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二輪複習備考策略+知識點最新歸納!必看提分錦囊

2020-12-06 高中學習吧

延期開學,二輪複習還是到來了。在這學科備考 「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到來之際,小編針對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的二輪複習給同學們總結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廣大高三同學有所啟發和幫助。而輔導書統一使用《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1.關於課本

首先是勾畫書本,凡是勾了的就背,沒勾的就不背,就這樣把範圍縮小,提高了學習效率。我自己是買了好多顏色的螢光筆和籤字筆,按照重要程度,分層次分點的整理一系列的知識點。

其次,要提高閱讀速度。也許現在要求同學們「一目十行」實在太難了。但是你今天一行,明天二行……這樣,就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了,特別在高三的學習中,時間很緊迫。

第三,要學會做筆記。不僅記板書,還要記老師口頭上說的重要的話,且要留有餘地,供今後補充,做到在學習中既動腦又動手。最後,課後及時複習。哪怕是簡單過一遍書和筆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你學習的效率。反覆的鞏固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2.有關論述題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都知道,政治開放性試題可以說是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失分的部分,這裡籠統的說,我們在面對這種試題時,如果從一個問題出發,可以組織答案的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如果從學科的角度出發,可以是從經濟學上看、從哲學上看、從政治學上看;如果從材料涉及的角度出發,可以是政府和國家、企業和農村、消費者或勞動者個人,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的組織答案的思路,包括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正面與反面等等。

其實,首先要做的關鍵工作是審清題目,包括審清材料和審清問題設問的角度,對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利用文字表述的題型,在認真仔細全面的閱讀所給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要進行歸納和思考,要審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並注意幾個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對運用表格、圖形(包括漫畫)表述的題型,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給信息,包括閱讀表格的標題、表格內的內容、下面所給的註解,都包含有效信息;

其次,對所給信息要進行比較,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審清題目設問的角度也非常關鍵,尤其是以前見過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更要特別加以注意。題目是從哪個角度考查的,審好題是答好題的關鍵,對有些類型題來說,審題非常重要。因為某些考題答案的要點,就隱藏在材料的表述中,如果能夠認真閱讀材料,體會其中的含義,就可能獲取答案的基本要點。

其次,在審題的基礎上要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要圈定一個範圍,從現象上看考的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重熱點問題,然後透過現象看本質,看考的知識是哪一個或哪幾個;三是思考清楚是從哪個角度考的,填寫答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全面,第二要有重點,第三要具體化,第四要靈活有創新,第五要恰當使用經濟、哲學、政治的術語,調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

3.整理錯題集

這是一個提高成績的好方法,我要重點推薦。高三題海浩瀚,要把所有做過的題目再重新看一遍,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高三的老師總是跟我們說:平時的錯就是為了考試時的對!那麼如何實現「錯」向「對」的轉化呢?那就是建立錯題集!我整理錯題的目的在於,考前複習時,看看自己曾經做錯的題目,針對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認真分析,弄清原因,在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再犯同樣的錯誤。

很多同學覺得整理錯題很浪費時間,其實這是在整理自己的一類缺點,很有必要!有個妙招:不必照搬原題原答案,可以剪貼,或收集講臺上每次發剩的試卷進行剪貼。在整理過程中可以寫下做錯的原因,加上一些分析的話,把自己想通的知識點或者聽老師講解後的得到收穫感悟簡單寫在錯題的下方。這方面希望大家下足功夫。因為弄明白一道題做錯的原因比做對十道題更有價值!另外,大家要有意識將錯題進行分類。最後是定期翻閱,因為打破慣性思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對於政治主觀題的解答,最重要的還是是熟悉課本!把課本吃透!即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是必須和必要的。然後,就要通過做練習,即把所背的內容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鞏固所背內容。

4.建立知識體系

還有的同學常有這樣的問題:對老師上的每一節課都能聽懂,但總覺得知識非常零散,就是搞不清所學知識之間有什麼聯繫。每一個知識都不是孤立的,知識間的聯繫從不同的角度來劃分是多種多樣的,但有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則需要我們透過現象去抽象和提煉或者搭建橋梁、藉助其他知識去尋找。

