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借嫂子溺水刁難禮制的淳于髡,遇到以教化天下明志大義的孟夫子

2021-01-09 勇評書話

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政治家、思想家。據史書記載,他身長不滿七尺,其貌不揚,而且是入贅之身,出身很低微。但是他卻憑藉自己超乎常人的才識和智慧,成為稷下名士,被齊威王拜為政卿大夫,為齊國的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淳于髡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機智幽默、滑稽善辯。他善於運用類似寓言的隱喻來表達自己立場、觀點,以此來諷喻、點醒他人,給人以啟發、深思。

淳于髡曾經兩次與儒家代表人物、亞聖孟子就「禮」與「仁」進行辯論,被後世傳為佳話。

其中一次辯論,記錄在《孟子.離婁上》第十七章中,原文是這樣的: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說的是孟子在齊國遊歷的時候,淳于髡慕名前去拜訪討教。說是去拜訪討教,但是從文中意思來看,根本就是去刁難孟子去了,而且明顯是有備而來,幸虧孟子是有大智慧的人,不然還真的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原文翻譯過來大致就是以下內容(筆者加入了一些情景描寫):

淳于髡見到孟子後,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問:「鼎鼎大名的孟夫子啊,聽聞您來到了齊國,真是齊人之福啊,為此,我專門前來向您學習,還請您不吝賜教。」

孟軻先生捋了捋鬍子,微笑著點頭:「哎呀,淳于先生客氣了,我們互相學習探討吧。」

幾句虛偽客套的開場白後,淳于髡抿了一口新炒制的日照綠茶,咽下剛剛嚼爛的鮮嫩茶葉,吐氣如蘭:「孟先生啊,我有一個疑問一直百思不得解,好像按照您儒家禮制說法,男女之間應該是授受不親的對吧?」

孟夫子心知正題來了,這確實是儒家所主張的。於是立刻整容答道:「是啊,男女授受不親,這確實是被禮制所明確的。」

「那麼請問夫子,如果您老婆掉進水中,頃刻之間就要溺水而亡,作為兄弟的我恰好遇上,您說我是救呢還是不救?」淳于髡一臉嚴肅,並不像開玩笑的樣子,接著說:「我如果救嫂子,那麼難免就要有肌膚接觸,於禮不合。而如果我不救她,她畢竟是我嫂子、您的老婆,我也不能眼看她被淹死啊是吧。您說我該怎麼辦呢?」

孟子修養再高,聽到這裡也難免有些動氣了:哪有那別人老婆溺水打比方的!尤其看淳于髡那副故作嚴肅認真的樣子,夫子更覺得一陣噁心,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看到你嫂子溺水而不伸手救援,你那不是跟可惡的畜生一樣了嗎!」

罵出這一句,孟子立刻感覺不太對頭。畢竟淳于髡也是稷下名士,他肯定不會沒事找抽在這裡胡言亂語,此問必有深意,自己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不能失了體統。

於是,孟軻緊接著補充:「男女授受不親,那是禮制所規定的,沒有什麼可質疑的。但是嫂子溺水,作為兄弟伸手搭救,這是權宜之計,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也是必須要做的啊。」

說完,孟子也抿了一口茶。不知是在回味茶的清香,還是為自己滴水不漏的回答而滿意,他不自覺地又點了點頭。

淳于髡看到孟子差點失態,心中卻有了笑意:好,前奏起效,該唱正曲了。

「那麼現在天下諸侯紛爭,黎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比那溺水沒什麼差別。作為您,為什麼只顧做自己的學問和說些假大空的理論,卻不做點實際的事情,伸出您仁愛之手,拯救蒼生於水火呢?」淳于髡正色問道。

原來在這裡等著呢!孟子坐直了身子,也斂容正色道:

「拯救天下蒼生,需要的是授之以道。之所以現在天下大亂,正是因為禮崩樂壞造成的,而我要做的,正是要宣揚和教化禮儀之道,以經國家、定社稷、利萬民。我老婆掉到水裡,伸手拉一把就可以了,但是天下蒼生不能挨個去救啊!」

說到這裡,兩個聰明人都陷入了沉思。淳于髡沒有繼續發難,孟夫子也沒有進一步解說。

從辯論的角度看,這次突發詰難淳于髡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但是站到討論治國安邦大義的高度,孟子是放眼全局考慮問題,而淳于髡卻是從實用主義出發,主張守禮有度、反對拘泥不化。兩人雖然做法有異,卻均是胸懷天下的仁人志士,值得尊重。

