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杯天文數據算法挑戰賽開賽,前沿AI技術助力天文科學研究

2020-12-03 CSDN技術社區

  

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主辦,國家天文臺、數據評測平臺biendata聯合舉辦的天體分類數據競賽於2020年1月開賽。本次比賽旨在鼓勵大眾參與到天文學的探索當中,利用最新的人工智慧算法分析望遠鏡收集到的真實科學數據。

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腳步。而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天文學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天文數據正在以PB甚至EB量級的速度不斷增長。海量的數據為天文學研究帶來了機遇,也迎來了挑戰。

在天文學中,光譜描述了天體的輻射特性,以不同波長處輻射強度的分布來表示。天體的觀測光譜主要是由黑體輻射產生的連續譜、天體中元素的原子能級躍遷產生的特徵譜線(吸收線、發射線)以及噪聲組成。天文學家依據光譜的特徵譜線和物理參數就可以判定出天體的類型。

LAMOST望遠鏡又稱為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一架中國天文學家發明的大視場兼備大口徑的新型光學望遠鏡。它的視場和口徑規模都居世界領先地位,焦面上的4000根光纖可以同時獲得4000個天體的光譜。LAMOST 每個觀測夜晚能採集萬餘條光譜,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LAMOST在大規模光學光譜觀測和大視場天文學研究方面,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在目前LAMOST發布的巡天數據中,光譜主要被分為恆星、星系、類星體和未知天體四大類。 LAMOST數據集中的每一條光譜提供了3690-9100埃1埃=0.1納米的波長範圍內的一系列輻射強度值。光譜自動分類就是要從上千維的光譜數據中選擇和提取對分類識別最有效的特徵來構建特徵空間,例如選擇特定波長或波段上的光譜流量值等作為特徵,並運用各種算法對天體進行區分。傳統的人工或半人工的利用模板匹配的方式不能很好應對,需要高效而準確的天體光譜智能識別分類算法。

在本次大賽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提供了LAMOST DR4數據集中近100萬個天體的光譜數據,由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基於科學發布版本製作成機器學習數據集。選手們將以LAMOST巡天光譜分類為題,利用高效、高準確率的自動化算法,將未知天體分成恆星(star)、星系(galaxy)和類星體(QSO)三類,以期用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來解決天文研究中的實際問題。

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天文臺中國虛擬天文臺團隊負責人崔辰州博士表示,天文大數據不斷拓展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邊界。作為科學數據的代表,天文數據標準化程度高、體量豐富且具有高度複雜性,是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算法訓練的優質樣本。希望本次大賽能發掘出更多跨學科人才,不僅能夠推動AI行業的進步,更可以助力天文學產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免責聲明:CSDN本欄目發布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CSDN無關。其原創性以及中文陳述文字和文字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做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即與CSDN聯繫,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相關焦點

