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
——中財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成功舉辦
12月23日晚,中央財經大學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在線上舉行。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智庫專家莫林虎為大家帶來題為《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的講座。本次講座採用線上形式舉辦,線上參與人數達到1900人次,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賈曉菁教授主持講座。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出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莫林虎教授
莫教授就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等幾個方面,分析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莫教授強調,我們要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更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表現
莫教授以昔日資產大鱷今日垮臺的項俊波為例強調,違法違規行為,必須依法嚴厲懲處、以儆效尤。他表示,傳統文化教導我們在現代生活要具備思想覺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同時具備仁義之心,切忌心浮氣躁,學會韜光養晦。同時,莫教授認為傳統文化所表現的政治目標為和諧社會——禮之用,和為貴。國學20多年來的興盛是政府、社會、學界合力的結果。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莫教授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以下核心內容:第一,如何在一個極其複雜、充滿險灘暗礁的環境中生存、發展的問題,換言之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問題。第二、傳統文化始終關注的是社會控制、政府管理問題,換言之是權利運作問題,它著眼於複雜的政治博弈、利益博弈關係中保持整體動態平衡、社會和諧的問題。第三、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競爭與博弈,勝出的關鍵在於:耐受力、情商、智商、實力、人心向背等正能量,這些正能量要通過長期修煉、積蓄才可能達到圓滿狀態的。第四、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競爭、博弈,從來都是全方位的、長時段的、表面平靜暗流湧動的,任何的瑕疵、不謹慎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因此,一些關鍵的細節決定成敗。
傳統文化可以從戰略高度正確處理政商關係。莫教授以健力寶李經緯案與柳傳志拐大彎智慧做對比,健力寶高層把著股權不鬆手,李經緯更是做出轉移國有資產的違法行為,最終使自己走向了不歸路。而聯想柳傳志為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出「股份制改造方案」,未得國家允許便退而求其次,提出分紅權改革,七年之後實現由分紅權到股份制的改革,巧妙地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莫教授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管理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體現為文化管理,首先是指管理者在管理中通過組織文化的建設凝聚人心,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指管理者在中國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的特殊國情下,通過修煉自己的道德心性、人生智慧、政治智慧、商業智慧,使自己在事業發展的驚濤駭浪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實現基業長青。
儒家思想中「仁」的基本內涵是對他人、社會的關愛、關心。孔子認為「仁」,要推己及人。在企業管理當中,「仁」同樣體現得十分重要。莫教授指出,海底撈和德勝企業成功的秘訣就是「以仁為本」。莫教授說道,聶聖哲語錄中提到,只有每個平民得到有效的教育,國情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變!莫教授認為,優秀是教出來的。
而在國學文化中,不得不提的是《易經》。莫教授表示,《易經》思維是一種戰略思維,所謂戰略思維,就是從全局、從宏觀、從長遠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就是要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找到關鍵問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從而根本解決問題。
線上提問環節
在交流互動環節,莫林虎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耐心且詳細的解答,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講座最後,賈曉菁教授對莫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中央財經大學MBA卓越講壇第十一講《國學對現代管理的意義》主題講座圓滿結束。
嘉賓介紹
莫林虎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出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新聞研究所所長,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智庫專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研究、管理溝通、企業文化、財經新聞等。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研究,出版著作有《智慧與戰略思維》、《謀道——打造一流企業的十堂國學課》、《中國詩歌源流史》、《傳媒資本市場和資本運營》、《財經新聞概論》、《三天讀懂財經新聞》、《財經新聞經典報導選讀》等十餘部,發表論文100餘篇。
卓越講壇
中財MBA 從優秀到卓越
由中財MBA發起設立,以「從優秀到卓越」為主題,定期邀請名人名家、知名企業家、行業精英、傑出校友、校內外名師等面向全校師生舉辦各類講座,講座內容涵蓋金融管理、財務會計、企業管理、文化素養、科技前沿、創新創業等方面。
往期講壇
請
第十講
張曉濤
中財教授、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
《「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研判及對策思考》
請
第九講
韓復齡
中財教授、央視財經評論員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及其影響》
請
第八講
曹莉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
《開發性金融與多邊開發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
請
第七講
張禮卿
普華永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請
第六講
劉桓
國務院參事、中財教授
《企業如何理解和運用疫情期間國家出臺的財稅政策》
請
第五講
魯桂華
會計學院知名教授
《資產定價及財富效應:大陸股市和債市的證據》
請
第四講
李家祥
中國民用航空局原黨組書記
《從理論到實踐需要橋梁》
請
第三講
楊柳
中銀基金管理公司專職董事
《財富管理的全球化、數位化、綜合化》
請
第二講
陶冬
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
《陶冬看世界》
請
第一講
吳海
桔子水晶集團創始人
《創業的運氣與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