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縱卷葉螟在什麼時間施藥防治效果好?飛蛾高峰期後7-10天

2020-12-05 雲眾地農服

稻縱卷葉螟是一種具有遠距離遷飛習性的害蟲,今年受氣候影響,遷入了大量的稻縱卷葉螟,廣西、湖南等地稻縱卷葉螟發生較重。近日修水縣農技人員在一季稻已經觀察到稻縱卷葉螟幼蟲,百叢卷苞200個以上,說明又一波卷葉蟲上來了,希望農民朋友能重視稻縱卷葉螟的防治。近期有不少農民朋友問田間蛾量多,稻縱卷葉螟什麼時期施藥效果好?

1、看到大量飛蛾(稻縱卷葉螟成蟲)到產卵到孵化幼蟲大概要多少天?

稻縱卷葉螟老熟幼蟲羽化成飛蛾後1-2天交配,羽化後3-6天是產卵盛期,卵期3-6天,因此從稻縱卷葉螟飛蛾最多一天算起,到產卵到孵化幼蟲大概要7-10天左右。同時,在稻縱卷葉螟大發生年份,建議在飛蛾高峰期後7-10天用藥防治,此期為卵孵化期至1齡幼蟲高峰期。

2、稻縱卷葉螟在什麼時間施藥防治效果好?

稻縱卷葉螟的表皮有蠟質層,並隨著蟲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厚,蠟質層厚則藥液不容易進入蟲體,所以大齡幼蟲抗藥的能力更強,防治效果低。因此,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關鍵適期是卵孵化末期至幼蟲低齡期(1、2齡)。若錯過最佳施藥時間,稻縱卷葉螟的蟲齡較大,宜更換藥劑或適當加大用藥量、藥水量,以期一次施藥將稻縱卷葉螟防治好。

今年部分地區稻縱卷葉螟發生嚴重,防治時可選用氯蟲苯甲醯胺、甲維鹽、茚蟲威、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甲維鹽·茚蟲威、甲維鹽·蟲蟎腈、甲維鹽+蝨蟎脲等農藥進行防治。若是稻漁綜合種養田塊,可選用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等生物農藥防治。

用藥防治稻縱卷葉螟要注意3點:一是施藥時一定要打足水,背式噴霧器不少於30公斤/畝,飛防不少於1.5公斤/畝,施藥時留淺水層,均勻噴霧,新生葉部位、葉片背面重點噴施,生長特別嫩綠的田塊要防治;二是根據稻縱卷葉螟有轉株危害的習性,應在早上10點前、下午5點後施藥,若施藥後4小時內下雨,需進行補施;三是目測秧葉上出現1-2個蟲苞時,需立即開始防治,不要等到秧葉白後才防治,錯過防治最佳時期,蟲齡較大,難於防治。

