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區二十八項功能,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歡迎您!

2020-12-06 騰訊網

場館概況

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崇州館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為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及正確避震逃生技能,於2012年9月投資2029.74萬元興建的社會公益性項目,基地選址崇州市街子鎮味江大道北段462號,佔地8.3畝,其中建築面積2690平方米,分為序廳、4D影院、地震模擬體驗區、地震災害區、地震知識區、防震減災區、避震訓練體驗區、結語區等,其28項功能各異的內容共同為省內外遊客生動詮釋著「災由天註定,事由人為之」的永恆主題。場館分為序廳、4D影院、地震模擬體驗廳、二樓知識展廳。

場館一樓

1 序廳

2

地震模擬體驗廳:模擬地震後的破壞實景,配備有儀器和地震模擬臺,讓參與者體驗地震時地動山搖的感覺。

3

4D影院:影院將震動、墜落、吹風、噴水、掃腿等特技引入地震影片,高度還原地震效果。

場館二樓知識展廳

1

地球知識(共5項):世界地震帶分布情況、中國地震帶知識及分布、四川省地震帶分布及背景、成都地震帶分布及背景、地球內部知識。

2

地震知識(共15項):世界地震大事記、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知識、地震相關概念沙盤演示講解、地震分類、地震震級及烈度知識區、地震預警、各時期監測儀器設備、地震宏觀前兆立體投影觀看、地震記錄時刻鐘、地震捕捉模擬沙盤、地震波模擬道具、地震次生災害、震後恢復及防疫展區、知識搶答展臺。

3

防震避險綜合體驗(共5項):心肺復甦現場救助訓練、家庭避震小屋參觀學習、地震傾斜體驗小屋、地震虛擬仿真場景、房屋抗震設防設計模型。

基地以現代化的展示手段,融展示與互動、參觀與體驗、學習與娛樂、傳統現代、科學與藝術於一體,使觀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欣賞自然的奇特,感受科技的魅力,體驗學習的樂趣,掌握避震逃生的技能,是具有時代特徵、成都特色的專業性的防震減災科普館,也是融合景區旅遊,立足青少年、面向社會宣傳的重要窗口。它以豐富多彩的常設展,緊跟重大活動的臨時展、貼近我市防震減災示範學校中小學生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和震撼心靈的防災減災4D影片吸引各方觀眾,最大限度地擴大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受益面,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為促進我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來源:四川應急

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2019-05-12 20:58: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北海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檢查指導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開展運維...
    1月6日,北海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到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檢查指導運維工作。檢查組聽取了教育基地2020年度組織宣傳工作情況的匯報,並對基地互動區和3D影視廳配套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調研科普展區宣傳知識內容,為下一步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知識點更新做資料收集。
  • 煙臺市在全市學校和幼兒園部署開展校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
    近日,為最大限度提升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煙臺市政府安排部署,煙臺市應急局、教體局、科協聯合印發文件,在全市學校和幼兒園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文件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通過設置防震減災專題宣傳欄,張貼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掛圖,組織黑板報和手抄報評比,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主題班會,播放防震減災宣教片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陳傳慧總工程師一行首先為訓練基地的官兵們送去了《城鄉地震應急避險手冊》、《前兆宏觀異常現象》、《地震科普知識300問》等地震科普資料,並仔細講解了地震產生機理、地震三要素、常見地震災害情況等地震科普常識。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再添防震減災 科普示範學校
    本報訊 近日,在海南省地震局與省教育廳共同組織開展的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申報認定工作中,海口市第二中學、五源河學校、瓊山椰博小學、美蘭實驗小學、蒼西小學被認定為海南省2020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20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 中國地震局公布2021年18項競爭性課題 促防震減災現代化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27日公布中國地震局2021年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競爭性課題,針對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共設立4大類8個方向18項課題,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課題研究單位,旨在為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提供決策支撐。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 防震減災實用科普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山東防震減災科普廣度深度不斷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取得長
    在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的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內,來自山東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36名隊員正在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進行訓練。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隸屬於山東省地震局,是目前國內地震救援技能培訓三大基地(北京、蘭州、山東)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省級地震災害專業訓練接地,為省市縣三級培育和鍛鍊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力量。園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
  • 我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
    近日,省地震局公布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浙江省市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所轄平湖市榮獲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2020年,我市按照「依法行政、規劃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示範引領」的工作思路,市縣聯動,紮實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首先是地震監測能力不斷增強。
  • 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廈門舉辦
    央廣網廈門7月28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陳暉 滕欽祥)作為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重點科普活動之一,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28日在廈門市集美區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30名選手同臺競技,在激烈比拼中分享傳播防震減災知識。
  • 汶川大地震中的「最牛學校」變身防震減災科普館
    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4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項目已於近日開工建設。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位於成都市彭州市通濟鄉白鹿鎮金橋村原白鹿中心小學——即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聞名遐邇的「最牛學校」範圍內。該校園和斷橋地震遺址、小魚洞斷橋地震遺址、上書院災後恢復重建等自然與人文遺存,是汶川地震後得到完整保護和極具辨識度的標誌性景觀。升級改造後的白鹿館分為科普廳、影像廳、綜合廳、遺址區和廣場區五部分。
  • 養正小學多措並舉開展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講座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慧慧 通訊員 孫子涵 煙臺報導  為切實提高全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日,煙臺市芝罘區養正小學邀請煙臺市應急局一級主任科員宮秀春到校指導地震科普工作,並為全體師生開展了以「知識守護生命」為題的防震減災專題講座。
  •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嘉興市榮獲2020年度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 發布日期:2021-01-06 17:34 信息來源:市科技局 瀏覽次數:
  • 樂山市「五著力一加強」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日前,樂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樂山市 2021 年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方案》,以「五著力一加強」為重點任務,突出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積極謀劃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一是突出針對性提升薄弱環節工作。
  • 市防震減災中心在全省2020年度市級地震業務考核中奪冠
    近日,從山西省地震局獲悉,在全省2020年度地震業務考核中,市防震減災中心榮獲綜合考核第一名,同時獲監測預報、震害防禦、公共服務3個單項工作先進。去年以來,市防震減災中心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高質量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 四川防震減災宣傳報導工作
    看新時代四川防震減災·行業篇及時、廣泛、科學的防震減災宣傳報導,有利於增強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提高社會民眾防震減災技能,有利於營造良好的防震減災社會氛圍、促進防震減災事業健康發展,有利於凝聚抗震救災工作力量、推進抗震救災工作開展。
  • 彭山四小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
    四川在線眉山訊(唐議 羅清睿 許勇 特約記者 劉樹軍)為切實做好防震減災工作,促進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踐行好科學發展觀,5月22日,眉山市彭山區第四小學集中開展了一次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該校800餘名師生參加活動。有效的活動,既讓師生們掌握了防震減災的相關知識,又增強了師生們的防震減災意識。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戴泊生: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 記者:汶川地震十年來,我國包括內蒙古的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飛速發展和進步,那麼內蒙古在防震減災工作哪個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
  • 香水園街道開展「冬奧平安、防震減災」主題教育活動
    為全面做好轄區防災減災工作,充分發揮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帶頭引領作用,維護冬奧會安全形勢穩定,12月7日,香水園街道在興運嘉園社區組織「冬奧平安、防震減災」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邀請到區應急局和中國科協地震科普講師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