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百年中國美人進化史(圖)

2021-01-08 泡泡網

回顧百年中國美人進化史(圖)

今日是三八婦女節,祝全國的女網友們節日快樂。婦女節是女性爭取權利的節日,誕生於1911年的歐洲。而中國的1911年,是結束帝制迎來共和之年。自那時以來,中國婦女也一直在為自身爭取權利,並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百年來,中國的美人都什麼樣?

宋朝時,男人迷戀「三寸金蓮」,直到清末社會上仍廣泛以「小腳」為美。於是中國女人從幼年就開始纏足,直至長成一雙畸形的「小腳」。圖為清末的青樓女子,她們裹小腳,齊劉海在當時也非常流行。那時候,妓女的穿著打扮領風氣之先,也誕生了諸如賽金花、小鳳仙等「風塵中的俠女」。

民國初年,有識之士發起「天足運動」,推動女性個體的解放。一些女孩子開始進學堂讀書。女學生們還關心政治和國家的前途,五四時期,她們也穿上學生裝、系上圍巾走上街頭,呼籲「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圖為二十年代的女學生。

1920年代,女孩子們穿文明新裝,掙脫家庭的束縛,有的人退掉婚約,學「娜拉」一樣離家出走,到學堂讀書,她們要爭取戀愛自由、同居自由、婚姻自由。圖為1930年代的民國女子,她們已經剪短了頭髮,穿著學生裝或者旗袍。

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有泳裝美女了。儘管這個沙灘上的姑娘裹得很嚴實,還穿著長筒襪,但相比於過去的保守,已經相當開放了。攝影/傅秉常

1927年,廣東革命政府頒布了《禁止婦女束胸》的議案,稱「今後婦女解放運動,須要從自身的乳房解放做起。」更開放的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她們的肌膚暴露得更多。仔細看,兩個女孩都燙了頭髮,描了眉,笑容裡充滿自信。那時,遊泳也是一種社交方式。攝影/傅秉常

1929年北伐之後,國民政府規定「旗袍」為中國女子禮服。二三十年代,旗袍是美女的標配。旗袍可以凸顯女性的胸部、腰部和臀部的曲線美,打倒了富有封建色彩的短襖長裙,使中國女性在服裝上得到了解放。圖為三十年代穿旗袍的女子。供圖/《西施有恨》

三十年代,「海派旗袍」是最引人矚目的裝束。海派旗袍在裁剪上更加西化,更加合體,可以與多種當時國際上流行的服裝組合穿戴。除了旗袍,白絲巾和眼鏡都是時髦美人的必備單品,圖為20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網球俱樂部網球比賽間隙,三姐妹在吃點心。供圖/FOTOE

摩登美女的髮型花樣繁多,有「愛司」、「橫愛司」、「頂花」、「卷花」、「大菊花」、「小菊花」、「長波浪」、「短波浪」等等。圖為三十年代的兩位姑娘。攝影/傅秉常

1927-1936年,在民國歷史上被稱為「黃金十年」。上海有百樂門,每日裡歌舞昇平。一大批貴族名媛、電影明星過著奢華的生活。圖為民國年間上海的時裝模特。供圖/FOTOE

1937年以後,中國開始全面進入抗日階段,包括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等知名人士、以及千千萬萬的知識女性和普通婦女們都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她們在重要場合,仍然穿旗袍。圖為四十年代,兩位在郊外遊玩的女人。攝影/傅秉常

民國年代,流行細長眉,很多女人為了漂亮,都把自己原來的眉毛拔掉再重新畫出來。圖為1947年,南京中上流社會家庭內化妝的女人。

進入新中國時期,旗袍很快被中山裝、列寧裝取代。五十年代,隨著蘇聯援華隊伍的到來,中國女人又開始流行穿「布拉吉」——一種蘇聯女專家穿的裙子。那時候女人們梳著長長的大辮子。供圖/新華社

很快,大辮子被剪短,成為短辮子,或者乾脆剪成乾淨利落的短髮。女人們像男人一樣學習、工作、勞動,性別被逐漸淡化。圖為20世紀60年代初,昌黎縣「三蘭」青年突擊隊長王汝蘭(左)、漢沽市「鐵姑娘」突擊隊長張秀敏(右)來同邢燕子(中)交流工作經驗。供圖/FOTOE179.

