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極導電層Au 遷移導致放大器失效原因分析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電遷移是導電金屬材料在通過高密度電流時,金屬原子沿著電流運動方向(電子風)進行遷移和質量可控的擴散現象,它與金屬材料的電流密度和溫度數值密切相關。當凸點及其界面處的局部電流密度超過電遷移門檻值時,高速運動的電子流形成的電子風與金屬原子發生劇烈碰撞,進行部分的衝量交換,迫使原子沿著電子流方向運動,從而發生凸點互連的電遷移。通常電遷移能在陰極造成金屬原子的流失而產生微空洞,使互連面積減小導致斷路,在陽極造成金屬原子的堆積而形成凸起的「小丘」,導致短路,從而引起IC及元器件失效。電遷移是引起IC及電子產品失效的一種重要機制。因此,有必要針對Au的電遷移特性進行研究,明確Au電遷移對電路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4899.htm

某限幅低噪聲放大器在交付用戶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輸出不穩定現象,在確認失效樣品電參數後,開封檢查觀察到內部沒有短路、斷路現象或明顯的缺陷區。由於放大管中主要功能元件是兩級砷化鎵金屬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ESFET),採用新的同型號的MESFET 將其置換後,功能恢復正常。根據以上檢測排除,最終鎖定場效應管失效。

筆者藉助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 射線能譜儀對該MESFET中的異常導電層不同微區進行了微觀分析,找出了產生此問題的原因。

1 實驗

實驗儀器為日本JEOL 公司生產的JSM-649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配有美國EDAX 公司生產的Genesis2000XMS 型X 射線能譜儀(EDS)附件。

實驗樣品為失效的GaAs-MESFET,圖1 為其結構圖,襯底材料是具有高電阻率的本徵砷化鎵,在溝道上製作柵極金屬,與n型半導體之間形成肖特基勢壘接觸,源極和漏極金屬與n+ 型半導體之間形成歐姆接觸。該MESFET採用n+-GaAs-Au歐姆接觸系形成源漏接觸電阻和Al-W-Au的砷化鎵肖特基勢壘接觸系統。

2 結果與討論

2.1 Au 導電層的微觀形貌和成分對比分析

對失效場效應管進行SEM 觀察,結果見圖2.由圖2(b)可知,正常導電層(區域A)完好,場效應管柵極表面(區域B)存在明顯的金屬層缺失(孔洞),柵源兩極之間(C 區域)可見金屬顆粒堆積(小丘)。

為確認是否是鍍金層Au 的遷移引起導電層中間出現金屬孔洞現象和金屬顆粒堆積現象,用EDS對圖2 中三個不同微區A、B、C 進行成分分析,結果見EDS 能譜圖3 和表1.由表中成分數據可知,兩柵極連通導線最表層為鍍金層,相比正常鍍層表面,區域B 的Au 層缺失嚴重並露出下層金屬鎢,而本不應該出現Au 的區域C 出現了Au 元素。

