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我一生都在尋找自我價值,終於在55歲,賺到人生第1筆100塊

2021-01-20 沁說

偶然在網上看過一段1946年溥儀在法庭上的視頻, 證人席上一把普通的座椅,他卻氣定神閒坐出了龍椅的感覺。溥儀一共出庭8天,創了單人作證的最長紀錄。他自己對那次出證的感受是:

「那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然而也是一個獲得新生的,通向我今天的幸福的唯一道路。」

溥儀長得並不好看,體量也不魁梧,但舉手投足間難掩天潢貴胄的氣質,出於對他的好奇,特地去讀了他寫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這本書對於他這一生梳理詳盡,從家族背景到幼年登基、從被迫退位到出宮流離、從成為偽滿州國皇帝到解放後接受改造,事無巨細娓娓敘述,推薦一看,畢竟他本身,就是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徹底瓦解了清朝長達296年的封建統治。1912年 2月12日袁世凱逼迫清廢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后接受了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落下帷幕。

作為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註定要被推上風口浪尖。他身上的標籤很多:」末代皇帝、偽滿州國傀儡、賣國賊、漢奸「……不一而足,大多是負面的。

溥儀3歲從攝政王載灃府中抱去宮中,倉促登基,彼時清朝已被內憂外患折磨得千瘡百孔、日暮西山,從出生伊始,他便成為被各色人物擺弄利用的工具和棋子。溥儀性格上的缺陷,多疑軟弱,和他的成長過程有很大關係。

1934年到1945年,在日本人的威勢和欺騙之下,溥儀擔任了十一年的偽滿洲國「皇帝」,短暫風光後,隨著日本軍隊前線景況越來越差,溥儀在關東軍面前的地位也就越低 ,被限制、檢扣信件,關東軍的代表吉岡安值甚至不客氣地說:「關東軍是你的父親,我是關東軍的代表,我是拿你當作自己的子侄看待的!」

1945年8月15日,偽滿洲國政權覆滅投降蘇聯,在逃亡日本的途中,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在赤塔市的療養院被頗受優待的「拘留」了五年,1950年7月底,溥儀和其他偽滿洲國263名「戰犯」被引渡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1-1954轉在哈爾濱),開始了持續九年的改造生涯。

歷盡種種大起大落的事件,溥儀成天提心弔膽,神經變得十分衰弱。在偽滿州國時低三下四討好吉岡安值一眾日本人,各種奉承拍馬張口就來。在蘇聯也是,為了搞好關係,把自己帶出去的珍寶獻上去。在引渡回國的列車上,溥儀為了「立功」,將自己的侄子和一個姓趙的「舊臣」都告了一狀,因為心虛,他給姓趙的撲通跪了下來,一邊叩頭一邊說:「請你饒了我吧!」

溥儀在自傳裡寫道:「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只是但求活命,只要能保全性命,我的願望足矣。」他還擬了一首打油詩:「自由誠可貴,面子價更高,若為性命故,二者皆可拋。」

在誠惶誠恐中,溥儀回到了祖國。當再三確認自己「死不了啦」時,他的眼淚忍不住洶湧而下。改造期間,溥儀的名字成為過去式,他有個全新的代號叫「981」,履歷上只有一行字:「前清皇帝、偽滿洲國皇帝」。

從出生到四十多歲,溥儀身邊一直有人照料衣食住行,所以一點生活技能都不具備,最簡單的穿衣疊被都叫他手忙腳亂,連腳趾甲都不會剪。

改造學習不僅鍛鍊了他自理能力,還有精神上的洗禮。溥儀的前半生一直是個精緻苟活的利己主義者,不理解底層苦難和歷史的殘酷,在見聞了各類對偽滿洲國的血淚控訴後,他作為一個國民的良知才真正覺醒。

溥儀寫道:「我把監獄的屋頂比作菩提樹的華蓋,是由於我這時確信自己領略到了像那們迦毗羅太子證菩提果時一樣的心情。」

1959年12月4日,溥儀獲得了特赦,恢復了自由身。這時候他已經五十來歲,他活過六十二歲即病故,即人生的大半時光都在惶恐不得安中度過,當他回到北京走到天安門前時,人生第一次這麼閒適又充滿安全感地逛馬路,這份自由對於溥儀來說,實在來之不易。

1961年,溥儀和同被特赦的杜聿名等7人,被安排參加全國文史資料研究工作,這個文史資料研委會是在周總理的創議下設立的史料機構,目的是讓這些人將「新身經歷記錄下來,傳之後代。」溥儀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每月工資100塊,這份價值感和尊重感,是他大半生所不曾體會的。

1964年3月,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溥儀等全體幸史專員參觀旅遊了長江以南地區。先後遊訪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溥儀雖滿打滿算三次登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並未離開過權力中心的高牆,這是他真正踏上曾經「歸屬」於他的土地,看新中國下的工農業發展和自然美景,想到偽滿洲國時期的血淚控訴,兩相之下,心中既感嘆亦愧疚,不禁涕然。

南唐亡國君主李煜,降宋被俘至東京,寫了許多緬懷故國的詞。其中一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不知溥儀是否對此有一番共情,才有那麼多次在旅遊途中的失聲痛哭。

