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12小時,無人值守火箭發射,近了

2020-08-23 中國航天報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順利完成無人值守加注及測試發射技術驗證試驗,標誌著該院基本掌握了火箭射前12小時無人值守加注和測試發射關鍵技術,動力系統無人值守時間從原來的15分鐘延長至12小時

一院總體設計人員謝志豐介紹,火箭在發射場完成吊裝、轉場、測試等工作後,在射前12小時左右,開始進入低溫推進劑加注流程,該流程中,推進劑易燃易爆,具有很大危險性。火箭動力系統加注人員此時要開展大量操作、測試和檢查工作,確保火箭狀態正常。

運載火箭在發射場完成加注後,就是一個「肚子」裡裝滿低溫或有毒推進劑的龐然大物。為了確保射前準備工作萬無一失,很多測試人員要冒著危險在它身旁一直忙碌到射前15分鐘。「他們是火箭發射場最後一批撤離的人,也是離危險最近的人。」謝志豐說。

「為從根本上改善低溫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安全性,從加注開始至發射前,以無人值守的方式完成發射任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一院無人值守試驗負責人趙春宇說。

為此,一院總體設計部、15所團隊在增壓輸送系統試驗室開展了無人值守加注及測試發射技術驗證試驗。試驗包括推進劑加注、中止發射、緊急關機工況、再次組織發射等全工況、全流程的模擬演練。試驗對無人值守發射總體方案的可行性和關鍵技術指標進行了考核;成功驗證了關鍵產品性能,以及中止發射、緊急關機工況下無人值守故障處置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該項試驗順利完成了從射前12小時加注開始的全流程任務,為後續發射場無人值守的工程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根據型號發展需求,一院早已開始了無人值守加注及測試發射技術研究,此次試驗成功,就是對一院數年研製成果的有效檢驗。後續,一院還將繼續提升無人值守加注及測試發射技術水平,並計劃將該技術應用到在役和新研火箭發射任務中,進一步提高火箭發射系統的本質安全,推動航天型號發射技術再上新臺階。


