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2021-01-12 央視網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原標題: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

  回應:鋰電池不含劇毒物質,影響遠小於鉛酸電池

  「鋰離子電池和鋰電池嚴格說在概念上還是有區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電池測試與應用技術聯盟秘書長、高級工程師王芳說,鋰電池通常指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使用非水電解液的電池。鋰離子電池指可充二次電池,負極不採用金屬鋰,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把鋰離子電池簡稱為鋰電池或鋰電。

  據了解,目前我國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大多都採用鋰離子電池,其中磷酸鐵鋰佔到80%—90%,三元鋰電池在乘用車上也開始大規模應用。

  針對網傳文章中指出的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的說法,王芳駁斥說,鋰電池相比如鉛酸、鎳鉻、鎳氫等傳統電池,不產生任何鉛、汞、鎘等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和物質,相對汙染較小。且其電解液為有機溶劑和鋰鹽,大多為無毒或低毒;但鋰電池分解或水解產物為氫氟酸和其它含氟化合物,具有一定腐蝕性和毒性。

  就「鋰電池劇毒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劉浩傑表示,鋰離子電池本身不含劇毒物質,負極的碳和正極的金屬氧化物基本是無毒的。由於鋰離子電池屬於密封體系,正常使用是不會接觸到這些物質的。「無論如何,其影響遠小於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鉛酸電池。」

  鋰電池壽命短、使用條件苛刻?

  回應:動力鋰離子電池壽命可達2000次循環,電池管理系統可限制「過充過放」

  目前鋰電壽命有多長?淺充淺放和過充過放是否會對電池安全和壽命產生影響呢?

  「決定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體系本身的特性,也包括製造工藝、使用工況等。優質的電池體系,外加科學的系統管理,可以達到很長的使用壽命。」王芳介紹說,按照容量衰減至80%作為截止條件、按照100%的放電深度測試,目前動力電池的壽命基本都可以達到2000次循環。

  「過充過放指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電壓超過或低於規定的截止電壓,對電池性能和壽命會帶來危害。」王芳說,但電池中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會加以限制和保護,低溫時限制對電池充電,加熱至合適溫度時再充電。王芳說,為了確保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從電池單體、模組再到電池系統有一系列的安全保護設計,防止電池過充過放過溫,在出現異常時及時報警和保護。

  網文中提到:曾有媒體報導,「天津十八所證明了鋰電池在高溫高壓、穿刺撞擊、過充過放幾乎所有項目中都發生了燃燒及爆炸」。

  對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說,2014年5月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接受媒體專題採訪,但節目中電池發生燃燒爆炸的現象是根據節目錄製要求,將保護電路拆除後,進行濫用實驗造成的。這次實驗主要目的是讓廣大使用者了解沒有保護措施的三元鋰電池在濫用條件下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理論上是可控的,引發安全問題多是在產品缺陷和濫用的情況下。」劉彥龍說。「但單純電池單體、模組和系統的安全,還不足以保證搭載鋰電池的電動汽車的絕對安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董事長李平介紹,目前頂配的Model—S使用了7104塊松下三元鋰電池,在電池安全保護方面做足了功夫,包括設置傳感器、由電池控制系統控制、大量使用高強度鋁合金等材料的碰撞防護等。在採取這些安全設計的情況下,安全事故的概率還是達到了萬分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慶華也指出,目前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一些廠家生產的電池存在一致性差的問題,且管理系統的功效發揮不大,一個單體發生問題會對電池組的整體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王慶華建議政府提高相應的試驗驗證標準,加強對電動汽車市場的管理監督和檢測。

  廢舊鋰電池汙染不可控?

  回應:因環境風險相對較小,鋰電池尚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應儘早布局回收再利用體系

  鋰電池目前是否有強制回收政策?是否像網傳文章中所說,廢舊鋰電池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呢?王芳說,現階段被環保部門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廢舊電池包括廢鎘鎳電池和廢鉛酸蓄電池。對於一次性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等,因其環境風險相對較小,並未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

  不過,廢舊鋰離子電池進入環境,由電極材料、電解液與環境中其他物質發生水解、氧化等反應,可能會造成鎳、鈷、錳等重金屬離子汙染、氟汙染以及一些有機物汙染。那麼,這些汙染可控嗎?

