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試鋒十六載
——海軍某試驗區研究所官兵獻身強軍使命紀事
16年前,一支專門從事水中兵器鑑定試驗的部隊——海軍某試驗區研究所,在人民海軍的序列中誕生。
16年來,這支部隊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從我國第一套現代化聲吶裝備到第一艘艦用水聲對抗裝備,幾乎所有海軍主戰艦艇的聲吶系統、反潛武器系統和水聲對抗系統,都是從這裡領取走向深海大洋的合格證。
海上試鋒16載,該試驗區研究所官兵用獻身強軍使命的實際行動,為人民海軍現代化武器裝備列陣大洋開闢航道。
靶場就是戰場
南方某海域,某新型潛艇武器系統試驗即將展開。
新系統的鑑定,風險很高。試驗前,就連工業部門的專家心裡都沒底:儘管方案在理論上可行,但海上情況瞬息萬變,他們建議採取較為保守的做法。
當經過修訂的最終方案出臺後,大家驚訝不已,研究所在原有方案上又加了「料」,多項試驗指標直奔一個目標而去——實戰。
「靶場就是戰場!」幾天後,隨著海面上傳來的陣陣巨響,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現場頓時沸騰,所有參試人員淚灑徵衣——他們再次創造我軍潛艇武器試驗的新紀錄。
把靶場當戰場,這樣的場面在該試驗區一次次上演。當年,某型潛艇進行發射魚雷攻擊多個目標試驗時,研究所參試幹部橫下一條心:未來仗怎麼打,新型作戰武器就怎麼試!在複雜多變的海況下,他們硬是按實戰要求試出新武器的邊界值。有人驚嘆,你們是在拼命。他們卻說,我們是在打仗。
這些年,試驗區研究所官兵以打仗為標尺,讓每一份試驗結果都經得起嚴苛的實戰檢驗,創造了10多項國內潛艇作戰系統試驗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