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參法師6月1日靈山講國學:古代「中國稱謂」

2020-12-06 江蘇頻道

6月1日,「壹元公益·福滿八方」大型公益助學之旅暨「崇德明禮」延參法師經典國學啟蒙活動將於靈山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秉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致力於將智慧與幸福、關愛與助學送進更多的家庭,給孩子們送去一份最真的關愛。

活動當天上午,購買靈山親子家庭產品套餐、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將在老師的引領下一起吟誦《三字經》,學習行走之禮、見面之禮、入坐之禮等國學精粹。

被譽為「最萌和尚」的延參法師也將親臨梵宮廣場,為每位到場的小朋友開示明禮,開啟人生的智慧之旅。延參法師還將為「壹元公益·福滿八方」大型公益助學計劃售書義賣,所得善款都將捐贈給靈山慈善基金會10000個愛心書包支教行動,現場200位幸運遊客可以得到延參法師的親筆籤名。

當日下午,延參法師還將在靈山精舍開展「萌和尚·幸福想你了」國學主題講座,與大家一起分享國學智慧、幸福人生。

延伸閱讀:中國稱謂

中國號稱文明古國,世人譽之為禮儀之邦、君子之國,即使是在唇槍舌劍的論戰中,我們的先人也同樣講究語言美。   

現在我們稱呼對方的代詞只有「你」和「您」,而古代,雖然有汝、爾、若、而、乃等好幾個稱法,但是他們無論對長輩、平輩說話時,從來不用這些詞,認為如此稱呼不禮貌。古人有多種多樣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數種。    

用道德高尚的說法稱呼對方,如稱人為:子、夫子、先生等。    

從輩份上尊稱對方,如稱人為:父老、父、丈人、母、媼、老伯等。    

稱對方的字、號。    

稱對方的身份時加上賢、尊、高等字眼。如賢侄、賢婿等。    

用對方的部下來代稱對方,表示由於尊敬的緣故,不敢直接指呼對方。例如陛下代稱帝王; 殿下代稱皇后、太子; 閣下、足下等代稱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稱代詞除了「我」以外,還有餘、吾、予、朕、臺、卯等。

對人尊稱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嗣:稱對方兒子的敬詞,同令郎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婿(令坦、令倩):尊稱對方的女婿。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令正(令閫、賢閣,尊夫人):尊稱對方的妻子。  

令兄:稱對方之兄的敬詞。  

令弟:稱對方之弟的敬詞。  

令坦:稱對方女婿的敬詞。  

喬梓:稱人父子。  

昆玉(昆仲):稱人兄弟。  

令侄:稱人侄兒。  

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賢兄:對同輩友人的敬稱,賢指德才之眾,故用為敬詞。  

仁兄:對同輩友人的敬稱。常用於書信。  

仁弟:對同輩中青年者的敬稱。師長對學生,年長者對幼子亦常以之為稱,表示愛重。  賢弟:意為仁弟,賢有德行好、才能出眾之意,故習以為敬詞。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 

