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狗吞了嗎?一個小實驗揭秘日食與月食

2021-02-08 爆炸實驗室

提起日食與月食的傳說

一個 著名的就是天狗吞吃日月的傳說了

正是古人缺乏天文科學理論知識

就想出一隻天狗的吞吃日月了

這也是今天日食與月食名稱由來

真理,終究需要科學來論證

爆爆今天就帶,家長和孩子們

一起做個模擬日食與月食的科學小實驗

揭開傳說中天狗食月的秘密

- 日食與月食 -



用彩筆根據地球和月球的表色

分別塗抹大小兩個泡沫球

大泡沫球代表地球 小泡沫球代表月球



鐵絲兩端掰彎,一端長些插入地球

 另一端短的部分插入月球

牙籤插入地球底部


模擬日食




手電筒的光源面對我們

月球轉動擋住光源

在地球上形成陰影



手電筒的光源向外照明

轉動月球被地球影子擋住光線

在月球模型上形成陰影



這個實驗模擬了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太陽是恆星,相對於地球與月球靜止不動,地球是行星,圍繞著太陽轉,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繞著地球轉,月球與地球的位置變化,分別形成了日食與月食。



日食形成的原理



月食形成的原理


培養孩子對太空探索的興趣

會大大提升孩子對科學科技的好奇心

和孩子一起去模擬日食與月食

讓孩子愛上天文科學吧


爆爆給你準備好了這個實驗

只要6.8元,快點擊訂購吧!

【閃電⚡️發貨】

日食與月食在10月爆炸盒子裡,10月爆炸盒子包含9個宇宙天文實驗,爆爆要帶你和孩子去看星星,讓孩子愛上探索宇宙。

10月東西都好大件,普通爆炸盒子都裝不下了,所以這次動用了最大的年級盒子來裝。售價168元,【首發數量有限】趕緊點擊訂購,帶孩子去看星星,去探索宇宙吧!

