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2021-01-10 河北新聞網

三地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三地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先期開展觀測臺站標準化建設與改造試點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曹智)從省地震局獲悉,近日,省地震局會同北京市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聯合編制印發了《京津冀監測預報業務一體化改革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全面提升京津冀區域的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按照方案,三地將結合京津冀監測臺網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固定臺網、流動觀測網型按照10年尺度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依據業務需求給出觀測周期和實施時間;每2年對觀測臺網進行監測及預報效能評估並提出優化方案。在京津冀地區先期開展觀測臺站標準化建設與改造試點。

京津冀區域流動觀測業務將統一人員隊伍管理,共享觀測數據和分析處理結果。根據劃定的年度危險區組織流動手段的加密觀測,以更好地服務於三地的震情研判工作。三地將充分發揮學科片區維修中心的設備優勢和技術優勢,統一建立備機備件庫,安排設備更新升級,統一進行儀器調配。

三地將依託現有網絡安全監控平臺、業務系統監控平臺資源和技術優勢,組織研發地震監測全流程一體化監控平臺,實現監測業務全流程在線可視化監控,定期產出監控日報、月報、年報。監控服務內容由各單位按需定製,包括在網運行儀器狀態、數據採集傳輸、臺站室內外觀測環境和業務系統運行等信息。

實現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站點布局統一設計,站點建設和設備選型、採購、檢測統一進行。建立京津冀區域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統一匯集、存儲、分析解算,提供預警和烈度速報信息,做好信息服務推廣和重點行業對接工作,探索預警信息服務市場化運作。依託預警工程在三地開展地震信息感知網試點應用。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8日在北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時期,中國地震監測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其中首都圈1.0級,東部地區2.0級。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
  • 山東防震減災科普廣度深度不斷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取得長
    在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的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內,來自山東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36名隊員正在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進行訓練。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隸屬於山東省地震局,是目前國內地震救援技能培訓三大基地(北京、蘭州、山東)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省級地震災害專業訓練接地,為省市縣三級培育和鍛鍊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力量。園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_新聞中心...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8日在北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時期,中國地震監測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其中首都圈1.0級,東部地區2.0級。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
  •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借力信息化提升防震減災水平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實時接收全國臺站數據和全球多個臺站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國外地震速報能力不斷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正在推進的信息化平臺建設。
  • 京津冀、四川、雲南將 試運行秒級地震預警
    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於會議指出,今年要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確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雲南實現預警功能建設目標,推進高鐵預警試點,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
  • 內江新增7個流動地震臺 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內江市威遠縣鎮西鎮、新店鎮安裝布設7個流動地震臺,對該區域地震活動進行加密觀測。本次布設的7個流動地震臺,將與該區域內已有的10個省級流動臺站共同組成流動地震監測臺網,進一步減小地震監測誤差,提高對該地區地震監控的能力和成震機理的認識。
  • 地震科普|你對「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了解多少?
    「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根據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數據,對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預測,由政府統一向社會發布的地震預測意見。根據時間尺度的不同,地震預報可分為5個階段: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臨震預報和主震後餘震預報。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地震預警≠地震預測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減小當地的損失。其預警原理是電信號的速度比地震波快,這兩者的「時間差」即為地震預警時間。有時候地震預警只有短短的十幾秒甚至幾秒,但是對地震來說是已經非常寶貴的時間了,如果反應及時,這個時間完全可以躲避到家中的三角地帶,提高生存率。
  • 陝西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5級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文晨)地震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準確地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做好地震短臨預報,能夠有效減輕地震災害,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十三五」以來,陝西地震監測預報效能不斷增強,在三秦大地織起一張「安全網」。
  • 今年6月起,京津冀、四川等地將試運行地震預警
    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於8日在京召開。會議指出,今年要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確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雲南實現預警功能建設目標,推進高鐵預警試點,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2020年10月13日,當日是國際減災日,在北京中關村街道安全宣教基地,工作人員指導居民學習地震應急逃生。
  • 四川內江新增7個流動地震臺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內江市威遠縣鎮西鎮、新店鎮安裝布設7個流動地震臺,對該區域地震活動進行加密觀測。本次布設的7個流動地震臺,將與該區域內已有的10個省級流動臺站共同組成流動地震監測臺網,進一步減小地震監測誤差,提高對該地區地震監控的能力和成震機理的認識。
  • 如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這款監測系統能提前預警71秒
    打開APP 如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這款監測系統能提前預警71秒 發表於 2017-08-11 10:21:32   近幾日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已經遭到了新聞界刷屏,截止目前為止,這次地震已造成20人死亡,439人受傷。
  • ...地震局:今年6月起在京津冀、四川、雲南等地試運行秒級地震預警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劉夏村)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於8日在京召開。會議指出,今年要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確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雲南實現預警功能建設目標,推進高鐵預警試點,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
  • 中國發布兩監測站網十年規劃:提升地震監測預報現代化水平
    記者當天從中國地震局獲悉,該局歷時近1年編制完成的《中國測震站網規劃(2020-2030年)》和《中國地球物理站網(地殼形變、重力、地磁)規劃(2020-2030年)》已於近日印發,這兩個監測站網規劃聚焦提升地震監測預報現代化水平,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範能力,提升國際前沿地震科學研究服務能力。  為什麼要編制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規劃?這兩個十年規劃的目標任務有哪些?又如何推動目標實現?
  • 中國地震局:今年6月起在京津冀、四川、雲南等地試運行秒級地震預警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劉夏村)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於8日在京召開。會議指出,今年要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確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雲南實現預警功能建設目標,推進高鐵預警試點,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
  • 「地震預警」與「地震預報」有什麼不同?
    「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報」!雖然它倆只是一字之差,但兩個概念不能再混淆了! 「地震預警」是指在破壞性地震發生以後,在某些區域可以利用「電磁波」搶在「地震波」之前發出避險警報信息,以減小相關預警區域的災害損失。 「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的地震事件進行科學預測,根據相關法規發布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等信息。
  •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最近我國各地地震頻繁,在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大的人員傷亡,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準確預測或者預報地震;我國目前為止只有一次預測或者預報準確過並做出了有效的預防措施,是1975年2月4日在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強烈地震。關於地震預測或者預報的難度以及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社會壓力和恐慌,這是地震預測或者預報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數據共享可提高地震海嘯監測預警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數據共享可提高地震海嘯監測預警 連發!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10月16日發布兩則地震海嘯消息:北京時間8時28分、9時3分,洛亞蒂群島東南新喀裡多尼亞海域接連發生6.6級、6.8級淺源地震,觀測結果表明未引發海嘯。半個多月前的9月28日,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印度尼西亞發生7.5級地震,並在震中南側70公裡的帕盧灣引發強烈局地海嘯,造成嚴重傷亡。
  • 地震監測新領域:洪水預警!
    洪水危害極大,但是預測預警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然而,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表明,地震監測可以為洪水預警做出貢獻。事情還要從1994年說起,尼泊爾境內有大量的冰川,天氣溫暖時冰川融化,極易發生洪水,1994年10月7日,一個原本能擋住冰川湖的天然水壩突然爆裂(堰塞湖潰壩了!),洪水衝入了下遊的村落,致使21人喪生,損壞了800多畝的農田。
  • 地震可以預測嗎?人們是如何進行地震預警的?
    人類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研究如何預測地震。但是地震預測是相對比較困難,由於人類對地震產生、發生的機理研究還遠遠不夠,目前的技術還不能準確地預測地震,但是地震是可以預警的。地震預警就是在地震發生之後警告周邊的人,地震馬上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