因為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困惑,所以講自己總結的如下幾點分享給同學們:

(1)有意識地自己動手整理知識體系。我在每學完一個單元後都會自己把本單元的知識架構畫出來梳理一遍。要從從單元主題入手,逐漸細化知識點,認真思考本課或本節為什麼包含這些知識,它們分別是從什麼角度對本課或本節知識進行闡述的,把能夠準確反映知識間關係的內容用儘可能簡短的詞句甚至用一個詞概括出來,用不同方向的箭頭將知識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自己繪製一個知識體系圖,這種知識體系能夠將知識間聯繫較為準確地挖掘出來。長期做下來,你可以對整冊書包含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對一個學科的知識形成一個宏觀的認識。

(2)一定要將理論聯繫實際,用所學的理論分析時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去發現和積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覺用所學知識多角度地認識和分析一個問題。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可以對同一類社會問題進行概括和歸納,找出解決這類問題一般使用的理論知識,以實際材料為背景構建一種新的知識聯繫。

(3)藉助輔導書中列出的知識結構來理解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繫。但這一方法遠沒有前面的方法好,因為沒有經過自己消化的東西效果不會太好。

最後我簡明的總結了幾點答題的技巧:

①設問的規定性和要求,共有幾問?限定在哪個範圍內等;

②帶著設問仔細閱讀背景材料(文字),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關鍵詞等;

③結合材料設問,尋找所需知識的切入點,分析是考什麼知識點;

④把理論知識及內容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或歸納(怎樣體現)。

⑤分段化,每個知識點分成一個段落。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先擺出來,然後再結合材料分析,點到為止,字數不要太多。

⑥序號化,最好在每一個知識點前標一個序號,方便判卷老師尋找,會大大提高印象分。

⑦規範化,字跡工整是提分的一個亮點!另外,有把握的知識點要寫在前面,拿不準的知識點稍微往後放。儘可能的考慮全面。

政治是一科純文的學科,想得高分還是要打好基礎,回歸課本,這也是高考卷的一個大方向,再加上些答題技巧和練習,相信同學們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對於高中歷史來說,第一輪複習是鞏固基礎,第二輪是完善知識體系,第三輪是查漏補缺。

1.歷史年代表

因為紙張和視野的限制,為了方便記憶和複習,我們在整理歷史年代表的時候,要分段分類。

比如第一個時間段是「歷史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然後把筆記本一分為二,左邊寫中國,右邊寫外國,然後按照時間順序把重要事件列出來,然後補充選修書目中的內容。

做好這些以後,中外歷史比對題就沒什麼問題。因為歷史課的課堂學習,容易出現單課知識紮實,體系卻不能融會貫通,這樣把中外對比列出來,就能很好的對比,也能加深我們在學習時的理解。

比如:先秦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的比對,西方工業革命和中國同時期的比對;我們在歷史複習中,應該自己總結和提煉出不同的同時期比對專題,將我們的歷史知識相互聯繫起來,建立起脈絡和體系。

不過抄寫歷史年代表的時候,不要一口氣抄完,而是應該每整理一段,就掌握好一段內容,將這段知識內容和重要事件全都記憶下來,不能敷衍了事。

2.深入學習

首先背誦課本內容,尤其是三本必修書必須要背熟。

然後買本高考一輪複習資料,反覆做上面的基礎知識填空,將這部分基礎題掌握好以後,再去做單元卷和模擬題。

然後拿出我們在第一輪整理的歷史年代表,根據章節和時間段,將課本內容自己重新複述一遍,不熟悉的內容,可以拿出歷史課本重新溫習和鞏固。

3.確立循環學習周期

比如以三天為一個小的學習周期,第一天做時間表和背書,第二天做基礎題,第三天做模擬題和拔高卷。每天出現的錯題當場搞懂,沒有搞懂的做好標記趕快請教老師和同學。

把所有的知識點都過一遍後,就開始做模擬題,大題不需要全寫,寫主要的答題點就可以,甚至用自己能夠看懂的符號代替也可以,但是碰到難題最好全寫,同時抽時間複習自己整理的歷史年代表。

