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等4個集團競爭有多激烈?行業將從競爭走向競合!

2020-12-08 騰訊網

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半導體顯示行業大者恆大,行業整合會集中在幾個巨頭身上,未來全球這個行業剩3家,但是京東方集團董事長陳炎順曾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棵樹長不到天上,tcl科技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單獨一家企業不可能成為一個產業,而是需要不斷地結盟協同發展,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4個集團的關係

提升行業集中度,加速行業整合,總而言之,在三星顯示面板領域超過三星成為全球第一的華星,如今在Oled顯示屏領域也成功打破了三星、lg等巨頭的技術壟斷,未來將於半導體領域跟三星分庭抗禮,在大尺寸領域,京東方、TCL華星、三星顯示和LGD都是綜合實力較強的面板巨頭,這4個集團之間不光是競爭,還有合作關係。

在液晶領域,中國大陸面板廠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按現有產線規劃來看,2020年開始,中國大陸廠商佔比超過50%,未來將佔近70%份額,京東方未來有望成為柔性Oled的全球第二大廠商,到2017年,根據權威諮詢機構市場數據,京東方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均位列全球之首,目前全球產能最大的除了lgd外就是京東方,實際出貨面積今年京東方已經超過了lgd,全球的份額超過了20%,出貨面積超過了4000萬平方米。

按照網上的排名,華星已對是全球出貨面積、出貨量最大的液晶面板廠商了,真正的全球第一,華星、維信諾等主要面板企業的量產良率已爬坡至滿足批量出貨的需要,當時正值液晶行業盛世,各地不斷新上面板產能,有分析指出,國內京東方等的本土液晶面板企業也在研發Oled電視面板,lgd的Oled面板線落戶中國將使他們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投資建議,由於三星顯示面臨長期拐點,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tcl科技和華星a,兩家公司都是全球領先的面板廠商,將受益於此次價格上漲。

三星成為第一大客戶

2019年11月5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將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miniminorlimited股權,從而獲了華星的51%股權,並獲多數董事席位,同時,三星顯示將以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的對價款7.39億美元(約52.13億人民幣)對tcl華星進行增資,增資後三星顯示對tcl華星的佔股比例由5.02%增至12.33%,成為tcl華星第二大股東,david hsieh表示,京東方華星在京東方科技集團的資金支持下,正逐步挑戰華星在液晶電視面板產能的領導地位。

另一方面,京東方也琢磨與中電熊貓的液晶廠歸併,此結盟將避免tcl華星拿下中電熊貓的液晶廠,並擴大產能份額,Oled不同路線角逐戰將起,中國國內京東方的印刷式Oled量產技術比較接近於三星的方式,目前也有樣品對外展示,TrendBand數據顯示,一條為蒸鍍技術、一條為印刷技術,京東方擁有一條蒸鍍產線,tcl華星目前已規劃三條印刷Oled產線。

目前兩者都在積極研發噴墨印刷的製程技術,這種技術不需要蒸鍍有機物,而是直接印刷在基板上,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和製作流程,材料的耗損也要更小,三星顯示目前是京東方Oled面板的第一大客戶,京東方印刷Oled與qd顯示布局,京東方表示計劃在2020出貨超過4000萬塊柔性Oled面板,韓國agc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綜合玻璃製品廠商,目前正在與廣州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目標是建設世界最先進的工廠、生產世界最先進的玻璃基板,三星電子、lg電子和tcl電視在電視終端市場也展開了競爭。

三星在2009年介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領域,華星光電面板出貨量目前在行業排名第五,55吋電視產品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二,國內第一,過去5年,全球採用Oled面板和技術的廠商從3家迅速擴張到15家,幾乎囊括了全球所有主流電視企業,三星作為半導體製造商已然是全球霸主,彼時,有顯示領域的行業人士分析稱,tcl華星光電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排名中已躍居第二位,僅次於京東方。

幾家巨頭競爭劇烈

從電視終端市場回溯到面板市場,幾家巨頭之間的競爭雖然劇烈,但也孕育著協作機緣,京東方也在研發WOled蒸鍍技術,lg顯示可能會與京東方結盟以生產大尺寸Oled面板,印刷顯示作為qled和Oled顯示的實現方式,也是公司在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領域發展的重點,公司在顯示領域與華星是緊密的合作夥伴,在Oled屏幕方面公司有多款材料。

日前,中國面板巨頭華星宣布,其成功研製出中國首款採用噴墨列印技術的55英寸4koled顯示屏,成為列印Oled技術領域一項重要突破,依託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企業不斷開拓市場,與京東方、華星光電、國顯光電等十餘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行業領域也從液晶(lcd)面板縱深拓展到Oled、半導體產業,在今天的交流會上,tcl科技董事長歐陽鍾燦表示,未來印刷Oled是一個技術方向,tcl科技在技術路線選擇之後,資源投入會比較大。