  王芳說,針對鋰離子電池的處理,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起草的《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2015年版)》中規定,鼓勵採用溼法冶煉技術處理廢舊鋰離子電池,要求鎳、鈷、錳的綜合回收率應不低於98%。「針對鋰離子電池的處理技術,我國一直有高校科研團隊進行研究,並與美國開展了合作交流。」王芳說。

  工信部1月8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對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委託相關專業機構負責協助做好公告管理相關工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胡樹清說,對於以磷酸鐵鋰、錳酸鋰及低鈷含量三元材料等為正極活性物質的鋰離子電池,由於回收商業價值低,企業興趣不高。這些廢舊電池回收必須由國家出臺政策,才能順利實現產業閉環。現在我國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標準,如廢舊電池的分類、儲運規範,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等,但還不充分。

  「鋰離子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工作,要儘早布局。」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監理諮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建立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需要完善電池的標準化、建立編碼追溯系統、實施嚴格的獎懲措施以及對再生利用企業進行資質管理等。

  (記者 王政 朱虹)

相關焦點

  • 網傳鋰電池有劇毒易爆炸 專家稱鋰電池汙染小挺耐用 (3)
    廢舊鋰電池汙染不可控?回應:因環境風險相對較小,鋰電池尚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應儘早布局回收再利用體系鋰電池目前是否有強制回收政策?是否像網傳文章中所說,廢舊鋰電池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呢?王芳說,現階段被環保部門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廢舊電池包括廢鎘鎳電池和廢鉛酸蓄電池。
  • 鋰電池不可怕 其實挺耐用(求證·關注鋰電池產業(下))
    原標題:鋰電池不可怕 其實挺耐用(求證·關注鋰電池產業(下))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
  • 網傳櫻桃核有劇毒?專家闢謠:言過其實,不必擔心
    網傳櫻桃核有劇毒   【網傳櫻桃核有劇毒】網傳櫻桃核有劇毒嚼碎會致命是真的嗎?網傳櫻桃核有劇毒有人吃了櫻桃後感覺肚子疼痛、呼吸困難,被送到醫院搶救確診為「氰中毒」,還有「五顆櫻桃毒暈一個成年人」的傳言,一遊客吃了5顆櫻桃後,出現腹痛等症狀隨後暈倒在地,中毒原因就是嚼碎了櫻桃核?  近日,一段「櫻桃有毒」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讓不少的市民疑慮重重。是否真如視頻所言,櫻桃核仁含「氰苷」,被吃進人體後,與胃酸反應,產生劇毒的氰基離子?我省是否有類似病例?
  • 手機用的鋰電池真的有劇毒嗎?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鋰電池是一項我們眼前不常直接見到的事物,但實際可能無處不在,手中經常刷的手機、工作用的筆記本電腦、馬路邊的電動汽車等等,都是在鋰電池的支撐下長期運轉。對於使用如此頻繁的鋰電池,人們難免很在意它的安全性能。有人說,鋰電池有劇毒、汙染大,甚至還易爆炸,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鋰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組成,工作時,鋰離子攜帶電荷在正負兩極之間往返移動,完成充放電的過程。
  • 兩萬三千個3350mah鋰電池爆炸威力有多大?看完不要太吃驚!
    放心,即便是鋰電家族裡最活潑的鋰離子電池(特斯拉用的就是這種),要爆炸也很不容易。題目只說「鋰電池」,鋰電池可是有很多種的,安全性也不一樣。除鋰聚合物外,就是鋰離子電池了,其中比較安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BYD等廠家的電動車就在用),安全性較好,但價格也較高,而且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太理想,同樣續航力的電池,體積會大一些。最後就是「爆炸」威力最大的常規鋰離子電池——18650,意思是長度65mm、直徑18mm的標準圓柱形鋰離子電池。
  • 為什麼鋰電池會爆炸
    打開APP 為什麼鋰電池會爆炸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09 11:33:00 鋰電池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幾十多年了,
  • 鋰電池電動車容易爆炸?盤點關於鋰電池的謠言!
    等一下你看到的並不是……一刀切地認定「鋰電池易爆炸」,就把好的產品拒之門外。今天,小表哥就來盤點一下關於「鋰電池容易爆炸」的那些謠言!希望知道真相的你眼淚不會掉下來!01「手機鋰電池」 = 「電動車鋰電池」很多關於鋰電池爆炸的新聞是手機、充電寶等電子產品的鋰電池爆炸。要知道手機與電動車用的是完全不同的鋰電池,只是有共同的「鋰」元素而已。同樣是姓「李」的,李隆基跟李冰冰能一樣嘛?!
  • 網傳櫻桃核有劇毒嚼碎會致命 專家:幾無可能
    櫻桃果核很小,且不易嚼碎、消化記者砸碎櫻桃果核,查看白色核仁  東南網5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文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眼下是櫻桃大量上市的季節,但近日,一段「櫻桃有毒」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
  • [觀點]18650鋰電池與聚合物鋰電池哪個更安全?
