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大廠人才匯聚,「馬欄山杯」算法大賽打造AI視頻競技場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芒果TV

2009年,李飛飛等研究者在CVPR 2009上發表了一篇名為《ImageNet: A Large-Scale Hierarchical Image Database》的論文,拉開了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的序幕。在之後八年的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不斷刷新紀錄,將分類錯誤率縮小到最初發布時的1/10。與此同時,計算機視覺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雖然2017年ImageNet挑戰賽就已停辦,但在AI領域,更多的挑戰賽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Kaggle數據挑戰賽吸引了國內外大批數據科學家投身其中,數萬人同臺競技。除此之外,國際上比較著名的數據挖掘競賽還包括Driven Data、CrowdANALYTIX、Innocentive、TunedIT、Codalab、Analytics Vidhya、CrowdAI、Numerai、KDD CUP等。

在世界範圍內,這樣精彩的競賽每天都在進行。而最近,首屆「馬欄山杯」國際音視頻算法大賽吸引了全球頂尖AI人才的關注。

這場大賽由中國工業與數學應用學會作為指導單位,湖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和芒果 TV 承辦,分為視頻特定點位跟蹤、視頻推薦、畫質損傷修復三大賽道,大賽開賽不久參賽隊伍已經破千。四大洲青年同臺PK,世界名校、業界巨頭齊聚賽場

目前已經參賽的這些隊伍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印度、紐西蘭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橫跨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幾大洲。他們的院校也大多擁有深厚的理工類背景或綜合背景,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哥倫比亞大學等多所CS Ranking(全球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上排名前20的海外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學還是全球計算機實力最強的四大高校之一。前者擁有美國大學中規模最大的實驗室——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該實驗室誕生了多位圖靈獎得主;卡耐基梅隆大學更是一個「全民計算機」的高校,在CS Ranking等多個計算機榜單上排名第一,培養了吳恩達、陸奇、沈向洋、李開復等AI領域的知名研究者。

圖註:CS Ranking上排名前20的高校(所有計算機領域,以2010-2020年之間的數據為準)

除了海外高校,眾多來自國內頂尖院校的參賽選手,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CS Ranking亞洲分榜排名前20的高校,也成為此次比賽的中堅力量。

圖註:CS Ranking計算機科學榜單亞洲分榜(所有計算機領域,以2010-2020年之間的數據為準)

其中,清華大學近幾年在計算機領域的表現尤其亮眼,位列CS Ranking亞洲分榜第一,全球榜第八。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帶領下的清華「姚班」每年都會走出一批計算機領域的英才,如曠視創始人唐文斌、印奇、楊沐,pony.ai的創始人樓天城等。

而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高校在人工智慧領域也頗具國際影響力,位列CS Ranking「人工智慧」分榜前20名。上海交大的ACM班也是計算機領域領軍人物的搖籃,培養了第四範式創始人兼CEO戴文淵等業內頂級研究者。

此外,也有不少來自國內知名AI、網際網路公司的隊伍踴躍參賽。

圓桌會議、技術分享,業內頂級大牛啟發新思路

除了參賽選手之外,本次大賽的嘉賓陣容也非常強大,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立峰,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智能媒體計算與網絡安全實驗室主任於俊清,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李冠彬,阿里巴巴達摩院高級算法專家任沛然,新浪微博AI Lab負責人張俊林,明略科學院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唐大閏等音視頻處理領域的專家。他們將在大賽的主題演講、圓桌會議等環節中進行技術分享。

孫立峰教授在視頻處理領域深耕多年。2010年,他在視頻並行處理方向的論文獲得視頻處理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年度最佳論文獎。2012年,他又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 Multimedia 2012大會唯一最佳論文獎。2017年,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Social-Aware Video Recommendation for Online Social Groups》的論文,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個社交感知視頻推薦框架,極大地提高了當時視頻推薦的精度。而孫老師此番也會在大賽的圓桌會議中分享自己對於音視頻算法技術的研究和觀點,對參賽者和業內人士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同臺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機會。

圖註: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立峰(右)

來自學界的嘉賓還有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李冠彬,目前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方面的研究,在視覺顯著性檢測以及圖像視頻語義理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研究體系。他關於顯著性目標檢測的論文累計被引量近千次,而目標檢測與分割又是視頻特定點位跟蹤的關鍵技術點之一,相信李教授在接下來圓桌會議的分享中將為大家提供全新的視角。

圖註: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李冠彬(左)