回首他這一生,真正有自由的日子又有幾天呢,所以他在南京站哭到不能自抑,大喊道:「我好久沒出去了,現在我真正解放 了。現在我是人民的世界,太好了!」

看《我的前半生》時,對溥儀的狹隘、諂媚、軟弱、陰騭、怕死頗為反感,無時無刻不在對明天的恐懼中驚顫,他這個人固然可恨,但任誰被推在那個時代、那樣一個位置,估計都難以做到比他更好吧。

溥儀少年時有個英文老師,叫莊士敦,作為一個來自英國的局外人,他在與溥儀相處日久後,不無感慨地說了一句:

」皇帝陛下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紫禁城的牆是世界上最高的牆。「

這座高牆確實禁錮了溥儀孤獨的一生。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相關焦點

  • 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普通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也只有這麼一位皇帝經歷過,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他的人生經歷就像乘坐一輛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可是這場登基大典卻顯得荒唐與可笑,因為即將登上皇位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僅三歲。迎接新皇登基的諸位大臣的臉上一個個也是憂心忡忡,國家的支柱人物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死去,還沒有讓大臣們緩過神來,而這位年紀僅三歲的小皇帝在登基大典上的哭喊,更是讓他們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在溥儀在寫過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之中溥儀曾經回憶過這件事情:「當時的天很冷很冷,我凍得渾身發顫。
  • 周有光的傳奇人生:曾和愛因斯坦聊天 和溥儀做過「飯友」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張元玲  剛過完112歲生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於1月14日凌晨去世。  歷經了晚清、民國,新中國,周有光見證了百年風雲的變化。他厚重的人生,也堪稱傳奇。他娶了「張家四姐妹」中的張允和,與沈從文是連襟。
  • 大清滅亡後,溥儀7個妹妹都嫁給了誰?很多明星都是她們的後代
    溥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從3歲被慈禧選中登上皇位,再到1912年宣布退位,這中間僅過去了3年,溥儀卻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三次退位三次繼位,從未掌握實權卻被迫淪為工具,被馮玉祥趕出皇宮後,溥儀一度想復闢,1934年,溥儀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名義上為皇帝實際上是傀儡
  • 溥儀61歲病逝,為何臨死前舅舅不願斷氣?你看他遺言都說了什麼
    作為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這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轉折與笑料。似乎在他的一生當中,沒有自己能夠做主的時候,不過晚年時期,溥儀的生活,也還說得過去。而且最難得的是,他在晚年遇到了一個真心和自己想要好好過日子的人。大家都知道,在他61歲的時候,病死於尿毒症。
  • 多項心理學研究證實:70歲比20歲幸福,中老年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
    通過本文,讀者們將了解到如下心理學信息和知識點:心理學界用於量化樂觀程度的測試方法——生活取向測驗(Life Orientation Test);人在整個人生中的樂觀程度的變化軌跡;70歲的人比20歲時更樂觀,55歲達到一生中樂觀程度的峰值;消極負面的生活事件並不影響人們對生活的樂觀情緒;人們在51歲時對自我的肯定達到最高值,70歲之前對生活的滿意度變化都較為平穩。
  • 末代皇帝溥儀臨死前,久久不願斷氣,到底想說什麼?遺言令人嘆息
    溥儀在其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寫道,「我在這塊小天地裡一直住到民國十三年,被民國軍追趕的時候,度過了人世間最荒謬的少年時代。其所以荒謬,就在於中華號稱為民國,人類進入了二十世紀,而我仍然過著原封未動的帝王生活,呼吸著十九世紀遺下的灰塵。」
  • 面對婉容的情人,溥儀給了他四百塊大洋,多年後資助了他二十塊錢
    2020-11-25 16:56:29 來源: 娛樂綜藝說 舉報   面對婉容的情人,溥儀給了他四百塊大洋
  • 人生的八個階段,自我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描述的圓滿一生
    每個危機都是由身體變化和父母以及社會更多的要求帶來的,比如很多人感慨的中年危機實際上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社會要求增多,而自己的體力下降,感覺忽然一下子到了的感覺。如果我們在一場危機中都能成功地解決,我們一樣迎來下一階段的危機,也就是危機的解決並不是永久的。如果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倒著以終為始和大家分享埃裡克森提出的這八個階段吧。
  • 郭晶晶1.6億豪宅內景罕見曝光:節制欲望,你會活得更高級
    所以,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找到自己的理想抱負,並努力實現。04格局有一次,民國時期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邀請早已退位的清末帝溥儀,到家中做客。當他熱情地給溥儀展示,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畫、金石玉器時,溥儀並沒有太大興趣,反而隨手指了幾件,告訴王國維說,這些都是贗品。王國維當然不服。
