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間晶體就能把整個人類網際網路嵌入到幾個量子比特中

2020-10-26 煎蛋

聽起來仿若來自科幻小說的時間晶體,卻可能帶來量子網絡的下一次重大飛躍。日本團隊提出了一種使用時間晶體來模擬大型網絡的方法——幾乎不需要多少算力。

他們在10月16日的《科學進展》上發表了研究結果。

時間晶體是在2012年首次被理論化並於2017年被觀察到的物理對象。它是物質在時間結構上的自我重複。普通晶體,如鑽石或鹽,會在空間中重複其原子排列方式,但在時間上沒有任何規律性。時間晶體會自我組織並按時間重複其模式,這意味著它們的結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周期性地變化。

美國時間學會國家信息學研究所信息學教授、論文作者Kae Nemoto說:「時間晶體是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並且已經經過了多種多樣的實驗。但是,尚缺乏對時間晶體的性質、表徵以及可能應用的直觀、完整的了解。在本文中,我們提供了基於圖論和統計力學的新工具來填補這一空白。」

Nemoto和她的團隊專門研究了時間晶體的量子性質——它們如何以可預測的重複模式在時間之中周期運動,可以用來模擬大型專用網絡,如通信系統或人工智慧。

論文的第一作者、美國國立信息學研究所的Marta Estarellas說:「在經典物理的世界中,模擬大型網絡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將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我們不僅提供了一種表示和理解量子過程的新方法,而且是看待量子計算機的新穎角度。」

量子計算機可以存儲和處理多種信息狀態,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同時生成多個潛在線程來處理龐大的數據集,而非像傳統計算機那樣以線性的方式一一解答。