    感謝充電頭的投遞經常在論壇及QQ群裡見有網友對18650與聚合物這兩種電池哪個更安全表示疑惑,甚至還出現了兩個對立陣營的粉絲團,時常為了堅持各自觀點相持不下如此矯情也不是件事,為此來自充電頭論壇的玩家「劉劉牛牛」闡述下個人觀點,歡迎喜歡電池的小夥伴討論。 似乎普遍的大眾觀點是:聚合物鋰電池更安全,據說永不爆炸。
  • 新概念鋰電池,可有效降低過熱易爆炸風險
    隨著各種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普及,而其中的鋰電池的安全性也越發被人們所關注。如何降低電池過熱易爆炸的風險,進一步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難題。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名研究人員為解決鋰電池過熱易爆炸的問題,創造性的提出了「溢洪道」的概念。首先我們要知道,鋰電池由兩個電極、電解質和隔離膜組成,離子先從鋰陰極出發,經過電解質與隔離膜,最後抵達石墨陽極,而失控生長的鋰枝晶可以快速地降低電池的性能,縮短電池使用壽命,引發安全問題。
  • 百色一電動車鋰電池爆炸致6死!如何防「鋰爆」,專家來支招!
    依據電動車新國標,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使用鋰電池。 近年來,電動車鋰電池火災多發,成為新的火災風險點,2017年以來,全區電動車引起火災396起,其中,鋰電池電動車火災103起,佔比26%,其中就包括今年8月5日,在百色市發生的一輛電動車鋰電池爆炸,造成6人死亡的火災事故。
  • 鋰電池的爆炸機率大嗎?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原因
    鋰電池容易爆炸嗎?鋰電池爆炸威力有多大?儘管鋰電池總體上非常安全,但它們偶爾會著火或爆炸。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由於鋰電池而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鋰電池產生的爆炸、起火等現象。鋰電池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幾十多年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機也均內置的是鋰電池,儘管發展幾十年,但鋰電池仍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甚至會發生爆炸。鋰在儲量方面非常出色。當它作為涓涓細流被釋放時,它會為你的手機供電一整天。但當它一次性全部釋放時,電池就會爆炸。大多數鋰電池起火和爆炸都是由於短路引起的。
  • 廣西一電動車鋰電池爆炸致6死!如何防「鋰爆」,專家來支招
    依據電動車新國標,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使用鋰電池。近年來,電動車鋰電池火災多發,成為新的火災風險點,2017年以來,全區電動車引起火災396起,其中,鋰電池電動車火災103起,佔比26%,其中就包括今年8月5日,在百色市發生的一輛電動車鋰電池爆炸,造成6人死亡的火災事故。而鋰電池電動車為何易發生火災?該如何預防?
  • 手機鋰電池爆炸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充電
    如今,智慧型手機在我們生活中佔據的地位極高,智慧型手機用戶最擔心的恐怕只有兩件事:沒網和沒電!沒網還可能接受,雖然手機消極怠工,但還是可以發揮剩餘價值,而沒電則屬於讓人生無可戀的強行罷工,這時候你肯定會感覺整個人空蕩蕩的,我們必定會想方設法地找個地方進行充電,但是對於手機充電爆炸的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手機鋰電池爆炸?以及對於手機如何正確充電?
  • 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原因及處理對策
    隨著鋰電池爆炸起火的事件不斷發生,你們是否談鋰變色,恐而遠之?今天我來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鋰電池爆炸起火的根本原因!解決你們的憂慮!一、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因素分析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組成,主要依靠Li+在兩個電極之間的充放電往返嵌入和脫嵌工作。電池一般採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正極材料,但有些材料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較差,在過充、撞擊、短路過程中很容易引發火災及爆炸事故。
  • 鋰電池爆炸的誘因,電動車鋰電池會爆炸嗎?
    鋰電池爆炸的誘因,電動車鋰電池會爆炸嗎?由於鋰電池而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鋰電池產生的爆炸、起火等現象。鋰電池短路,環境溫度過高,經常過充,未經授權改裝外殼等等,都會引起鋰電池出現熱失控,最終可能產生起火或者爆炸。
  • 易燃易爆、劇毒煙氣、消防員「沒轍」,電動車自燃的後果很嚴重
    當前位置: 電動邦首頁 > 汽車資訊 > 易燃易爆、劇毒煙氣
  • 鋰電池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隨著鋰電池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的市場佔有率是慢慢提高了!但是隨著市場保有量的增長,鋰電池出現的事故也是越來越多!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鋰電池爆炸案。實際上,鋰電池的熱活性非常大,但是爆炸的原因仍然很多,例如:1.溫度。有許多因素會影響鋰電池的安全性。其中,電池材料對鋰電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因為電池材料通常是熱活性的。當電池溫度持續升高時,內部會發生許多熱反應。當無法及時散熱時,很容易引起電池安全事故。
  • 為什麼鋰電池會爆炸?
    儘管鋰電池總體上非常安全,但它們偶爾會著火或爆炸。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比如三星的Galaxy Note 7的慘敗,或者惠普最近的筆記本電腦召回事件,這一直是個大新聞。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電池有時會砰的一聲爆炸?讓我們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