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關於MINI LED和Micro led的概念一直是眾說紛紜,這次好了,由多家企業參與起草、擬定的全球首個《Mini LED商用顯示屏通用技術規範》正式出臺了。明確定義,「Mini LED」即晶片尺寸介於50-200μm之間的LED器件。
《Mini LED商用顯示屏通用技術規範》由深圳市照明與顯示工程行業協會提出,並牽頭奧拓、TCL華星、艾比森、雷曼、洲明、利亞德、康佳、創維、強力巨彩、國星、三星等56家單位,依據全球顯示屏行業技術發展,結合我國Mini LED產業鏈企業特點,歷時半年,通過廣泛調研,經過15次反覆修改討論完成編制。所以MINI LED正在向著規範化、產業化發展,同行之間的競爭也變得健康有序!
其實,進入2020年的之後,MINI LED的話題就不斷,而且在剛過去不久的5月,MINI LED屏應用則更上一層樓,洲明UMini進駐人民大會堂,打造兩會新聞發布視頻交互新體驗;AET首臺8K0.7全倒裝COB顯示屏 入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參與央視舉辦的5G+4K/8K+AI/VR創新應用活動。前者進入人民大會堂,後者進入央視,皆是重要場合的應用,這對MINI LED在未來的發展是極大的推動作用。

MINI LED為何如此之火,是什麼把它推到顯示行業的風口?
Mini LED在近期的熱評,和當年小間距LED的面世有得一拼,從上遊的LED晶片廠商,到下遊的LED封裝廠商,再到應用端的顯示屏等系統廠商,再到電視電腦的終端電子消費品廠商,都在談論Mini LED,甚至摩拳擦掌,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等資源要在Mini LED上大幹一場。
目前,可以看到MINI LED是封裝廠商晶臺、國星光電在2020年的重頭戲,國星光電從自身優勢出發,積極提升Mini LED背光技術方案和製造工藝,提升控本能力,助力終端廠商拓寬Mini LED背光技術的應用領域。而晶臺為了即將起飛的MiniLED顯示應用,今年大幅增加資本支出至新臺幣60多億,其中50多億新臺幣已投入MiniLED的產能建置,當中又有8成是用於採購機臺設備,預計在今年底或是明年第一季裝機完成。
另外,還有TCL科技的李東生更是直言:「Mini LED是我們今年的重頭戲。」其他如海信、華碩、群創、友達、京東方等巨頭紛紛推出 Mini LED 背光或類似技術的電視、顯示器、VR 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這一系列的操作,是什麼把Mini LED推到了光電顯示行業的風口之上呢?
政策:國家規劃2020年符合高對比度等要求的 4K 電視銷量佔比 40%,並在2022 年全面普及,而8K電視銷量在2022年佔比超過5%。而相比,DLP、雷射投影、OLED 、 LCD等 技術的主要缺點之一在於對比度較低。相對的,能滿足高對比度的只有Mini LED。
大尺寸市場需求:Mini LED 相比小間距 LED 的重要特徵在於尺寸可以做到更大、間距做到更小,中國大尺寸顯示的快速增長,正為Mini LED顯示帶來空前的機遇。Mini LED的主要應用場景是會議室、指揮中心等有高端顯示需求的場所,其尺寸可以達到150寸甚至更大,彌補了LCD 等顯示產品在尺寸方面的不足。
超高清發展:同時,隨著2019年5G商用落地和超高清政策的發布,Mini LED產品已在包含安防監控、高端商顯、會議室、廣播演藝等場景實現應用,更易實現商業化的Mini LED成為LED企業抓住超高清顯示發展機遇的落腳點。
綜上所述,政策的嚮導、大尺寸的需求、以及5G、超高青的發展等使Mini LED目前備受青睞,未來,隨著5G、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各行各業對LED顯示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未來2-3年內,Mini LED將成為LED顯示市場主流應用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