這是經典的文革女紅衛兵形象。她穿著綠軍裝、戴軍帽,胳膊上還繫著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紅袖章,臉上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這是1966年10月18日,她在天安門廣場跳「忠字舞」。六七十年代,全國人都穿得極其單調,「藍灰黑」一統天下,中國女人也一樣。李振盛/視覺中國

這三位是典型的女知青形象。六七十年代,為響應毛澤東的號召,1600多萬人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女青年。她們梳著齊肩的小辮子,一邊勞動,一邊學語錄,有的人一輩子未在回城。圖為20世紀70年代,廣東高州,女知青與大隊女青年正在交談。

到了八十年代,中國終於改革開放了,一切都從文革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年輕女性開始藉助喇叭褲、牛仔褲、墨鏡、跳舞等張揚自己的個性。圖為1981年,北京八大處,戴蛤蟆鏡的時髦女郎。王文讕/視覺中國

九十年代,是一個審美多遠的世界。一步裙、踏腳褲、休閒裝、超短裙、吊帶裙、透視裝……女人們想穿什麼就穿什麼。妝容更加個性化,髮型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正應了那句話:「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圖為1993年10月,上海的一次時尚活動。供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化繁為簡 一張圖帶你了解EMUI的進化史
    期待的同時,讓我們先一起回顧下EMUI的進化歷程。萬人像超級夜景自拍手機預定中,售價2199元>>華為nova 5主打人像超級夜景後置AI四攝手機2799元搶先預定>>華為暢享9S後置2400萬三攝拍照手機64GB版優惠250元僅售1299元>>華為Mate 20 X 5G版中國首款
  • 未來人類模樣曝光 人類漫長進化史回顧/組圖
    近日,一組英國科學家大膽預測的千年後人類可能進化的新樣子曝光,看到圖片不禁讓人大吃一驚,未來的人類不但沒有進化的更好看更完美而是變得像怪物。據了解,英國科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是有一定依據的。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物種進化是適應環境而進行的,不知道千年後的人類是否真的會變成那種「怪人」。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的出現可能改變人類的進化史  科學家宣稱在中非發現最古老的人類頭蓋骨化石,人類進化譜系圖可能要重畫  本報綜合報導 以法國科學家布魯內特為首的一個科學小組10日在中非查德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700萬年前的完整的原始人類頭蓋骨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 考古學家的這個發現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圖)
    (原標題:考古學家發現380萬年前頭骨化石 或顛覆人類進化史)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導 法媒稱,史前萬神廟或又增一位候選人。來自於380萬年前的一個「相當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在衣索比亞被發現,再次打亂人類的進化觀點。
  • 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1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2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以往人們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即「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能人」進化成「直立人」直至發展成現代人。但考古學家日前在肯亞發現的兩個古人類化石對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產生了衝擊,有可能重新改寫人類進化的歷史。
  • 電視進化史
    電視進化史公眾號[2018]第100期本欄目由電視淘寶欄目組獨家呈獻(多圖預警)電視檔案1928年法國設計的semivisor1928年法國設計的semivisor1957年法國立式電視1958年巴西產Philco Predicta電視機Philco Predicta電視機1958年中國第一臺電視機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 或刷新人類進化史(圖)
    圖為科學家此次發現的化石。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茨(Philipp Gunz)認為,這項發現是一塊人類出現時間的重要拼圖。因為在此之前,科學家只能推測由南方古猿演化的早期智人來自東非,但「至今沒有化石能予以佐證」。   據了解,「露西(Lucy)」是如今最知名的南方古猿,其骨架的估算年齡約有300萬年,並且已經出現人類特徵。但迄今缺乏的是連接「露西」和早期智人之間的演化過程證據。
