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同事天真無邪的
直接把包著塑膠袋的包子
放到微波爐裡加熱
搞得煙霧繚繞、警聲四起的時候
我就決心要出一期關於
塑料安全使用等級的文章了
抱歉大家,來晚了~
總是在疑惑這個可不可以用微波爐加熱
那個塑料杯能不能重複使用的小可愛
這篇,解決你所有的疑惑
隨手拿起你手邊的一件塑料器皿
一般來說它的底部一定會有
這樣的標識
三角形中的不同數字
代表不同的安全等級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PET擁有優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耐油、耐酸、耐藥性較好,氣密性及透明度極佳,應用廣泛。
主要用途:
PET瓶主要用於礦泉水瓶、碳酸、果汁飲料瓶和醬油醋瓶等。另外還有保健食品藥品瓶等。
以PET為基礎材質的塑料複合膜,可包裝鹹菜、肉類食品、蒸煮食品及冷凍食品。
使用指南:
PET瓶耐熱溫度為70攝氏度,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開水或加熱則易變形,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會溶出。
並且,研究發現,1號塑料包裝容器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也就是塑化劑。
因此,PET飲料瓶用完之後就要丟掉,不要再用來做水杯,反覆使用裝熱水,或用來做儲物容器盛裝其他物品。
HDPE→高密度聚乙烯
乳白色,有良好的耐熱性、耐寒性和耐油性,HDPE薄膜堅韌耐撕。
使用指南:
HDPE瓶目前主要用於藥品包裝,如鈣片塑料瓶、普通膠囊塑料瓶等。
HDPE與其他塑料製成複合薄膜,還用於水產品、農產品等食品的包裝。作為蒸煮袋,可用來包裝豆製品、生麵條等。
使用指南:
不建議作盛水用具。
PVC→聚氯乙烯
色彩鮮豔、耐腐蝕、牢固耐用
主要用途:
PVC因價格便宜,它還被用來製造靜脈注射輸液袋及一次性無菌輸注器具。
使用指南:
PVC不適合用於包裝食品,由於其在製造過程中添加了增塑劑、抗老化劑來增強其耐熱性、韌性和延展性等,PVC這種材質高溫時容易產生有毒物質DEHP(塑化劑),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癌症、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
所以,這種材料已極少用來包裝食品。如果仍在使用,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LDPE→低密度聚乙烯
明度、柔軟性好,抗衝擊性、耐低溫性能也不錯,在低溫時仍能保持柔軟性及化學穩定性。
主要用途:
4號塑料大量用於包裝。LDPE目前主要用於生產食品的保鮮膜和裝食品的塑膠袋。
使用指南:
LDPE保鮮膜耐熱性不強,溫度超過110攝氏度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製劑。
並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
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把食物連同外包著的保鮮膜或塑膠袋一同放入微波爐加熱。
PP→聚丙烯
耐熱性高,堅韌耐震,耐酸耐鹼性好。在室溫下,PP不溶於有機溶劑,長期浸在有機溶劑中,也不會溶解。
主要用途:
PP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內的塑料容器,而且是可以反覆使用的塑料容器,可作為儲物容器存放食物、油類和調味品等。
使用指南:
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的確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T製造,由於PET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
二是包裝薄膜,有未拉伸和雙向拉伸。未拉伸聚丙烯(CPP)常用於點心、麵包、水果等的包裝;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是可與玻璃紙媲美的軟包裝材料。
PS→聚苯乙烯
耐水、耐化學藥品穩定性高,透明無色,印刷性能好
主要用途:
主要加工成薄膜和泡沫塑料使用。薄膜用於水果、蔬菜的包裝;泡沫塑料多用於碗裝方便麵盒和快餐盒等。
使用指南:
不耐高溫,因此不能將其放在微波爐裡直接加熱,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放出有毒化學物。
PC→聚碳酸酯
PC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熱塑性材料。PC的透明性好、抗衝擊強度高、熱穩定性和抗寒性優良。但不耐強酸、強鹼,不耐紫外線,耐磨性差。
主要用途:
多用於製造奶瓶、太空杯等
使用指南:
PC材質製成塑料容器,可能會釋放有毒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所以使用時不要加熱,也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原標題:《塑料器皿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你用的塑料水杯真的安全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