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蘭娟:希望青年科學家青出於藍勝於藍,攻克科學難題

2020-10-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關,為打贏抗疫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她認為要對發熱患者進行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重要,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同時要加大對冷鏈載體、物流貨物、交通工具等的檢測力度。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她表示,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只要嚴格執行防控措施,生產經營、旅遊活動、上學等都可以正常進行。她表示,希望青年科學家青出於藍勝於藍,能攻克科學難題。

目前及時發現、隔離境外輸入病例是關鍵

新京報:雙節期間超過6億人次出遊,如何評價後疫情時期首次長假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

李蘭娟:這次長假我國6億多人次「大流通」,沒有發現(相關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我國國內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當然,我們不能麻痺大意,因為境外疫情還在大規模流行,一旦有境外輸入病例不加嚴控,還有可能傳播流行,所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能放鬆。

總的來說,國內已經比較安全,大家提高防禦能力,一旦境外有輸入(病例)要就地隔離觀察,精準防控,不導致大規模傳播,我們的生產、上學等就可以照常進行。

新京報:近日天氣轉涼,青島出現疫情,境外輸入病例也有所增加,這是否意味著秋冬季疫情開始了?常態化疫情防控還有哪些重點工作要做?

李蘭娟:秋冬季氣候適合病毒複製,所以傳染病容易流行。目前國內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關鍵是境外輸入病例要及時發現、隔離,不造成蔓延。所以,我們也不用過度害怕,主要是不能疏忽大意。通過前段時間的疫情,中國從百姓到政府管理部門都有較高的警惕性。

流感季節到來時,建議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

新京報:隨著秋冬季氣溫降低,大型活動和異地出行是否需要適當減少?

李蘭娟:這次國慶長假證明我國開展一般旅遊活動、會議活動等,只要所有人都有健康碼、進行體溫測試、流行病學調查等,在嚴格控制傳染源的情況下,這些活動可以照常進行。

新京報: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需要全員打嗎?

李蘭娟:疫苗使易感人群有抵抗力,目前某些新冠疫苗三期試驗正在進行,部分地區和高風險人群已經啟動緊急接種工作,今後有更加成熟的疫苗,希望更多的人接種,建立免疫屏障就不會大流行。

每個流感季節到來時,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也比較好。

新京報:對於青年科學家,你有什麼樣的期待和寄語?

