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聯邦調查局竊聽、身陷米高梅的糾纏——「原子彈之父」

2020-09-10 夢醒尋夢YY

隨著1945年8月革命性的新武器原子彈的出現,曼哈頓計劃的科學總監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成為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之一。然而,很快,他將被好萊塢一家製片廠騷擾,因為他被許可在一部大型預算電影中扮演他自己,並且因為他與前共產主義者有聯繫而受到聯邦調查局的跟蹤。

在194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米高梅電影製片廠和聯邦調查局都密切監視著三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幫助導致了75年前在廣島和長崎上空投下的第一枚原子彈的誕生。

米高梅公司(MGM)受原子科學家的懇求啟發製作了一部名為《起點或終點戲劇。他們要求好萊塢拍一部大型電影,敦促美國不要製造更強大的武器,這可能會引發與俄羅斯人的核軍備競賽,並危及整個世界。米高梅很快將啟動一項大型預算項目,製片廠負責人路易斯·邁耶(Louis B. Mayer)稱這是他製作的「最重要」電影。

然而,在隨後的一年中,米高梅電影的原始信息將向相反的方向轉變近180度,最終只不過是支持炸彈的宣傳。。為什麼?總統哈裡·杜魯門(Harry S. Truman)(已下令轟炸廣島)和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Manhattan Project的負責人)均獲得了劇本批准權,並下令進行數十次刪減和修改。杜魯門甚至要求重拍,並解僱了扮演他的演員。

格羅夫斯和奧本海默(右)

為了做到這一點,米高梅公司不得不說服原子彈項目的關鍵人物籤署放映許可,以允許在電影中扮演角色。這導致了幾個月來的不顧一切的嘗試,試圖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利奧·西拉德和洛斯阿拉莫斯項目的科學總監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認可他們的形象,同時向他們承諾(與格羅夫斯不同)免費。

愛因斯坦目前領導一場國際控制原子運動的公共運動項目,並堅信沒有必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他對投下原子彈的想法非常反對,他給米高梅保守派製片廠老闆梅耶寫了一封不屑一顧的信。愛因斯坦寫道:「儘管我不是一個電影愛好者,但我確實從您的製片廠出來的早期電影中知道,您會理解我的原因。」 「我發現,從陸軍和該項目的陸軍負責人的角度來看,整部電影的寫作太多了,他們的影響力並不總是朝著人類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梅耶爾回答說,他「急於畫畫,」並補充說:「作為美國公民,我們必須尊重我們政府的觀點……。必須認識到,戲劇性的真相就像對我們的要求一樣真實。真理對科學家而言。」 可以理解,愛因斯坦仍然猶豫不決。

然而,經過數周的壓力,愛因斯坦和西拉德最終屈服了,儘管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劇本很差。然而,一直矛盾不斷的奧本海默,這位所謂的「原子彈之父」卻拒絕了。

在發生這種情況的同時,聯邦調查局也以完全不同的動機跟蹤這三人。

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懷疑他們每個人都有安全風險,甚至同情蘇聯,因為他們的左翼觀點相似,並與自由派有聯繫。因此,在1946年,特工監視了愛因斯坦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郵件和電話。特工有時通過參加會議的線人來追蹤他的著作、演講和廣播以及他在政治和科學團體中扮演的角色。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稱愛因斯坦為「極端激進分子」。

愛因斯坦(左)和西拉德

特工們在街上尾隨西拉德,引發了一些有趣的追逐和鬥毆,還打開了他的郵件,格羅夫斯將軍試圖阻止他參與目前和未來的國家安全計劃。美國陸軍部的一名陸軍上校要求J.埃德加·胡佛(J.Edgar Hoover)對西拉德展開全面調查,因為「他一直與已知的『自由主義者』有聯繫……並直言不諱地支持原子能計劃的國際化。」

在他1946年的聯邦調查局檔案中,有一份來自探員的報告承認,這位科學家「很清楚,他一直受到密切關注,因為郵局無意中通知西拉德和費米,格羅夫斯將軍下令打開他們所有的郵件。」」

特工們跟蹤奧本海默在當地和他的多次越野旅行,並在他伯克利的家中竊聽電話。在獲得對電話竊聽的批准時,胡佛曾提到有必要確定「他與蘇聯特工接觸的範圍,以及為了確認其他間諜的身份。」


