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兵器」到「佛郎機炮」:為何明代的海軍兵器,達到了高峰?

2020-11-24 騰訊網

我國古代有著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有著眾多的科學發明,有著頻繁而激烈的海戰和水戰,戰法有著不斷的創新,這就為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和有利條件。根據歷代大量豐富的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我國人民在古代海軍兵器方面,確有光輝的創造和突出的成就,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的發展史,以火器是否裝備艦船,應用於海戰或水戰為標誌,可概略地分為兩個大階段。

從中國古代海軍開始產生的春秋到五代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雖然到後期開始使用原油縱火等,但整個看來冷兵器佔主導地位。從北宋開始到1940年前的清朝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火器逐步裝備於艦船、用於水戰和海戰,到明代正式出現了艦炮,水雷、魚雷和兩級火箭的雛形,達到了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發展的高峰。

一、冷兵器時代的海軍兵器

根據歷代主要的海戰和水戰戰例來看,火器未使用於海戰或水戰前,海軍水面艦艇編隊攻擊的基本戰法,不外以下三種:一是火攻,二是接舷戰,三是順流衝角。

1、火攻戰法既是我國古代海軍戰法的特點之一,也是它的優點之一

火攻所使用的兵器,主要有火箭和火船。赤壁水戰,孫劉聯軍全殲曹軍艦隊的勝利,可說是我國古代海軍史上典型的火攻戰例。這些火箭或者火船,雖不斷有些變化或進步,但基本上都是在易燃物質上澆以油脂,或輔之以松香、硫磺一類東西,先點燃再施發出去。這對於古代速度慢的木質艦船來說,破壞力顯然是巨大的,甚至是難以抗拒的。在使用火攻兵器時,掌握和選擇好風向、流向,即奪取有利的攻擊陣位是十分重要的,往往成為勝敗的關鍵。

南北朝時期的陳朝,在水戰中曾使用「鎔鐵酒之」焚燒敵艦,這顯然是威力更大的燃燒性武器。五代時期,甚至開始使用「沃油」縱火以攻擊敵人艦船,這已是化學戰劑用於海戰和水戰的先聲。這些火攻兵器的進步,給當時木質艦船以更大的威脅,同時也促進了技術、戰術的發展變化。

北宋建立後,宋朝政府在開封設立的軍火工場中,除了製造火藥、火器外、還專門設有「猛火油作」,表明已採用石油煉製「猛火油」以供作戰之用。北宋初成書的《武經總要》曾記載了一種縱火武器「猛火油櫃」,並附有圖,這是一種原始的火焰噴射器,可惜的是尚未發現用於水戰或海戰的記載。

2、接舷戰,即靠幫進行肉搏戰

這種戰法,除了使用刀槍、劍、戟等步兵武器,進行短兵擊殺外,還有像春秋時期的「鉤拒」和兩晉以後的「拍竿」等海軍專門兵器。

「拍竿」在相當長時期內,曾是一種威力巨大,破壞力強的艦對艦攻擊的重型兵器。它是利用槓桿原理,在近距離上」拍」擊敵艦的水戰利器。春秋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已發明了利用槓桿原理的提水工具——桔槔。西漢時劉向在《說苑 反質》中記述了鄧析教人使用「桔槔」的事跡。與此同時,我國的武器發明家利用這個原理,製作了殺傷地面人馬的陸軍兵器「拋石機」。但是,運用這個原理創製的海軍兵器,遲至公元四世紀初才開始見於史籍。

「拍竿」最早出現於東晉初,開始的名稱還叫「桔槔」。當時,杜弢在四川地區起義時,曾組建了強大的艦隊,和東晉將軍陶侃率領的艦隊進行了激烈的水戰。起義軍就曾用水戰利器「桔槔打沒官軍船艦」,嚇的官軍喪魂落魄。