  • 我國拉丁美洲史研究70年的回顧與展望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拉美史的研究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中國學者自己撰寫的拉美研究成果大量湧現。但是,中國拉美史的研究與世界研究水平和中拉關係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快速提升中國拉美史研究的水平,是中國學術界的努力方向。
  • 自拍神器進化史
    自拍神器,作為一個伴隨著手機前置攝像頭誕生成長起來的新名詞,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了一段不短的進化史:
  • 圖文解說手機進化史
    短短幾年的時間,科技的進化已經讓我們目不暇接。從1973年3月,摩託羅拉的工程師Marty Cooper用「手提式行動電話」打出了第一個電話,到2007年iPhone的誕生,手機的演變譜寫的就是一場飽含創新的進化史。在這幾十年間,手機的影響日益增大,不管是隨時隨地發簡訊,還是方便快捷地上網、拍照,手機從許多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不同時期的手機型號是怎樣的,並且做一個展望吧。
  • 380萬年前的猿人頭骨,告訴你不一樣的「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認知的重要信息!>>> 重大改變:「人類進化樹」認知可能錯了! 要說這顆380萬年前的猿人頭骨化石(編號MRD-VP-1/1,簡稱MRD)可能給人們帶來的認知改變,先要說說我們對人類進化史的現有認知。和樹狀的生物進化史相似,人類進化史也可直觀地呈現為一種樹狀圖。一些「枝杈」分歧之處,就是生物進化的拐點。
  • 「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2月13至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編輯部主辦的「清史研究百年學術史」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黃興濤院長致開幕詞,介紹了基地項目設立過程和研究進展,希望與會學者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即將完成、清史研究進入「後清史」時代的大背景下,對百年來的清史研究歷程做出回顧和反思,也對基地項目多提出寶貴建議。
  • 喜見百年樹嘉卉——評《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
    馬平 主編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宅家防疫的日子裡,收到了《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一方面,以近700幅植物科學畫,構建數十億年的植物進化史;一方面,又以大量珍貴文獻圖像,構建近百年來的中國植物科學畫史。兩株「演化樹」相輔相成,成為中國植物科學畫的一部系統、完整且明晰的歷史文獻,是填補空白的集大成之作。
  • 動圖展示10款經典車型的進化史
    動圖展示10款經典車型的進化史 2018-04-23 11:55 來源: 東方網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 《遊戲進化史》續作《遊戲進化史2(Evoland 2)》截圖首曝!
    Shiro Games放出了《遊戲進化史2(Evoland 2)》的最新截圖。從中可以看到,新作將繼續在貫穿歷史的冒險中體驗特別的「進化」歷程,並呈現別樣風格的畫面。
  • 《進化之地》評測 追憶RPG遊戲的20年進化史
    作者的初衷是帶大家回顧整個RPG遊戲過去20年的進化和變革,而用遊戲來呈現遊戲進化史的方式也非常有趣。正是被這個獨特而有趣的想法所打動,我們決定繼續延展作者的理念,在遊戲裡加入更豐富元素讓「進化」的概念呈現得更加完整,最後就有了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進化之地》。每一個玩家都會在遊戲裡獲得逐漸進化遊戲的能力,從黑白到彩色、從2D到3D,從無聲到有聲!除了畫面和音效以外,連劇情、戰鬥等等這些 RPG 元素一開始也都不存在,只有靠大家探索和開啟寶箱才會得到。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合金彈頭》系列進化史:經典IP經歷24年轉向手機平臺
    油管UP主「Andrew Louis」製作了《合金彈頭》進化史視頻,帶我們回顧首部作品到昨晚的騰訊手遊《合金彈頭 代號:J》之間的歷程。《合金彈頭》系列進化史:視頻展示了從1996至2020年中的共29款《合金彈頭》遊戲,視頻中出現的系列遊戲名稱、發售年與登陸平臺如下表所示。
  • 《萬物:創世》世界進化史
    中國江西網訊 《萬物:創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畫宇宙史」三部曲之開篇,該書以宇宙大爆炸「奇點」為起始,描繪了長達140億年的宇宙進化圖卷,直到人類誕生前夕。  本書畫風大氣,想像力奇詭,集人類史上各種經典文化符號之大成,給自然科學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