除了多位學界嘉賓,該大賽也邀請到了眾多業界大咖進行專業分享。

其中,阿里巴巴達摩院高級算法專家任沛然有多年算法研發行業落地經驗,目前負責視覺生產實驗室,專研人工智慧技術在視頻編輯、增強和生成過程中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大賽的後續活動中,任沛然將做智能視頻編輯與增強為主題的技術分享,為相關參賽選手提供一條從技術到應用的參考路徑。

圖註:阿里巴巴達摩院高級算法專家任沛然

張俊林是大賽邀請的另一位業界專家。現任新浪微博AI Lab負責人,曾任阿里巴巴資深技術專家的張俊林,在深度學習、搜索技術、推薦系統、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有多年學術界研究經歷及工業界實踐經驗。讀博期間他領導設計的搜索系統曾在美國國防部DARPA主持的TREC高精度檢索系統評測中取得綜合排名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眾所周知,推薦系統與搜尋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是相互滲透的關係,推薦系統大量運用了自然語言處理、搜尋引擎領域的技術。在大賽後續活動中,張俊林將進行視頻推薦為主題的分享,相信張老師在上述領域的綜合研究將為視頻推薦賽道的同學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圖註:新浪微博AI Lab負責人張俊林

如今,這場匯聚全球頂級學府與知名企業人工智慧人才的算法大賽還在火熱進行中。現在報名,你也有機會與這些頂尖人才同臺競技,更有機會與大牛近距離接觸,分享交流。

相關焦點

  • 世界視頻編碼器大賽結果出爐
    騰訊科技訊 2018年9月5日,世界視頻編碼器大賽成績揭曉,騰訊自主研發的編碼軟體「香農編碼器」(Tencent Shannon Encoder,簡稱T265)首次參賽即獲得優異成績,躋身世界一流視頻編碼軟體行列。
  • 2018 公開課盤點企業篇:十家企業帶你看 AI 的實際應用成果及人才...
    創業公司杉數科技算法工程師趙珂珍受邀來 AI 研習社的公開課上進行了她的職業分享,她本科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工學院,從傳統工程學科跨領域成為算法工程師,曾在國內頭部大廠擔任數據分析師,現就職於杉數科技,從事與大數據相關的工作,對於立志於從事大數據分析師的小夥伴們來說,她的相關經驗非常具有借鑑意義。
  • AIOpenIndex發布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城市榜單,中國32個城市進入世界...
    全球 AI 城市榜單為 AIOpenIndex (http://www.aiopenindex.com/) 全新打造的人工智慧系列榜單。AIOpenIndex 是由清華 AMiner 團隊發起的以數據為基礎的全球性開放平臺,涵蓋學術界和產業界。
  • 《第七史詩》世界競技場如何選輸出角色 競技場輸出類角色攻略
    導 讀 第七史詩是一款二次元手遊,在遊戲中世界競技場是非常重要的玩法,在競技場中角色的選擇更是尤其重要,接下來九遊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世界競技場中輸出類角色的推薦攻略
  • 深挖AI價值與溫度,AETA地震預測AI算法大賽開啟
    顯然並非如此。因此,AETA 地震預測 AI 算法大賽便應運而生,希望更多的社會各界的智慧力量能夠共同參與地震臨震預測的求解。此次大賽,賽事組委會官方提供了高達 30 萬元的獎金作為激勵,並且為參賽選手提供了 91 種特徵值和對應時間區間目標區域內的地震目錄作為訓練數據,讓此次大賽的價值更上一層樓。
  •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
    人才競技場 珠海如何再引「孔雀東南飛」不久前,在匯聚400餘名海內外人才的珠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珠海首度公布「十大英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大可、湯濤,知名企業家董明珠等均榜上有名。如此高規格的褒獎,不禁讓人聯想到1992年珠海推出的「百萬重獎科技人才」。
  • 華為協辦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攜手鵬城實驗室發展AI人才
    1月18日,全國人工智慧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鵬城實驗室落幕。自2019年10月賽事啟動之來,這屆大會就營造出了人工智慧創新創造氛圍,促進產業、學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並牽引出國內最優秀的AI 人才和算法的力量。
  • 華為ICT大賽:今天的腦洞大開,是為了明天的產業繁榮助力
    華為ICT大賽:打造人才培養的平臺說到這,也許不少人有疑問,歷時數月時間,華為為什麼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投入去進行這一場ICT大賽?其實答案用四個字概況就是:人才培養。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第二屆AETA地震預測AI算法大賽啟動啦!
    打開APP 第二屆AETA地震預測AI算法大賽啟動啦! ……     wait wait wait 還可以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嘛 比如 報名參加 第二屆AETA地震預測AI算法大賽 進行地震預測 挑戰世界難題 熱不熱血 沸不沸騰?
  • 交大學霸宿舍:他們全部被北大、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錄取,太優秀
    在交大,有這樣一個「學霸寢室」的存在:他們的成績名列前茅,斬獲各類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畢業後全部選擇在世界名校繼續求學;他們的興趣愛好多種多樣,籃球、桌球、長跑樣樣行,遊戲高階玩家、自學口琴、熱愛視頻剪輯.....他們是如何煉成的?跟緊小編,我們一起去「圍觀」!
  • 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及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12月初...