南北朝時,水戰極為頻繁,這時「桔槔」已經叫做「拍竿」了。陳朝的水戰武器發明家和製作家徐世譜就曾設計並製造了「拍艦」「火舫」等。在陳朝艦隊擊滅封建割據勢力王琳的戰鬥中,王琳的水軍艦隊擲「火矩」襲燒陳艦,而陳朝艦隻則發「拍」,「以擊敵艦」。

到了隋滅陳前,楊堅曾令將軍楊素在永安(今四川奉節)造「五牙」等不同類型的船艦,以備順流東下攻滅陳朝。此種「五牙」戰艦,在艙面上前後左右就裝置了六個各高五十尺的巨型「拍竿」。當隋朝龐大的混合艦隊順江而下,在長江中遊的湖北地區與陳艦隊展開激戰時,「五牙」戰艦就曾以「拍竿」擊碎陳艦十餘艘,在水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種重型攻擊兵器,由於高大,必須設置於噸位較大的艦船上。此種兵器,一般都使用於內河、湖泊水戰,未見用於海戰。

「拍竿」一直沿用到火器使用以後的南宋時代。當時洞庭湖楊麼起義軍所造的大型車船上就設置了「拍竿」,高達十餘丈,頂端系巨大的石塊,特別是在底部用轆轤轉動,這就較前更為進步了。這種武器,到元代已不見於記載,應是已為火器所替代。

3、至於順流衝角,則是以堅實、犀利的艦首利用順流、順風,快速地衝擊改艦的一種戰法

開始階段,艦首主要是採用硬木製作的。到東漢時,出現了專門用於衝角的「冒突」戰艦,艦首專門設置「觸冒」,以衝擊敵艦。到了南北朝時期的陳朝,出現了用牛皮包頭的戰艦。宋代,則創製了威力更加強大的「鐵壁鏵觜」戰艦。這種艦隻,在艦首的造型上有了改進,十分尖利,同時採用了金屬鐵,這是衝角戰艦發展的最高階段。此後,雖然明代大戰艦「廣船」是用堅硬的「鐵力木」建造的,敵艦被撞必然破碎,但明代衝角已不是水戰或海戰的主要手段了,艦炮已成了海軍的主要兵器。

最初的海戰或水戰,一般不在近距離展開接舷戰或衝角戰,就無法決定勝敗。但從我國來看,當時從中遠距離發動攻擊的海軍兵器已陸續出現,並裝備了艦隊。這除了上述的火箭和火船外,還有弓箭和弩機。唐代時,在戰艦上配備「車弩一支」和「兩弓弩一支」。五代時,後周世宗進攻壽州(今安徽壽縣),曾「以方舟載炮,自淝河中流擊其城」,這已是艦炮的雛形。

二、水戰火器的出現及完善

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的革命性變革,開始於北宋,完成於南宋。此時,一方面以冷兵器為主的海軍兵器經過漫長的歲月和能工巧匠的革新發展到了頂點,一方面水戰火器開始出現,裝備艦船,並用於實戰。

兩宋時代,既是水戰火器的初創階段,也是兩種兵器同時並用和交替的階段。元代的海戰,就幾乎全部採用火器了,這也標誌著火器在海戰和水戰中已佔據了主導地位。到明代,我國古代海軍兵器已發展到了頂峰,種類繁多,威力巨大,並在反侵略戰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1、火器開始應用於軍事

火藥開始被用於軍事,大約是在唐朝末年,即公元九世紀末十世紀初。這時人們使用的火藥箭,就是把火藥縛於箭頭近處,用引線點著後射出,這是火藥用於武器的最初形式。以後,人們又在石炮的引火基礎上創製了火炮。那時的火炮是用拋石機發射出去的。

火藥應用於軍事,是兵器發展的劃時代進步。接著,多種火藥兵器相繼出現。宋代的火器,大概可分為三類:一為燃燒性火器。如引火毬、英蕠火毬、火箭等;一為爆炸性火器,如霹靂炮、鐵火炮等;一為管形火器。當時荊州(今湖北江陵)是製造火器的中心之一,一個月能製作一、二千支鐵火炮,產量十分驚人。

