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天文科學小知識

2020-11-06 了不起我的家

我們能看到多少顆星星?


答:用我們的肉眼從地球上能看到7000顆星,但是因為地球是圓的,不論我們站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都只能看到半邊天空,而且靠近地平線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們用肉眼實際上只能看到大約3000顆星。



太陽的溫度有多高?


答: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192,000,000℃,表面溫度為6000℃。但由於太陽離我們非常遠,有1.5億公裡,所以,我們就不覺得那麼熱了。


地球為什麼會轉圈?


答:因為地球有引力,地球正是由於這種引力的作用才轉圈的。地球自轉的速度每小時1700公裡,合每秒470米;公轉的速度大約每秒29.8公裡。


中午的太陽為什麼是白色?


答:因為中午時,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東西(如高山、林木、樓房,以及混濁空氣)的阻擋,所以,它仍然是原來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睜眼睛。


在月球上走路為什麼費勁?


答:因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鐘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飛起來,一飛起來,就好長時間站不穩,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費勁。


地球為什麼不發光?


答:因為地球的溫度比較低,最熱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陽溫度那樣高,能引起熱核反應,所以地球不會發光。


人為什麼感覺不出地球在轉動?


答:因為地球很大,轉得又很平穩,我們也在同地球一起轉動,我們以自己為參照物,所以就感覺不出地球在轉動。


打雷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生的自然現象。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並且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


流星雨是怎麼回事?


答:宇宙中有許多小天體按著自己的軌道和速度飛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體撞碎了。但它們繼續向前飛行。當它們的軌道和地球軌道碰到一起時,像雨點一樣落到了地面,這種現象就叫流星雨。



云為什麼會走?


答:雲是浮在空中的水蒸氣。空氣在空中也是不停地流動著的。空氣的流動就是風,就把雲彩吹走了。空氣流動得越快,雲就走得越快。


【有趣的天文知識】


1、恆星


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自身能發光,由熾熱氣體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和氦。


2、太陽


太陽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的球狀天體,主要成份是氫和氦。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太陽的大氣結構即為太陽的外部結構,從裡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的周期為11年,主要標誌是黑子和耀斑。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2)產生「磁暴」現象;(3)產生極光。


3、行星


行星是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它們不發光,質量比太陽小得多。太陽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


當太陽、月球、地球運行約成一直線時,月球陰影掠過地球,會造成日食。依目視太陽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


5、月食


當太陽、地球、月球運行月成一直線時,月球運行到地球陰影內,則會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陽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為月偏食和月全食。



【天文基礎知識】


黃道


地球上的人看太陽於一年內在恆星之間所走的視路徑,即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圓黃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於春分點和秋分點。


黃極


天球上與黃道角距離都是90度的兩點,靠近北天極的叫「北黃極」。黃極與天極的角距離等於黃赤交角。北黃極在天龍座與兩星聯線的中央。


黃道帶


天球上黃道兩邊各8度(共寬16度)的一條帶。日、月和主要行星的運行路徑都處在黃道帶內。古人為了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黃道分為十二段,叫「黃道十二宮」。從春分起依次為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和雙魚。過去的黃道十二宮和黃道十二星座一致。由於春分點向西移動,兩千年前在白羊座中的春分點已移至雙魚座,命名與星座已不吻合。


三垣


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區;太微垣包括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鷹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分:東方七宿,西方七宿,南方七宿,北方七宿。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相關焦點