文/張娟娟

編輯/趙聰

審核/陳立

監製/索阿娣

相關焦點

  • 我國正在研製智慧火箭,將提高發射成功率
    成果一:射前-12小時無人值守這項技術我們之前詳細介紹過,近期又有了新的進展。火箭院15所副主任設計師張振華介紹,大口徑低溫密封技術作為無人值守關鍵技術之一,其密封性能影響著加注安全,也為總體無人值守方案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此項技術已於2020年7月完成了系列驗證試驗,並完成了液氮溫區的密封性能試驗,近期將開展液氫溫區的性能試驗。
  • 無人值守換熱站系統_【全自動供暖無人值守程序】專注無人值守換熱...
    無人值守換熱站系統_【全自動供暖無人值守程序】專注無人值守換熱站系統_無人值守_遠程監控_自動化程序
  • 聯盟火箭發射進步MS-15飛船——這火箭居然使用柴火點燃的?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 下午10:26:22,聯盟2.1 a火箭在俄羅斯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將進步MS-15貨運飛船送入太空。而僅僅經過3小時19分鐘,進步MS-15飛船就與國際空間站實現了對接,這也是一次超快的發射和對接任務。表現出的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補給方面的嫻熟操作。
  • SpaceX取消第15批星鏈衛星發射 大約發射前15分鐘取消
    10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取消了第15批星鏈衛星發射任務。  據悉,該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原定於當地時間周四下午12點14分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60顆新的星鏈衛星,但在預定發射前大約15分鐘取消發射。  SpaceX表示,下一次發射似乎不早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24日上午11點31分進行。
  • 龍飛船推遲發射:雲層10分鐘後走開,但火箭卻等不了
    然而SpaceX卻宣布放棄5月28日的發射任務,延期進行發射。公布的延遲理由是天氣原因。具體來說,是濃雲和降雨。決定取消發射前,技術團隊接到美國臺空軍第45氣象中隊通報,天氣好轉速度比預期緩慢。如果火箭推遲10分鐘發射,那麼天氣可能會達到理想水平。但是火箭點火時間卻無法推遲10分鐘。由於「龍」飛船需要與軌道上高速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發射時間必須控制在精確而狹窄的窗口內。
  • 陸地上造的火箭,為什麼都給運去海上發射了?
    前有SpaceX的獵鷹系列運載火箭,最近則是我國的長徵十一號火箭,這些在大地上製造的火箭,一個個都跑去海洋上發射升空,難道是這陸地不夠大,還是這海洋有什麼魔力?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全世界的火箭都上趕著離開陸地,在陸地上順利發射了這麼多年後,火箭為什麼要搬去海上?離赤道越近越好海上相比陸地的優勢之一,是能更接近低緯度的赤道地區,這意味著可以最大程度借到地球的自轉速度來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
  • 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一枚日本H-2A火箭矗立在種子島航天中心的發射臺上,幾小時後,日本計劃發射一顆數據中繼衛星H-2A火箭將在升空約半小時後將這艘屬於日本數據中繼系統
  •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今天進行了一次神秘發射
    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中美兩枚小火箭兩小時接連折戟
    北京時間9月12日中午左右,相隔不到2小時,中美兩款小型火箭雙雙發射失敗,為全球今年第71、72發打上兩個叉✖️。,即9月12日13:02,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一枚快舟一號甲型火箭。通常發射低軌道衛星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SSO時,會在升空一小時內官媒發布成功消息。不過,這次卻在大約發射5小時後確認發射失利。簡訊稱: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無人技術的必然結果——無人值守稱重管理系統
    隨著無人技術的逐漸成熟,定位系統和實時反應的快速發展,無人化的各種實際應用開始出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無人駕駛技術,這也得力於5G的發展。其實在其他的行業中也有不少已經無人化的產品。今天要說的無人值守稱重管理系統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衡安軟體的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無人值守稱重是什麼。
  • 無人值守稱重管理下的過磅流程是什麼?
    如今,無人值守稱重已經落地眾多的大宗物料型企業。幫助企業完成了車輛管理系統的建設,高效過磅的流程。以及完善的防作弊系統。對於已經用上無人值守稱重管理系統的企業來說,高效的過磅流程已經成為了常態。但是對於還不了解無人值守稱重的朋友們來說,這種過磅流程是沒有概念的。
  •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今天進行了一次神秘發射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長徵運載火箭家族中,保持著100%成功率、有「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長十一火箭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在黃海海域,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簡稱「長十一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也標誌著長十一火箭發射邁入「10+」時代。
  • 24小時開放!掃碼就能免費用!你的無人值守健身房上線啦
    7日前,5套智能健身驛站、5套智能健身路徑和1套無人值守戶外健身房落戶撫順市十裡濱水公園。12月3日一早,記者在十裡濱水體育公園看到,新增設的智能健身器材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和歡迎,大家紛紛排隊體驗。據了解,這些智能健身器材所有的供電完全來自於太陽能,且健身器材照明燈設置人體智能感應裝置,當外部光線不足時,有人靠近燈光自動亮起,無人靠近時自動關閉。
  • 馬斯克這艘火箭回收無人船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在成功完成人類首次商業載人發射之後,「獵鷹9號」助推火箭成功回收降落在SpaceX公司的海上著陸平臺——一艘自動航天發射中心無人船上,準備下一次再次發射。由此,SpaceX的無人船也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 丹東無人值守換熱站變頻櫃費用
    丹東無人值守換熱站變頻櫃費用導讀:隨著城市熱電聯產的進行和居民生活用熱的多樣化,城市居民生活用熱也由多種途徑擴大到所有的智能用熱領域。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意識到「無人值守換熱站」這一空間主義理念和其「燒煤、焚燒、解熱」的不合理使用,取而代之的便是在某種意義上節約能源。無人值守換熱站對熱能的要求正在變得越來越高。首先,可以說無人值守換熱站本身是節能環保的理想裝置。
  • 火箭發射全過程(五)
    火箭發射全過程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自從朝鮮2012年3月16日宣布衛星發射計劃後,朝鮮的火箭發射地引來目光無數,2012年12月11日,朝鮮宣布即將發射光明星三號第二號,西海衛星發射場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下面隨小編一起盤點全世界著名的火箭發射地吧。
  • 無人值守變電站解決方案
    目前很多變電站已逐步實現無人值班或值守。另一方面供電系統各部門、各單位也都有了相應的專用網絡,隨著供電系統的全面改革,對於變電所,除了常規的自動化系統之外,遠程視頻/環境監控系統已逐步成為無人值班變電所新增的而且是一個十分必要的自動化項目,是其他自動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
  • 發射頻率越來越密集,SpaceX計劃在10小時內發射兩次獵鷹9號火箭
    SpaceX似乎正準備在10小時內嘗試進行兩次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發射和著陸,這也是該公司今年的第14次星鏈衛星(Starlink)發射任務,也是一年半以來首次在西海岸的發射。這將是SpaceX在2020年進行的第14次專用Starlink星鏈發射,「Starlink-15」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1日晚10點17分(UTC時間03:17)發射,恰好與獵鷹9號的Sentinel 6A發射時間是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