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交稱謂中,賢契、令坦、函丈、椿萱分別指的是誰?

2020-12-06 左都御史

在古代社交禮儀中,人與人之間的稱呼有個原則,即「尊人、卑己」。這種現象在如今社會依然適用,我們在交往中往往會抬高對方的身份,而降低自己的身份,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謙虛的一種體現。下面具體來說。

古代尊稱對方或對方親屬,有以下五種方式:

一,在對方和對方親屬的稱呼中加臺、公、尊、令等字。比如兄臺、巡撫的撫臺,都屬於指代性的尊稱。稱對方父親為尊父、尊甫、令尊。令尊和令堂要區分開,令堂是稱對方的母親,還有幾個稱呼:尊堂、令慈。

對對方的兄弟稱令兄、令弟。對對方的姐妹稱令姊、令妹。對對方妻子的稱呼很多,常用的有三個:令妻、尊夫人、尊閫。尊稱對方的女婿為令婿、令坦。稱令坦有個典故,東晉時太尉郗鑑託人去宰相王導家為女兒相女婿,來者回話,王氏子弟都很拘謹,還有一個人坦胸躺在床邊的床上若無其事,所以一個都沒相中。郗鑑說就看中了坦胸在床上的那個,這個人就是王羲之,後來就把「令坦」作為對對方女婿的尊稱,「東床」也由此而來。

有幾個與禮俗有關的指代性名詞需要注意。椿萱,椿指代父親,萱指代母親,文人互相稱謂不直接說白話,就用這類詞。如問對方母親的年齡,用「萱齡」。官客、堂客也是一對概念,官客指的是男性客人,堂客指的是女性客人。

二,親密性禮俗稱謂。這種稱謂帶親屬性,其實雙方不一定有親屬關係,如稱對方為仁兄、尊兄、賢弟、鮮妹、賢侄。賢契,是老師稱學生的密近性用詞。

三,前輩有交情的世家或師門之人。稱呼與父親、老師同輩者有:世伯、世叔、師伯、師叔。稱同輩者有:世兄、世弟、師兄、師弟。稱晚輩的有:世兄。古代對於年長於自己、比自己年齡小的,甚至是自己的晚輩,都可稱兄,以表示尊敬。

四,科舉士子之間。同科考中者,結成「年誼」,稱對方年兄、年臺,對方親屬,也加年字,如年伯、年侄等。

五,特殊指代性稱謂。有些尊稱很讓人費解,比如皇帝稱陛下,對皇子、親王等尊稱殿下,對與自己身份相當的人稱足下、閣下、尊駕,對老師稱函丈、絳帳前等。為什麼這樣稱,現在沒有統一的說法,一般認為,因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不敢直接稱呼對方,而稱呼其旁邊的事物,而且稱者在其下,是下對上。

謙稱自己或自己的親屬方面:

謙稱自己,一般加愚、鄙、卑、敝等字。如愚兄、鄙人、卑職等。稱自己親屬中的尊長,一般加「家」字(在世者),對這些詞大家不會太陌生如家父、家母、家伯、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自己已故的父母,是加「先」字,如先父、先母,若對故世的父母仍稱家父、家母,就不符合禮制了。

稱自己親屬中的卑幼,也就是比自己輩分低的,或是同輩年齡小的,一般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與加「家」字是一個概念。稱自己的妻子,稱呼相當多,常用的有拙荊、賤內、敝室等。

稱雙方相關的事務、行為方面,很多用語現在也常用,但千萬不能用反了:

問對方的姓,有貴姓、尊姓,詢問對方的字,稱臺甫,自己回答的時候,用賤姓、免貴、草字等詞。問對方的籍貫、住處,稱貴鄉、貴府;回答自己方面的,用敝鄉、寒舍等。稱呼對方的作品,為尊作、大作,大手筆;稱自己的作品為拙作、芻稿等。

稱對方送的禮,加「厚」字,如厚意、厚禮,表示理解到對方情意的深厚及禮意之重;稱自己送對方的禮品,有芹意、獻芹、薄禮等用詞。芹,是古代沿用下來的一個典故,是指送的東西要跟自己的身份相當。

送對方禮物請其接受,用笑納、哂納,表示禮輕;自己接受別人的禮物,用語則是愧領、拜領、恭領等。如果說我笑納了,就不符合禮制。同樣,對方到自己家來,要用「光臨」,而自己到對方家裡去,則稱「拜訪」。現在用的這兩個詞,是古代禮俗的延續,但也不能用反了。

