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剛畢業就進入到一家不錯的私企上班,在職5年,工作積極,經常加班,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面。
幾年下來,周圍的很多朋友基本上該升職的都升職了,不升職的工資也加到了最開始的三倍多。
而要命的是,他發現自己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能力方面也沒有什麼提升,想要跳槽,卻又沒有那個魄力從頭再來,和一些新人競爭搶飯碗。
和他一起吃飯的時候,他也經常抱怨,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領導就是看不到?為什麼自己辛苦付出了這麼多,卻一直還是碌碌無為?
慢慢地,他對待任何事物都習慣性地開始抱怨,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少,他也時常感嘆,世態炎涼,人情世故,卻一直沒有花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我們身邊可能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看上去非常努力,卻一直沒有什麼成效,碌碌無為。
下面的部分,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卻依然沒有成效,付出了這麼多,卻一直碌碌無為?
一 形式主義,不注重效率和效果
1 看上去很努力,欺騙了別人,也欺騙了自己,付出了時間,感動了自己。
比如,有些很「努力」的朋友,1個小時的學習,10分鐘的時間刷微信,10分鐘的時間上廁所,10分鐘的時間聊天,10分鐘的時間吃零食,實際有效率的時間,卻也就只有十幾分鐘。
2 追求形式主義,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去追求極致。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把自己的計劃做的很完美,實際落地的時候,卻發現無法執行。
把自己的筆記做的五顏六色,極具美感,讓人看了賞心悅目,然而相對於花費的大量時間,卻並不能對學習的效果有大的提升。
各種裝模作樣的無用功,看上去很努力,實際上只是浪費了時間,安慰了自己。
二 一味地苦幹,卻不喜歡思考和總結
低水平勤奮,只是一味地苦幹,害怕動腦,害怕麻煩。
失敗以後也不總結,不反思,不想著提高,改進的方法,只是一味地苦幹。
在努力的過程中,你需要加入自己更多的思考和總結,花心思去做,做事情要用心,而不是僅僅是行動上的努力。
三 想要的太多,不聚焦,不專注
這裡做一點,那裡做一點,無法形成有效地正向積累效應,每一次都從頭開始。
與其挖十口井不出水,不如深挖一口井。
很多人今天看到周圍的朋友學習那個課程似乎很有用,於是,他也隨波逐流地跟著去了,後天看到某篇文章說現在學這個很有前途,然後也盲目地跟著去報班了。
永遠似乎都在忙碌之中,但是你問他一年下來,真正學到了什麼有用的東西,他卻說不上來。
誠然,我們的生命之中,有很多值得追尋的東西,但是時間有限,我們只能把精力花費在對我們來說最有價值的事情上面,否則什麼都想要,就可能什麼都得不到。
原因就在於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導致了無法保持專注,無法聚焦。
四 方向感缺失,目標感模糊
1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努力,沒有正確的方向,卻抱持著一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氣概,結果是撞的頭破血流。
最常見的是很多的窮忙族,越窮就越忙,越忙就越沒有時間思考如果改變現狀,於是,陷入了無限的惡性循環。
錯誤的道路即使走上一百遍也沒有用!
2 不切實際的目標
沒有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自己能做什麼,有什麼資源,能付出多少,只是憑藉著一時的喜好而來,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3 害怕嘗試新鮮事物,故步自封
老是想著用一套固有的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不願意嘗試新鮮的事物,追求所謂的穩定,只是習慣於在自己固有的圈子裡「努力」,而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思維。
五 努力地「逃避」,不會把握核心價值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些事情,你必須非做不可,有的困難,你必須想辦法跨越。
而有些人卻習慣性地逃避這些對自己來說有核心價值的事情,通過在其他的事情上面的努力,來掩蓋自己的退縮,從來沒有想著如何突破瓶頸。
簡單點說就是:你的努力沒有用對地方。
在自己核心價值的事情上面沒有花費心力,僅僅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面努力,僅僅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發力,沒有正向積累有價值的努力,也就難怪長期沒有什麼成效了。
寫在最後
努力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行為的反思和精準的定位,持續地做對你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做好長期的正向積累。
否則,低水平的勤奮,即使再努力20年,又有什麼意義呢?
夜深人靜,燈火闌珊,捫心自問:你真的「努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