    中國網直播訊 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簡稱:IIRE)及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將於12月3日至6日在佛山拉開大幕,這將是2020年機器人領域最大規模的行業盛會。知名專家學者匯集,面向全球交流 本次IIRE論壇部分將由1場峰會+主題平行論壇+多場配套活動組成,打造面向全球的交流窗口,創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發展路徑。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一場別開生面的「技術討論會」姚先生的鄭重其事讓Pony.ai團隊有些受寵若驚,和團隊每個人都握手後,他拿出了之前準備的資料,嚴謹的作風讓人傾佩。姚先生還拿出一個很厚的筆記本,上面已經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記載了他的很多所思所想,在交談中他也隨時記錄下新的思考。天然的好奇心讓這位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世界最頂尖的計算機科學家一生都在不斷學習,並以此為樂。
  • 500位全球算法開發者零獎金參加阿里雲天池大賽 AI預測颱風助力...
    9月26日,在杭州雲棲大會 GEEKLAND 現場,由阿里雲天池大賽主辦的追風少年-颱風圖像時間序列預測Hackathon正式舉行。大賽旨在召集全球算法開發者,聚焦人工智慧與氣象的深度結合,探尋精確預測颱風的算法方案,助力國內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工作。
  • 同盾人工智慧研究院,打造AI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探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基礎理論算法,進行計算機視覺,語音語言處理,聯邦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深入研究,並將智能應用推向市場,力爭打造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同盾人工智慧研究院由美國公立常春藤名校佛羅裡達大學的終身教授李曉林擔任院長,國際頂級語音專家吳建雄博士擔任副院長。
  • 匯聚全球300家領軍企業!2020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開幕
    12月3日,為期四天的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暨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在佛山開幕。(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匯聚全球300家領軍企業打造大灣區最全最強機器人博覽會2020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以「全球變局下的合作與共贏」為主題,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佛山市人民政府支持、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三龍灣)管理委員會協辦、
  • 吸引力顯著提升,人才匯聚加速度——盤點2020濟南人才成績單
    打造政策「強磁場」擴大引才「朋友圈」俗話說,遠行者,儲糧;遠謀者,儲才。當今世界,人才資源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城市競爭已從資本的競爭轉變為人才的競爭。為了實現精準識才、靶向引才,叫響招才引智品牌,濟南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 AI 領域掀起 ReID 研究熱,未來有哪些新的探索方向?
    區分貓狗非常容易,但要在視頻中將兩個年齡、體貌相似,穿著同樣衣服的不同行人分開是比較困難的。其次是算法。ReID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2014年以前主要是依靠一些傳統方法,比如設計手工特徵等;2014年以後則基本是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眾所周知,深度學習算法的訓練依賴於大量的高質量數據。而ReID相關的訓練數據不僅數量少,質量也很難保障。
  • 算法工程師路線圖(經驗濃縮,純乾貨!)
    數據結構與算法。對,這裡又說回數據結構與算法的算法了。前面說過這是每一個工程師的必修課。課程:推薦一門課程,是普林斯頓老教授Sedgewick講的,他也是《算法》一書的作者。coursera上有原版視頻,並有配套練習。
  • 視頻︱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加速器」!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二級巡視員劉新昌介紹,大賽是我國首次面向人工智慧應用技術領域舉辦的一類職業技能大賽,旨在加快培養和選拔人工智慧應用技術領域高素質技能人才,搭建人工智慧應用技術傳播平臺,持續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健康發展。  「舉辦此項大賽,一方面,通過選拔、訓練,直接為人工智慧領域培養一批優秀的技能人才。」
  • 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暨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2020年11月19日上午,「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暨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召開。賽事精彩紛呈,展現創新成果與應用「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將同期在佛山舉辦。在歷屆大賽成功舉辦的基礎上,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將更加聚焦高精尖技術交流、產業技術應用、市場規模影響等方面,將圍繞科研類、技能類、科普類三大競賽方向,設立「共融機器人挑戰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機器人應用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共四大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