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內江新增7個流動地震臺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

2021-01-10 氣象小秘書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內江市威遠縣鎮西鎮、新店鎮安裝布設7個流動地震臺,對該區域地震活動進行加密觀測。本次布設的7個流動地震臺,將與該區域內已有的10個省級流動臺站共同組成流動地震監測臺網,進一步減小地震監測誤差,提高對該地區地震監控的能力和成震機理的認識。

今年以來,內江市積極推動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進一步擴大地震監測網絡覆蓋面,全力推動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地震預警項目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12個一般站和5個地震信息預警終端建設,4個基準站、6個基本站、4個地震緊急信息轉發平臺設備安裝已完成,項目建成後,將填補本地區地震監測預警的空白,加強內江及鄰區地震活動監視,實現重點地區秒級地震預警。同時,在威遠地區架設高密度強震觀測網MEMS強震儀10套,開展為期2年的地震科學觀測,深化對川南地震活動性的科學認識,推進從「地震事件監測」到「地震災害監測」的轉變。

(責任編輯:尚立堅)

【來源:四川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內江新增7個流動地震臺 地震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高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內江市威遠縣鎮西鎮、新店鎮安裝布設7個流動地震臺,對該區域地震活動進行加密觀測。本次布設的7個流動地震臺,將與該區域內已有的10個省級流動臺站共同組成流動地震監測臺網,進一步減小地震監測誤差,提高對該地區地震監控的能力和成震機理的認識。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開建 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王軍)今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加上中國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在四川規劃、建設的2003個臺站,四川將有5000個地震監測臺站。
  • 京津冀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
    三地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三地攜手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先期開展觀測臺站標準化建設與改造試點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曹智)從省地震局獲悉,近日,省地震局會同北京市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
  • 接入地震預警系統 四川村裡的大喇叭能自動發出預警了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村村響」應急廣播的地震預警功能,來自減災所研發的「四川智造」地震預警技術成果,「未來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動更多地區的應急廣播接入地震預警功能,進一步發揮地震預警成果的減災實效。」而這也標誌著地震預警「最後一公裡」將繼續打通。
  • 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地震能不能提前預警?
    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8月9日早上9點30分,九寨溝7.0級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四川地震(圖片來自網絡)既然地震給人民帶來這麼大的財產損失,能不能提前預警呢?地震預警真的能救命嗎?地震預警是怎麼回事?
  • 四川將在年內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
    王競 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11月2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我省將在年內實現四川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自國家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四川省地震局加快項目建設、加大合作力度,加快形成公共服務能力,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截止目前,臺站建設完成率已達88%,其中800多個一般站已投入試運行,整體運行率基本穩定在90%以上。預警中心已初步具備數據處理功能並投入試用。預警終端部署完成率達94%。市縣轉發平臺已覆蓋全省所有市州、85%的區縣。
  • 四川將在年內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
    舉報   央廣網成都11月25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四川省將在年內實現四川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
  • 地震監測預報能力越來越強!衡陽形變臺正式投入試運行
    衡南縣雲集鎮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基本站觀測擺墩施工現場地震究竟發生在哪裡?地震震級有多大?造成的災害有多大……12月1日,記者自市地震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加緊推進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預計,明年年底,項目將全面竣工,並投入運行。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 平均響應速度縮短至5.4秒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文/圖4月29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新增1800個,總量達到3000個。
  • 陝西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5級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文晨)地震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準確地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做好地震短臨預報,能夠有效減輕地震災害,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十三五」以來,陝西地震監測預報效能不斷增強,在三秦大地織起一張「安全網」。
  • 四川將在年內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_民生_中國西藏網
    央廣網成都11月25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四川省將在年內實現四川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  自國家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四川省地震局加快項目建設、加大合作力度,加快形成公共服務能力,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 解讀| 四川長寧地震,成都提前 61 秒預警,怎麼做到的?
    雷鋒網查詢到,地震預警系統主要分為四個環節,地震監測、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預警信息發布、預警信息接收和應用。具體來說,在地震危險區域布設高密度的臺網,監測地震,監測儀將監測到的地震動的關鍵信息發送至預警中心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後預警中心發布預警信息,用戶接收預警信息並進行避險和緊急處置。
  •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數據共享可提高地震海嘯監測預警
    全球海底開啟震動模式,數據共享可提高地震海嘯監測預警 連發!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10月16日發布兩則地震海嘯消息:北京時間8時28分、9時3分,洛亞蒂群島東南新喀裡多尼亞海域接連發生6.6級、6.8級淺源地震,觀測結果表明未引發海嘯。半個多月前的9月28日,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印度尼西亞發生7.5級地震,並在震中南側70公裡的帕盧灣引發強烈局地海嘯,造成嚴重傷亡。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8日在北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時期,中國地震監測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其中首都圈1.0級,東部地區2.0級。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
  • 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2.0版開建
    【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2.0版開建】還記得四川多次地震發生後,響徹小區、校園的地震預警倒計時「大喇叭」嗎?它所依託的大陸地震預警網絡將有「2.0版」了。4月29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正在四川啟動建設,到今年年底,該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連續兩天,四川北川發生兩次地震,且震心接近。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據北川應急管理局消息,地震發生時震感強烈,隨即,該局迅速組織收集災情,壩底、馬槽、禹裡、白坭、擂鼓等鄉鎮反饋信息,暫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具體情況仍在進一步核實中。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昨日同一位置也發生地震現場圖...
    10月22日11時03分,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壩底鄉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2公裡。據北川應急管理局消息,此次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出現裂縫、受損,無緊急轉移安置人員和被困人口。4.6級地震距離約1公裡,位於虎牙斷裂和汶川-茂縣斷裂交匯區,2010年以來汶川餘震區出現過7組4.5級以上地震成組活動現象,結合區域構造、地球物理觀測、餘震序列等,認為此次北川4.7級地震仍屬於汶川餘震區的正常起伏活動。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_新聞中心...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8日在北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時期,中國地震監測能力大幅提升,全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到2.5級,其中首都圈1.0級,東部地區2.0級。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目前,墨西哥、日本等國家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地震預警系統,而我國在汶川地震之後也加緊了相關建設。據了解,中國地震局總投資為18.7億元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於2015年6月獲國務院批准立項,2018年7月召開實施啟動大會,計劃於2020年在部分地區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報能力,2023年在全國形成地震預警能力。 地震預警系統是如何運轉並發揮作用的呢?
  •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目前,研究所與市縣地震局聯合應用該技術已建成延伸至31個省市區的、覆蓋面積220萬平方公裡的世界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佔我國地震預警一線區面積的90%,提前5年超額完成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任務覆蓋人口6.6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