相關焦點

  • 第六課|「令堂」這個稱謂,只能尊稱對方的母親
    「令」當作敬辭,是從美和善良的本義引申而來的,用於讚美與對方有關的人。以「令」來敬稱的稱謂都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令尊」是敬稱對方的父親,「令慈」是敬稱對方的母親,「令兄」是敬稱對方的兄長,「令弟」是敬稱對方的弟弟,「令郎」是敬稱對方的兒子,「令愛」是敬稱對方的女兒,等等。
  • 延參法師6月1日靈山講國學:古代「中國稱謂」
    延伸閱讀:中國稱謂中國號稱文明古國,世人譽之為禮儀之邦、君子之國,即使是在唇槍舌劍的論戰中,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講究語言美。   現在我們稱呼對方的代詞只有「你」和「您」,而古代,雖然有汝、爾、若、而、乃等好幾個稱法,但是他們無論對長輩、平輩說話時,從來不用這些詞,認為如此稱呼不禮貌。
  • 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最新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2020年11月28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是關於古代歷史知識的,問題是「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答案。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11月2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我國古代對老人的其他稱呼: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螞蟻莊園11月28日今日答案
    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耄」和「耋」都是會意字,指人年老,因此就把80、90歲的人稱為「耄耋老人」。
  • 古代分別有哪些謙辭,敬辭
    如稱對方父母為令尊令堂,對方兄妹為令兄、令妹,對方幾女為令郎、令愛。尊、賢:同樣表示尊重。如尊府、尊兄尊駕尊夫人;賢弟、賢妻。惠、垂、光:用於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存,指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古代稱謂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古代稱謂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廣州市考行測試題,廣州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古代夫妻稱謂趣談
    據說,唐朝時有一個叫麥愛新的讀書人,科舉考試中第後就開始嫌棄妻子年老色衰,想再納新歡。於是寫了一副對聯放在案頭:「荷敗殘蓮,落葉歸根成老藕」妻子看到後,從聯中覺察到丈夫有了喜新厭舊的念頭,便提筆寫了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千萬別用令愛敬稱對方妻子,敬稱妻子另有芳名!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同人言語,多用敬辭,稱呼對方親人,也有分別有相應的敬詞敬語,聽起來文雅舒服。這些詞語多用「令」字開頭,這裡為大家普及一下常用的敬詞:1.「令愛」或「令嬡」用於敬稱對方女兒;2.「令尊」或「令嚴」,敬稱對方父親;3.「令堂」或「令慈」,敬稱對方母親;4.
  • 古人交友稱謂,原來說法玄妙,你究竟知道多少?
    古時候,人們非常重視交友,對交友甚是講究,因而不同類型的交情都有不同的稱謂。這些稱謂甚至還體現在了古詩中,由此可見古人對交友的稱謂很是慎重,這些不同的稱謂也表示了感情的程度。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古人交友稱謂究竟玄妙在何處?
  • 佛經中的「三世諸佛」,分別指的誰?
    譬如《法華經》就是十方三世諸佛齊聚靈鷲山,為眾生應機說法,經文中也有「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之說。再比如《觀無量壽經》中也提到:「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那麼,三世諸佛分別是誰,是指代三尊佛嗎?首先在時間和空間上,《無量壽經》中提及阿彌陀佛時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
  • 2017事業單位備考:中國古代對人的稱呼
    2017事業單位備考:中國古代對人的稱呼 2017-08-31 08:53:42| 中公教育
  •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無數的王朝更迭,從奴隸社會開始到封建社會結束,出現過許多君主,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作為一國的統治者,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他們都是如何自稱的呢?
  • 為什麼古代中國被稱為九州,九州分別指哪些州
    說到中國,常常會用華夏,來指代中國,其實中國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九州,又名神州。經常會聽到神州大地,說的正是我們所在的土地上。根據先秦時期的古籍記載,從戰國時期開始,九州就成為了中國古代時期的代稱,到了晉朝時期成為漢族的代稱。
  • 我國古代人們如何尊稱對方的妻子 螞蟻莊園10月30日答案揭曉
    咱們都知道,中國的禮法是非常多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對人的稱謂上,比如對爸爸的稱謂,自己則稱家父,而別人則稱令尊,那古代稱對方妻子叫什麼呢?我國古代人們如何尊稱對方的妻子?令正、令愛。
  • 古代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都是指誰
    古往今來,人才濟濟,許多人的名字在歷史長河中並沒有銷聲匿跡,反而被後人廣泛熟知,像「孔子」,被後世尊為文化的聖人,稱之為「文聖」,有「文聖」名號的除孔子外還有周公和歐陽修。歐陽修被尊稱為「文聖」,是因為他的散文成就達到了極高境界,這個「文」指的是文章。古代名人除文聖外,還有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分別是誰?酒聖:杜康,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說文解字》記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
  • 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一),「不學禮,無以立」流傳至今的處世稱謂
    1、【名言出處】-中國是禮儀大邦,在人際關係交往中,自古至今對稱謂都有講究。春秋時期,《論語》就有「禮」的論述。《論語·季氏》-陳亢問於伯魚篇「不學禮,無以立。」大意是,不學會禮儀禮貌等社會行為規範,就很難在社會立足。
  • 中國古代神獸中的「四神、四靈、四兇」,你都知道這些是指誰嗎?
    中國古代神獸中的「四神、四靈、四兇」,你都知道這些是指誰嗎?【四神之朱雀】 朱雀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輔黃圖》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別名朱鳥,亦有太陽朱雀之名。【四神之玄武】 玄武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神獸【四神之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四神之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
  • 假面騎士四大暴走形態:恐龍粉碎一切,危險兔坦令藍羽畏懼!
    首先要來說的就是w的獠牙形態,獠牙形態是w眾多形態中最為帥氣的一個,在漫畫中更是可以和其他記憶體進行聯動,在tv中只有和王牌進行聯動過,身體的控制權歸菲利普所有。正是因為如此,在拯救亞樹子和翔太郎時菲利普險些一刀將亞樹子劈死,估計這應該是亞樹子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 敬詞裡的「令」怎麼用
    (葉聖陶《隔膜》)(商會長)傴過身體來說道:「……鎮上的卜局長不知在哪裡見過令愛來,極為中意……」(茅盾《林家鋪子》)這幾個例子中的「令姊」「令親」「令祖老太太」「令表叔」「令郎」「令愛」,人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細究一下,這裡的「令」怎麼講?就不是人人能說得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