  • <每周一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成立於1996年11月7日的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下屬的社會教育機構。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目前館內設施包括展示場、宇宙探險區、宇宙劇場、立體劇場、天文教室、圖書館、圓頂天文觀測室等。歷史1957年,蘇聯發射人造衛星進入繞地軌道,引發了社會大眾對天文知識的熱潮。1960年在圓山風景區內開始動工興建新的圓山天文臺,1963年3月28日竣工啟用,但初期受限人力不開放民眾參觀。8月31日後每周開放參觀。
  • 湖南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投票啦!看看孩子們的「火星地質勘測計劃」
    網絡投票連結:2020湖南省青少年天文科學大賽——「火星地質勘測計劃」線上設計大賽紅網時刻11月10日訊(記者 何超)火星基地模擬沙盤、 「土地公」號火星地質探測器、火星地質勘測車、未來火星種植基地……孩子們用一個個富有想像力的設計作品,表達著對太空的好奇與憧憬,讓小小的探索精神滋生發芽。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基河路363號電話:(02)2831-4551開放時間:平日0900~1700,假日0900~2100休息時間:周一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佔地1.8公頃,為全球現今規模最大的天文博物館;館內設施包括宇宙劇場、展示場、宇宙探險區
  • 中華文明中的天文科學有什麼優越性?
    中華文明中的天文科學有什麼優越性,有什麼獨步天下的內涵呢?現代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專家、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院士李約瑟教授作《中國的科學與文明》說:「中國人是在阿拉伯人以前,是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察者。
  • 冷知識:與雞皮疙瘩相關的4個有趣的小知識
    多虧了科學家的好奇心以及他們的知識和研究,我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我們仍然會起雞皮疙瘩。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要和你聊聊與其相關的有趣事實。接下來讓我們一同了解,與雞皮疙瘩相關的4個有趣的小知識。神經連接著光滑的小肌肉。這有助於調節你身體化學和物理功能的平衡。另外,它對環境刺激也有反應。
  • 8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令人大開眼界!
    世界上有很多的有趣事物存在,有的知識我們能在書本上學到,但有一些在書上是學不到的。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學小時,這些都是書上沒有的哦!1、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拍攝地球的照片,是在1946年,美國通過V-2火箭搭載的攝像機拍攝到了第一張太空中的地球照片!
  • 學術報告直播 | 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的資源與服務
    Chenzhou Cui  時間:1月20日(周三)14:30地點:國家天文臺A座601室(自由進場限制45人)報告人:崔辰州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題目: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的資源與服務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訂購小提示:想第一時間獲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文章的小夥伴注意啦!
  • 你可能從未在學校裡見過的9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
    因為獲取知識的方便程度,如今的人們似乎越來越喜歡在閒暇之時觀看手機裡的各種信息,這其中包含一些有趣的冷知識。畢竟,即便偏離於我們常規認識,但這個世界依然存在著諸多有趣的信息。例如,你知道太陽光到達我們地球需要多長時間嗎?這個世界上人均身高最矮的國家又屬於哪個國家呢?
  • 關於螢火蟲的14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
    國外一家網站近日為我們盤點了關於螢火蟲的14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其中包括螢火蟲的光是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光、美國西部螢火蟲不發光、常見螢火蟲的光色有黃色、綠色和橙色等,讓我們現在來一一了解:  (1)全世界有2000餘種螢火蟲。儘管它們的名字叫「螢火蟲」,但只有一部分種類的螢火蟲會發光,例如,美國西部的螢火蟲就缺乏產生光的能力。
  • 8個有趣的地理小知識,學到就是賺到
    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地理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讚哦!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級行政區是印度的北方邦,在這個邦裡長住的人口多達2億多,比我國的一個省還要多人! 7、1992年,有一艘載著29000隻小黃鴨玩具的貨船在太平洋中央翻船了,隨後小黃鴨被洋流被衝到了世界各大洲!
  • 那些有趣的冷知識005
    那些有趣的冷知識001那些有趣的冷知識002那些有趣的冷知識003那些有趣的冷知識004
  • 關於螢火蟲的14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圖)
    國外一家網站近日為我們盤點了關於螢火蟲的14個有趣的科學小知識,其中包括螢火蟲的光是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光、美國西部螢火蟲不發光、常見螢火蟲的光色有黃色、綠色和橙色等,讓我們現在來一一了解:  (1)全世界有2000餘種螢火蟲。儘管它們的名字叫「螢火蟲」,但只有一部分種類的螢火蟲會發光,例如,美國西部的螢火蟲就缺乏產生光的能力。
  • 有趣小知識:如果把每個國家變成星球會有多大?
    首先從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開始梵蒂岡關注小編了解更多奇怪有趣的知識。
  • 關於宇宙一些有趣的小知識!
    對宇宙你有多了解,今天我們來說一些非常冷門的宇宙小知識,也許你聽完會發出哈的聲音呦!各位看官,你還有什麼宇宙小知識嗎?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 《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100部經典紀錄片(天文科學、歷史地理、自然野生等)
    本篇微信主要包括如下彩蛋:1、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100部經典紀錄片(天文科學
  • 8個新鮮有趣的冷知識,學海無涯樂作舟
    生活中,你聽過最有趣的冷知識是什麼呢?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知識的學習在當下的每一刻。下面一組新鮮有趣的小知識,一定讓你受益匪淺。1、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宋時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續娶了一妾名喚姣娘。但姣娘私下與年輕僕人偷情。
  • 有趣的地理小知識,紅黃黑綠白「五色海」,其中一處位於中國
    很多地理現象都非常有趣,例如我們國家的喀斯特地貌,被譽為「天空之境」的玻利維亞以及在南極洲噴發的火山。這些地理小知識都非常有趣,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擁有紅、黃、綠、黑、白五種顏色的海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好聽的名字「五色海」。下面小編會為大家一一介紹,看完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其中還有一處位於我們國家,這真的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 智源杯天文數據算法挑戰賽開賽,前沿AI技術助力天文科學研究
    在本次大賽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提供了LAMOST DR4數據集中近100萬個天體的光譜數據,由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基於科學發布版本製作成機器學習數據集。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天文臺中國虛擬天文臺團隊負責人崔辰州博士表示,天文大數據不斷拓展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邊界。作為科學數據的代表,天文數據標準化程度高、體量豐富且具有高度複雜性,是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算法訓練的優質樣本。
  • 6個有趣冷知識,日本計程車門是自動的?
    在大熊貓小的時候,爬樹和遊泳是它們的必修課,它們每天至少要爬一次樹;只要有水,它們也會儘量多遊泳。5、牛奶與糖不能一起加熱,因為在80-100°C的高溫,牛奶中賴氨酸和糖生成果糖基賴氨酸,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尤其對兒童的危害更大,所以,牛奶煮開涼溫後,再放糖。6、年輪不止是樹上有,動物和人都有年輪,像龜鱉的年輪在背甲上,牛、馬、羊的年輪在牙上。(人的年輪在哪裡?)
  • 一個小實驗揭秘日食與月食
    提起日食與月食的傳說一個 著名的就是天狗吞吃日月的傳說了正是古人缺乏天文科學理論知識就想出一隻天狗的吞吃日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