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集群協同執行任務具有諸多優勢

2020-10-15 啟飛應用

固定翼無人機集群協同執行任務已經成為無人機系統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人機在軍民領域受到了空前的關注並得到了迅速發展。因響應速度快、使用成本低、部署靈活等獨特優勢,無人機被普遍認為是未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平臺。但是,由於環境複雜性和任務多樣性,單無人機通常難以滿足很多實際任務需求,比如複雜惡劣的戰場環境,遮蔽物眾多的城市環境等,單無人機由於機載設備數量、感知視點及範圍受限等缺陷,通常難以執行持續目標跟蹤、全方位飽和攻擊等任務。故而,集群協同執行任務逐漸成為趨勢。相比於單個無人機,擁有分布式特徵的無人機集群在協同執行任務方面具有諸多優勢。具體而言:

1) 具有分布並行感知、計算和執行能力,更好的容錯性和魯棒性等。集群中的多架無人機可以通過異質傳感器的互補搭配,實現傳感的並行響應;可以通過執行器分別執行子任務,實現總任務的分布執行。當部分無人機出現故障時,其他無人機可以替代它完成預定任務,使集群系統具有較高的容錯性和魯棒性。比如,在使用集群執行察打一體任務時,無人機集群可調整不同無人機攜帶的不同偵察設備(如光電吊艙、合成孔徑雷達(SAR))的姿態,對目標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偵測,提高感知範圍和精度;可從多視角進行態勢感知,比如重點區域/敏感目標的三維實時重構、隱藏/偽裝目標的深度挖掘和學習分類等,獲取不完全甚至衝突的局部態勢信息;同時也可以對顯著目標的異常行為進行分析和預判,比如敵方人員是否準備發動襲擊、車輛/坦克是否集結進入作戰準備、飛彈是否進入發射狀態、作戰飛機是否準備起飛等;可從不同角度對同一高價值目標同時發動全方位飽和攻擊,提高殺傷力和命中率。當由於自身故障或敵方攻擊造成的部分無人機損失時,集群系統可通過敏捷重組,確保對重點目標的觀測或打擊效能不降級。

2) 可提升任務執行能力,完成單機完成不好或者不能完成的任務。協作的無人集群系統能夠實現超過單個智能無人系統疊加的功能和效率,具備良好的包容性和擴展性。在大地測量和氣象觀測等領域,無人機集群攜帶分布載荷可完成單機無法完成的多點測量任務;在環境監測等領域,可組成移動傳感器網絡有效監測大範圍的空氣品質。在軍事領域,無人機集群可以形成點面結合、靈活分組的自主系統,完成單個大型人機無法完成的任務。比如執行協同察打任務的無人機集群,部分無人機可以執行未知區域搜索的任務,部分無人機可以執行重點目標跟蹤的任務,部分無人機可以執行目標打擊任務等;甚至可通過接力方式,實現對穿越山洞等遮蔽環境目標的持續跟蹤。

3) 具有更高的經濟可承受性。通過合理的布局和協同控制,能夠使用分散式的低成本無人機集群系統代替成本高昂的單個複雜系統,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基於小型化、集成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和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的管理使用方式,可極大降低無人平臺的生產、運輸、維護、保障、使用成本。1 000架規模的無人機集群系統,其成本將低於1顆偵察衛星或1架有人機,但其綜合效能有望超越1顆偵察衛星或1架有人機。

