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中韓兩國技術人員兩年的共同努力,全球最先進的首臺10千瓦和50千瓦的兩臺磁懸浮多柱塔式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樣機於5月19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從生產線出爐亮相,這標誌著全球最先進的風力發電機組進行批量生產,從而為實現內蒙古新型風機製造產業化,打造內蒙古綠色新型清潔能源基地,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新型清潔能源,建設美麗內蒙古、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日上午9時許,兩臺安裝完畢的10千瓦和50千瓦磁懸浮多柱塔式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樣機,矗立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蒙古索力德公司大院,在微風的吹拂下,5個紅白相間的葉片緩緩轉動起來,控制室的磁懸浮軸則快速旋轉,電腦數據紅綠燈閃爍不停。經過測試該機組完全符合專利技術標準。成功了!在現場的韓國和內蒙古索力德公司的領導和員工們歡呼雀躍。內蒙古索力德公司董事長範德懿和韓國的李永吉先生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範德懿董事長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來自包頭市、河南洛陽、蒙古國等地的客戶訂貨。
據了解,該項目是引進韓國磁懸浮多柱塔式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系統30多項技術專利,採用世界上唯一的垂直軸槓力直驅系統,多層風葉組裝、無論風向如何,旋轉方向一致,在強風和微風狀態下始終維持一定的旋轉力,自動調節風壓,從3級到12級風均可發電,將風能利用率從傳統水平軸風電機組的20%提高到85%以上,達到了全天候多風況做功發電;該風電機組不但能併網發電,而且可單獨蓄能發電,可變使用性強,可以達到全天候多風況做功發電。垂直軸風機具有主要設備在地面,安裝、維護、檢修簡單;風機葉片比較簡單,容易製造,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尤其對偏遠的農村、牧區、沙漠、山區輸電難以達到的地方,更能一顯身手,全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前景非常看好。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的投產是風電領域的一次革命,由此,中國也擁有了「磁懸浮多柱塔式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的專利技術。項目實施後可實現產值10億元人民幣,為地方政府增加利稅1.02億元人民幣,同時計劃年出口50套風力發電機組,每年創匯5000萬元人民幣;每年可解決大學生就業80~100人,普通技術人員每年需增15~30人左右。
近日,河南汝陽686MW磁懸浮全天候微風發電場項目開工建設。風力發電已經開始從「補充能源」向「戰略替代能源」的方向轉變。「讓風能帶動世界,舞動世界」,已經有夢想成為現實可能。
據悉,此項技術由洛陽亞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韓國發電株式會社共同研製開發。此技術的研發成功是風電領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將為我國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節能、低碳、環保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據了解,汝陽686MW磁懸浮全天候微風發電場由中韓雙方合資共同組建「中韓亞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計劃總投資37.6億元人民幣,年發電量為 12.6億千瓦,發電收益約為7.6億元人民幣。年利稅約為6.50億元人民幣。本工程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計劃2015年至2016年建設完工。二期工程計劃2016年至2017年建設完工,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