李蘭娟:青年科學家是中國的未來,青出於藍勝於藍。我們希望青年科學家不斷發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攻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科學難題,成為新一代更有創造力的專家。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這樣誇讚青年科學家......
    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加,其中約70%為45周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和醫護人員佔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他們在社區層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艙醫院、早期快速診斷、救治手段、疫苗研發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召開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暢談科學防疫
    參會代表覆蓋125個國家和國際科技組織(96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峰會同時也成為大型「追星」現場,匯聚在一起的「最強大腦」們成為當天最亮的星。而最燃的場面,莫過於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張文宏主任就「科學防疫」作出的演講報告。「秋冬季天氣變涼,到了傳染病高發季節,要注意保暖提高免疫力,出入公共場所仍不要忘戴口罩、勤洗手。」
  • 多肉植物色彩斑斕之大年初七,藍色系多肉,祝花友青出於藍勝於藍
    藍色給人心情愉快的感覺,在多肉植物當中有很多這個色系的多肉植物,今天是大年初七,估計有很多花友已經準備上班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為大家帶來三種藍色系多肉,讓大家放鬆的同時,也預祝花友們在新的一年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發布十大成果
    8項戰略合作協議籤訂,15個高能級創新平臺落地,136個領軍型人才創業項目入駐、503位高層次人才與219家企事業單位籤訂合作……11月17日,由浙江省科協和溫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總結大會在杭州舉行,回顧了峰會主要成果。
  • 「數」說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 十大成果發布
    浙江省科協一級巡視員姜長才作「數」說峰會報告,回顧總結了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主要成果。2.加速構建全球青年科技創新共同體參會嘉賓中,70%左右為45周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形成了青年發展共識,並在開幕式上由2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一起宣讀《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宣言》。大學創業世界盃大賽覆蓋99個國家和17個國際組織,近2400所國內外高等院校參與。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啟幕
    因為有這些品質,我們才得以不斷攻克科學難題,建設美麗星球,更讓我們不停發問、求索,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也是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的核心。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浙江省科協聯合都市快報共同策劃的「寓見未來」科學交響三部曲——《天問》、《寓言》和《使者》在讓峰會奏出了最美的科學交響曲。
  • 戰略規劃司「思創」青年小組舉辦「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十四五...
    ,近期規劃司黨支部依託「思創」青年小組組織開展「對話青年科學家 共謀『十四五』科技創新」系列活動,讓青年科學家和青年科技管理工作者面對面互動交流。與會青年同志對段教授的報告興趣濃厚,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三家聯學單位的青年代表分別結合科技創新規劃編制、人才引進與培養、科技項目管理等工作實際,談了學習體會並進行了互動交流,同時表示,將加強同青年科學家的對話交流,強化對科技前沿動態的學習,持續提升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  三家聯學單位的領導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劉敏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前沿熱點和發展態勢,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
  • 讓人長生不死,需要攻克多少科學難題?今天算是漲知識了
    讓人長生不死,需要攻克多少科學難題?今天算是漲知識了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那麼,讓人長生不死,需要攻克多少科學難題呢?下面,小編將介紹一下長生不老所需要克服的難題。想要長生不老就要從人為什麼會衰老這一根源出發去解決問題,只有從根本上找到原因才能夠徹底解決這一世紀難題。目前有兩種較為科學的說法,一是端粒學說,二是自由基學說。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重大科學難題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十大成果發布
    17日上午,由浙江省科協和溫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總結大會在杭州舉辦。會上,浙江省科協回顧了2020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主要成果成效,並向全球青年科學家發出參與第三屆峰會的誠摯邀請。
  • 諾貝爾獎得主與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對話,聽聽說了啥?
    本次圓桌會邀請了50名國內外青年科技領袖代表,採用國際連線,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聚一堂」,交流思想,互學互鑑,共話青年為可持續發展行動。本次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導,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YES)聯盟聯合主辦,會議分為閉門會議和座談會兩個階段,閉門會議針對《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宣言》開展跨學術領域專題研討。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記者對話5位著名科學家——科學人永遠是年輕
    科技的未來在青年。科學精神中包含的進取、質疑、創新,科學賦予我們的豐富創造力、無限可能性,都與青年的氣質高度重合。  在溫州舉行的2019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無論意氣風發的科學新秀,還是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得主,人人仿佛都是科學的青年,朝氣蓬勃,激情澎湃。
  • 90後清華女博士白蕊:攻克世界級生物難題,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總書記就十分注重青少年的培養,他特意給青少年們寄語願他們有理想、有擔當,只有青年人做到了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能有前途,民族才能有希望。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代表著祖國的希望,如今隨著九零後已經逐漸成年,他們也開始在社會當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 清華女教授放棄中國投奔美國,攻克世界難題,能否得到國人祝福?
    但是,她放棄了自己的祖國,去了美國,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功地徵服了世界上50年來沒有人攻克的難題。「知識改變命運」和「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是我們自小就知道的原則。在這個非常現代的時代,人才在國家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才為其他國家做出了貢獻。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顏寧。以前,這位生物學家拋棄他的祖國去美國的消息在全球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國際青年醫學科學家研討會聚焦醫藥發展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而科技的未來在青年。10月18日下午,作為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重要版塊之一,一場由頂尖科學家高端引領、讓青年科學家深度參與、令民營企業家對接成果,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高峰會議——國際青年醫學科學家研討會暨中國(溫州)醫藥峰會,在溫州市七都金融科技文化中心舉行。
  •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每一個人也都是希望自己能夠一夜成名,而成名的方式有很多種,依靠著自己的科研實力去成名,這也是一個異常艱辛的過程,可能努力了一輩子,也未必會完成這個夢想,但是中國的一個年輕的科學家曹原就做到了。中國「天才少年」攻克百年難題,榮登世界十大科學家之首!驕傲!
  • 如何科學地穿越未來?科學家為啥在臺上玩自拍?聽完這次峰會的科學交響三部曲,你全知道了
    因為有這些品質,我們才得以不斷攻克科學難題,建設美麗星球,更讓我們不停發問、求索,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也是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的核心。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浙江省科協聯合都市快報共同策劃的「寓見未來」科學交響三部曲——《天問》、《寓言》和《使者》在讓峰會奏出了最美的科學交響曲。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難題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
  • 「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20日閉幕
    記者 林瑞琪 攝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葉欣童20日,為期兩天的「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州閉幕。在當天舉行的「成為——傑出航天青年說」論壇上,中國宇航學會青年科學家俱樂部正式宣布成立,致力於打造一支宇航領域有創新活力和影響力的青年科學家隊伍。
  • 中國美女科學家攻克超連續光譜難題,並超越了美國!
    中國美女科學家攻克超連續光譜難題,並超越了美國!我國現在的發展是比較不錯的,並且還是一個持續上升的狀態,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所有東西發展都是很好的,在我國的一些科技研製領域以及一些高精尖技術的突破上面一直是非常難以進行一些跨越的,而為了能夠改變這一境況我國的科研人員也一直在做著很多的努力,就是想要把這樣的短板區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