J.埃德加·霍夫(Odpenheimer)向總檢察長提交的備忘錄

朋友們都知道他叫「奧比」,當然特別脆弱,因為他的妻弟(以及他已故的情婦)都是共產黨黨員,他的幾個現任或前任同夥也是。然而,儘管搜查和騷擾,特工們還是找不到他不忠的證據。儘管如此,奧本海默的調查最終將導致幾年後的聽證會,導致他失去至關重要的安全許可。

1946年4月18日,山姆·馬克思給奧本海默寄了一份《起點或終點》的劇本,希望他能在他們三天後在伯克利見面之前「瀏覽一下」。那個星期六晚上,馬克思來到了奧本海默的一層樓高的別墅,在鷹山上可以看到三條峽谷、海灣和金門上空的日落。

晚飯後,奧比以他一貫坦率的性格談到了劇本。在寫給他的朋友J.J.尼克森的信中,他會詳細敘述這場討論的大部分內容:

奧本海默:「電影中的一些主題是合理的,但大多數被認為是真實的角色,像波爾、費米和我自己都是表現的呆板和白痴。當費米聽到核裂變時,他說我多麼激動,我最有特點的一句話是先生們,先生們,讓我們冷靜一下……大多數麻煩在於無知和拙劣的寫作,而不是因為任何惡意。」。

奧本海默會告訴尼克森,他發現來自好萊塢的來訪者「富有同情心」。馬克思似乎「真誠地渴望改進劇本」,但即使在修改之後,奧比也預測「不會很好。」至少在目前的故事中,他補充道:「科學家們似乎被視為普通正派的人,他們擔心原子彈會將人間變成煉獄,原子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主要的善與惡的倫理討論」他總結道:「我希望我做的對我來說是對的。」。我覺得這部電影對我的代禱更好,但它不是一部美麗的電影,也不是一部睿智而深刻的電影。我想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然而,他似乎異常缺乏安全感。「讓我聽聽你的意見,」他對尼克森說,「尤其是如果你認為我做錯了或者想讓我再試一次。」其實他還有其他事情要擔心,聯邦調查局已經開始竊聽他在伯克利家中的電話並記錄談話內容。

***

當山姆·馬克思回到好萊塢後,他立即開始修改劇本。為了討好他的新朋友,馬克思在一封信中向他保證,他給電影的編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J.羅伯特·奧本海默這個角色一定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角色,他熱愛人類,謙遜,烹飪技巧相當不錯。」」

他最後說:「我們和你一樣渴望真相。我寧願看到你對這張照片感到滿意,而不是任何一個關心原子彈製造的人。」馬克思也許對此很真誠,但訴諸奧本海默的虛榮心也無妨。

電影開頭或結尾的海報

這部電影在第二年二月上映時就失敗了。奧本海默拒絕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首映式,甚至拒絕出席在伯克利附近舉行的放映會。《起點或終點》的重要性將逐漸消失,但聯邦調查局對奧本海默的監視將斷斷續續地持續數年。

羅伯特·奧本海默晚年的憔悴、灰色、鬼魂般的面容,象徵著原子彈時代的真實寫照,象徵著他決定使用一種革命性的新武器來對付兩座城市。他的臉看起來像面具一樣,但和往常一樣,不可能分辨出面具背後是什麼,隱藏著什麼,或是最深切的感受是什麼。

關於他的安全失誤的調查甚至在三位一體之前就已開始,隨著《紅色恐慌》在美國的盛行以及奧本海默對研製氫彈的不冷不熱反應的高層怨恨而化為烏有。這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故事,因此這裡的基本輪廓就足夠了。他的安全檢查(萊斯利·格羅夫斯曾為之伸出援助)最終於1953年被撤銷,這一決定在次年的一次有爭議的聽證會後得以維持。在這個過程中,聯邦調查局再次監聽他的電話,這次是與他的律師定期的聊天。

奧本海默很可能是命中注定的,因為他承認10年前,他曾謊稱自己的朋友哈肯·切瓦利埃(Haakon Chevalier)曾接近過他,想知道他是否會向蘇聯傳遞秘密。他承認,雖然他拒絕了這一提議,但他表現得像個「白痴」,在這方面誤導了聯邦調查局。在聽證會上指證他的人包括萊斯利·格羅夫斯、愛德華·泰勒和E.O.勞倫斯。

被剝奪了資格,他設法保持活躍的演講和寫作,但他的心似乎要寂寞的發瘋了。他沒有加入愛因斯坦和其他人提議限制核武器的濫用,儘管他對他們絕非敵意。他對製造和使用原子彈對付日本的觀點仍然令人瘋狂地不一致,因為這些觀點不可能被接受(這可能是他更喜歡的)。他說,「毫無疑問,我們對與這種屠殺有聯繫感到非常不安,」後來又宣稱,「關於原子彈和三位一體的製造,他承認物理學家們「知道罪」,但也「我理解為什麼會發生,我很感激那些與我密切合作過的人是如何高貴地做出了他們的決定。」甚至他對氫彈的反對,或者說「超級核武器」也遠不是明確和直率的。

