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28日,是唐山抗震救災44周年紀念日。在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的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內,來自山東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36名隊員正在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進行訓練。
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隸屬於山東省地震局,是目前國內地震救援技能培訓三大基地(北京、蘭州、山東)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省級地震災害專業訓練接地,為省市縣三級培育和鍛鍊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力量。園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地震救援綜合訓練樓、地震救援傾斜樓、綜合訓練廢墟、單兵訓練場、拓展訓練場、體能訓練場、應急車輛及物資儲備庫、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農村民居示範工程等建(構)築物及配套訓練場地,能夠面向專業救援隊、社會救援力量、第一響應人等救援隊伍提供地震搜救技能訓練、地震現場工作演練、地震應急救護實操和地震應急現場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性教學訓練場所。
目前基地已承擔了全國省市地震專業救援隊、社會救援力量、第一響應人等培訓訓練任務30餘期,參訓人員達1500餘人。
同樣坐落於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內的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是全國獨立建築面積最大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場館,是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近日,科普館二期工程正式投入啟用,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認識山東廳」,布展面積約600平方米,涉及展項20餘項。主要展現山東的地震構造特點、地震災害防控能力以及山東歷史上最大的地震--郯城地震的場景再現。展廳內規劃建設了「認識抗震結構房屋」大型互動塗繪、地面互動體驗、地震逃生VR體驗、應急物資大搜集體感互動、地震知識大闖關遊戲等互動體驗展項。
科普館自2017年「防災減災日」開放以來,已累計接待大中小學校及社會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軍隊及武警等參觀人數近5萬人。其中,2019年接待中小學生研學及參觀團隊150餘批次,參加研學活動的中小學生近2萬人次。
據悉,近年來,山東不斷優化完善全省地震臺網建設,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得到長足進步,全省137個縣(市、區)都有測震臺、強震臺、前兆骨幹觀測點,主體地區地震監控能力達到1.5級,部分地區達到0.8級。做好重點地區震情監視跟蹤,常年堅持有感地震後組織開展臨時會商,在震情研判中注重擴展利用氣象、水文、畜牧等部門的觀測資料,較好地把握了山東地震趨勢。其中,馬陵山地震臺建成全國唯一的國家地震儀器比測基地,具備800臺套設備同時比測的能力。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通訊員 董瑩瑩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