京東方印刷Oled與qd顯示布局,擴大效益比較優勢是競合焦點,相比microled,李東生認為,印刷Oled將會快速發展成新一代顯示技術,並成為大屏幕市場的主流,以mini led為例,比來動作頻頻,熱度直線躥升,今年8月上旬,tcl發布了mini led背光電視,此外,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tcl華星及京東方均表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可量產出貨,三星預計明年推出mini led電視產品,並計劃在明年生產200萬臺,明年內,miniled將引起新一輪競爭。

整個行業將從競爭走向競合

美年健康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巨頭,選擇結盟阿里系,也標誌著整個行業或將由此前多年來的競爭走向競合,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應該保持戰略定力,清醒地認識到,今後一段時間競爭的重點應該是效益而非規模,尤其是在液晶領域,大陸面板廠在lcd顯示技術上已經初步形成比較優勢,但主要表現在產能、出貨量和產值上,大陸面板廠在lcd顯示技術上已經初步形成比較優勢。

因此,行業企業要以擴大對比優勢尤其是效益對比優勢為首要目標,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資深半導體分析師markli表示,當時正值液晶行業盛世,各地不斷新上面板產能,從競爭關係來看,david hsieh表示,三星顯示可能不希望lgd和京東方合作緊密,而京東方可能不樂見三星顯示和tcl華星聯盟過於牢固,任何一方的策略調整都將對面板產業生態與面板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焦點

