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最後30天,我感覺我考不上了

2020-12-03 果芽MBA

壯壯都懂,作為過來人,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時候,抓緊時間補漏固然重要,但心態更關鍵。

壯壯作為一個考研過來人,也對經歷過的衝刺階段刻骨銘心,我也曾熬過這樣痛苦的日子,我想說的是,學習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後35天,並非是所有人都到達頂峰的日子,更多的是在半山腰努力攀爬。

雖然我並不能保障所有人都能在35天後成功登峰,但我保障所有能登上峰頂的人都不會因為看不到質變就半途而廢,質變到來的快慢取決你的堅持!

01

苗姐是我之前的一名學員。

前兩天我還刷到了她的朋友圈,曬了一家四口坐在餐桌前吃飯的照片,配字是:不管我做什麼,他們三個都說超級好吃。

照片裡的苗姐,帶著圍裙,笑的一臉溫柔。只看照片,我真的很容易忘記,她平時是個多麼嚴謹不苟言笑的律師。

談起苗姐,我腦子裡只有3個標籤:女強人、精明強幹、特別拼!

苗姐是一個畢業已經8年的成功律師,不僅每天有很多案子要親力親為,寫材料、立案、開庭,還需要處理顧問單位的事情,還要開拓新案源……晚上如果能夠按時回家,還要陪著小學的女兒寫作業,到了八點左右,還得帶小兒子洗漱睡覺,只有等所有都收拾得差不多的時候,每晚11點以後才是屬於自己的學習時間。

每天一熬就是2、3點~

—我問過她:「你這麼拼,不累麼?」

—「不累,這日子還挺充實的。」

她時間都是怎麼擠的呢,吃午飯的時候學一會,盯著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學一會,等車的時候學一會,這些七零八落碎成沙的時間都被她攢到了一起。

她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學習、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是在規劃的路上,就是在落實規劃的路上。

02

萬萬沒有想到,考前焦慮也同樣沒有放過這樣一位精幹女強人

我記得差不多還有一個月就考試的時候,她給我發了個消息,說她想放棄了。

我很詫異,畢竟在我眼裡,她絕對不會出問題,我甚至覺得,她就是穩過的。

可她告訴我:

「我手頭一個案子,從上周五到昨天,幾乎處於一個連續熬夜的狀態。我都已經有三天沒看到我孩子了。我老公昨天給我打視頻,我兒子哭著抱著手機不撒手,問『媽媽你怎麼還不回家?你是不是生我們的氣了?我沒有偷吃糖啦,也有飯前洗手,媽媽你別生氣了好不好?』,你知道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有多崩潰麼?我多想直接回家,可是我不能!我手頭的材料還沒整完,我這邊事還沒處理完,我走不了!我真的是覺得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 今天趁有時間做了套模擬題,真的...受打擊了。馬上就考試了,答成這樣,根本就不行。現在工作、家庭、學習交織在一起,每天都在忙,卻哪兒頭都沒有進展,好怕最後我什麼都沒有得到,好怕白白努力一場」

聽著她發來的語音都是哽咽,成年人的崩潰或許就在某一個瞬間。

苗姐的這句:好怕白白努力一場,好怕什麼都沒有得到,這讓我想起來好多喪文化裡的一句話:努力後的結果和不努力的人一樣,那有什麼用?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目標的最大意義不是用來實現,而是用來激勵自己,人生80載,現在什麼都得到了,那40歲的時候幹什麼?50歲的時候又在幹什麼?70歲的時候還能幹些什麼?

沒有結果的努力並非毫無意義,從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導向新的成功,努力的過程依舊值得我們享受與回味。人生的價值並不是都由結果來衡量,人生本身就是一個過程。

為每一件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而努力,當別人庸庸碌碌時,而你充實又堅定,當別人迷茫無助時,而你正奔向陽光!

0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這個詞開始在生活裡蔓延。甚至有人利用著大家的焦慮,販賣課程,販賣雞湯。

焦慮就像給人生加了一層濾鏡,灰濛濛的,像今天北京的初雪天兒,陰陰沉沉,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

考前焦慮,無論學霸,還是學渣,都是必經的一個階段,想要成為中國僅佔0.6%中的之一,就要接受這些失控的瞬間,面對不順遂的時光,我們應像一個戰士一樣,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正面反擊,在考驗裡一點點將自己的人生奪回來!

之後苗姐跟我聊天的時候,跟我說,「其實當時跟你說那些,都是自己一時的低情緒,放棄是肯定不會放棄的,畢竟這麼久,也一直跟著課程下來了,準備上其實是沒問題的。我做律師助理的時候,老師經常跟我們說,『不可在開庭之前做會輸的準備,不然你一定會輸。』,我們做律師的,好勝心強著呢。」

我覺得就是她身上最厲害的一點就是——難過的時候,允許自己一時焦慮,但決不服輸,局面即使再難,也要想辦法去贏回來!