做題的時候如果時間充裕,每做一道題就想一遍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從原因、現象和背景多分析一遍,以免有所遺漏。

4.先熟悉課本再做選擇題

課本內容的理解是沒有盡頭的,比如馬歇爾計劃,政治目的是美國為了扶持和控制西歐以控制蘇聯,經濟目的是美國能夠大量輸出機器和產品,生產得到發展。

因此對於高三學生來說,不但要背歷史課本上的知識點和時間表,還要閱讀課本上所有的條約和宣言,深入理解課本上提到的概念、制度和會議。

5.大量粗略地刷題

刷題始終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有針對性,也要有合理性。對於歷史課來說,可以在考前一個月狂刷高考小題,做兩周後再刷錯題,然後翻一翻課本,再回顧錯題。

這樣刷歷史小題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把材料和答案當做知識積累下來,更熟悉某個特定時代的背景,並且更熟悉歷史考點,提高做選擇題的速度,增強題感。

6.讀題時劃出關鍵詞

在閱讀材料時劃出關鍵詞非常重要,不但能避免很多做題時常犯的紕漏和錯誤,還能避免閱讀材料時視線過多停留在關鍵詞上,提高做題速度。

對材料分層,就是在閱讀過程中研究語句層次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時間上的遞進,還是現象的對比,有助於我們在解題時做到心中有數。

7.歸納易錯題型

做完模擬題或是練習後,要在錯題本上歸納易錯題型,比如是時間點判斷錯誤,還是題設材料沒有理解,是因為讀題馬虎,還是因為漏看、誤判甚至是解讀過度,在整理錯題時我們都要整理和標註出來。

有很多同學說現在的歷史越來越難考了,其實不然。

我們首先要知道高考到底要考什麼?明確的說就是3點:時空觀念、家國情懷和歷史解釋。

(1)時空觀念

學過高中歷史後,對於世界近現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時空觀念一定要準確。而時空觀念的形成,和歷史事件細分的時間線密切相關。

比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既是從手工工場、蒸汽工業、電氣時代到資訊時代的變遷,也是從重商主義、自由競爭,再到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變化;還可以對應從新航路開闢、早期殖民擴張,再到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程。又比如說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從1688年光榮革命、1689年兩部法律議會權力高於君權,再到1721責任內閣確立標誌的英國君主立憲製成熟,再到1832年議會改革。

學習歷史的過程,就是在我們的知識體系中確立起時間觀念的過程。

(2)家國情懷

在我們學習高中歷史的過程中,始終要尋找和認同中國傳統文化。比如政治理念和文化思想,不管是西周還是春秋戰國,漢族和少數民族始終是通過文化這一要素凝聚在一起,這就是高考歷史命題的主要思路。

(3)歷史解釋

想要正確解釋歷史,就必須先看懂題設材料。

首先看懂設問,留意設問句中的修飾語,比如目的和實質,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等等。

閱讀材料時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仔細分析選項,看看選項本身的語句是否正確,選項是否符合題意,再看選項之間是否存在相關聯繫。

其實做好歷史選擇題非常需要語文功底,也就是要把握好歷史材料的主旨和含義,材料要讀懂,就能揣摩出命題老師的心思,從而正確解讀和闡述題意。

總之,我們在學習高中歷史時,要清楚歷史學科的特點,也就是時間,或者說歷史事件年表,只要把握好這一貫穿始終的學習要素,不管學到哪些知識點,看到什麼題目都首先去定位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年代,就一定能學好高中歷史。