火器最早裝備艦隊,並用於水戰和海戰,當開始於北宋初年。宋真宗成平三年(公元1000)神衛水軍隊長唐福將所造的水戰火器:火箭、火毬、火蒺藜等呈送給政府,受到獎勵。到了南宋初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監察御史林之平提出,為了加強福建、廣東的海防,建議在艦船上裝備使用火炮,火箭等武器。後來,南宋水軍都配備了火炮。據史籍記載,宋朝艦隊在抵抗金,元的戰爭中,均相當廣泛地運用了當時先進的火器,如「火箭」、「露靂炮」、「火炮」、"飛火槍」等,並且在海戰和水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管形火器的應用,是兵器史上的重大事件。南宋初年,陳規發明了「火槍」,這是用竹筒製作的,系最早使用的管形火器。公元十三世紀中期,又造出了「突火槍」,這種武器是「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煙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火五十餘步」,「子窠」就是最初的子彈、此種管形火器,有「火槍」,「突火槍」、「飛火槍」等,這就基本上奠定了近代槍炮構造的基礎。到了元代,出現了世界最早使用金屬製造的管形火器。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製造了銅火銃。看來,就在這之後,用銅或鐵鑄造的滑膛炮,就開始逐步裝備艦船了。

明代時,我國古代火器、水戰火器發展到了高峰的階段,這時的火器,種類繁多,威力巨大,而且出現了世界兵器史上最早的水雷、魚雷和兩級火箭等。

明代艦船上裝備的主要武器是「佛郎機炮」和「紅夷炮」。這兩種炮的威力都比較大,

「佛郎機炮」是「以銅為戰,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鋶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最利水戰。駕以蜈蚣船,所擊輒糜碎。」

而「紅夷炮」則是一種更大的艦炮,該炮「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幹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裡」。戰爭實踐證明,炮既能擊沉或重創敵艦,也可攻擊敵力堡壘要塞,它已逐漸成為艦船的主要攻擊兵器。

2、水雷的發明和使用

明代在抗倭鬥爭中,為了封鎖沿海港口和抗擊敵人登陸,發明並開始使用水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雷。

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唐順之編纂的《武編》一書記載了「水底雷」的構造和施放方法。看來這種「水底雷」是由火炮演變而來的。實際上就是把火炮放在一個大木箱裡,箱縫用油灰泥好,用鐵錨墜上沉入海中,擊發機關用繩拴好,當敵船經過其上時,牽動繩索擊發。因此,這是一種在岸上用繩索控制擊發的視發水雷。這就基本上確定了近代水雷的構造。

十六世紀末又出現了「水底鳴雷」。其構造與「水底雷」相差不多,只是其擊發機關的繩索藏於水下,當敵艦經過其上時,觸動繩索,水雷爆炸。因此,這顯然是最早的一種觸發水雷。

明末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成書的《武備志》又記載了一種名叫「水底龍王炮」的水雷。這是攻擊錨泊艦隻的一種水雷。它的擊發是靠點燃的香火來引爆,香火燃燼,水雷爆炸。這種水雷是以木板運載的。根據敵艦錨泊的遠近、吃水的深淺,預先定好水雷的入水深度和香火的長度,然後趁黑夜,將雷放入水中,點燃香火,讓其順流而下,至敵艦錨泊處香盡雷炸。因此,這是最早的一種漂雷。

明朝末年,我國古代水雷不僅種類齊全,而且在製作技術上也有了較大進步。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成書的《天工開物》較詳細地記載了稱之為「混江龍」的水雷。這種水雷用:

「漆固皮囊果炮,沉於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素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

由此可知,這種水雷地是用靈便而又結實的「皮囊」包裹的,這不僅減少了製作和使用的困難,而且也比木質和陶質的雷體輕便耐用了。此外,還採用了鋼輪發火裝置,這顯然是一種更為進步的視發水雷了。