如果你現在總是超時做不完,那就琢磨自己的秒殺技巧,還有35天讓你練!

如果你現在發揮不穩定,那就琢磨自己的基礎知識,還有35天讓你鞏固!

如果你現在不放棄,就還有35天!

其實,壯壯是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人,想傳達給大家的,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去表達。但我還是希望看到這裡的你,把握好最後的衝刺時間,刷刷題,照顧好自己,該吃吃該喝喝。

人生真的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只要自己堅定向前,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驗證!

相關焦點

  • 考研難嗎?為什麼有些人也努力了但還是考不上?
    之前,有老師開玩笑說,要是第一門考數學,裡面的人還會跑不哨。你們覺得是否會這樣呢? 我記得有學生問過張雪峰考研難不難? 答案是難不難的看你考哪裡。相對來說,報考本校難度會小一些。反之,要是三跨(跨區域、跨學校、跨專業)的話,要想上岸就不容易。
  • 考研溫暖瞬間:30歲女子帶放大鏡考研,48歲農民工考場外等待女兒
    #2020考研#轉眼間,一年一次的考研季已拉下帷幕。在有人歡喜有人愁的時候,我們也收穫和見證了很多溫暖、感動和真摯的瞬間。他們有些是努力上進的考研黨、有些默默在考場外守護的父母、有些是溫暖貼心的另一半。他們是這場考研大軍裡面渺小的一份子,卻無畏地閃爍著自己的光。
  • 一個考不上本科的人是怎麼進書的?我來說說我的逆襲之路
    高二期末,我的語文和英語已經能進班級前面了,但是物理和化學簡直還是慘不忍睹,我真的努力了,我也明白了我可能再也跟不上其他同學了,也許我高考也會考不上。我當時看見時仿佛看見了救命稻草,我聯繫了那個班長,最後敲定100元一個小時,每天2小時,為期5天的補課,最重要的是給我補課的是那個考上北大光華管理系的學長,一對一。我卸載了我手機所有的遊戲、看直播的、看電視的軟體,下定了這輩子最堅定的一次決心——最後一年,一定好好學習。
  • 醫學生考研:規培期間,我要不要考研?
    相反,小A帶著輔導資料,急忙地趕往考點周邊,入住自己早已預訂好的酒店,並為第二天的初試做著準備。雖然還在規培期間,但小A還是報名了研究生初試。而今年正好是她的第三次考試。按小A自己的話來說,反正考研報名費也不貴,每年參加一次,給自己一種緊迫感,還能鍛鍊題感。
  • 小鎮女孩,二本出身,跨專業考上復旦大學|我的考研心路歷程
    三 臨近終點的衝刺期:背水一戰,突破極限其實我並不是一個給自己施加很多壓力的人,在11月中旬以前,我的備考狀態都比較平穩,天天睡到自然醒,不打疲勞戰,按部就班地學習。離考研還有50天的時候,我還發票圈鼓勵自己要「笑到最後」,但是10天後,我便笑不出來了,壓力驟然變大了。
  • 考研到底考什麼?
    曉貝考研是在2017年的12月份,經過七個月漫長的備考期,當我進入考場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因為我必須有這樣的信心和自覺才對得起那七個月的奮戰。那會兒曉貝跟我現在的妻子多多已經戀愛半年多,因為曉貝大大咧咧的性格吧,多多不太放心我自己一個人去考試,總是害怕我會忘記帶東西什麼的,所以我屬於帶著後援團去參加考試的。
  • 為什麼圖書館裡很多同學很努力複習考研,但大部分人卻考不上呢?
    我自己當初考研,其實只用了3個月,和大多數3月份就開始搶圖書館作為的同學相比,我到了9月,才動了考研的念頭。但是,我確是最後考上的那一個。這裡沒有吹噓的意思,就是想分享一下我在考研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做事方法。首先 ,關於學校、專業和導師的選擇。
  •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今天過來人和大家分析一下原因。一是關於選擇學校,專業和導師。選什麼學校,什麼專業,有沒有目標導師,這些很多學生都沒有自己查清楚。很多學生定的報考學校、報考專業目標太高,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導致最後考試失敗。二是複習不到位。選擇好目標後,就開始複習了。複習時間投入一定要多,英語、政治需要大量記憶。很多學生知識點都沒有記牢,一輪二輪複習都沒有認真複習,所以自然會以失敗而告終。三是準備複習資料。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Yen:我來自某 211 院校,在校期間成績不錯,拿過好幾次獎學金。除此之外,我也參與過很多比賽,不謙虛地說,各種比賽獎項拿了許多。我原以為過了初試,複試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麼沒想到考研居然敗給了一眾跨考考生。
  •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是何原因?我還要堅持嗎
    現階段已經進入12月份了,再過20多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回想這一年,過得可是真快,前4個月基本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中間四個月則是在小心翼翼中度過,最後4個月終於一切步入了正規,大部分人卻是在不斷的加班和學習中度過。
  • 最適合女生考研的四大專業,不光不用考數學,就業也很容易!