1.梳理、加工已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經過比較細緻全面的一輪複習,同學們的基礎知識雖然得到了較大的鞏固和充實,但在有些同學,則不免覺得自己的知識有些散亂,條理不清,不夠系統。就像沒有經過系統的分類整理就被一股腦地塞進電腦的各式文件一樣,要用的東西在短時間內不容易調出來。因此在二輪複習階段,我們要對整個中學階段的地理知識進行拆分、重組,形成有主線、有知識內在聯繫的不同層次的知識系統,就像為電腦中的文件建立各級目錄一樣。

如等值線知識,地圖部分有等高線,氣候部分有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工業部分有等運費線等等。這些等值線雖然各自表示的地理含義不同,但它們的繪製原理是相同的,它們所具備的特徵也是相似的。複習時我們可進行等值線專題整理,總結出等值線的一般規律,然後再用這些規律去解決問題,這樣,等值線的知識、規律及其運用在我們的頭腦中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知識體系。

建立體系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建立體系的同時,我們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去分析或解決問題,即使是碰到從未見過的問題,只要是在我們掌握的體系之內,我們就不至於心理慌張,找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要勤讀地圖,掌握圖文結合的方法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考試幾乎「無圖不成題」。近年高考對地圖的考查越來越多樣,也越來越複雜。因此,二輪複習階段,對地圖,我們一定要始終給予高度的重視。建議大家做到以下三點:

2. 學會從圖形中讀出文字,總結規律;從文字中想到圖形,形成「心理地圖」。例如:在看長江、黃河水系圖時,可以把河流概況及水文特徵等知識附在圖上,邊看邊思考;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看到有關描述長江、黃河的文字,我們的腦海中就要浮現出一幅幅關於長江、黃河的各種地圖。這就是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

3.你不妨選擇一些試卷、一些題,試著做一定數量(當然數量要足夠)的圖文轉換訓練,以使自己這一方面趨於熟練,直至得心應手。地理高考離不開圖,你若已做了足夠的準備,能夠圖文並茂地去解決問題,可謂無往而不利。

3.要注意幾個方面,糾正幾個偏向

為避免影響備考效率,二輪複習階段,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二輪複習階段,有的學生認為高考真題都做過了,只做模擬題就行了。這是一個偏向。正確的做法是用歷年經典高考題建模,用足夠量的模擬題來鞏固、提高。

2. 二輪複習階段,有的同學一味地去追新題、難題、怪題,結果在「新、難、怪」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困惑。這也是一個偏向。近年高考的材料、圖表幾乎「新」的成分確實較多,但「難」、「怪」的東西並不是太多。

因此,我們在訓練時,不要一味地追求「新」, 要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原理上面,同時沒必要在「難」、「怪」的問題上耗費太多的精力。

3. 二輪複習階段,有的同學沉溺於「題海」而不能自拔,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又是一個偏向。怎麼糾正呢?

一是做題數量不必要過多(當然也不能過少),要以達到訓練效果為標準,講究適當。二是要定時,就是要卡時間,也就是要求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任務,提高做題效率。比如,一般來說,高考文綜卷中,地理部分11個選擇題,一般要保證在22分鐘之內完成,兩道綜合題,保證在20分鐘之內完成,一道選修題,限在5分鐘內完成。三是要多總結,總結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總結錯題以汲取經驗教訓。

例如,當題目問及某一特定區域發展農業的區位條件時,有的考生馬上簡單套用自然條件中的熱量、光照、水分、地形、土壤和社會經濟條件中的技術、市場、交通和政策等去回答問題,卻忽視了該區域的獨特地理環境,結果是能得分,卻不能得高分、滿分。所以,二輪複習訓練中,你盡可以套用掌握的模板,卻決不能「機械地」套用模板。

知識點歸納

太陽直射點

大氣環境知識體系

影響氣溫的因素

溫差問題

影響降水的因素

風沙問題

河流知識體系

河流特徵

河流輸沙量

河流開發

地形地質知識體系

地質作用

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地形的影響

地形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人口知識體系

城市知識體系

農業知識體系

農業生產

工業知識體系

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

大氣汙染

比例尺的大小、選擇與縮放

常見等值線的判讀

第一、回歸課本,梳理知識

回歸課本時特別要注意以下細節:

1.基礎知識點梳理: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

2.瀏覽輔助課本的學習資料,如「小資料」「課外延伸」等。

3.注意對理科實驗的複習,不能只關注實驗題目的練習,要注意常用儀器的使用,回顧做過的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第二、回顧試題,查漏補缺

1.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也是考前複習的重點之一。提分的關鍵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進行專題的複習。

要對考試大綱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把握命題方向,還要有穿插解題思想與方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把握高考真題的出題套路

1.做:做題的目的是找感覺,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

2.比:對各年全國卷進行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繫,這樣,複習的目標更明確,複習的思想更開闊;

3.找:通過對近三五年的高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

第四、規範答題,保證時間

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很多考生題一看都會,但是分數就是拿不全,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準確了,但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不會用專業的學科術語回答問題。

所以平時做題一定要落實在試卷上,不能只看,答題時表達要準確規範,回答問題要言簡意賅準確無誤。目前高考閱卷都是網上閱卷,對書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平時的書寫一定要養成工整規範的好習慣。

第五、協調好考試與複習的關係

複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考試,分析失分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有意識地糾正自己不良的審題、解題習慣,儘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同時做完每套試題之後,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

第六、調節應試心態

在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很多同學總會下意識地將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近期的複習效果乃至將來的高考成績等一系列問題掛起鉤來,一旦成績有所起伏,便對自己產生懷疑,增添許多心理壓力。其實所學的知識與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多大的提高與下降,一次兩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應學會調整心態。

對於高考,甚至每一次考試,都要戰略上重視,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心態上輕視,不要把考試看得太重,努力過就好,更何況努力後的成績都不會太差。