3、魚雷的發明和使用

魚雷是另一種重要的海軍水中兵器。它是一種在水中自動控制深度、方向和速度,自動推動的水中爆炸武器。在戰鬥中,主要用來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或潛水艇,破壞敵人的要塞或港口設施。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劉七率領艦隊在今江蘇南通狼山江水戰中,曾遭到明艦隊使用「水老鴉」的攻擊。「水老鴉」是當時的一種新型水戰利,它的構造和施發方法是:「藏藥及火於炮矢中發之。又為形如鳥喙,持之入水,以喙鈷船,機發自為運轉,轉透船沉。」

可以看出,其施發方法與近代魚雷相似:其形狀似鳥的尖嘴,很像今天的魚雷雷頭;而且系「持之入水」,在水中行進,特別是「機發自為運轉」,顯然安有精巧的裝置,能移自動推動雷身前進。特別是可以有效地攻擊敵方水面艦隻,經過實戰試用,確能擊沉艦船,這和近代魚雷的效用相仿,無疑的確係一種新型的海軍兵器。從這幾方面來看,可以說它就是我國最早的魚雷。

4、兩級火箭的雛形

明代還出現了一種名叫「火龍出水」的武器,這是用於水戰的兩級火箭的雛形,它用竹木製成,利用四個大火箭燃燒噴射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前進。待四支火箭的火藥燃燒殆盡,亦即將迫近敵船時,馬上引燃龍腹內的神機火箭數支,旋即射出,以焚毀敵艦。

此外,明代還創製了噴筒、火藥筒和火船等海軍兵器。

由此可見,明代海軍兵器的水平是大大超過前代,既有用於水面艦艇攻擊的武器,也有保衛海港的兵器,真是品種齊全,威力巨大,並在實戰中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從而大大推進了我國古代海軍戰術的發展和進步。

兩千多年的海軍歷史表明,我國古代海軍兵器一直不斷發展,日臻完備,而且代代有改進,朝朝有創新,特別是在明代我國人民發明和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水雷、魚雷和水戰使用的兩級火箭,達到了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發展的高峰,從而豐富了世界文明的寶庫。