相關焦點

  • 稻縱卷葉螟來襲,不要怕,艾馬士來幫您
    近日,貴州黔南州福泉市的水稻受害嚴重,一般藥劑難以控制,山東恆利達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是稻縱卷葉螟危害,同時在田間發現了抗性更強的「黃金卷葉蟲」(學名稻顯紋縱卷葉螟)。卷葉螟食量驚人,為害速度快,十分可怕,恆利達工作人員帶上公司的殺蟲利器「艾馬士」前去為農戶解決難題。
  • 水稻田裡有飛蛾用什麼藥?正確識別蟲害類型,合理配藥防治
    水稻田裡有飛蛾,是螟蟲(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的成蟲,要注意辨別清楚,並根據飛蛾蟲量情況,對症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一般卵孵化高峰期用藥,從我們的經驗看,一般在田間看到飛蛾,大概一個星期左右用藥。因水稻種植季節、栽培方式等因素,螟蟲、稻縱卷葉螟存在世代重疊,即田間有飛蛾,也有幼蟲的情況,配藥時要注意選蟲卵均防的藥劑。稻縱卷葉螟成蟲識別:成蟲體和翅正面均為黃褐色,腹面黃白色。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稻縱卷葉螟:重點做好水稻中後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的防治,卵期人工釋放稻螟赤眼蜂壓低種群數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優先選用Bt.等生物農藥防治,防治指標百叢50個束尖。  螟蟲:水稻分櫱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春季越冬代螟蟲化蛹期翻耕漚田,壓低蟲源基數。各代蛾期應用昆蟲性信息素誘殺成蟲,卵期釋放稻螟赤眼蜂,幼蟲期應用Bt防治。
  • 2020年水稻防治這些害蟲!防治方法看這裡!
    其中,稻飛蝨、二化螟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稻縱卷葉螟局部偏重發生;三化螟在華南和西南局部中等發生,大螟、稻稈潛蠅、稻癭蚊等次要病蟲在局部稻區發生呈上升態勢。2020年水稻蟲害防治01稻飛蝨稻飛蝨是水稻蟲害的主要類型,可分為褐飛蝨、白背飛蝨和灰飛蝨,其中褐飛蝨危害最大,白背飛蝨危害次之。在早春時節或者乾旱少雨季節迅速繁殖。
  • 「黃金卷葉螟」——打不死的卷葉蟲(鑽心蟲),怎麼治?
    而黃金卷葉螟和稻縱卷葉螟在諸多方面有著明顯的區別:身體結構不同,黃金卷葉螟皮糙肉厚且體表有剛毛,藥液難滲透到體內。黃金卷葉螟為稻縱卷葉螟的近親,同屬鱗翅目螟蛾科。稻縱卷葉螟是綠色的,黃金卷葉螟為黃色,二者體型大小差不多,末齡幼蟲體長均在14-18毫米左右,黃金卷葉螟的成蟲蛾子比稻縱卷葉螟稍微小一點。
  • 水稻鑽心蟲,抗性高、危害大,趕快收藏這份防治大全!
    水稻最常見的病蟲害是三蟲三病,其三蟲分別為鑽心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蝨;三病分別為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水稻鑽心蟲,其實是一個統稱,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我們習慣把二化螟、三化螟,叫做鑽心蟲。鑽心蟲是威脅水稻高產穩產的一大難題,防治不科學會使水稻減產5%--10%,嚴重可減產30%左右。
  • 病蟲害科普丨稻稈潛蠅的危害與防治
    自70年代末以來,隨著雜交稻的推廣,冬種面積的擴大,該蟲發生區域擴大,在山區、丘陵區發生較多,局部地區受害嚴重程度甚至超過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蝨。該蟲原本以高海拔稻區發生較重,80年代以來有向低海拔山區擴展的趨勢。據報導,浙江新昌從1977年開始危害加重,80年代年發生面積達2000hm2左右,每年損失稻穀15萬~20萬kg。
  • 不同作物施藥技術及主要蟲害藥物防治
    施藥時田間應保持3cm左右淺水3~5d。(2)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圖1-7)屬鱗翅目、螟蛾科,又稱刮青蟲、白葉蟲、小苞蟲。圖1-7 稻縱卷葉螟1—卵;2—幼蟲;3—蛹;4—雌成蟲;5—雄成蟲引自李照會《農業昆蟲鑑定》藥物防治 在盛孵期和低齡期施藥,適期防治,往往施藥一次,即可達到防治的優良效果。
  • 如何防治?
    《名錄》記錄了草地貪夜蛾、飛蝗、草地螟、粘蟲、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小麥蚜蟲、馬鈴薯甲蟲、蘋果蠹蛾等10種一類農作物蟲害,小麥條銹病、小麥赤黴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馬鈴薯晚疫病、柑橘黃龍病、梨火疫病等7種一類農作物病害。
  • 趕緊防治稻飛蝨!
    從最新的病蟲情報,兩遷害蟲稻飛蝨、稻縱卷葉螟偏重發生,部分地區大發生。因此,建議農民朋友要重視稻飛蝨,及時防治。田間受害稻叢常由點、片開始,會比正常稻株矮,嚴重的造成「黃塘」「冒穿」等症狀。 2、發生規律 稻飛蝨具有遷飛性,春夏從南向北遷飛,也有本地稻飛蝨(短翅型褐飛蝨)。適宜在20-30℃溫度下生長發育,偏施氮肥、種植密度過大、較陰溼的田塊容易發生重。白背飛蝨、長翅型褐飛蝨成蟲具有趨光性。
  • 【高效殺蟲】高溫高溼天氣農作物蟲害用啥藥最有效?
    卷葉螟的發生一般在28-30℃以上,所以防止卷葉螟應該是甲維鹽的效果大大好於阿維菌素。斜紋夜蛾的發生一般在高溫乾旱的時候,也就是每年的7月-10月期間(盛夏),甲維鹽的效果更是好於阿維菌素。小菜蛾最適宜的溫度恰恰時22℃左右,也就是說這個溫度下小菜蛾才會大發生,所以就會出現甲維鹽防治小菜蛾的效果不如阿維菌素的情況。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總體而言,小麥白粉病、水稻縱卷葉螟、稻曲病、二化螟、玉米棉鈴蟲、蔬菜斜紋夜蛾、三葉斑潛蠅等發生較突出;條銹病、稻縱卷葉螟、稻曲病、棉鈴蟲、粘蟲、斑潛蠅等發生重於2016年;赤黴病、稻瘟病、紋枯病等發生較2016年有所減輕。
  • 常見40種殺蟲劑防治對象匯總
    >黃條跳甲一、有機磷類1、辛硫磷廣譜低毒,主要防治地下害蟲和鱗翅目幼蟲,對有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具有較好防治效果。10、乙醯甲胺磷低毒廣譜,適用於蔬菜、茶樹、菸草、果樹、棉花、水稻、小麥、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種咀嚼式、刺吸式口器害蟲和害蟎及衛生害蟲薊馬二、氨基甲酸酯類11、滅多威高毒,主要防治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蟲。
  • 阿維菌素這樣復配,殺菌殺蟲效果好,持效期40-50天
    它可以使害蟲在受害後迅速麻痺拒食,不活動、不取食,在1~2天內死亡。是真正的殺蟲「小能手」。可是由於人們不斷加大使用劑量,使得一些害蟲的耐藥性增強,最後形成了抗性。 現在高溫高溼,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蟲害高發,阿維菌素的應用也到了高峰期。阿維菌素單打獨鬥「不好使」的情況下怎麼辦?混用殺蟲劑可以增加農藥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