電子管相關文章:電子管原理


相關焦點

  •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但是,雖然P型MOS管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驅動,但由於導通電阻大、價格貴、替換種類少等原因,在高端驅動中通常還是使用N型MOS管。 MOS管失效的6大原因 雪崩失效(電壓失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漏源間的BVdss電壓超過MOS管的額定電壓,並且超過達到了一定的能力從而導致MOS管失效。
  • 高頻放大器的故障分析以及影像失真的原因
    打開APP 高頻放大器的故障分析以及影像失真的原因 發表於 2019-08-02 17:41:42 今天我們就挑出兩個例子來展開說一下,你知道高頻放大器的故障有哪些嗎?影像失真又有哪些情況呢? 先說高頻放大器的故障。暫且分為三點來介紹。第一點是屏壓不正常。當柵地級無屏極電壓時,故障現象就是我們剛才提到過的無聲影。如果B+電源電壓正常,則故障原因多半是屏極電路去耦電阻斷路、屏極線圈開焊或與彈簧片接觸不良。
  • LED失效9大典型機理分析-LED配件,LED失效-LED屏行業-hc360慧聰網
    固封、研磨LED樣品後,SEM 觀察到金屬化層從LED晶片上開裂,而不是鍵合絲與金屬化層之間開裂。這說明樣品正向壓降的增大是由於晶片與其負極金屬化層之間開裂導致,見圖1。可能原因是在澱積金屬化之前,氧化層受到玷汙,或者水汽控制不佳,導致金屬化層與其下的氧化層之間粘附不良。這種失效屬於晶片本身製程工藝過程存在缺陷,而與封裝工藝無關。
  • 乾貨 |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在製造管子時,通過工藝使絕緣層中出現大量正離子,故在交界面的另一側能感應出較多的負電荷,這些負電荷把高滲雜質的N區接通,形成了導電溝道,即使在VGS=0時也有較大的漏極電流ID。當柵極電壓改變時,溝道內被感應的電荷量也改變,導電溝道的寬窄也隨之而變,因而漏極電流ID隨著柵極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 變頻空調片狀電阻銀遷移值小的失效分析與研究
    對大量售後失效數據統計,發現片狀電阻失效集中在通訊電路與開關電源母線電壓檢測電路。測量片狀電阻阻值無固定點,與標稱阻值差異較大。通過對售後返回失效片狀電阻分析,採用高配放大鏡、能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片狀電阻銀遷移現象和失效機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片狀電阻端電極含有銀金屬,銀金屬被腐蝕遷移導通造成阻值變小。
  • 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失效機理與故障分析
    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失效和故障,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文本分析了常見元器件的失效原因和常見故障。如在電信設備中達9 0%,在電視機中約佔8 7%,故接觸不良對電位器是致命的薄弱環節。造成接觸不良的主要原因如下:  (1)接觸壓力太小、簧片應力鬆弛、滑動接點偏離軌道或導電層、機械裝配不當,又或很大的機械負荷(如碰撞、跌落等)導致接觸簧片變形等。  (2)導電層或接觸軌道因氧化、汙染,而在接觸處形成各種不導電的膜層。
  • 集成電路有哪些可靠性問題 集成電路物理失效機理原因分析
    隨著器件使用時間的延長,這些可靠性問題將導致器件閾值電壓和驅動電流漂移,使器件性能退化,影響器件壽命。  可靠性認證通常在生產線試流片後進行。版圖設計者根據工藝要求設計出一整套可靠性測試結構,採用相應的工藝流片後進行測試,對測試結果的分析可套用業界通用的可靠性經驗模型,推算相應壽命。
  • PCB失效了?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但是由於成本以及技術的原因,PCB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失效問題,並因此引發了許多的質量糾紛。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分清責任,必須對所發生的失效案例進行失效分析。  接著就要進行失效機理的分析,即使用各種物理、化學手段分析導致PCB失效或缺陷產生的機理,如虛焊、汙染、機械損傷、潮溼應力、介質腐蝕、疲勞損傷、CAF或離子遷移、應力過載等等。  再就是失效原因分析,即基於失效機理與製程過程分析,尋找導致失效機理發生的原因,必要時進行試驗驗證,一般盡應該可能的進行試驗驗證,通過試驗驗證可以找到準確的誘導失效的原因。
  • 詳解mos管原理及幾種常見失效分析
    在製造管子時,通過工藝使絕緣層中出現大量正離子,故在交界面的另一側能感應出較多的負電荷,這些負電荷把高滲雜質的N區接通,形成了導電溝道,即使在VGS=0時也有較大的漏極電流ID。當柵極電壓改變時,溝道內被感應的電荷量也改變,導電溝道的寬窄也隨之而變,因而漏極電流ID隨著柵極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 什麼原因毀掉了運算放大器?