圖文分享自:野談歷史

相關焦點

  • 為啥冷兵器和熱兵器都叫「槍」?為何不繼續用「銃」稱呼火器?
    說到「槍」字,現在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絕大多數人應該會想到現代最普遍的輕武器,什麼手槍,步槍,機槍…同時,也有一些人會想到古代一種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於戳刺。那這就有些意思了,漢字那麼多,為啥一個「槍」字同時會用來表示兩種完全不同的兵器呢?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 為何在世界三大名刃中有日本刀,卻沒有中國的兵器?原因讓人嘆息
    雖然世界上的第一把火槍在公元1132年便以出現,是由南宋的軍事家陳規所發明的,但是熱兵器真正取代冷兵器,還是要到公元1525年才得以實現,因為這一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克服了天氣對火繩槍的影響;所以在這之前,一直都是冷兵器主宰戰場。
  • 兵器越怪,死得越快!全球最兇殘冷兵器,第2造型很獨特
    導語:兵器越怪,死得越快!全球最兇殘冷兵器,第2造型很獨特眾所周知,冷兵器的實力是極其恐怖的,在那個沒有槍炮的年代,它們就是戰場上的殺神,越是工藝精湛的兵器越是出色,直到今天,冷兵器仍舊得到廣泛的運用,不管是民間還是軍用,冷兵器獨樹一幟的能力,依舊能夠讓人膽寒,今天給大夥介紹3款最兇悍的作品,它們都擁有「碎屍」的恐怖勢力,你們肯定沒有見過。
  • 海洋生物幻化成兵器,鯊魚竟能夠戰勝野獸,這些奇形怪狀的冷兵器竟...
    只要身為野獸才能夠感受到來自這一把兵器散發出來的氣息。而且這種氣息是具有絕對壓制性的。特別是在與野獸近距離交戰是,那一股股的氣息越演越烈。可以說這一把兵器的主要是通過在氣勢上的碾壓來直接讓喪屍感受到什麼才是冷兵器的制裁!
  • 著名兵器:美國「鯊魚刀」外形獨特,中國這款被稱「冷兵器之王」
    導語:全球著名兵器:美國「鯊魚刀」外形獨特,中國這款被稱「冷兵器之王」眾所周知,在過去幾千年中,由於軍工的發展落後,很早之前人類作戰的武器主要以冷兵器為主,在世界不同的文化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外形奇異的冷兵器,有一些殺傷力甚至超過正規兵器
  • 明朝擁有「紅夷大炮」,還被使用刀劍的八旗軍吊打,這是為何?
    在古代的戰場上,冷兵器作為古代戰場最重要的作戰武器。但是,隨著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出現傳入西方國家後,人類就進入了火器時代。火器與冷兵器相比有著巨大優勢,跨時代的兵器作戰,往往就能決定戰爭的勝負,甚至是國家的存亡。也是結束了冷兵器在戰場上千百年來的統治。
  • 冷兵器時代的戰馬,馱李元霸一柄錘能跑多遠?
    以上的問答自然是玩笑,但看多了演義小說中牛逼人物動輒幾十斤上百斤的兵器,很多同學不免會追問:冷兵器時代的戰馬,究竟能負重多少斤?一、戰馬,不是開玩笑的。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是王牌部隊,他們座下的戰馬也是百裡挑一的良馬。圖:漢墓壁畫上的戰馬戰馬不是輜重馬,對於負重能力不是第一要求,甚至不是第二第三第四。
  • 漢代用不起鐵製兵器,只能用青銅?居延漢簡:當鐵劍是手機就懂了
    之前冷兵器研究所發表過發過關于越王勾踐劍和秦代青銅劍的相關文章(《英國爆出兵馬俑青銅劍新成果,《復活的兵團》說對了,秦始皇「壕」無人性》)。雖然越王勾踐劍被認為是吳越青銅劍的巔峰(《巧奪天工!《國家寶藏》裡的越王勾踐劍為何鑄就千年傳奇?》),史書上對於吳越名劍也是讚美有加,但其實根據最新的金屬分析和考古研究,秦劍才是中國青銅劍的巔峰。
  • 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4大獨特冷兵器,第1用太空材料製成
    導語: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4大獨特冷兵器,第1用太空材料製成冷兵器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歷史,在槍械還沒有誕生之前,戰場上基本都是由冷兵器主導,不管民間還是軍隊,冷兵器幾乎無處不在,正是如此的局面下,使得它們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其中誕生出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冷兵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第一把用隕鐵製成,第二能將水牛切成兩半。1.
  • 從變革軍隊、創建神機營,到改善國防,聊聊火銃對明代的軍事影響
    火銃的大量使用,對明代前期軍事諸方面的變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軍隊編制裝備結構的變革尤為明顯,它使明軍從不定量使用火銃的狀況,發展為按各地衛所駐軍編制總額的一定比例裝備火銃,並且朝廷還創建了專門使用火銃的神機營,這些都是火銃對明代前期的影響。火銃的大量使用和發展還直接影響了明代的國防設施建設與發展。