轉載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的未來發展
    固定翼無人機集群協同執行任務已經成為無人機系統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人機在軍民領域受到了空前的關注並得到了迅速發展。因響應速度快、使用成本低、部署靈活等獨特優勢,無人機被普遍認為是未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平臺。
  • 行業科普|無人機集群表演=無人機智能集群嗎?
    通過對昆蟲間智能集群行為的探索逐漸湧現了諸多智能集群算法,如蟻群算法(Ant Colony System,ACS)和粒子群優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智能無人機集群就是基於生物集群行為,以單個無人機間通過彼此的感知交互、信息傳遞、協同工作在險惡的環境下可以低成本完成多樣性的複雜任務。
  • 翼眸科技科普「無人機集群表演=無人機智能集群嗎」?
    簡單的說,就是無人機群要在人工智慧的控制下,可以自主完成很多任務。,那就是單體都智能水平有限、個體能力較低,但這些生物通過相互之間的協同配合卻都有著非常強大的群體協作能力,能夠完成諸如蜂巢、蟻穴等即使是對人類來說,也都非常精巧複雜的「工程」。
  • 翼眸科技綜述小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未來發展
    在自然界中,為彌補個體能力的有限,諸多生物種群都能通過個體相互之間交流和合作呈現出某種群體行為,比如魚群的結群遊弋、鳥群聚集遷徙以及螞蟻協同搬運等。這些生物界的觀察激勵了研究人員深入探索集群系統群體行為的原理和模式,以期望實現僅通過系統內局部的信息交換,使外部呈現出規則有序的協同行為的工作機制。受此激勵,人們希望開發像鳥群、魚群一樣自由集結可以執行全局任務的無人機集群系統。
  • 無人機集群研究,不可不知的多無人機任務規劃設計
    現代的無人機系統已經不僅僅是發展初期的靶機、偵查機等飛機可同日而語了,在現代戰場環境下,一個複雜任務往往需要多架UAV利用群體的優勢才能完成,這個無人機群由一個龐大的數據鏈完成信息交互,在任務制定的過程中要求快速、經濟,並且要求足夠的餘量控制以確保任務的完成,同時由於戰場環境的複雜性和實時性,任務規劃要求具有快速反應的能力
  • 無人機集群可上天,同樣可入地 ——井下無人機集群
    2、井下無人機集群系統具有覆蓋範圍廣、監 測能力強等顯著優勢,通過協同控制多架井下無人機,可有效提高監控效率,而且還可以通過無線多跳的方式解決井下無人機單架平臺無線通信距離受限的問題,有利於監測與控制信息的傳遞。
  • 無人機集群技術核心
    無人機集群技術核心集群控制算法  多無人飛行器系統要實現相互間的協同就必須確定無人飛行器之間邏輯上和物理上的信息關係和控制關係,針對這些問題而進行的體系結構研究可以將多無人飛行器系統的結構和控制有飛行器地結合起來,保證多無人飛行器系統中信息流和控制流的暢通,為無人飛行器之間的交互提供框架。
  • 想研究無人機智能集群編隊,這些核心技術必須掌握
    無人機集群優勢低生產成本,高使用效率無人機集群系統一般由不同的平臺實現高低混搭。集群中使用大量分散的低成本系統形成功能互補。針對不同的任務目標,可通過調整搭配的各型無人機的數量快速適應,免去了開發專用複雜系統設備的成本。在軍事領域中,相比於傳統武器系統,無人機集群的壽命周期費用低。
  • 無人飛行器集群智能調度技術綜述
    隨著控制技術、通訊技術和智能調度技術的快速發展, 無人飛行器集群技術在區域監測與搜索、軍事偵察與打擊、信息通訊和物流運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無人飛行器集群技術能夠在極少人為幹預的情況下做出智能決策, 具有自組織性、協同性、並行性和安全性的優點, 是未來飛行器技術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 提高無人機集群通信可靠性,這4種核心通訊網絡技術要掌握
    在此背景下,將多架無人機組成無人機集群通信網絡可有效提高無人機通信的可靠性,成為未來無人機通信的發展方向。無人機集群主要是依賴於先進開放的通信網絡,無人機之間具備協同交互能力,整個系統呈現群體智能性,單節點具備可替代性。採用無人機集群技術,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務,同時整個系統具備較強的抗毀性、功能分布化等優勢。
  • 無人機集群控制策略研究現狀
    無人機集群控制策略是無人機集群的基礎,能夠解決不同類型無人機在集群編隊、隊形保持與重構等相關集群問題。李欣等人針對控制對象的不確定性、目標任務的複雜多變提出了集群智能控制的概念。段海濱等基於生物群集和無人機集群相似性出發,分析了二者自主控制的對應關係,並探討了仿生物群集的無人機集群自主控制中的核心問題。
  • 通過生物集群運動行為,開啟無人機智能集群研究新思路
