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雜誌副主編梅慧敏:植物是聯繫人類與自然的載體

2020-12-06 中國園林網

園林雜誌副主編梅慧敏在第七屆中國園林綠化設計高峰論壇進行主題演講

中國園林網記者現場報導

中國園林網3月23日消息:中國園林網現場報導,2013年3月23日下午14:00,第七屆中國園林綠化設計高峰論壇,園林雜誌副主編、《景觀文化》欄目行業顧問梅慧敏進行主題演講「植物是景觀的魂——植物材料在高端庭園景觀市場中的應用」之植物是聯繫人類與自然的載體:

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今天覺得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跟各位同行有一個交流。先簡單地介紹我一下自己,我應該說是一個很被動的機會,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做苗圃了,到現在有40年從事園林的經驗,40年當中一天也沒離開過園林這個行業。我主要是在園林雜誌從創刊也做了有26年。在其中也做過一些大的文化的項目,比如說編《中國花季》編了八年,也做了八年的《中國野生花卉圖譜》,也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再有就是《生態園林的理論與實踐》,也是做了八年。

因為我也是媒體的關係,一直在研究國外的一些園林庭院的雜誌,在當中其中有一個事情我很受刺激,在01年初還是在90年代末的時候哈佛景觀學院的老師他們讓我給他們當翻譯,看看中國的花園考察。我們就去了上海西郊一個非常著名的樓盤,當時屬於最高檔的,有3萬元/平米,進去出來以後他們就拼命的搖頭,說這根本就不是花園。他們也問了一些施工人的一些問題,那時候就真的沒有做花園的概念,就是把各種植物充斥在裡面,全部種得滿滿的,他們說我們沒辦法,這個樓盤價格那麼高,我們做園林就只能把這個造價把這類植物塞在裡面,我們在上海灘上也算是做的最好的,那時候我就挺受刺激的。這些景觀學院的老師他們同時兼顧著這樣幾個身份,第一個他們是教景觀的教授,同時也是花園雜誌的編輯,再有還是庭院公司的設計師兼老闆,他們從頭到尾整個理念和做出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這樣以後我就一直在想,做花園還是要身體力行的,我不但是把花園的知識要傳播過大家,我自己也身體力行,為我們國家在庭院市場上面做一些事情。我後來就做媒體,做雜誌出版的同時我也做了很多的高檔庭院,特別是一些首富花園的一些案子,因為跟業外人士的交流,從理念上一直落實到現實我也有很多的受益。

今天我覺得很榮幸來跟大家討論一下,也是交流一下植物材料在高端庭院景觀市場中的應用。在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今天講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生物是有生命的景觀材料,講的理念方面的。第二個是如何體現以植物為魂的景觀市場空間,就是怎麼樣把植物材料應用在景觀市場上面。第三個針對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自己跟大家交流一些這方面的想法。

這個故事《塔莎的花園》,是一個美國的老太太,是一個著名的插畫作家和生活藝術家,1915年生在美國的波士頓,他祖父是冰塊大王,她家也是名流,有馬克吐溫、愛因斯坦在她家中出入,她是在樹林裡跑,做玩偶,做自己的孩子,23歲的時候結婚,出版了她創作第一本書《南瓜月光》,她把南瓜做成根,像月亮的臉,她沒有水暖和電的情況下面養育了四個孩子,同時也照料一大群的雞鴨鵝豬,也種了花園,在56歲的時候用版稅購置了深水裡面一塊廢棄的土地,有向陽的坡,她繼續從黎明工作到傍晚,種花種菜,紡線織布,還作畫,她穿著這樣一個頭巾,有一個波希米亞的長裙,赤腳,整天在花園裡面,花園裡面開滿了四季的花,一大群可愛的動物圍繞在身邊,她的客人來為了欣賞花園美景和塔莎奶奶的精湛的園藝,最好的茶和最好的餅乾,他們不惜換工,你給我來幹活,你能品嘗到新開的鮮花和一些快樂的方面。大家看到她的概念就是和自然融在一起的,春天的時候,這個水仙不是一個一個種下去,是成片的,是非常壯觀的開著的,夏天傍晚的時候是在玄關的前面聽著狗的叫聲,品嘗著薄荷茶,秋天有很多的收穫,冬天和貓、狗在一起,她的世界就是在大自然,創造了美麗的花園,所以我的朋友非常羨慕這種美好的生活,這是一個國外的例子。

