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果核很小,且不易嚼碎、消化
記者砸碎櫻桃果核,查看白色核仁
東南網5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文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眼下是櫻桃大量上市的季節,但近日,一段「櫻桃有毒」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讓不少的市民疑慮重重。
是否真如視頻所言,櫻桃核仁含「氰苷」,被吃進人體後,與胃酸反應,產生劇毒的氰基離子?我省是否有類似病例?如果中毒,又該如何急救?海都記者昨日展開調查。
網傳:櫻桃核「氰苷」 遇胃酸產生劇毒
這段在微信朋友圈裡熱傳的「視頻」指出:一市民吃了櫻桃後,感覺肚子疼痛、呼吸困難,送到醫院搶救,被確診為「氰中毒」;視頻中,一「沒有具名的專家」表示,櫻桃核被嚼碎後,核仁內名為「氰苷」的化學物質會進入人體,與胃酸反應,產生劇毒的「氰基離子」。
該視頻被加上「緊急通知,小心丟了性命」等字眼後,閱讀量很快達到數萬。
海都記者發現,以「櫻桃有毒」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也會跳出大量真假難辨的信息。比如一篇題為「五顆櫻桃毒暈一個成年人」的網帖裡說,上海一遊客吃了5顆櫻桃後,出現腹痛等症狀,隨後暈倒在地,還好搶救及時,而暈倒原因也是因為該遊客嚼碎了櫻桃核。帖子裡說,若誤食櫻桃核,輕則出現意識障礙、腹痛、嘔吐,嚴重的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心臟驟停。
走訪:福州櫻桃熱銷 一些食客存疑慮
昨日,海都記者走訪發現,在福州各大超市,櫻桃仍熱銷,因大量上市,價錢較前期大幅下降。比如,在永輝超市裡,普通櫻桃每斤25.8元,較上市初期下降約三成。
一名水果銷售商介紹,目前,福州市場上的櫻桃分兩大類,一類是山東等地出產的,另一類則是從國外進口的。如美國進口的「車釐子」,每斤要比國產櫻桃貴四成。
不過,也有一些食客受到網絡傳言的影響。市民林女士說,自己挺喜歡吃櫻桃的,但看了網上的傳言後,打消了買櫻桃的念頭,「再也不能吃得坦然了」。還有網友抱怨,自己懷孕期間最愛吃的就是櫻桃,如今得知「櫻桃有毒」,一家人都疑慮重重。
專家:櫻桃核難消化 誤吞也不必擔心
櫻桃核真如網上說的那麼可怕嗎?海都記者也諮詢了相關專家。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吳少華,長期從事果樹研究。他表示,網上說法「言過其實」,一是因為櫻桃核仁裡的「氰苷」,可轉化成有毒物的含量非常低,可忽略不計;二是因為櫻桃核很小,不易嚼碎,也很難消化,即使誤吞,也會隨糞便排出,大可不必擔心。
吳教授說,很多薔薇科植物的果核裡都有「氰苷」,如桃、杏、李子等,櫻桃核小,含量更低。「氰苷」本身不會讓人中毒,要接觸胃酸,才會轉化成氫氰酸,該物質也要達到一定量,才會引起急性中毒。
他介紹,每克櫻桃核仁中的「氰苷」,折算為氫氰酸後大約只有幾十微克,而氫氰酸導致人中毒的劑量,約為每公斤體重攝取2毫克左右(1毫克等於1000微克)。假設每克櫻桃核仁能「產生」50微克氫氰酸,一名體重60公斤的成人吃下4.8斤櫻桃核仁,才會出現中毒症狀,「嚼5顆就毒暈一個成年人」的說法顯然有些誇大。
醫院:無中毒病例 但需防兒童果核卡喉
記者昨日走訪了福州各大醫院。據了解,各醫院均沒有接到過「吃櫻桃致氰中毒」的病例。省急救中心一位有多年急性中毒診療經驗的負責人也表示,未遇到過嚼碎櫻桃核而中毒的病人。
不過,協和醫院急診一名醫護人員提醒,在櫻桃大量上市的季節,常有人因櫻桃吃得太多,導致腸胃負擔過重,引發消化不良,建議控制食量。另有醫護人員提醒,兒童食用櫻桃、瓜子等,可能出現「果核卡喉」的情況,建議家長用筷子去除果核,防止果核卡在孩子氣管中,引發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