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中部,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性沙漠。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的面積總和。
塔裡木盆地周圍高山圍繞,是一個大型的三面封閉性的山間盆地,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被阻隔在外,無法進入,因此這裡極端乾旱,形成了天然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不可思議的是,就是在這樣的大沙漠之下,竟蘊藏著巨大的地下水資源,水量堪比10個貝加爾湖,簡直就是一片「地下海洋」。
羅布泊則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最東部的邊緣地帶,是塔裡木盆地最低洼的地方。在很久以前,羅布泊是這片沙漠中最溼潤的地方,發源於山間的諸多河流匯聚於此,形成一個壯闊浩瀚的大湖泊,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
古時的羅布泊地區,水草豐美,一派生機盎然,曾孕育了樓蘭古國的燦爛文明。舉世聞名的樓蘭古國,曾經是絲綢之路上最繁榮的沙漠城市,往來貨物雲集,商客絡繹不絕,一派繁榮。
可惜,現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今日的羅布泊是生命的禁地,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遍布荒漠,只剩下大片鹽殼,周圍的環境也隨之惡化,是比塔克拉瑪幹沙漠更為乾燥的境地。
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高達5000多平方千米。比現在的青海湖大了一千多平方公裡。而在60年前,羅布泊其實還是水量豐富的超大湖泊。
來自天山、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的融雪,形成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這些諸多河流的河水源源不斷地匯聚於此,便形成浩瀚的羅布泊,湖水最主要來源於塔裡木河和孔雀河。
但在上世紀中期,由於塔裡木河的改道,人們的過度開發,周邊人們用水量的增加,氣候環境變化等種種因素的疊加下,最終導致流向羅布泊的兩條主要河流相繼斷流,不再給羅布泊供水。
而羅布泊湖區雖大,但卻很淺,最深的地方只有三米左右。而且這裡氣候乾燥旱,蒸發量大,短短幾年時間湖水就被全部蒸發乾,在1962年徹底乾涸。沒有了水,周邊生態環境開始惡化。流動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逐漸向湖中進軍,羅布泊很快被荒漠化,與大沙漠融為一體,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那麼,如果將塔克拉瑪幹沙漠豐富的地下水開採出來,引入羅布泊,羅布泊還有恢復昔日盛況的可能性嗎?
羅布泊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周圍的高山高原阻隔了外來水流,氣候極度乾旱少雨。很顯然,人工的改造,在極端乾旱的氣候面前,豐盈的羅布泊只會轉瞬即逝。要知道,羅布泊的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但由於風沙大和極高的溫度,年平均蒸發量在3000毫米以上,引入水源完完全全得不償失。而且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地下水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者,塔克拉瑪幹沙漠主要受西北風向影響,不斷向東遷移,羅布泊將不斷被吞沒。
所以人為幹預並沒有從根源上解決湖水乾涸的問題,不能使羅布泊的湖水存續下來,很快這片區域的荒漠景象又會捲土重來。世界上沒有哪個沙漠湖泊完全是靠地下水來造就的。
另一方面,開採塔克拉瑪幹沙漠地下水,難度係數也是很大的,因為這裡的地下含水層很深,開發成本也是極高的。而且,過度開採沙漠地下水,久而久之,就會破壞到地下含水層的穩定性,導致沙漠化更加嚴重。
可見,大規模開塔克拉瑪幹沙漠地下水,恢復羅布泊,是不具有可行性的。我們目前能做的只有延緩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