再講一個我一個好朋友的例子,在上海西郊的一個花園。可能大家也都知道這個花園是原汁原味的西班牙的建築,裡面洋溢著浪漫、熱情的各類棕櫚,你們也可以看到在花園裡面還有其他的代表西班牙園林特色的草頂,這個草專門是從東北弄過來不會爛的草,還有瓦房、木架、陶鑄,有樸實的木橋,還有長出來的山石,成就了一個令人神往的畫面。這個總共有45畝土地,56個住戶,容積率是0.65,樓層最高是四層,02年竣工,獲得上海典型榮譽住宅。規劃師是一個西班牙人,而負責園林設計可能大家都知道是上海園林院的老院長周再春教授,周教授是我的好朋友,這個項目當中1:1現場設計是細微之處見功底,開發商吳總是美國學土木工程出身的,是事必躬親,建造每一棵樹和每塊石,因為當時西班牙設計師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說你沒有熱帶棕櫚進西班牙花園就不給你做設計,這樣的話吳總這邊就用了前面三年的時間,從二三十種上千株大苗中篩選了六七種,解決了很多問題,把這些植物再加上一些國外專家的諮詢,所以把這個花園打造的是既自然,又融在裡面。水也是達到是景觀水當中非常少有的二級水的標準。再前年的時候我們和劉坤(同音)老師一起,因為周院長本來種的是大樹,非常好,我們在他的花園裡面配置了一些花徑,非常好,等於上層、中層、下層,這樣的花園就更加的美麗,是很有趣的,吳總就說到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建築是給我們植物打底的,而且是打底而已,在這個例子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植物的重要性,因為是白的建築,所以在這方面就非常的優美。

我講這兩個小故事的意思,就是說植物是聯繫人類與自然的載體,因為我們在大城市當中生活久了以後,市場是崩的很緊的,我們看著綠色,呼吸到花香,在園林當中最美妙就是你不不經意間發生的變化和驚喜。

推薦閱讀:

駱中釗:風水學的文化內涵與發展傳承

北京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總建築師駱中釗:風水家居學

第七屆中國園林綠化設計高峰論壇順利舉行

「2013中國園林綠化企業家峰會」在浙江蕭山順利舉行

(來源:中國園林網)