或許,正是由於淳于髡理解到了孟夫子的理念,所以沒有死纏爛打繼續發起詰難。而這番對話寫入《孟子》,說明孟子堅持自己的思想,但是也沒有刻意迴避淳于髡的觀點。

不過看淳于髡引發辯論的切入點,卻是相當的奇、妙。

譯文中有許多類似調侃的語句,在此聲明一下,如此只是為了方便大家閱讀,並無不敬之意。

相關焦點

  • 以詩言心,以詩明志,傳承詩詞歌賦
    江蘇人秦觀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借牛郎織女的傳說一句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勝過說「我愛你」千百遍。詩詞中有無數的喜怒哀樂,但我們讀詩有時只見景色沒有情感,但是經過仔細賞析,卻發現作者已將全部的情感融入於眼前的景色。
  • 「四維」是法家的道德學說,通過對民眾的教育,達到教化的目的
    自然,這就是教化的內容。治理民眾的主要目的就是期望他們保持行為端正,但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微邪不可不禁」開始,因為,「大邪」都是從微小處開始的;如果對「微邪」無動於衷,那要使邪惡對國家不產生傷害,無異於緣木求魚。在道德的視野裡,具體內容就是「禮」、「義」、「廉」、「恥」,對這「四維」,自然也應該從細小處著手。
  • 《幕後之王》開播羅晉變身毒舌魔鬼魚,來感受一下淳于總的毒舌
    她將頂級製作人淳于喬視為榜樣,進入他所在公司實習,而現實生活中的淳于喬不近人情的性格令布小谷大失所望。職場菜鳥遇上毒舌總編,被虐得體無完膚。羅晉飾演的金牌製作人淳于喬,是個相當有實力相當狠的人,工作非常拼命,一出場就掛著點滴來工作。他不近人情的性格,令布小谷大失所望。然而當布小谷不慎捲入一起節目直播事故,差點丟掉工作。
  • 陳慧玲借歌明志,連番曬倆囡囡宣正宮地位
    港媒從歌詞中檢索出幾個關鍵詞,分別是「亂世中開花結果,有哪關闖不過」、「不理誰能夜夜笙歌,這一生只求誰陪我每餐青菜淡飯」,聽起來滿滿的勵志正能量,似乎洗米嫂在借歌明志,祈禱渡過此次情劫!
  • 蘇秦嫂子前倨後恭,豈不羞乎,蘇秦落魄的時候你有何曾給過好臉
    歡迎來到百家號《長袖拂愁看圖》,今天我們講的是:蘇秦乃是鬼谷門下弟子,學得一副好口才,精通縱橫學說,自鬼谷子處學成回家之後,其父贈與他百金之數,雙乘馬車一架供他出遊天下。蘇秦興致勃勃,第一站選定的就是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的秦國,可是不料當時的秦國剛剛經歷,處死商君,斬殺叛亂的老貴族等一系列動蕩。
  • 佛陀箴言:佛說我教化的佛國共有四百億個星球
    吾今所化百億須彌,一一須彌有四天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我現在教化的大千世界,包含百億座須彌山,又有百億日月,其中每一座須彌山都各有四天下。
  • 嶽麓書院講壇第429期|湯勤福:集權禮制的變遷階段及其特點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通訊員 陳永豪)11月23日(周一)下午15:00,嶽麓書院講壇第429期將邀請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湯勤福教授講學,主題為「集權禮制的變遷階段及其特點」,講述集權禮制的特徵、誕生、初步發展、成熟、下移、漢制恢復及滿漢混融等問題。
  • 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躬耕於南陽,一心只想過著「儉以養德,靜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這樣的智者,歷史是不會讓他如蜉蝣一般消失,於是演繹了「三顧茅廬」的佳話他足智多謀。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掌控屬於你的人生!
    同樣的道理,若是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讓負面情緒衝散你的理智,冷靜處理所遇到的問題時,你的人生,自然不平凡!控制自己,掌控人生!這個世界如此美好,何必要選擇暴躁呢?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其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就是後來,我們常常說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看淡世間的名利,放下一顆功利的心,才能明白自己真正的志向;修身養性,保持一顆安寧恬靜的心,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還是有很多人看不穿。
  • 一名男子在石龍沙洲溺水,幸好……
    6月30日,一名成年男子在石龍沙洲野泳時就發生溺水。6月30日17時42分許石龍公安110指揮中心接到警情在石龍鎮濱江東路體育館有一名成年男子溺水警員迅速趕到現場溺水男子被熱心群眾救起120醫護人員也在場開展搶救經過前期搶救溺水男子恢復了呼吸但仍處於昏迷狀態民警與鐵騎協助醫護人員用擔架把溺水者抬上了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