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增強!大西洋新颶風「奧斯卡」路徑改變,再一次90度大轉彎?

2020-12-03 百家號

奧斯卡正在向西奔襲,就像中大西洋的一場過渡風暴,但它應該避開陸地。

奧斯卡位於百慕達群島東南偏東900多英裡處,正通過開闊的大西洋向西快速移動。

衛星路徑投影。

據預測,奧斯卡將在周日早些時候向西南方向飛去,然後在周日和下周一向西飛回安的列斯群島的北部和東北部。這條路徑將經過溫度稍高的水域——大約80到82度——奧斯卡預計在周日成為熱帶風暴。

此外,預計本周末的風切變將會減弱,這將使奧斯卡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逐漸加強,因為它將在百慕達以東的開闊大西洋上漫步。

有跡象表明,奧斯卡可能在本周末晚些時候或下周初達到颶風強度。

下周美國東海岸將遭遇冷鋒襲擊,該系統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冷鋒把它安全地推出大海。

從衛星軌跡來看,本次大西洋新颶風可能來一次90度大轉彎,並不會登陸美國,反而向百慕達群島飛奔而去。

不過,百慕達的當地居民應該密切關注奧斯卡的最新預測軌跡,儘管大多數計算機預測模型指南都將該系統保持在百慕達群島以東。但是它的路徑究竟如何,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相關焦點