  • 世界名校、大廠人才匯聚,「馬欄山杯」算法大賽打造AI視頻競技場
    雖然2017年ImageNet挑戰賽就已停辦,但在AI領域,更多的挑戰賽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Kaggle數據挑戰賽吸引了國內外大批數據科學家投身其中,數萬人同臺競技。而孫老師此番也會在大賽的圓桌會議中分享自己對於音視頻算法技術的研究和觀點,對參賽者和業內人士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同臺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機會。
  • 史上最大宇宙二維天圖發布 數據技術為天文研究加速
    史上最大宇宙二維天圖發布 數據技術為天文研究加速 2021-01-14 18:46:34 來源:央廣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報告發布|十種前沿數據安全技術,聚焦企業合規痛點_綜合_江西網絡...
    在此背景下,綠盟科技近日發布《擁抱合規、超越合規:數據安全前沿技術研究報告》。在報告中,選取業界最為前沿與創新的十種數據安全技術,對其技術原理與應用進行全面的梳理與分析,包括處於學術前沿的差分隱私、同態加密、數據匿名;行業內炙手可熱的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這些新興技術,為企業的數據安全建設帶來新的思路與方案——助力其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解決合規的痛點與難點。
  • IROS 2019 機器視覺全球挑戰賽:賦予 AI 終生學習能力(附冠軍算法...
    多位機器人領域大咖來到現場進行特邀報告和圓桌討論,包括:義大利技術研究院科學主任 Giorgio Metta 教授、漢堡大學張建偉教授、浙江大學章國鋒教授等知名學者,演講主題從 Lifelong Learning 算法到 SLAM 均有涉獵;同時,決賽入圍團隊——海康威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也在現場向大家分享了賽事算法報告,雷鋒網 AI 開發者將賽事內容及冠軍方案整理如下
  • 天文大數據都能做什麼? 虛擬天文臺讓天文數據活起來
    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天文學解答的是關乎人類從何而來、將去向何處這樣的大問題,它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和前沿的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面對海量的天文大數據,天文學家和公眾有同樣的機會取得新的發現。也許未來,我們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揭示宇宙和人類發展重大奧秘的那位幸運兒。
  • MICCAI 2019落幕,商湯成功舉辦兩大挑戰賽
    這些高質量數據集的釋放,為創新醫療AI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高價值養料,將極大推動該領域技術創新、技術評估標準的建立以及技術臨床轉化。未來,商湯還將聯合多方合作醫院及企業逐漸釋放更多科研與臨床價值兼備的數據集。
  • 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成功舉辦
    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長莊劍在挑戰賽開幕式上進行視頻致辭。中國日報1月10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獲悉,1月7日至9日,首屆「航天杯」移動機器人AI創新技術挑戰賽在線上舉辦。本次比賽由航天科工三院主辦,航天科工集團增材製造創新技術中心承辦。
  • Nature子刊重磅:騰訊 AI Lab 聯合研究成果 揭示男性脫髮的潛在...
    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通過騰訊自研的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精度的新方法,聯合研究團隊首次解析了II型5a還原酶(SRD5A2)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治療脫髮和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分子「非那雄胺」對於該酶的抑制機制,這將有助於深化研究相關疾病的病理學機制及藥物優化。
  • 騰訊AI Lab 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獨創方法提升蛋白質結構預測...
    為了提升「從頭摺疊」方法(又稱「自由建模」)的精度,tFold 工具通過三項技術創新,實現了蛋白結構預測精度的大幅提升。首先,實驗室研發了「多數據來源融合」(multi-source fusion)技術,來挖掘多組多序列聯配(multiplesequence alignment, MSA)中的共進化信息。
  • 騰訊AI Lab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首次破解它的結構
    為了提升「從頭摺疊」方法(又稱「自由建模」)的精度,tFold 工具通過三項技術創新,實現了蛋白結構預測精度的大幅提升。首先,實驗室研發了「多數據來源融合」(multi-source fusion)技術,來挖掘多組多序列聯配(multiplesequence alignment, MSA)中的共進化信息。
  • 騰訊AI Lab聯合研究登上Nature子刊,首次...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脫髮人群調查數據,我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脫髮,平均6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禿頭,90後作為脫髮主力軍,也帶火了一大批「頭頂生意」。無數人在輾轉反側的夜裡,都會問出一個靈魂問題:「為什麼脫髮的會是我?」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1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一項人工智慧助力藥物發現的新進展。
