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允許我厚著臉皮起這麼一個標題。對於一個從事日化行業7年的新人來說,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是忐忑的。我想給準備入行或者剛剛入行的「小白」們分享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但愧知識短淺,誠恐貽笑大方。當著諸位前輩大牛的面班門弄斧,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正。
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我是做小作坊出身的,最早的時候家裡供應著幾家飯店的洗潔精和其他一次性用品。當時條件簡陋,只有幾個塑料桶,攪拌是純人工用木棍攪,罐裝是一瓢一瓢的往裡灌,連送貨都還是那種人力三輪車。後來隨著規模的擴大,塑料桶換成了噸桶再換成了正規的攪拌罐;從水龍頭式的罐裝改成灌裝機再到後來的流水線;送貨的車子也不斷升級:電動三輪、麵包車、小卡、4米2貨車、6米8……
到現在,我擁有了自己的工廠,專門生產清潔類產品。我沒有學院派的專業化知識;也沒有「立白」、「藍月亮」那種規模和知名度;更沒有「資產過億」或者「人均負債百千萬」。我有的只有這麼多年的從業經驗和一個工廠。我可以很自信地說:如果你想進入日化行業或者有疑惑需要解答,不妨問問我。我不會給你說一些「假、大、空」的雞湯文,描繪美好的前景;也不會故意放大困難、虛張聲勢地忽悠你。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希望每一個對日化行業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做好,我也希望每個消費者都能夠用上放心的產品。為此我願略盡綿薄之力,這同樣也是我寫文章的目的。
寫了這麼多該上乾貨了,省的嫌我囉嗦看著心煩。往簡單了說,做日化產品跟做菜的流程是一樣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配方(菜譜)。不管是做洗潔精還是洗衣液亦或者其他產品,必須要有配方,沒有配方就無從下手。這方面可以參照相關的產品標準和文獻,比如:洗潔精GB/T9985-2000、洗衣液QB/T1224-2012。
2:原料(食材)。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料供應再好的配方也是白搭。關於原料,需要注意其本身的有效含量、是否方便取用、成本等。比如:磺酸有96%、90%、80%的含量;AES低溫會發硬凝固等。 3:設備(廚具)。設備主要涉及到生產工藝和罐裝效率的問題。常規清潔產品對設備依賴性不大,但化妝品類產品對設備及環境要求很嚴格。建議新人先從洗衣液、油汙清潔劑這類產品做起。
4:包材(擺盤)。包裝瓶/袋、箱子、標籤等,這些需要結合具體的產品、消費者的行為習慣以及運輸方式來分析。一個好的包裝往往能夠給產品加分。
5:營銷。這一點就不多說了,雖然有不少廠家還在堅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行為準則,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似乎過時了。如何廣而告之,突出產品賣點、推銷自己的品牌、打造爆款成為了主流。
以上就是我總結出來的一些淺見,由於篇幅的原因,寫的不甚詳盡,後面我會一一羅列出來。希望對新人有所幫助。喜歡的可以點點關注,定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