相關焦點

  • 延參法師微博迎平安夜 網友:法師你過聖誕節佛知道嗎
    12月24日,是西方傳統的節日——平安夜,25日即是基督教的聖誕節。微博認證為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滄州市佛教協會會長的@延參法師24日一早呼籲大家一起迎接平安夜,引來網友「法師,你過聖誕節佛祖知道嗎」吐槽。
  • "最萌法師"教大學生談戀愛:不對比不糾纏不攀援
    昨日,延參法師帶著新書《這個和尚有點萌》來到武漢崇文書城籤售。在接受採訪時,延參法師遊刃有餘,時常咧著嘴,露出標誌性的大白牙。記者還沒有提問他已濤濤不絕,「我啊,前幾天還來過武漢,大家別只顧拍我,要多宣傳幸福湖北!」
  • 古代當鋪朝奉是幹什麼的 螞蟻莊園1月6日答題答案
    古代當鋪朝奉是幹什麼的 螞蟻莊園1月6日答題答案 時間:2021-01-05 12: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當鋪朝奉是幹什麼的 螞蟻莊園1月6日答題答案 螞蟻莊園古代當鋪中的朝奉是什麼意思?
  • 螞蟻莊園11月28日答案最新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2020年11月28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是關於古代歷史知識的,問題是「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答案。
  • 《國學是什麼》:告訴你國人應該知道的
    告訴你國人活著就應該知道的……   讀《國學是什麼》,知「什麼是國學」       國學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稱謂。這個稱謂產生於1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危難時刻。中國知識精英高揚國學旗幟,是面對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一聲文化吶喊;是面對西方文化衝擊的一次本土文化捍衛。   國學到底是什麼?國學到底包涵什麼?在今天學國學的熱潮中,是不能不回答的問題。   廣義定義的國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總和,就是鑄就中華民族性格的中華文化。
  • 古代夫妻稱謂趣談
    中國發達的漢字和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夫妻間稱謂,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民族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再加上西方文化的舶來品,夫妻間的稱謂可真是層出不窮,不勝枚舉。先說使用頻率最高的「妻子」與「丈夫」。丈夫的由來。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丈夫,主要看這個男子夠不夠高度,一般以一丈為標準。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11月2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11月28日今日的問題90歲老人的稱呼是什麼?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花甲之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它歲數的稱呼就比較少了。下面小編就把今天的正確答案告訴大家。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
  • 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 螞蟻莊園11月28日今日答案
    11月28日今日的問題90歲老人的稱呼是什麼?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花甲之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它歲數的稱呼就比較少了。下面小編就把今天的正確答案告訴大家。順便分享一些我國古代對老人年紀稱呼的叫法。下列哪種我國古代的稱謂是指90歲老人的正確答案:耋耄《禮記》裡說:「八十、九十曰耄。」
  • 國學大師季羨林簡介
    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
  • 招生信息 | 2021春季招生進行中,少年國學院國學中階課程等你來!
    並由此展開對《論語》中涉及的與每課主題相關聯的人物及其思想主張的學習,同時追溯中國古代歷史,學會獨立思考,多角度了解並評價人、事、物。通過對近兩百位古代名人名家的解讀,結合上古到春秋時期的史實,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記錄內容。引導學員多角度獨立思考,學會「博古通今」的知識關聯法,不失趣味地有效學習。
  • 「樂趣靈山,心動田園」 杭州靈山風情小鎮盛裝開啟
    開鎮儀式後相應主題活動同步開啟帶給你不一樣的歡樂靈山01「禾」家歡樂——400人合力完成的納斯卡巨畫&好玩的田園親子樂園時間:9月30日-10月7日地點:禾家歡·田野樂園活動內容:煥然一新的靈山風情小鎮推出納斯卡巨畫、田園手工課、田園定向賽等9
  • 我國古代人們如何尊稱對方的妻子 螞蟻莊園10月30日答案揭曉
    咱們都知道,中國的禮法是非常多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對人的稱謂上,比如對爸爸的稱謂,自己則稱家父,而別人則稱令尊,那古代稱對方妻子叫什麼呢?我國古代人們如何尊稱對方的妻子?令正、令愛。
  • 父親節,盤點一下古代對父親的稱謂,這些稱呼你都用過哪些呢?
    而且在我國,也曾經設立過「父親節」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年8月8日,抗日戰爭勝利後,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戴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從古至今,父親在家庭中總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頂梁柱」、是「當家的」、是「主心骨」……究其根源,不僅僅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長久,更在於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分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
  •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
    期待2019年1月6號,難得一見的天狗食日,見證大自然的變化!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
    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12月23日晚,中央財經大學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在線上舉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出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莫林虎教授莫教授就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等幾個方面,分析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
  • 中國山川文化之旅,大興安嶺,丹霞山,疊彩山,東靈山
    中國山川文化之旅,大興安嶺,丹霞山,疊彩山,東靈山,大興安嶺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位於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的分水嶺,是中國比較完整、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大興安嶺高中被稱為大典碑山,是中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
  • 說說瘟疫在古今中外的十一種稱謂
    2019年12初新冠病毒爆發,至今3月有餘。其實何止古代,今天人們依然難以消滅這些致病微生物,瘟疫是比戰爭還可怕的對手——因為它們一直在進化。我們盤點一下它們的古今中外稱謂,好好了解這個不斷進化的對手,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 古代書院的現代化「重生」
    7月8日上午,20多名小學生在福州正誼書院,聆聽教師柯文灃講解中國造紙的歷史和傳統造紙過程。  課程的後半段,工作人員帶領小朋友現場體驗古代造紙術。拿著特製的模具,放在紙漿桶裡蕩一下,然後用電吹風吹乾……古老的書院裡充滿了孩子們驚喜的聲音,還有孩子採花擇草,裝扮自己的紙張。「除了全面了解造紙術,還第一次動手做了一張紙,我很喜歡這裡。」福州新店中心小學四年級的周敏煒小朋友覺得獲益匪淺。
  • 8月17日,一起聽95歲藝術泰鬥趙梅生講《國畫藝...
    本文原標題:《8月17日,一起聽95歲藝術泰鬥趙梅生講《國畫藝術與人生》》▲當代著名畫家、藝術家——趙梅生山西國學大講堂己亥年名家公益講座第六講通知時間:2019年8月17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