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智庫觀點】醬酒產業健康發展需秉持適度和競合理念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趨勢下,高端白酒逐漸受到消費者青睞,國內醬香酒市場需求旺盛,加之產能的「稀缺性」和投入產出的高回報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布局醬酒產業,但是「醬酒熱」的背後存在因市場無序競爭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突破極限而導致產業發展大起大落的風險。
中經社分析師認為,醬酒產業布局要充分考慮環境和市場承載能力,產業資本要遵循理性審慎的投資理念,醬酒生產企業要秉持適度和競合的發展理念,嚴把產品質量關,加強營銷渠道管控力度,提升服務水平,保持產業健康發展。
利益驅動導致醬酒產能「蜂擁而上」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以全國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產量344.41萬千升,同比下降6.30%。其中白酒產量60.16萬千升,同比下降9.85%。1-10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產量4579.84萬千升,同比下降3.07%。其中白酒產量546.29萬千升,同比下降10.36%。
在利益驅動下,雖然全行業白酒產量下降,但醬酒產能卻在「迅猛」提升。
據茅臺官網報導,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約為47萬千升,佔全國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佔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產業集群。2019年,茅臺集團出臺《茅臺集團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屆時茅臺集團旗下茅臺酒、系列酒產能各5.6萬噸,以及習酒產能5萬噸,為茅臺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據了解,四川省瀘州市正在打造年產6.1萬噸優質醬香酒的茅溪鎮醬酒園區。《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提出明確的目標,到2020年,瀘州全市白酒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地位更加穩固,國際知名的白酒產區基本形成。
2020年10月25日,總投入50億元的郎酒吳家溝生態釀酒區正式宣布啟用。郎酒表示,今年郎酒醬酒產能3萬噸,老酒儲量13萬噸,吳家溝生態釀酒區全面投產後,醬酒產能將提升到5萬噸,再爭取用5年時間達到30萬噸老酒儲量。
醬酒市場擴容迅速環境承載壓力凸顯
2019年,茅臺集團實施茅臺酒與茅臺醬香系列酒「雙輪驅動」戰略,飛天茅臺酒在直銷渠道共銷售2651.84噸。2020年貴州茅臺計劃向市場投放3.45萬噸飛天茅臺酒,四季度直銷渠道計劃銷售4160噸,佔全年計劃投放量的八分之一。
但是,據了解,飛天茅臺酒在各大商超乃至茅臺專賣店等線下渠道仍然是供不應求,在京東及天貓等線上渠道中秒殺活動競爭激烈。從某種意義上講,飛天茅臺的「一瓶難求」帶動了時下的「醬酒熱」。
今年前三季度,習酒、國臺、金沙、珍酒、釣魚臺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20%、95.82%、50%、183%、81%。可以預見,在醬酒企業喜笑顏開之時,激烈的市場競爭已不可避免。
11月23日,在中國高端酒展覽會廣州論壇上,酒業家研究團隊發布《廣東醬酒市場深度調查報告》顯示,僅以廠家回款統計,2019年廣東醬酒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20億元;以市場銷售額計算,規模在400億—500億元。廣東在全國醬酒市場佔比達8.8%。在廣東酒類消費中,白酒佔比接近50%,其中醬酒約佔比23%,且這一佔比還在不斷擴大。
2020年10月,黃酒龍頭企業紹興黃酒集團推出金鳳、紅鳳、雅品三個系列、每瓶分別定價為1299元、699元和499元的女兒紅醬酒。
黃酒龍頭企業跨界做白酒,「借力」醬酒產品高價格高品質的定位,擺脫消費者對黃酒產品低價格低品質的印象,在提升營收的同時擴大消費群體。
據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水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白酒製造是赤水河流域多個縣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流域目前有白酒企業/作坊近2000家,白酒(醬香型白酒為主)產量約50萬千升,廢水年排放量約1400萬噸。近年來白酒產業發展持續向好,預計「十四五」產能增長可能超過30萬千升,汙染排放將持續增大。長期來看,維持赤水河優良水質面臨嚴峻挑戰。
醬酒產業適度和競合發展態勢不可逆轉
2020年6月10日,張裕、長城、威龍、王朝、中葡股份等五家中國葡萄酒知名企業代表齊聚北京,做客「中國風土世界品質——中國人喝中國葡萄酒」系列活動的線上直播論壇。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意味著中國葡萄酒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競合。
無獨有偶,2020年6月8日,茅臺、郎酒、習酒、國臺、珍酒、勁牌、釣魚臺等7家醬酒企業踐行「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發起並籤署《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更期待能夠跨行政區域打造以赤水河流域為核心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推動全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10月,12家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齊聚濟南,召開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思想會」。與會人士建議,醬香型白酒企業要定期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堅持傳統工藝,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中經社分析師認為,中國白酒香型眾多,消費者需求多樣,行業發展一定是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要科學理性地看待「醬酒熱」現象,及早把控風險,防止醬酒產業發展大起大落,要秉持適度和競合的發展理念,助力醬酒產業行穩致遠。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