研究人員計劃在實測後,就使用時間晶體探索不同的量子系統。他們的目標是實際應用,將指數級的複雜網絡嵌入到幾個量子位中。

Nemoto說:「同時使用這種方法和幾個量子比特,就可以模擬一個複雜的網絡——規模相當於整個全球網際網路的網絡。」

https://phys.org/news/2020-10-crystals-future.html

相關焦點

  • 試想下 把全球的網際網路放到幾個量子位中是什麼體驗!
    HI,網際網路上又發生什麼大事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HI,網際網路上又發生什麼大事了? 日本團隊提出了一種使用時間晶體來模擬大型網絡的方法——幾乎不需要多少算力。 時間晶體 聽起來有沒有一種未來科技感?
  • 時間晶體:引導科學家進行未來的計算及其網絡
    晶體由於空間平移對稱性的破壞而產生。 類似地,平移對稱性也可以在時間上打破,從而出現離散的時間晶體。時間晶體(英語:Time crystal)的概念首先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朗克·韋爾切克於2012年提出,在2017年觀察到,它是物質在時間上重複地排列。普通晶體,例如鑽石或鹽,會在空間中重複其原子自組織,但時間上不會顯示任何規律性。
  • 發現時間晶體
    他們用一小塊嵌入了數百萬原子量級雜質(被稱為氮空位(NV)中心)的鑽石建造了一個量子系統;然後使用微波脈衝使系統脫離平衡,使得NV中心的旋轉以精確的時間間隔翻轉,這是時間晶體的重要標誌之一。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三月的《自然(Nature)》上。
  •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你還記得谷歌製造出一臺53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的科技大新聞嗎?量子計算機執行特定計算的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得多。就像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一樣,這個系統擁有53個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相當於傳統計算機中編碼信息的比特。為了製造更大、更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系統,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原型都必須克服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挑戰。
  • 量子計算機誕生,再連接光量子通信網絡,就能實現量子網際網路啦
    你還記得谷歌製造出一臺53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的科技大新聞嗎?量子計算機執行特定計算的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得多。就像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一樣,這個系統擁有53個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相當於傳統計算機中編碼信息的比特。為了製造更大、更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系統,目前大多數量子計算機原型都必須克服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挑戰。
  • 科學家成功讓量子比特相干時間延長一萬倍
    多虧了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努力,量子比特(qubits)現在可以更長久地保存量子信息。通過結合軌道運動和原子內部旋轉,研究人員將保持時間(或相干時間)提高到了10毫秒,比之前的記錄長了1萬倍。「我們用帶電粒子(看起來像一個洞)定義了自旋軌道的量子比特,被矽晶體中的雜質原子捕獲,」首席作者Takashi Kobayashi博士說,他是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科學家和東北大學的助理教授。「洞的軌道運動和旋轉是緊密耦合在一起的。這讓人想起一對嚙合齒輪,其中圓周運動和旋轉鎖定在一起。」
  • Nature:新型量子中繼器發布,人類邁向量子網際網路時代
    現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用一個可以捕獲、存儲和糾纏量子信息比特的原型量子節點來校正信號丟失。這項成果 3 月 23 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項研究填補了通向實用量子網際網路的缺失環節,也是長距離量子網絡發展的重要一步。
  • 60個量子比特超越經典超算,指甲蓋大小存儲整個世界!薛其坤院士:第二次量子革命來了
    按照量子力學的原理,只需要60個量子比特組成的量子計算機,就能達到經典計算機的極限算力。「當然這個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比人類首次登月還要困難,對做計算機、控制的人來講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德國也出臺了自己的量子技術計劃,每年投入1億元來發展,各個西方科技強國高度重視,每個國家都出臺了國家層面的計劃,積極參與到量子革命中來。去年10月24日,谷歌用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做了一個特殊的非通用計算任務,對一個量子隨機數生成器的輸出進行採樣,只花了200s就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一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未來,有了量子計算機,我們將不再需要高密度晶片。
  • 新技術使量子比特能保存信息的時間比以前的記錄長一萬倍
    新技術使量子比特的信息存儲時間比以前的記錄長10,000倍。來源:東北大學由於國際研究團隊的努力,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現在可以保存更長的量子信息。通過結合軌道運動和在原子內部旋轉,研究人員將保留時間或相干時間增加到10毫秒,是以前記錄的10,000倍。信息保留的這種提高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更長的相干時間使自旋軌道量子位成為構建大型量子計算機的理想候選者。
  • 科學家成功實現:延長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的壽命!
    量子計算機將在從網際網路安全到藥物開發的各個領域產生巨大影響。與經典計算機的二進位0和1不同,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可以採用這兩個值的任意疊加。這是因為必須小心地屏蔽量子比特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否則脆弱的疊加將在一個稱為退相干的過程中迅速恢復為1或0。為了延緩這種量子保真度的損失,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僅微弱地耦合到施加量子比特控制脈衝的控制線上。
  • 美國的量子網際網路劍指何方?
    這兩種做法最後很可能是殊途同歸,都是賠本賺吆喝,這其實就是整個量子信息技術目前的現狀。 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中,量子網際網路和QKD的努力都難有實質性效果,如果非要做比較的話,美方的做法還是略勝一籌。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美國在下面十年中主要是做基礎性科學研究,他們想要對付的是諸如量子中繼、量子比特存貯和量子通信協議等一系列攔路虎。
  • 有了量子網際網路就能開採更多的石油嗎
    近日,美國能源部在一場發布會上說,美國量子網絡的研究已從小規模實驗轉向全國性量子網際網路設施建設,預計用10年時間建成。溜達斯最近查了下資料,跟大家嘮嘮到底什麼是量子網際網路,到底需要怎樣建設量子網際網路,建成之後有什麼意義。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量子晶片
    多比特量子糾纏態的實驗製備是衡量量子計算平臺控制能力的關鍵標誌,國際競爭尤為激烈。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器件設計與製備、實驗測控及數據處理,由中國學者組成的聯合團隊成功將糾纏的比特數目推進到20。人們相信,一旦量子比特數達到50以上,它就能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展現超越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人類差不多用了70年的時間,見證了經典計算機從笨重又不穩定、動輒佔據整個實驗室、渾身布滿機械閥門的機器發展到便攜的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的進步;但還有許多經典計算機很難甚至無法完成的運算,量子計算機則可以勝任。
  • 量子網際網路背後的科學
    中國已經在某些城市之間實現了量子加密的早期應用,但跨越整個國家的完整量子網絡將需要十年的時間。構建整個量子網際網路,將需要從頭開始重新設計路由器,硬碟驅動器和計算機的等效產品-今天已經在進行基礎工作。當現代網際網路以經典計算機(現在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揚聲器和恆溫器的類別)之間的比特流進行流量傳輸時,量子網際網路將攜帶根本不同的信息單元,即量子比特或者量子位大自然中最簡單的實例—或0的問題。計算機晶片通過停止一些電流而讓其他電流流動來處理信息。硬碟驅動器通過將磁鐵鎖定在向上或向下位置來存儲文檔。
  • 全新的量子比特
    我們知道,超導體材料可以在沒有損耗的情況下將電子從一處直接傳輸到另外一處。這種材料一般只有一條「車道」,但是,最近發現的一種材料卻擁有一種奇特的性質,可以同時雙向傳導電流。這種材料被命名為「β-Bi2Pd」,是一種由結晶鉍和鈀構成的薄膜。
  • 1000個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或於2023年實現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5日報導,IBM公司近日公布了其量子計算機發展路線圖,其中包括到2023年建造一臺包含1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據悉,IBM目前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僅包含65個量子比特。圖源:《科學》雜IBM的新計劃還包括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建成包含127個和433個量子比特的中型量子計算機,並計劃未來某一天創建出包含100萬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IBM研究總監達裡奧·吉爾表示,他對自己的團隊能夠按時圓滿完成計劃充滿信心。
  • 中國學者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
    多比特量子糾纏態的實驗製備是衡量量子計算平臺控制能力的關鍵標誌,國際競爭尤為激烈。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器件設計與製備、實驗測控及數據處理,由中國學者組成的聯合團隊成功將糾纏的比特數目推進到20。每增加一個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將以指數倍增加。有報導指出,一臺3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一臺每秒萬億次浮點運算的經典計算機水平相當,是今天經典臺式機速度的一萬倍。人們相信,一旦量子比特數達到50以上,它就能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展現超越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 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再度刷新世界紀錄
    另外,據中國科大官方透露,該成果從投稿經國際同行評議到被正式接收,只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更「可怕」的是,這距離他們上次刷新世界紀錄只過去了 1 年半: 2016 年年底,他們同時實現了 10 個光子量子比特和 10 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
  • 研究快訊 | 熱力學量子物質中的虛時間晶體
    左邊:虛時間晶體在2+1維歐幾裡得空間中的典型的世界線時空構型。右邊:該量子微觀構型在宏觀測量時展現為「溫度晶體」 (密度波序參量隨溫度振蕩)。  熱力學量子物質中的虛時間晶體  研究背景  晶體是在空間具有周期對稱性的物質形態。人類對晶體的探索追溯到有文字記載以前。
  • 在鑽石中植入晶格缺陷,科學家攻克量子通信技術難關
    ▲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製造出含有(晶格)缺陷的鑽石,這些缺陷能夠用於存儲和傳輸量子信息,從而助力打造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這些缺陷能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以電子的形式獲取和存儲量子信息,並有效地將其與光子連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