  • 明代火器的實力,介紹明朝出現過的火器!
    明代由於封建社會經濟的高度發達,兵器也有很大的發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長柄刀、槍、短柄長刀、腰刀及各種雜式兵器如钂鈀、馬叉、狼筅等等。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種頗多,形式複雜。
  • 最罕見冷兵器,美國鯊魚刀最兇狠,我國這款價值連城
    兵器,是指戰爭中具有破壞力和殺傷性的器械裝置。古代兵器發展分為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冷兵器時代又分為三個階段,最早起源於石器時代,大多是石制兵器。第二個階段是青銅時代,除了少量夏代沿用下來的石制兵器之外,其他兵器都是青銅材質。第三個階段是鐵器時代,鐵兵器開始廣泛使用。
  • 中國古代冷兵器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冷兵器是王朝內外戰爭的主流,槍之類的長武器通常被各種各樣的士兵使用,而劍和斧則主要被中上層士兵和特種部隊使用。此外,峨眉山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奇怪武器,如荊棘、啄木鳥、耙子和雙環,這些現在還不為人所知;然而,它們的力量沒有長兵器強大。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不同時期冷兵器的變化也是古代社會進步的直接體現。
  • 冷兵器:刀劍江湖再現!你會選擇哪套冷兵器深入江湖呢?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而現代的冷兵器卻都有古代冷兵器的影子,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最強冷兵器,有著「世界刀霸」的美譽,內置乾坤讓人不敢輕視
    古代最強冷兵器,有著「世界刀霸」的美譽,內置乾坤讓人不敢輕視古代冷兵器的種類非常多,都是以大刀,大劍,長槍這種為主題的!當然,大家也見過一些類似於長矛的冷兵器,是否還有人記得少林寺方丈手中的權杖型冷兵器呢?
  • 槍矛,中國古代兵器刺兵之首,在明清暮色中逐漸消亡
    槍矛類武器從誕生到逐漸消亡,是人類軍事文明水平不斷進步的必然趨勢,但是槍矛武器的生命周期遠遠超過大多數跟它同時期誕生的原始兵器,如大斧、戈、戟等等。作為刺兵之首,它富有獨特魅力的傳奇一生,幾乎可以稱為中華古典軍事文明史的縮影。時至今日,提起槍矛,仍能令許多軍事愛好者熱血沸騰。
  • 世界五毒冷兵器:蠍尾刀、蜈蚣劍厲害?中國此兵器能將其挑死丈外
    在冷兵器之中,也有仿蛇、蠍、蜈蚣製成的。下面這五種兵器,便是五毒兵器,蠍尾刀、蜈蚣劍、蝮蛇刀、蠍子臂刃,都很厲害,但遇上中國這種兵器,能將其挑死丈外。蠍尾刀。18世紀印度的一種兵器,直譯叫「畢什瓦」,其形如蠍尾,故名。初期為印度中部維達人所使用,最早的蠍尾刀為整根水牛角,故又稱為「牛角劍」。後來發展為金屬制,邁索爾和海得拉巴人普遍使用。
  • 兵器譜|把灌鋼法發揮到極致!內弧反曲式官制唐刀鑑賞
    文物現實,中國古代管制刀劍的重心,遠離握把的最遠一般到26釐米,靠近握把的也就近到18釐米,絕大部分都是握把外20~22釐米的重心。而且這把刀全刀重量分布平緩,不像歐劍那樣靠近弱劍身時重量急劇減少。這說明中式官造刀劍對重量的減少是很克制的。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刀尖有充足的強度,以便劃下主動防禦圈,同時也很適合馬上揮舞,尤其適合在馬上使「鞭勁」抽打對手。真的是一把戰場利器啊!
  • 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
    導語: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古時候由於各國搶資源,搶城池,擴疆土,因此很多的地方常年都打仗,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民間,冷兵器都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
  • 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鯊魚刀造型獨特,我國這款被搶走當廢鐵賣
    導語: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美國鯊魚刀造型獨特,我國這款被搶走當廢鐵賣冷兵器時代,作為士兵還有民眾賴以生存的武器,冷兵器存在的意義無可替代,正是在這樣的因素下,誕生了眾多的款式,裡面有性能優秀的,有造型怪異的,第二種常常被人調侃,一些軍迷認為,冷兵器越怪,死得越快,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看看下面給大夥介紹的這4把兵器就知道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