在他死前不久,他對《紐約時報》說:「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現在也不後悔,完成了我的職責……我還認為,原子彈的研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新事物,它將對歷史進程產生影響。」

在奧本海默的朋友和愛德華·泰勒的催促下,約翰·F·甘迺迪於1963年授予奧本海默「恩裡科·費米獎」,並附有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它是在總統遇刺後送給他的(他的遺孀傑基特意出席並要求會見他)。四年後,他死於喉癌,享年62歲。

喜歡可以點讚關注小編,你們的喜歡就是小編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被聯邦調查局竊聽、身陷米高梅的糾纏——「原子彈之父」
    在194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米高梅電影製片廠和聯邦調查局都密切監視著三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幫助導致了75年前在廣島和長崎上空投下的第一枚原子彈的誕生。 米高梅公司(MGM)受原子科學家的懇求啟發製作了一部名為「開始或結束 」 的戲劇。
  • 反核競賽的奧本海默:原子彈之父的悲劇人生
    對話的一方是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另一方是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點半,在總統辦公室裡,主人自信地談論關於核武器的觀點,客人則在一旁不安地扭動著雙手。在遇到壓力時,奧本海默一貫如此。或許是注意到了客人的神情,總統俯身想聽聽客人的意見。不料奧本海默只是平靜地說,「我覺得我的手沾滿鮮血。」
  • 原子彈之父的內疚與氫彈之父的罵名
    原子彈之父,是美國的奧本海默;氫彈之父,則是美國的泰勒。同樣是製造「大國重器」者,後來的人生遭遇,卻有天壤之別。   奧本海默在發明了原子彈之後,看到原子彈毀滅性的殺傷力,而深感內疚。特勒在發明了威力更為巨大的氫彈之後,則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成功的榮耀。兩人在作出巨大的發明之後,心態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奧本海默在心生內疚後,人生為此遭遇了許多的坎坷。
  • 聯邦調查局絕密檔案曝光,尺度驚人,胡佛在位48年究竟幹了什麼
    美國準備參加二戰的時候,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羅斯福總統授權聯邦調查局進行監視和竊聽活動。於是,身為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開始大肆踐踏公民自由,隨心所欲地對目標進行監視,內部人稱之為「溜門撬鎖的工作」。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核試驗後,被開除公職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不過,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只輝煌了一瞬,他很快被判決有罪、開除一切公職……20億美元投入、10萬人參與,1945年7月,奧本海默主導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因此,他也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也稱讚奧本海默帶領科學團隊,完成「一項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有組織的科學奇蹟」。原子彈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世界,甚至可以說,核武器完全支配了當今世界格局。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 不過,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只輝煌了一瞬,他很快被判決有罪、開除一切公職……
  •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由法國傳入中國,自始至今,有關此說的爭論不絕於耳。「中國原子彈之父」是個「舶來品」「中國原子彈之父」這個說法是在1965年由法國傳入中國的。「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也伴隨著這種高密度的正面宣傳,變得廣為人知。第二條路徑是官方媒介的認可和宣傳,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方媒體旗幟鮮明地提出和論證了「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一文,這是中國最權威的官方媒體首次正面回應有關「中國原子彈之父」的問題。
  • 白宮否認川普曾幹預聯邦調查局對弗林的調查
    新華社華盛頓5月16日電(記者劉陽 徐劍梅)美國白宮16日發表聲明,否認美國總統川普曾向聯邦調查局施壓要求其停止調查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可·弗林是否和俄羅斯存在不正當關聯。  聲明說:「總統從未要求(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或其他任何人停止任何調查活動,包括對弗林的調查。」
  • 美國聯邦調查局突然封鎖天文臺與外星人有關?15天後真相披露