  • 科技文,獲得外星文明的主角,通過科技實現人生自我價值
    推薦文章:科技文,獲得外星文明的主角,通過科技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第一部《超級科技文明》作者:千層糕 看點節選:獲得外星文明的主角,通過科技實現人生自我價值,洛克菲勒不是我的對手,普京是我的好友,松下幸之助根本就是我打臉的對象,機甲,戰艦,飛行器,虛擬世界,都是我昊天集團的產品超級科技文明。
  • 郭晶晶1.6億豪宅內景曝光:節制欲望,你會活得更高級
    作家海明威所說:「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只有學會管理過度的欲望,自我節制,才能真正駕馭自我,不受內心欲望的控制和擺布,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 溥儀一生中最聽她的話、最想念她,還曾把她接到紫禁城贍養她
    誰是溥儀一生中最想念的人?是他的母親、父親?這些可能都不是。溥儀被作為「繼承同治、兼祧光緒」名義三歲登上皇位,由於清朝祖制母親是不可以進宮見皇帝的,所以溥儀與自己的生母自此就分開了。事後,溥儀回憶說:我見了她們,覺得很生疏,一點不覺得親切。不過我記得祖母的眼睛離不開我,眼裡總閃著淚光。母親給的印象就完全不同,我見了她的時候生疏之外更加上幾分懼怕。對於父親,溥儀是在其父作攝政王最後一年才認識自己的父親。溥儀對於生母、生父就是這樣的記憶。
  • 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終久久不願斷氣,遺言令人心疼
    溥儀作為封建時期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他的一生都備受關注。雖然曾經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命運多舛,尤其是晚年時期、更為悽慘。原本衣食無憂、身體健朗的溥儀,竟然在61歲時死於尿毒症,臨死之前的他一直在苦苦掙扎,久久不願斷氣,遺言更是令人心痛嘆息!他臨終前說了什麼?又在留戀什麼?
  • 當溥儀的乳娘有兩個規矩,一個是餵奶,另一個實在有些毫無人性
    說的是烏鴉反哺的故事,而溥儀和王焦氏之間也是這樣的關係。 愛新覺羅點·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下的最後一位帝王,對於這位一生充滿了坎坷、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帝王,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猜測。 雖然身為皇帝,但一輩子都與權利無關,慈禧還未去世時,由慈禧掌權,而後各國列強瓜分侵佔華夏大地時,他又成為了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33歲寶媽寫作變現路:她賺到第一筆200元稿費的全程復盤
    (私信我「寫作」,可以得到大量與寫作相關的乾貨文)渭水徐公:我記得我第一次拿到稿費時的感受,雖然只有幾百塊錢,但仍然把我激動壞了。這意味著,終於有人認可我的文字,並且願意為之付費了!當時比較落後,領稿費還要拿著票子去郵局。就這一路上,我腦補了幾十種慶祝方式,幾百條旅遊路線,甚至連未來豪宅的裝修樣式,都想了個八九不離十。
  • 1周狂賺1億美元,1929年做空全美國的男人
    他在像日記般的筆記簿裡記下幾千筆價格變動,埋首研讀它們,尋找那些特殊的型態。由此可見,利弗莫爾才十五歲,已經十分認真地研究股票型態和價格變化。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看圖千遍,其富自見。他的工作令他能夠親眼目睹股市裡面的交投活動,人們如何獲得與交換信息,以及如何參與市場。
  • 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死前久久不肯斷氣,遺言讓人嘆息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歷史文章,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死前久久不肯斷氣,遺言讓人嘆息。,而且當時身邊的人都知道溥儀對她非常的好! 溥儀住院期間,病情漸漸的惡化了,並且還被確診是惡性膀胱癌,1967年9月,溥儀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那個時候,也只有妻子李淑賢在病床前照顧他,而溥儀對妻子也很感恩,溥儀還對自己的妻子說道:我很清楚自己的大限到了,如此長的時間裡,沒肯跟你說這件事,就是害怕傷害了你的心,希望你能諒解!
  • 老年網紅IP的「第二人生」:熱愛嘗試、擁抱變化、提升價值,尋找...
    銀髮族應該審視自己內心真實想法,認清自我,並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第二階段的計劃。 花樣百姓 朱阿姨: 「人生的黃金時期就是退休後的60-80歲,我們需要規劃退休生活,做好退休後的準備。
  • 人生由我的梅耶,到72歲,身體每一個細胞都依然想「乘風破浪」!
    文|雲淡風輕劉曉慶說過:「我活著的每一天都清醒,快樂,風華絕代」。這位中國的硬核女王,用美麗還有嚴謹,膽魄,鐵腕,造就了「燃系」一生。劉曉慶無數次被打倒,但是絕對不會被打敗。在美國,也有這麼一位「人生由我」的硬核女性,她就是梅耶馬斯克。養大3個億萬富豪,全裸上雜誌,鄧文迪甘心做配角,72歲一頭銀髮美遍世界,她的魅力和光芒,令許多巨星失色,讚美的字眼黯然無光。六十九歲榮登紐約時代廣場雄踞四塊廣告牌,擁有兩個碩士學位 ,事業硬核,資歷傲嬌。
  • 人生的自我超越(1)
    人生需要不斷自我超越2020年5月30日,兩名NASA宇宙航員搭乘馬斯克SpaceX DM-2龍飛船(Crew Dragon)飛向外太空,並在發射後19小時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它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