相關焦點

  • 來自英國的名優園林花卉,你認識多少?
    來自英國的名優園林花卉,你認識多少?1.2.
  • 史強研究員擔任《化學物理雜誌》副主編—新聞—科學網
    應美國《化學物理雜誌》(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JCP)邀請,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史強研究員自2017年3月起,擔任該期刊副主編
  • 園林植物分類及其應用
    對植和列植:作為行道樹,提供綠蔭,界定空間,引導遊人的遊覽路線。叢植:作主景,也可做假山、雕塑、建築等的配景,也可以作背景。與草坪或地被植物配置:在綠色的背景上配置紅黃色花系灌木,或常色葉灌木,使色彩更加豐富,並增強地形的起伏變化。
  • 植物健康是園林綠化的核心價值
    園林綠化充分彰顯獨具的綜合性、公共性、包容性。        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生長於各類綠地中的各種植物,有賴於以植物為主體營造的園林綠化環境。        沒有園林植物,也就沒有城市綠地。沒有城市綠地,何來園林綠化?沒有園林綠化,城市與《寂靜的春天》及「鋼筋水泥」「碉堡」式的「鴿子籠」有何區別?失去綠色生命的城市化還有何價值和意義?
  • 最新 | 復旦大學陳國頌教授擔任ACS Macro Letters雜誌副主編!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陳國頌教授自2018年2月起任高分子領域權威雜誌、美國化學會ACS Macro Letters期刊副主編,這是該雜誌首位來自亞洲科研機構的副主編Materials等雜誌上發表論文40餘篇。2017年起被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 任Polymer Chemistry, Bioconjugate Chemistry, Polymer International和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Part A的國際顧問編委。
  • 論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構成要素
    植物景觀的基本元素讓花園構成了極富變化的無限活力,植物的構成讓園林的設計如虎添翼,園林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植物景觀設計是方向逐漸重新在上世紀70年代,主要是以大量的植物材料為主體,系統地景觀的建設並通過生態藝術、人文、藝術等充分發揮植物本身的自然美麗的色彩、線條等,促進了創建一個合適的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藝術。   20世紀中後期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態哲學和環境意識逐漸強烈起來,對居住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追求。
  • 當前園林植物造景的幾個問題
    植物造景,是在70年代後期有關專家和決策部門針對當時園林建設中建築物、假山、噴泉等非生態體類的硬質景觀較多的現象再次提出的生態園林建設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為主體進行園林景觀建設。植物造景的提出,對生態園林建設、經濟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科學》雜誌副主編:影響因子不應被用於評價科學家
    《科學》雜誌副主編:影響因子不應被用於評價科學家 2018-10- 2018年10月30日 07:1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學》雜誌副主編
  • 園林植物怎麼施肥?園林植物的施肥要點
    1、調控施肥數量   無論是給園林植物施基肥和追肥,都應做到數量適當,防止一次施肥量過大。一般基肥的比例應佔總施肥量的60%左右,其中磷肥由於分解慢,可提高到70%。氮肥與鉀肥的追肥量,宜各佔40%左右。
  • 《自然》雜誌系列新期刊《自然—植物》上線—新聞—科學網
    《自然—植物》首期封面 《自然》學術期刊系列於近日又增添了一個新成員
  • 常見園林植物種類及搭配示例
    >園林植物分為木本園林植物和草本園林植物兩大類,此外還包括蕨類、水生、仙人掌多漿類、食蟲類等。闊葉藤本       攀附在牆壁、棚架或大樹上的藤本植物常用於園林攀援綠化。這類植物在熱帶雨林中種類很多。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地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
  • 野生植物不要採!郊野這些有毒植物快認清
    野生植物不要採昨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就野生有毒植物話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他指出,郊野離城市較近,自然條件較好,公共運輸便利,成為市民休閒娛樂、休憩的好去處。
  • 想不到吧,這些常見園林植物其實帶毒!快來了解
    一品紅,水仙花,鬱金香,相思豆,夾竹桃,海杧果……遍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常見園林栽培花卉觀賞植物,每一種植物都有著自己獨特個性,美麗動人的植物中不少卻都帶有毒性,有些甚至全身帶有劇毒卻容易被忽視。
  • 專業解讀丨風景園林:科學、藝術與自然的完美邂逅
    多數人都會與風景區、公園聯繫起來,但這只是風景園林的一小部分,實際上,風景園林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從庭院到公園,還有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甚至到土地的利用,自然資源的管理,整個區域的發展研究,都與風景園林關係密切。
  • 園林景觀苗木應用—地被植物
    園林地被植物是指可以覆蓋裸露地面的低矮植物,地被植物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環境保護作用。在現代園林中,地被植物是必不可少的景觀,它們在由灌木,樹木和草坪形成的自然群落的整合中發揮作用,但是它們也具有自己的特徵。
  • 去郊野當心這些有毒植物
    市民在觀賞自然風景及山間野花之時,往往遇到一些有毒植物卻不知曉,被採回當成可食用的植物煲湯、做菜,比如誤將大毒植物鉤吻誤作金銀花食用將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6月,雲南已發生因自行加工和食用草烏、附子等烏頭類植物引起中毒的事件13起,發病62起,死亡4起。遇到下面一些郊野常見的有毒植物,千萬要多加提防。
  • 棕櫚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有哪些運用途徑
    中國園林網6月25日消息:在豐富多彩的園林植物中,生產於熱帶,亞熱帶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棕櫚科植物,因其具有其他樹種無可媲美的優點,而被園林設計者廣泛採用。
  • 分支機構動態 | 2020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
    基於近年來珠三角地區在城市花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定於2020年11月6日(周五)- 8日(周日)在廣州召開「2020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年會」,交流園林植物栽培、應用設計等的創新技術成果,推進風景園林行業技術創新與進步,本次會議主題定為「園林植物與生態人居」,年會包括主旨報告、分論壇、考察3個部分。
  • 鳶尾科主要植物的習性及在園林中的運用
    馬藺自然分布極廣。園林運用:城市開放綠地、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和綴花草地等中,馬藺是無可爭議的優良觀賞地被植物。也是作為水土保持和固土護坡的理想植物。園林運用:耐寒性強,生長健壯,有深紫、純白、桃紅、淡紫等顏色,是極好的觀花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常用於花壇、花境布置。同時,可盆栽觀賞,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
  • 滎陽市園林中心科學養護 確保城區綠化植物順利越冬
    隨著近期氣溫的不斷下降,冬季園林綠化養護期悄然而至,為全面保護城區園林綠化景觀成果,近期,滎陽市園林中心積極採取科學有效養護措施,用科學的養護方法保證城區內綠化植物順利越冬。養護人員纏裹樹木保溫帶滎陽市園林中心高質量高標準進行樹木塗白工作,塗白期間避免液體外濺,保持樹穴、地面整潔,塗白高度做到上下一致,確保樹木塗白的效果與植物的整體美觀。截至目前,綠植刷白11000餘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