    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以「國家安全」為由進駐並封鎖新墨西哥州國家太陽天文臺(NSO),而且沒有公布原因,外界紛紛猜測這是否與「外星人」「UFO」等神秘事件有關,如今真相揭曉了。《華盛頓郵報》9月20日報導稱,聯邦調查局這是在對一個涉及兒童色情照片下載和傳播的犯罪案件進行調查。
  •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他們都是誰?共和國永不會忘
    所謂兩彈一星,指是是核彈(原子彈和氫彈)、飛彈和衛星。在兩彈一星的研發過程中,新中國一代科學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有四位科學家,他們分別被稱為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
  • 美國檢察官:聯邦調查局探員搜查數位共和黨州議員的辦公室和住宅
    1月8日,周五,美國田納西州聯邦檢察官證實,聯邦調查局探員搜查了數位共和黨州議員的辦公室和住宅。美國田納西州中部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大衛·博林證實,搜查對象包括田納西州州前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格倫·卡薩達、共和黨州眾議員羅賓·史密斯和卡薩達的前幕僚長凱德·科林斯。
  • 美國聯邦調查局遭槍擊,兩名安保人員被直接放倒,襲擊者打完就跑
    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美國聯邦調查局舊金山辦事處和奧克蘭警察局正在調查,在7月17日晚上在美國聯邦法院外,兩名聯邦官員遭開槍射擊的事件,槍擊事件發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殺害喬治·弗洛伊德的大規模抗議活動的附近。
  • 美國聯邦調查局確認「起義軍」沒有參與圍攻國會,共和黨亮出證據
    美國聯邦調查局對外表示,對美國國會大廈的暴民襲擊涉及「無跡象表明」 涉及美國「起義軍」安提法與黑人武裝「黑豹」運動成員參與。這無疑揭穿了美國右的翼主張:美國「起義軍」安提法與黑人武裝「黑豹」運動成員才是圍攻美國國會大廈「罪魁禍首」。
  • 歷史今天,「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1939年,二戰爆發後,奧本海默被選為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的發展原子彈計劃主任。1942年,奧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團隊。泰勒與奧本海默在「超級炸彈」一事上產生了分歧,隨後指責奧本海默同情共產黨,導致奧本海默處境困難。
  • 滾石主唱諷刺「稜鏡門」:歐巴馬在竊聽演唱會
    據報導,賈格爾在舞臺上大聲說道:「我不認為歐巴馬總統今天在這裡,但是我相信他正在竊聽我們」。觀眾以口哨聲和掌聲予以熱烈響應。報導還指出,早前並沒有發現賈格爾對美國政府的行為有厭惡之情。2012年他還在白宮參加了布魯斯之夜的演唱,並與歐巴馬及其他歌手合唱了歌曲。之後賈格爾還在「推特」社交網上寫道,「歐巴馬看起來是那樣的平靜和幸福」。
  • 世界第一的中國量子糾纏加密,為何不可能被竊聽?
    2020年6月1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我國科研團隊,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實現千公裡級別的,糾纏態量子密鑰分發的相關研究成果。該項成果,意味著量子糾纏加密通信,這一「絕對無法被竊聽」的技術,又被我國「修煉」的更加精進了。那麼量子糾纏,是怎樣確保己方信息絕對安全的?
  • 科比因直升機事故去世,天氣不符合飛行標準,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
    另外,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事故原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27日報導,洛杉磯警察局發言人喬希·魯賓斯坦(Josh Rubenstein)向CNN證實,事故發生當天上午的天氣狀況不符合洛杉磯警察局所要求的最低飛行標準。
  • 美對華情報竊聽下血本 陸海空天電全方位監控
    美國對華的竊聽活動,不但技術手段先進,形式多樣,它們甚至置國際法公約和基本的國際關係準則於不顧。例如,前兩年美國出售給中國的民用客機上,居然也被安裝了大量複雜先進的竊聽裝置。據悉,美國國安局旗下設有一個部門,名為「定製入口行動辦公室」(TAO),過去近15年中一直從事侵入中國境內電腦和通訊系統的網絡攻擊,藉此獲取有關中國的有價值情報。
  •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1947年的解密報告曝光:承認有類似人類樣貌的巨型外星人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1947年的解密報告曝光:承認有類似人類樣貌的巨型外星人(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陳亭伃):人類在已知用火用水之後,對於外太空的探索也越來越廣,外星人之謎從上世紀解謎至今,眾說紛紜
  • 聯邦調查局的一份解密文件透露:特斯拉其實是金星人!
    最近看到了一個比較勁爆的消息,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份解密文件透露,特斯拉其實是來自金星的外星人,我仔細解讀了這份文件一共64頁,其中一段內容是這樣描述的:宇宙人曾經多次接觸尼古拉特斯拉,並且告訴美國聯邦調查局,特斯拉其實來自於金星,在1856年的時候,特斯拉被金星人帶到了地球並交給了一對南斯拉夫夫婦撫養,這不僅讓我想起了金星人奧妮克,她也是被送到地球的金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