  • 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彎路徑,是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
    一般我們把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地區的稱為「颶風」。清晰的颱風眼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巨大的自然災害,颱風在登陸時會帶來強風、暴雨和風暴潮,會造成沿海地區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 大西洋第8場風暴將生成,新颶風緊隨多裡安的路徑
    隨著大西洋颶風季節接近高峰,熱帶風暴亨伯託可能很快成為大西洋第8場被命名的熱帶風暴。目前正在攪動大西洋的熱帶系統可能很快變成熱帶風暴亨伯託,這種幹擾正逐漸變得更有組織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有80%的發展機會,該系統目前名為Invest95L,可能會沿著其前身颶風多裡安的路徑運行。颶風多裡安本月早些時候襲擊巴哈馬群島,造成至少50人遇難,數萬人無家可歸。
  • 2009大西洋颶風季結束 12年來最平靜
    這也是1992年以來颶風季裡生成時間最晚的第一個熱帶風暴。8月16日,熱帶風暴「克勞戴特」生成,17日登陸美國佛羅裡達州,成為本季第一個登陸美國的熱帶風暴。 「比爾」是第一個達颶風級別的熱帶風暴,並一度加強為四級颶風。颶風「弗雷德」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有數據記錄以來,大西洋盆地東南方向上最強的颶風,也是西經35度以東第三強颶風。
  • 23號颱風「夏浪」強勢回歸,大西洋11月仍是颶風季節
    2019年颶風季節臨近尾聲,就當我們認為今年的颶風季即將結束時,阿拉伯海和太平洋又給我們開了一個玩笑,阿拉伯海的新風暴「馬哈」持續增強,可能以16級超級颱風登陸印度。而在太平洋,自從10月25日21號超級颱風「博羅依」消散以來,僅過了8天時間,23號颱風「夏浪」正式形成了。
  • 洛倫佐「眼壁更換」,大西洋新颶風已加強為4級「野獸」
    「洛倫佐」颶風是一場巨大而強大的風暴,已成為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最強的風暴之一,隨著風力繼續增強,可能會影響南美東北部海岸和迎風群島。洛倫佐是本颶風季的第五次颶風,上周開始時是熱帶風暴,本周初,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然後又變為颶風。
  • 大西洋「獨舞」!雙風暴小打小鬧,無緣5級颶風,颶風季或再次推遲
    隨著2020年首個17級超級颱風「海神」的消失,太平洋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但是9月已是颶風的「高發期」,大西洋上空一下形成了兩場風暴,仿佛步入太平洋的步伐,因為9號颱風和10號颱風在前幾天也是同時「共舞」,但大西洋總讓人有點失望,因為2019年的5級颶風「多裡安」仍讓我們記憶猶新,那麼這場「雙風暴」能發展為5級颶風嗎?
  • 「準颱風」琵琶即將90度轉彎!97W或是一個大颱風,路徑非常複雜
    按照衛星圖像顯示,「準颱風」琵琶的雲層已經飽和,雖然螺旋結構有點分散,但是還在進行聚合之中,這也是發布「準颱風」琵琶的原因,根據日本氣象廳的預估來看,將會在24小時內生成命名,路徑暫時變化還比較大,下面大家參考下就行。根據日本氣象廳的一個初步路徑來看,「準颱風」琵琶即將90度大轉彎,改變方向,朝菲律賓東部前進,這個與GFS的模擬比較類似。
  • 2018年颶風!第五次低氣壓在大西洋形成,沿著佛羅倫斯的路徑
    在佛羅倫斯颶風之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發現又有兩個低氣壓有發展成颶風的危險。一幅顯示大西洋兩種新的擾動可能形成氣旋的地圖。第一次擾動已經在大西洋東北部形成,NHC預測颶風形成的機率為10%。大西洋東北部的新擾動可能形成氣旋。
  • 2019年大西洋下一個颶風將形成,巴哈馬群島「雪上加霜」
    熱帶風暴亨伯託將成為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下一個被命名的熱帶風暴,但隨著它穿越大西洋向美國靠近,其強度將繼續增強,NOAA預測,目前在大西洋監測的一場擾動,今天可能會加劇為熱帶低氣壓或熱帶風暴。在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節,有8個熱帶低氣壓,7個風暴,2個颶風,其中一個是造成50多人遇難的主要颶風。巴哈馬群島和美國東南海岸仍在從上周多裡安颶風造成的嚴重破壞中恢復,但現在另一場風暴正向該地區直吹,但是熱帶風暴亨伯託到達美國後會變成颶風嗎?上星期,颶風多裡安連續兩天襲擊了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島和大巴哈馬島,造成7萬人無家可歸,沒有生活必需品。
  • 颱風速報:颱風雲雀路徑大轉彎
    而颱風雲雀的路徑卻有所改變了。目前颱風雲雀路徑是怎樣的你了解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8年第12號颱風雲雀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周的時間,而它當前的路徑也出現了大轉彎的情況。今天台風雲雀還在慢慢的移動中,而據預計,颱風雲雀這兩天還是在活動中,沒有準備消散的跡象。之前都是在靠近日本的方向進行移動,而昨天雲雀颱風則是在日本境內,現在雲雀颱風的路徑是怎樣的?
  • 大西洋史詩級颶風「艾瑪」即將橫掃西印度群島和美國,華人同胞立即準備起來!
    從8月下旬起,沉寂了十餘年的大西洋突然發力,首先生出颶風「哈維」登陸德克薩斯並滯留一星期,給美國工業重鎮休斯頓倒水800-1600毫米,造成至少1900億美元損失(折合人民幣1.24萬億元),哈維已超過2005年的卡特裡娜,成為1851年以來美國經濟損失最大的颶風。
  • 美國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8月6日說,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活躍」。該氣象機構當天更新的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展望顯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會出現19到25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39英裡或以上(1英裡約合1.6公裡)的命名風暴,其中的7到11個可能演化為持續風速達每小時74英裡或以上的颶風,包括3到6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11英裡或以上的強颶風。
  • 2020大西洋颶風季首個颶風將形成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22日警告,一個熱帶風暴正朝加勒比海地區移動,預期將增強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9月14日,美國,颶風「弗洛倫斯」登陸美國東南沿海,狂風暴雨致多地水位暴漲。
  • 美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極度活躍」
    新華社華盛頓8月6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6日說,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活躍」。該氣象機構當天更新的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展望顯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會出現19到25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39英裡或以上(1英裡約合1.6公裡)的命名風暴,其中的7到11個可能演化為持續風速達每小時74英裡或以上的颶風,包括3到6個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11英裡或以上的強颶風。
  • 大西洋颶風持續增強,可怕的閃電包圍「眼牆」
    一名氣象專家警告說,麥可颶風眼睛周圍劇烈的閃電環可能是其增強的證據。佛羅裡達廣播公司WFTV的首席氣象學家湯姆·特裡(Tom Terry)表示,颶風的眼睛半包裹在巨大的閃電中,以140英裡每小時的風速衝向佛羅裡達州。
  • 大西洋又來個超強颶風洛倫佐,這次英國要吃不消了
    正當東半球東亞這邊,不少人的關注點放在正在持續發展的18號颱風米娜上的時候,這兩天西半球其實也不太平靜,北大西洋正在有不少颶風正在活動,在這當中,位於非洲以西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正在這兩天裡迅速增強,一度發展出清晰的風眼結構。
  • 「伊薩亞斯」增強為颶風在美國東海岸登陸
    新華社華盛頓8月3日電(記者孫丁 徐劍梅)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3日說,「伊薩亞斯」當晚增強為1級颶風,隨後在美國東部北卡羅來納州登陸。該中心說,「伊薩亞斯」的風暴中心於3日晚間在北卡羅來納州南部登陸,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40公裡,正以每小時35公裡的速度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據氣象預測,3日晚至4日,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兩州東部以及北卡羅來納州北部一些地區可能出現強風和暴雨。
  • 大西洋東部歷史上最強颶風生成,洛倫佐「風眼」清晰可見
    大西洋經歷了一周多的「平靜期」後,颶風洛倫佐已達到四級,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33公裡,成為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相當於太平洋17級超級颱風,現在有一張圖表顯示,這場強大的風暴正向英國移動。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數據,洛倫佐颶風威力驚人,在穿越東大西洋時還在繼續增強,洛倫佐位於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660英裡處,預計英國下周將開始受到颶風的影響。洛倫佐的衛星圖像顯示,一個厚厚的內核環繞著一隻清澈的「風眼」。上一次在大西洋這一地區風速達到每小時233公裡的風暴是1988年的颶風海倫,然而,直到距離洛倫佐所在位置以西400英裡時,颶風強度才達到峰值。
  • 大西洋颶風季再臨 可能出現4次大型颶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4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颶風季,大西洋上空可能形成4次大型颶風。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據預測,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強於正常水平的概率有35%,相當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40%,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25%。該中心預測,今年颶風季有70%的概率形成10到16次命名風暴,其中5到9次可能演化為颶風,包括1到4次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三級或以上級別颶風。
  • 2019年大西洋颶風季節:「安德列婭」減弱為低氣壓
    安德列婭的形成日期是5月20日,比6月1日正式開始的大西洋颶風季節早了12天。周一,大西洋的兩側不僅有安德列婭,還有另一場副熱帶風暴,這次是在南大西洋。周二上午的衛星循環顯示,自周一以來,安德裡亞的外觀有所退化,其中心以東有一小塊區域出現了強雷暴。這些雷暴遠離環流中心,這是亞熱帶氣旋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