拉開帷幕,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將在辰山植物園為大家分享見解,帶來精彩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