    對於學生而言,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進入一所好大學了,但是一所優秀的大學並不代表出來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了,畢竟現在大學生數量很多,崗位競爭激烈,一個崗位往往會有很多人求職,很多學生出來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感到壓力很大,最後不得不選擇考研。
  • 高考和考研,二者相比較,哪個考985、211名校更難?
    我想每一個高考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可以上985、211好學校吧,但是有時是沒有複習好,有時候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最終與自己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想,我是要補習一年再戰高考,還是上了大學考研進名校呢?二者哪個更難?今天就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我打了退堂鼓 但贏家還是我|一戰北師大傳播學學碩傲嬌上岸
    12月是最後衝刺月,一定要進行模考,使自己習慣三小時連續不斷的答題,因為你一旦中途停筆就有可能來不及答題,或者字數過少答不到要點。在這期間我又把北師歷年真題翻出來模擬了一遍,在模考班考了兩次,150分的卷子我一度不及格,兩次都考了八十幾,心態差點崩掉……這段時間大家可能會覺得自己哪裡都複習得不夠,不要擔心,有了前期的輸入與後期的輸出,你們的表現不會太差!
  • 考不上高中的人,何去何從?
    這個關卡把將近一半的孩子卡在了高中的門外,如果考不上高中的孩子該如何選擇呢?有人說考不上高中預示著「這輩子就完了」?有人說:成功,並不只有上學這一條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選擇了中專,有人選擇了職高,也有人直接進入社會發展。
  • 考研不考數學是一種什麼感受
    對於很多學習數學,很有心得體會的同學,可能無法理解那些因為得知自己考研不用考數學人是多麼欣喜!今天,就來請小夥伴們說說,考研不考數學是一種什麼感受!可是,等我上了大學才知道,學姐不是真懂啊,她給我選擇的選擇就是要學習數學啊!我數學實在是不好,但是為了不掛科,要硬著頭皮學,還要經常請教老師如何解題。終於啊,到了選擇考研院校專業時,我自己親自挑選,還特意諮詢了幾位老師,在得知考試時,確實不用考數學,在讀研期間,也不會考數學,我簡直喜極而泣啊!
  • 致400萬考研黨:最後23天,第二場考研英語要重視,分享三點建議
    今天距離2021年考研初試還有23天的時間,過來人都知道到了最後的這個階段,考生的心理是矛盾的,既希望能再多一些複習的時間,又希望時間快點過去「早早解脫」。》中寫到了第一場考試對於考研能否成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政治、英語相比數學和專業課,分值低,很多考生不太重視,但是不管分值高低,可能每一分都能決定一位考生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再聊聊第二場考研英語的應試方法,希望能引起各位考生注意。
  • 答疑|我想辭職考MTI翻碩,可以嗎?
    我英語專業畢業兩年,專八70。當前從事的工作幾乎用不上英語,所以不是很滿意。我對翻譯還是挺有興趣,現在糾結於兩個選擇:1.辭職全力備考MTI;2.在職準備CATTI。家裡條件還好,都支持我辭職考研。我有點拿不定主意,想問問老師您的建議可以嗎?高齋Joy回答:首先,你的翻譯水平怎麼樣呢?可以做做你意向學校的翻碩真題。
  • 考研大綱重磅解讀:英語不考聽力,政治微調,數學變難!
    說實話,今年大綱的發布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預曝大綱提前到7月中旬,後來又曝定為7月15日上午9點,最後又猝不及防的官宣: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7月8日正式發布上市!為了節省大家時間,我特地花時間看了高聯的大綱解析視頻,為大家整理了這篇考研大綱重點解讀:1大綱:是什麼?這兩天還有一些小夥伴在後臺問我,什麼是大綱...確實,對於很多考研萌新來說,這確實是個問題!不只是萌新,很多考完研的考研er甚至都不知道還有大綱這種東西!
  • 我不是學霸,憑什麼跨校考研考上南京大學研究生第一名?
    來南大讀研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該分享些啥,有想過寫篇經驗貼,但回憶將近一年時間的備考之路,有太多辛苦和波折,但是大部分都是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最近收到碩博學霸說的邀請寫一篇考研總結。
  • 考研,不考數學的專業,都是「辣雞」專業?
    可以看到,考研不考數學的專業並不少,也涉及到很多學科的很多方向。 第一:與就業相關 一直以來,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給很多人的感覺就是理工科專業比較好就業,人文社科類專業不好就業。 確實是這樣,很多工科類專業確實好就業,就業率也很高。 但是,好就業並不代表就是好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