    ,無人機集群將難以發揮協同的優勢,無人機之間可能會在時間、空間和任務層面上存在矛盾,發生衝突、碰撞的危險,導致既定任務無法完成。因此,建立一種高效的無人機集群管理和控制體系,對於應對複雜、動態、不確定的戰場環境,最大化地發揮無人機自身性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生物群體行為中所體現的分布式、自適應、魯棒性等特點,與實現無人機集群協調自主控制的要求相符合。研究生物群集行為的內部作用機理,並將其映射到無人機集群協調自主控制中,可以提高無人機在複雜環境條件下的智能決策和規劃能力。
  • 【每日動態】無人機集群/小型太空飛行器的無人機/抗幹擾彈藥
    1波音公司完成無人機集群自主協同飛行測試在澳大利亞克倫庫裡新建的昆士蘭飛行試驗場,波音公司5架無人機成功完成自主協同飛行測試,驗證了波音公司先進的自主技術,包括機載指揮控制和數據共享能力。測試中,長3.4米的無人機可以自主起飛,按要求進行編隊,最大測試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70千米。測試共持續10天,期間逐步增加無人機數量,直到最後5架飛機編隊飛行,重點是應用人工智慧算法使飛機「大腦」了解需求,同時利用數據鏈使飛機能夠與其他平臺進行通信,以便能夠協作完成任務。
  • 無人機集群——航跡規劃你不知道的各種算法優缺點
    我們都知道無人機(UAV )因具有可探測性低、造價低廉、不懼傷亡、起降簡單、操作靈活、系統配置多樣化、自動控制智能化等特點,因而在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早期的無人機都是按照地面任務規劃中心預先計算並設定好的航跡飛行,但是隨著無人機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複雜,其飛行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航跡規劃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
  • 分享一個多無人機協同編隊避障控制算法的思路
    目前,針對適應環境的控制算法問題,國內外已經做出了很多研究,但是普遍存在協同性不高和隊形保持不好的缺陷。很多研究人員將無人機群的編隊任務和避障任務考慮為競爭關係,認為避障時應首先解除編隊,飛過危險區域後再恢復編隊繼續飛行,但在一些環境條件下無人機群可以保持編隊隊形飛過障礙物空間。
  • 【重磅】飛彈集群智能突防技術的新發展
    多飛行器集中式控制方式是在中心控制站的統一指揮和控制下執行任務,具有良好的全局控制與決策能力,但是存在中心計算站計算任務重、對通信要求高等問題。多飛行器分布式控制方式通常採取協作的方式來解決全局控制問題,大量的計算和決策在飛行器本地進行,從而實現信息和控制的分散化。該控制方式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大大改善,使編隊具有較好的魯棒性和穩定性,但是分布式要求飛行器的具有較高的自主能力。
  • 美國無人集群城市作戰應用發展綜述
    無人集群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越障能力強、機動靈活、成本低等特點,可應用群體戰術,在城市空間執行自主偵察探測、自主目標識別、自主任務協同等,可以分布式協同為戰鬥人員提供戰場全局態勢分析,同時可以分布式協同智能決策,大大減輕作戰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降低人員傷亡概率,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 美軍無人機「蜂群」有多強,怎麼破
    通過吸納和集成最新的集群自主和人-群協同技術,該項目希望通過研究並攻克無人集群的複雜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集群規模、單體複雜性、群體複雜性、集群異構性、人-群交互等五個方面,從而釋放「蜂群」的巨大作戰潛力,取得城市作戰能力的突破性進展。2020年4月,DARPA已經將該項目推進到第五次衝刺,並將合同授予九個單位。
  • 成都,下一個工業級無人機的產業中心?
    未來已來集群化無人機集群是指由一定數量的同類或異類無人機組成,利用信息交互與反饋、激勵與響應,實現相互間行為協同,適應動態環境,共同完成特定任務的自主式空中智能系統。單個無人機作業時載荷相對較小,信息感知處理能力相對較弱,當面臨複雜的應用環境及多樣化任務時會受到多方限制,為解決這一「痛點」,未來無人機將以生物集群的形式,通過必要的控制策略來發揮集群協同效應,從而具備執行複雜多變、危險任務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無人機的優勢。
  • 國內無人機需求廣闊,無人機在軍用方面擁有強大動能與潛力
    如今,伴隨著現代作戰無人化趨勢的不斷加劇,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變得愈發重要和頻繁。無人機在軍事領域的落地,不僅能承擔偵察、打擊、運輸等任務,而且還能有效保障作戰人員的安全,對於戰場的顛覆作用不言而喻。   在近期發生的幾起國際爭端中,無人機便真實展現了其軍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