  • 二十年間從競爭到競合 31路線折射青島公交變遷
    作為我市構建大交通格局的重要舉措,整合公交集團、交運集團成立的青島城運控股集團,從掛牌成立伊始,便肩負著優化調整全市公共運輸的重任。 321路等多條線路的調整,只是城運控股集團成立後優化調整島城公共運輸的舉措之一。從20年前引入競爭機制,將31路等劃給交運集團開始,到城運控股集團成立,20年間,我市公共運輸領域從競爭到競合,存在線路過長、重複運行、車輛無法有效調配等諸多問題待解。
  • 2020年中國閥門製造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競爭激烈「組圖」
    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閥門是一種壓力管道元件,它是用來改變管路斷面和戒指流動方向、控制輸送介質的壓力、流量、溫度的一種裝置,具有導流、截流、調節、防止倒流、分流或溢流卸壓等功能,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主要領域。
  • 中科院也入局,中國火箭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該項目是中科院進行火箭研發生產製造的基地,按計劃將研發生產1.5噸級固體運載火箭。,號稱是中國現在載荷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其實最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固定運載火箭的是航天科工的快舟系列,今年首飛失敗的快舟11號便已經達到近地1.5噸的水平,而中科院這款火箭計劃要2021年首飛。不過中科院的進入,也讓中國火箭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了。
  • 納晶科技:市場競爭激烈,但有諸多變數
    2019年國際顯示周(SID Display Week 2019),納晶科技董事長彭笑剛和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一起榮獲SID年度大獎。因此,納晶科技技術領先,研發實力強大,所處行業前景很光明,有機會未來科創板 IPO。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技術在落地應用的時候並不會一帆風順,納晶科技也不會因為有領先技術就一路高歌猛進,因為商業世界可不只看技術。
  • 縵圖攝影創始人黃逸涵:市場競爭會更激烈 海馬體照相館將保持創新
    作為攝影行業一個細分領域品牌,海馬體照相館也並不止步於此,近日,贏商網專訪到縵圖攝影創始人黃逸涵,他告訴贏商網,2017年除了繼續開出新的門店外,還將在質量上創造更多藝術美學空間,讓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 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考研報考不可盲目!這4個專業博士也很難就業
    有一些老師預測2021考研報考人數大概會超過400萬,但是當前研究生招生人數僅為100萬人左右。這就意味著在考研報考學生中,每4個人就有三個學生會淪為炮灰,可以看到考研競爭有多麼的激烈。雖然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是考研報考也不可盲目。從當前研究生畢業就業情況來看,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一些專業的就業情況很難讓人滿意。
  • 大牛教育: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學歷教育機構如何突圍?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教育培訓行業不斷升溫,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並且漸漸從只重規模的粗獷式擴張階段過渡到比拼教育質量、服務質量、企業精細化管理的競爭階段。行業競爭激烈已是常態,教育機構如何才能脫穎而出?作為華南地區教育行業最具渠道價值和行業影響力的優勢品牌,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牛教育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 合成樹脂瓦行業競爭激烈,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市場法則
    合成樹脂瓦行業競爭激烈,弱肉強食,適合成樹脂瓦行業在市場不夠開闊的情況下,加劇的競爭環境也就自然淘汰了一批企業,合成樹脂瓦行業競爭激烈,弱肉強食,適不斷地開發和更新產品,創造潮流才是合成樹脂瓦企業的目的。
  • 醬酒產業健康發展需秉持適度和競合理念
    但是,據了解,飛天茅臺酒在各大商超乃至茅臺專賣店等線下渠道仍然是供不應求,在京東及天貓等線上渠道中秒殺活動競爭激烈。從某種意義上講,飛天茅臺的「一瓶難求」帶動了時下的「醬酒熱」。可以預見,在醬酒企業喜笑顏開之時,激烈的市場競爭已不可避免。
  • 實用英語:Rat race 激烈的競爭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Rat race 激烈的競爭 2009-09-10 13:37 來源:美國習慣用語 作者:
  • 從產品競爭走向品牌競爭,這家羽絨企業如何布局?
    這兩種動物的絨毛都很輕,製成的床品蓋在身上不會有壓迫感,使睡眠質量更好。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的羽絨產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羽 毛通常指鵝、鴨、雁等禽類生長的羽毛,因其富有彈性,作為防寒填充料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在1870年開始輸出國門。
  • 數控車床操作工火熱需求 機械行業人才競爭激烈
    2012年4月12日,由英才網聯旗下機械英才網主辦的機械專場招聘會在海澱人才市場順利落幕。本次招聘會現場人氣火爆,展位座無虛席。職場新人老人同聚會場,競爭十分激烈。  逐漸進入招聘淡季,企業待招職位量縮減,求職人員數量並未見明顯減少,在今天的招聘會上,求職競爭十分激烈。
  • 紅牛市場份額之爭只是飲料激烈競爭的冰山一角
    今年年中,華彬集團下的功能飲料品牌紅牛向市場交付了一張銷售額139億的不凡答卷。紅牛從1995年引入中國,已經持續行銷20多年,在這20多年的發展裡,其銷量由前期連續十年的不足2億罐猛增到2015年的55億罐,2016年紅牛銷售額更是超過230億,市場佔有率接近80%。
  • 影兒集團官宣起訴超模呂燕 反訴呂燕公司不正當競爭
    「抄襲」衣款一事,影兒時尚集團4月30日官宣,認為呂燕多次「碰瓷」,旨在為其服裝品牌謀取知名度,表示將起訴超模呂燕及其公司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謀取利益,侵害影兒時尚集團名譽權,並提出巨額索賠。2013年呂燕創立個人品牌COMME MOI,在全國有十家左右店鋪,屬於中國女裝新品牌。相比呂燕服裝品牌的新和小,影兒時尚集團頗顯體量大,是中國領軍女裝企業。
  • 十張圖帶你看我國鋼結構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華東地區競爭實力更強
    在政策利好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鋼結構行業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2018年,我國鋼結構產值達6736億元,佔建築業總產值的2.87%。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目標顯示,2020年鋼結構用鋼量將達到1億噸以上。然而,目前我國鋼結構行業的集中度較低,2018年,行業內有6家企業的鋼結構產量在50-100萬噸之間。
  • 大尺寸面板競爭加劇,華星光電、京東方和三星「亮底牌
    大尺寸面板競爭加劇,華星光電、京東方和三星「亮底牌    慧聰LED屏網報導隨著華星光電在深圳的兩條11代線分別在2019年、2021年量產,華星光電在大尺寸面板上的市場佔有率將提升至全球前四,產能面積佔有率將達到14%,僅次於LGD、京東方和三星。  8K顯示是另一個制高點。京東方在SID2018上除了展示110、75、65英寸的8K裸眼3D顯示屏,還帶來13.3英寸8K顯示產品。日本已宣布將在2020年的奧運會上實現8K視頻轉播,這會加速8K普及的進程。
  • 國內面板行業龍頭公司京東方拿下蘋果OLED屏幕訂單
    前述京東方人士透露,京東方OLED的良率在過去幾年有了明顯的增長,但距離三星還有差距。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目前三星OLED的良率已經達到80%。京東方2019年上半年財報中透露了各條LCD產線的良率約為95%,但並未透露OLED產線的良率。為了快速發展OLED,京東方一直保持高研發投入,並積極吸引人才。
  • 應屆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 翻譯競爭太激烈技工需求大
    這些行業供小於求(前五位)  1.翻譯  (崗位4個,求職者151人,平均38人競爭一個崗位)  分析:英語作為很多大學都開設的常規性科目,每年上萬的英語專業學生進入職場,最初的翻譯工作由於工作體面、辦公環境好而受到人才的歡迎,從而帶來從業人數逐漸增多,因此近幾年來翻譯行業尤其是英語翻譯行業都普遍存在供小於求的現狀。
  • 康拓醫療IPO:上下遊風險並存,行業競爭激烈的處境如何擺脫?
    4年前,西安康拓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拓醫療)成功獲得了醫療行業內的知名投資機構弘暉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消息一出受到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
  • 肝素鈉市場競爭激烈 東誠生化布局進軍製劑市場
    此外,肝素原料藥競爭激烈,2011年以來價格持續下滑,毛利率有下降風險。  不過公司已經認識到,製劑業務薄弱是公司快速發展中的短板之一,並積極採取措施著力壯大製劑業務。本次對大洋製藥的收購計劃也被認為是該公司著力布局製劑業務的又一重要舉措。  肝素鈉市場競爭激烈  海普瑞股價的戲劇性走勢,提高了肝素鈉行業的市場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