  • 百度靈醫智惠首試AI影像算法線上辦賽 韓國印度法國機構取得前三
    嚴格的標註流程方能造就權威的數據,此次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數據集的釋放,將極大地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助力研究者進一步探索人工智慧在眼科影像領域的應用價值。在比賽回顧分享環節中,各國參賽隊伍高度讚揚靈醫智惠連續2年堅持辦賽、推動眼科AI研究進步的努力,表示未來希望通過貢獻數據或其他國際合作方式參與這一事業,共同推動眼科AI社區的不斷發展和壯大。
  • 「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開賽 2000多名EMBA隊員角逐戈壁
    「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開賽 2000多名EMBA隊員角逐戈壁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呼雙鵬  2015年05月23日10:59 (呼雙鵬 攝) 人民網瓜州5月23日電(呼雙鵬)22日,第十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在甘肅省瓜州縣鎖陽城鳴槍開賽。本屆戈壁挑戰賽有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及歐美地區40餘所商學院的2000多名EMBA隊員,在戈壁灘上展開四天三夜的激烈角逐,徒步穿越112公裡無人區。
  • 立足AI+大數據,聚焦網絡AI視頻助力企業開闢增長新路徑!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在各行各業方興未艾,甚至成為搶佔市場的秘密武器。以全球領先的網絡營銷服務企業—聚焦網絡為例,近幾年不斷突破性地將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應用到網絡營銷領域,致力讓營銷更簡單高效,助力企業贏取全球訂單。特別在2020年,隨著線上流量暴漲及5G的普及,視頻營銷一躍而起,成為替代圖文的新營銷模式。
  • 高德地圖啟動首屆算法挑戰賽
    高德地圖啟動首屆算法挑戰賽 速途網7月9日消息(報導:李楠)今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宣布啟動AMAP—TECH算法大賽
  • 視語科技王金橋團隊榮獲2018全球AI挑戰賽冠軍,演繹算法與工程的...
    美團點評無人配送視覺感知技術負責人陳華清讚嘆道,「太強了,這樣的成績讓人驚喜」。「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最關注前沿科研與產業實踐相結合的非商業化數據集和競賽平臺。2018年是人工智慧落地的元年,人工智慧實際上是一個將數學、算法理論和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領域。算法只有深度與場景融合,實現產學研一體化,解決行業痛點才能真正實現人工智慧的價值。視語團隊從算法設計、數據處理、工程優化等幾個方面介紹如何將視覺識別算法與應用場景進行深度融合,打造有溫度、有價值的AI技術。
  • 百度開放大規模自動駕駛數據集ApolloScape,超同類10倍數量級
    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領導的研究應用於汽車領域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前沿技術的產業聯盟。包括了英偉達、高通、通用、福特等20家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頂尖的企業,研究項目覆蓋感知、規劃決策、深度學習等自動駕駛關鍵領域。
  • NIPS 2018人工智慧假肢挑戰賽結束,百度Firework團隊奪得第一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距 NIPS 2018 召開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NIPS 2018 上的各種技術挑戰賽也接近尾聲。關於挑戰賽的詳細信息,請參見:距 NIPS 2018 還有小半年,會上的各種挑戰賽已經開始啦在上周結束的 2018 人工智慧假肢挑戰賽(AI for Prosthetics Challenge)中,來自中國百度的技術團隊 Firework 一舉擊敗全球 400 多支參賽團隊,以 9980.46 的得分奪得冠軍,領先第二名高達 30 多分。
  • 2019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 五大議題全面解析NLP技術前沿
    同時,他強調,閱讀理解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如合理構建數據集、如何提升模型推理能力、如何更好地使用外部知識等。在未來工作方面,劉康認為閱讀理解經過了數據驅動模型的階段,現在學術界開始逐步研究如何利用知識圖譜提升機器閱讀理解效果。在未來,如何更好地表示和應用知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有很長的路要走。百度NLP資深研發工程師、閱讀理解與問答技術負責人劉璟介紹了百度機器閱讀理解技術。
  • 美情報部門借民間「衛星成像挑戰賽」完善2D轉3D算法
    La0EETC-電子工程專輯IARPA的多視點立體3D映射挑戰賽主要由IARPA案經理HakJae Kim負責,預計將為提交至這項競賽的不同2D轉3D算法進行評選。參與這項競賽的要求是必須提交高解析度的3D點雲(point clouds)技術規格,使其可用於在衛星影像上測量任何位置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