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1月6日,智止流言,傳播真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量子隱身衣』已經由浙江大學研發成功?」「坐月子絕不能吹風?」等流言被一一戳穿。

  由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這份榜單,是按照百度搜索數據量排名,從2017年流傳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其中,既有涉及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也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還有與熱點新聞緊密相關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等。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等十位院士和專家現場進行了科學解讀。

  北京科學技術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還將運用更多新技術手段,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進一步加大科學傳播通俗性,讓更多的科學家成為「網紅」,傳播科學正能量,讓科學「排雷兵」越來越多。

  十大「科學」流言榜單公布後,包括本報在內,科技日報、北京晚報、光明網科普頻道、百度搜索、果殼網等媒體和機構獲頒「反擊謠言先鋒獎」。

  新聞深讀

  十大「科學」流言與解讀

  1.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

  真相:

  解讀專家:沈政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人的大腦功能測試很複雜,並不像稱一個物體的重量那麼簡單。它需要對人腦進行全面的測試,比如腦的結構、生理功能和諸多心理功能,包括閱讀能力、記憶能力、直覺思維、推論能力等等。因此,絕不可能通過幾個問題的回答,就可以測出結果。

  2. 人類謀劃再次登月,但霍金曾警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真相:

  解讀專家:鄭永春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所有探月任務都沒有在月球背面發現外星人的基地,也沒有發現任何人工建築物或人為活動的痕跡。月球背面看起來只是一片保存了40億年之久的荒涼大陸。

  3. 引力波新聞刷屏,需要穿「防引力波輻射服」進行特殊防護?

  真相:

  解讀專家:張雙南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

  引力波作為一種攜帶能量的時空波動,一直存在於宇宙中,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根本談不上需要加緊防護。

  4. 熱傳視頻拿「塑料」做文章,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

  真相:

  解讀專家:鍾凱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單層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腥臭味也是海產品固有的味道,而嚼不爛有可能是因為紫菜太「老」了——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節氣開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話,每年可以採收四五茬,其中頭水(也就是第一茬)紫菜質量最好,口感最佳,最後一水的紫菜品質最差,口感更韌。

  5. 西安女子被狗咬傷注射疫苗後仍死亡,狂犬病疫苗無用?

  真相:

  解讀專家:盧學新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狂犬病室主任助理

  注射狂犬疫苗後,確實依然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比如III級暴露或頭面部II級暴露,傷口處理不徹底依然殘存少量病毒,傷者又未按照規定正確使用被動免疫製劑,在疫苗發揮作用之前病毒已經侵入神經系統,最終導致狂犬病的發生。但這不能說明狂犬疫苗是無用的。

  6. 癌症篩查獲重大突破,一滴血就能「測癌」?

  真相:

  解讀專家:陳萬青 中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副主任

  早在2013年,媒體對「腫瘤標記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研究成果進行第一次報導時,面對當時同樣被稱為「滴血測癌」的說法,有專家曾闢過謠:「『滴血檢測腫瘤』的說法很不準確,確切地講,應該叫『監測腫瘤』。癌症病人在治療前檢測一次,在治療後再採血檢測,通過比較Hsp90α含量的變化,來輔助醫生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並可以持續地監測。」

  7. 寒冷刺激削弱免疫防禦能力,受凍會導致關節炎?

  真相:

  解讀專家:孫鐵錚 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

  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職業損傷、運動員等,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提早出現骨關節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動物都會發生骨關節炎,只有兩種呈倒懸體位的哺乳動物不患此病,即蝙蝠和樹獺。這種普遍性提示我們,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

  8. 山東產婦中暑死亡,坐月子真的絕不能吹風嗎?

  真相:

  解讀專家:張軍 北京安貞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產褥期女性生理上變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統。惡露必須及時清潔,否則可能會引起感染。因此,適當地洗澡,保持清潔,對產婦的身體健康更有益。產婦還會分泌大量的汗液,也就是常說的褥汗。如果不及時清潔,同樣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洗頭、洗澡都是必要的,適當通風幫助產婦散熱排汗也是必要的。

  9. 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

  真相:

  解讀專家:陳君石 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

  西瓜皮表層堅韌,但實際上是可以呼吸的,雖然表面有少量天然蠟質,但在呼吸的過程中西瓜的水分依然會流失。如果西瓜表面沒有外傷,就不容易受到細菌、黴菌的侵擾。

  10. 「大爺隱身視頻」網絡熱傳,浙大已經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真相:

  解讀專家:郭光燦 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信息學家

  「隱身」作為一種技術已經存在,但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種魔法般的「隱身」。比如大家聽說過「隱形」飛機等,只是對一種微波波段「隱身」,存在相對性。現在還沒有找到一種新材料對所有微波光波都能「隱身」。一般來說,光線照到對象反射到眼睛裡就可以看到該事物,但塗一種材料,任何光線都反射不到人眼中,這種材料現在還沒有。(記者 金可)

相關焦點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入選
    中青在線北京1月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天,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北京揭曉,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科學」問題入選。    具體來看,十大「科學」流言既有關注食品安全的「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也有事關人體健康的「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還有與熱點新聞緊密相關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左右腦測年齡居首
    1月6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北京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等大咖學者現場逐一詳解,擊破流言,向公眾還原事實真相。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 「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
    昨天,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評選出爐,入選的「科學」流言都曾在網絡上流傳一時,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科學」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於2014年發起。今年的流言榜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包括:「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2月31日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 你被哪些忽悠過?
    中國網財經1月6日訊(記者 張加茹)1月6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紫菜是塑料做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紛紛上榜。你被這些打著科學旗號的流言忽悠了嗎?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 剝去流言的"科學"外衣
    原標題:剝去這些流言的「科學」外衣(關注)   答案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會上揭曉。   在當天的榜單揭曉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等十位專家代表,運用科學理論、數據和實驗等方法對十大「科學」流言一一進行了有力「粉碎」,為公眾撥開迷霧,揭示真相。
  • 2017這十大流言騙人最多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北京晚報、科技日報、光明網科普頻等媒體和機構獲頒「反擊謠言先鋒獎」。每月「科學」流言榜2014年初發起,截至2017年12月,已發布「科學」流言423條。  十大流言解讀  █流言:「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孫樂琪/北京晚報 2017-11-01 16:30
  • 2017年度科學儀器行業最佳網絡營銷獎:十大入圍廠商揭曉!
    2017網際網路呈現出「萬眾皆媒」的態勢,自媒體小垂模式爆火,知識付費遍地開花,2017更是堪稱視頻、直播爆發的元年。大眾消費品牌幾乎每周都在追蹤熱點,甚至絞盡腦汁在創造熱點。但反觀科學儀器行業的特殊性,刷屏級現象的隨波逐流、大眾媒體平臺的開拓並不一定會帶來更好的轉化。
  •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原標題:   由市科協、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今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
  • 《科學》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評選正式揭曉
    北京晨報報導:「科學界的奧斯卡獎」——《科學》雜誌評選的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19日正式揭曉。21世紀曾被一些專家預言為「生命科學的世紀」,在今年十大科技突破的評選中已經有所體現。●基因研究解現實問題入選「科學奧斯卡」的生命科學領域突破中,有關小核糖核酸的研究成果被看作最重大的年度科技突破。
  • 4月科學流言榜發布:盲信「達文西睡眠法」毀身體
    2018年4月29日訊,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日發布4月榜,共有9條流言上榜。流言榜指出,事實上間質目前還僅在組織層面,離器官差著一個等級。把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簡單構造稱作器官,實在牽強。近日,「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列出『12種最骯髒』蔬果名單,草莓連續三年登頂」的流言瘋轉朋友圈,引發了不少恐慌。流言榜闢謠:檢測到殘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離開了農殘量和控制標準談危害,完全沒有意義。
  • 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北大兩個項目...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在京揭曉。「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俄媒盤點2017年十大趣味科學發現:霍比特人與現代人非同類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 俄新社12月28日刊登題為《2017年十大趣味科學發現》的文章稱,科學探索沒有邊界。充滿求知慾的研究者探索著一切自然現象,無論是宇宙的角落還是人們生活的環境。沒有科學,人們可能至今仍在非洲的草原上拿著棍子奔跑。
  • 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12月17日,由中國科協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我院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來源:北京青年報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 吃梨可以治咳嗽 獻血影響人體免疫力 都是扯剛剛發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療咳嗽、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殺滅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等健康類謠言,也紛紛上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14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 地暖輻射居首位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 馬麗)2014十大「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該榜單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和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一、冬天也不好過,地暖輻射竟會致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