相關焦點

  •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完勝法寶:大題萬能模板
    地理綜合題答題思路歸納  ☆如何描述地形特徵: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
  • 高考理綜各部分複習備考策略
    生物部分複習策略  1.回歸教材:根據考綱說明中的「知識內容及要求」條目,回憶書本內容,然後對課本精讀,不遺漏任何知識點。旁欄閱讀、探究和課文後面的討論部分往往與考綱說明中的「要求Ⅱ」有關,不可忽略。
  • [高考二輪複習]生物二輪複習計劃
    [高考二輪複習]生物二輪複習計劃 2011-12-23 10:50 來源:蕪湖縣第一中學 作者:張海鷗
  • 沒有老師指導的寒假裡高三考生怎樣搞好二輪複習
    李慎說,語文一輪複習基本上是全方位備考,老師帶領大家已經複習了所有的知識點。在學生開始寒假二輪複習前,非常有必要用兩天的時間回顧、消化一輪的知識。要按照複習順序參照筆記回顧知識,也可以按照高考試題考查的順序查找問題,看看是否存在知識盲點,哪些知識是已經熟練掌握的,哪些是模稜兩可的,一定要清楚。  對於複習時間,李慎說,學習語文適合利用零碎時間,每天40分鐘左右,也可以分兩次進行。
  • 教育面對面:2014高考物理考複習策略指導
    離高考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14年高考物理應該怎樣複習,如何有策略、有針對性來備考?《教育面對面》2014北京高招諮詢節目邀請到首師大附中高三物理名師,海澱區骨幹教師,聚智堂首席講師徐建烽老師,為同學們進行2014高考《物理考試說明》解讀以及複習備考策略指導。
  • 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策略與方法
    化學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化學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初三複習衝刺應該怎麼學 名師送上中招備考「錦囊」
    為了幫助省會初三畢業生在衝刺階段有效提升複習效果,鄭州外國語中學名師齊聚,為學子送上各科目備考「錦囊」。  道德與法治 多角度關注時政熱點  【名師檔案】朱朝亮,高級教師,政治學科教研組長,鄭州市師德標兵。
  • 2013高考二輪複習:高考數學公式口訣大全
    歸納思想非常好,編個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聯想,猜測證明不可少。還有數學歸納法,證明步驟程序化:  首先驗證再假定,從K向著K加1,推論過程須詳盡,歸納原理來肯定。閱讀推薦:2013高考各科細節解讀大全2013重慶高考考試說明詳細解讀2013北京高考考試說明詳細解讀 備戰2013高考第二輪複習經驗匯總2013
  • 高考衝刺∣政治:《文化的作用》專題複習策略
    本期嘉賓:黃建忠,中學高級政治教師,常德市澧縣第一中學政治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湖南省高考政治閱卷骨幹教師。在「疫情」期間,高三學子只能在家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那學生們如何才能搞好二輪複習呢?這裡以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的作用》專題為例簡要說明。
  • 高三二輪複習應該如何做?
    上學期眨眼就過,二輪複習的緊要關頭,你到底知道該怎麼做嗎?如果不知道,就要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知識了! 一、回顧課本知識,避免遺忘 一輪複習和二輪複習之間隔了個寒假,大家可能對課本知識有點遺忘了。
  • 高考複習指導:物理二輪複習策略與重點
    第二輪複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高應戰能力。  主幹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重點、難點,學好主幹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點。每個考生在複習備考過程中,要在主幹知識上狠下工夫。
  •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複習提分必看!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考前複習提分必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學已經半月有餘,初三學生已經走進化學世界,開啟了新課程的學習。今天,小編老師對九年級上冊的知識點進行了整理,一共匯總成32頁,幫助同學們在考前進行複習以及日常的學習鞏固。家有初中生的孩子,強烈建議列印一份,整個學期都需要用到,考前提分必看!
  • 乾貨分享,高考文理綜學習策略匯總!
    新學期已經開始,2019年高考複習也正式拉開了帷幕。今天,創新教育實驗室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文綜和理綜的學習策略,希望大家認真細讀,耐心地把下面的這些乾貨看完,你會有新的發現!通過對以往高考試題的分析總結髮現,很多情況下,重要知識點都會通過固有的題型形式呈現出來,因此根據高考地理題型的不同,整理歸納重要知識點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2020高考物理備考的三個快速提分備考建議
    高三備考中,相信不少理科的考生已經感受到了物理的難度性,高中物理的難度想對其他科目的難度要高上許多,那麼如何才能在高三這個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物理分數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小編就物理備考的高分建議和大家說說,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 2016高考數學複習:極限知識點歸納總結
    2016高考數學複習:極限知識點歸納總結 2015-10-14 14:09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2020年二輪複習重點了
    可以撈過程分!一道題我們不會處理,如果知道如何規範書寫,就可以把解答過程的前幾步用規範的過程書寫出來,這樣就能得到部分分數,須知:一分壓倒一批人。  心態層面  在二輪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  平時多與老師交流,與他人友好相處,相信自己,這些對保持好的備考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 [二輪複習]高考生物試題知識點之酶和ATP
    [二輪複習]高考生物試題知識點之酶和ATP 2012-01-10 15:0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江門名師分科解讀高考答題錦囊大全
    馬思敏為高三考生準備了5條答題錦囊,分別是:「從容應考」「書寫工整」「審清題意」「規範答題」「時間合理」。高考語文怎麼答題?江門名師分題解讀,超實用!餘偉光為考生給出兩大應試錦囊:滿懷信心、穩中求勝。高考數學如何避免丟分?
  • 高考倒計時203天,文綜複習攻略在此,高三生請收好!
    高考越來越近,很多同學的複習狀態卻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文綜。政史地這三科,像是三座大山一樣壓得很多學生喘不過氣,又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讓身上的負擔輕鬆一些。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文綜複習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困擾在複習困境中的你。
  • 高考二輪複習方法之數學:解「新」題鍛鍊應變能力
    時下,高三數學進入第二輪複習階段,考生應該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科學安排複習,提高效率呢?為此,筆者結合多年高三的複習經驗,提出第二輪複習的一些構想,以幫助廣大考生和高三老師,對高考數學有一個更新、更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