相關焦點

  • 每發生日食月食天狗就背鍋,天狗是怎麼來的?自古有這三種說法
    天狗食日是中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叫法。古代人們對天文現象的本質不理解,把各種天文現象都歸因於神靈、怪獸等等。在日食月食發生時,人們認為是有一隻巨大的黑色的天狗偷偷的吃了太陽和月亮,往往還將日食月食視為不祥之兆,代表上天意志幹預人間,或者預示有災難發生。
  • 天狗食月的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天狗吃月亮的月食現象
    天狗食月是古人對「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簡稱。  月食是指:當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軌道運行位置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因為陽光被地球所遮閉,月球處於地球陰影的區域無法反射陽光。在地球上觀察,會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 別被誤導了,讓我來告訴你天狗吃月、天狗吞日的天狗究竟是什麼
    傳說中天狗吃月,天狗吞日。這天狗到底是什麼東西?關於日食和月食相傳最多的是下面這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戾,為人好惡。他母親包了狗肉包子給和尚吃,玉皇大帝震怒,把他母親變成惡犬投入地獄。目連潛心修煉,成為地藏菩薩,放出他母親。
  • 【聽故事】大禮帽的時光機:日食和月食的神話傳說
    、故事演播:魔法兔大禮帽小耳朵,你有沒有見過日食和月食啊?日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就好像被一個黑色的盤子擋住了一樣,同樣,月食發生的時候,月亮也被黑色的影子遮住了,老百姓管月食發生時的情境叫「天狗吃月亮」,呵呵,是古時候,人們想像,這月亮是被天狗吞進了肚子裡,所以,人們會敲鑼打鼓,嚇唬天狗,讓天狗把月亮吐出來,還給人們。
  • 猴年5次日食月食時間公布 有關日食的各種傳說
    中國網2月15日訊 天文預報顯示,除了「常規」天象外,天宇還將發生5次日食和月食,我國公眾可欣賞和觀測到其中的3次。天文專家表示,這三次半影月食發生的時間分別是3月23日、8月18日和9月17日。除8月18日的不具備觀測價值,其他兩次感興趣的公眾可以覺察到月亮亮度微弱的變化。
  • 從蛤蟆吞月到天狗食月——以月食為例,傳統月食觀念為何會轉變?
    在古代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國人的月食觀念都是蛤蟆吞月,一直從先秦時期到清朝時,延續了幾千年都是這樣的觀念,這個觀念可謂是經久不衰。但是反觀如今的社會,老人們所說的月食都是天狗食月,他們都認為月食是因為天狗把月亮吃掉了,這與以前的蛤蟆吞月有著很大的差距,而且如今也很難再聽說到蛤蟆吞月這樣的觀念了。那麼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又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 古人為何將「月食」看成是「天狗食月」?原來有兩個神秘的傳說
    古代民間,每當出現了「月食」或「日食」,由不懂天文科學,人們便會說是「天狗」吞「食月」或「日」所以造成的。其實,關於「天狗食月」這種現象,就是正常的「月食」天象。但在民間卻有很多來自於古代的傳說:一、「天狗戲月」民間傳說,「天狗」是個很孩子氣的動物,它非常調皮,常常喜歡逗著月亮、太陽玩耍,它總是愛把月亮或太陽,吞進自己的肚裡,再吐出來,以使人們感覺天地好像不正常了,或雖出現了大問題,而不斷地搞些惡作劇。
  • 天狗食日,金環日食 全國範圍肉眼可見,千萬不要錯過
    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而後月亮半影向東北上掃過中國全境,我國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其中,海南食分最大,為0.499;漠河食分最小,為0.021。15時37分後月亮半影由海南省離開我國,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
  • 7月天宇將上演「天狗吞日」「天狗食月」等三大天象
    原標題:7月天宇將上演「天狗吞日」「天狗食月」等三大天象  東方網6月29日消息:7月蒼穹,天象精彩。天文專家介紹,日全食、土星衝日、月偏食等精彩天象將輪番上演。  率先登場的是北京時間7月3日晨的日全食,這是今年最重要的天象。
  • 天狗食月中的天狗,是二郎神身邊的哮天犬嗎?
    在民間,古人認為日食,月食是天狗在作怪,所以古時民間有日食,月食時,都是拿器具敲打來趕走天狗。那麼此處的天狗,到底是不是哮天犬呢?這裡也有一段神話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 天狗食日必有大災?科學揭秘古至今的謠言
    天狗食日是過去的一種迷信說法,在人們看來發生日食月食的時候會有大事發生,甚至於發生大的災難。當然現如今大家對於天文現象有了更多了解,知道這些都是假的錯誤認識,下面一起探討下所謂天狗食日必有大災的說法。天狗食日必有大災過去日食被中國古人稱之為天狗食日
  • 天狗食日必有大災?科學揭秘古至今的謠言
    天狗食日是過去的一種迷信說法,在人們看來發生日食月食的時候會有大事發生,甚至於發生大的災難。
  • 【關注】沒看到月食的看這裡啦~
    中國民間有天狗食月的傳說,據傳天狗本是人,因犯重罪被玉帝變成惡狗,它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帳不成,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把它們吞了。所以每逢日食、月食,人們就用鑼鼓、爆竹,嚇唬天狗,逼它吐出太陽、月亮。太陽、月亮獲救後,又重新運行。天狗再去追趕,這樣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食和月食。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日食和月食》
    比較日食和月食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了,你學會了嗎?快來檢測自己吧!一、填空1、當(     )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     )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     )的光,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這種現象稱為(    )。
  • 日食,天狗食日
    日食小月球將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線,也就是古老傳說中的天狗食日!可是古代科學沒那麼發達,出現日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每當日食出現時,人們都會非常恐慌,或者擔心上天要懲罰人類,或者認這是人類即將迎來災難的預兆,古人還有天狗食月,天狗食日的傳說。那當出現日食月食時,古人們都做什麼呢?
  • 天狗食月
    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暈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準備了三百六十隻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裡。目連之母來施齋,發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和尚在飯前念佛時,用袖子裡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後吃了下去。
  • 日食傳說:天狗還是蟒蛇食日? 戀人互相追逐?
    但問題在於,日食發生時,只有在地球上某一條狹長的『食帶』上的人才能看到,而不像月食發生時,近半個地球上的人都可一睹為快。」高布錫解釋道,日全食「平均每300年一次」,是要加限定詞的,即「對某地來說」。  高布錫說,日全食無論多少年一遇,可以確定的是,它是非常壯觀瑰麗的天文奇景,對於大多數武漢人而言,一生也許就這一次觀賞機會,值得為它駐足。
  • 知否|"天狗食月"中的"狗",真身或許是蛤蟆?
    對於現代人來說,觀看月食幾乎可以算得上令人興奮的事。然而對於古人來說,事情可能截然不同。每當出現月食或日食現象時,古代人通常會給出各種各樣的不好猜測。天文學家們表示,許多古人將月食視為對正常秩序的挑戰,預示著「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正在發生。」
  • 沒有先進科學驗證的古人眼裡的月食
    今天小編想要帶讀者大大們了解人們編纂的神話傳說——月食傳說的battle~天狗食月繪圖 由於月食和日食極度相似,月食傳說和日食傳說幾乎是同時產生的,,月食傳說也經常與日食傳說聯繫在一起。天狗食月的傳說,存在於各民族文化的記載中。
  • 【科學小實驗】日食月食難得一見?利用黏土和手電就能輕鬆重現!
    「日環食」非常接近全食,因為太陽整個圓面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只露出很細的一圈,所以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雖然日食現象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但因為觀測角度的問題,所以大部分的日食只能在特定的地區才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