    為闡明如何才能對EOS事件追根溯源,在此用一個實例說明我們是如何幫助一位用戶辯認兩種運算放大器(op amps)的失效原因的。初步、檢查第一種運算放大器OP1遭到一個大型的EOS事件,其許多電路部件受到損壞。第二種運算放大器OP2的情形是EOS事件只損壞了一隻薄膜電阻器。
  • 5大案例帶你學會掃描電鏡在失效分析中的應用
    失效分析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通過分析和驗證,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 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 解析CAF失效機理及分析方法
    隨著此類產品向著高密度化發展,孔間距越來越小,這使得印製板對孔的可靠性要求也相應提高,所以印製電路板產生的導電陽極燈絲就成為影響產品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導電陽極絲(英文簡稱:CAF;全稱:ConductiveAnodic Filament)是指PCB內部銅離子從陽極(高電壓)沿著玻纖絲間的微裂通道,向陰極(低電壓)遷移過程中發生的銅與銅鹽的漏電行為。
  • 一種高速低壓用增益增強型運算跨導放大器設計
    通常,消除doublet影響的方法是提高其發生的頻率,但若過高的doublet發生頻率將導致系統的不穩定[3,4]。1 運放的設計和優化1.1 運放的結構選擇 目前流行的運算跨導放大器(OTA)結構中,套筒結構有最好的性能,但輸出擺幅 受限,不適合用於低壓設計。
  • 金鑑實驗室|銀膠剝離失效分析
    談談銀膠剝離案子,金鑑實驗室找出的原因有哪些: 1. 導電銀膠的銀粉沉積 2. 導電銀膠的銀粉上浮 3. 導電銀膠硫化 4.
  • 關於MOS管失效,說白了就這六大原因
    下面對MOS失效的原因總結以下六點,然後對1,2重點進行分析:  1:雪崩失效(電壓失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漏源間的BVdss電壓超過  2:SOA失效(電流失效),既超出MOSFET安全工作區引起失效,分為Id超出器件規格失效以及Id過大,損耗過高器件長時間熱積累而導致的失效。  3:體二極體失效:在橋式、LLC等有用到體二極體進行續流的拓撲結構中,由於體二極體遭受破壞而導致的失效。  4:諧振失效:在並聯使用的過程中,柵極及電路寄生參數導致震蕩引起的失效。
  • CMOS放大器和JFET放大器的輸入偏置電流
    由於具有較低的偏置電流,人們經常選用CMOS和JFET運算放大器。然而你應該意識到,這個事實還與很多其它的原因相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4649.htm  CMOS電晶體的柵極 (CMOS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有極低的輸入電流。必須設計附加的電路來對脆弱的柵極進行ESD和EOS保護。這些附加的電路是輸入偏置電流的主要來源。這些保護電路一般都通過在電源軌之間接入鉗位二極體來實現。
  • 長期高溫下電子元件是否會失效?元件失效重要因素是什麼?
    電子元件大都有個使用溫度範圍的,超過這個範圍就會失效或性能降低,一般民用級是0~70℃,工業級是:-40~85℃,軍用級是:-55~128℃。這是因為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溫度的改變對半導體的導電能力、極限電壓、極限電流以及開關特性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 pcb失效分析技術
    但是由於成本以及技術的原因,PCB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失效問題,並因此引發了許多的質量糾紛。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分清責任,必須對所發生的失效案例進行失效分析。接著就要進行失效機理的分析,即使用各種物理、化學手段分析導致PCB失效或缺陷產生的機理,如虛焊、汙染、機械損傷、潮溼應力、介質腐蝕、疲勞損傷、CAF或離子遷移、應力過載等等。再就是失效原因分析,即基於失效機理與製程過程分析,尋找導致失效機理發生的原因,必要時進行試驗驗證,一般盡應該可能的進行試驗驗證,通過試驗驗證可以找到準確的誘導失效的原因。這就為下一步的改進提供了有的放矢的依據。
  • 塵土覆蓋密度對電路板電化學遷移失效的作用
    高密度電封裝在一定溫溼環境和電位差作用下,相鄰線路、焊點之間易發生電化學遷移導致絕緣失效。在塵土汙染嚴重的情況下,電子設備內部的塵土顆粒沉積改變了電路板表面臨界溼度,從而改變電化學遷移的失效機理和時間。
  • (灣流G550)一部GPS天線自激幹擾導致兩套GPS失效故障分析及處理技巧
    GPS導航技術比較成熟可靠,但G550飛機實際運營中仍會罕見發生因一部GPS天線自激幹擾導致兩套GPS系統全部失效的情況,下面就以實例介紹此類故障的分析方法及處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