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天,「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2021-01-13 成長的筆記

1967年2月18日,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主要領導者之一羅伯特·奧本海默去世,享年62歲。

奧本海默出生於美國紐約,是家境富裕的猶太人家庭。1925年,奧本海默以榮譽學生的身份畢業於哈佛大學,隨後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他想跟盧瑟福從事實驗物理研究,但盧瑟福不願收他為學生,這時他迷上了量子力學,於是開始攻讀理論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隨後,奧本海默先後在德國、瑞士、荷蘭深造,在1929年回到美國,在加大伯克利分校任職。

1939年,二戰爆發後,奧本海默被選為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的發展原子彈計劃主任。1942年,奧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團隊。

泰勒與奧本海默在「超級炸彈」一事上產生了分歧,隨後指責奧本海默同情共產黨,導致奧本海默處境困難。但最後,仍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製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後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

奧本海默被稱為「原子彈之父」,但在戰後積極活動,與愛因斯坦等一起反對製造氫彈。

相關焦點

  • 原子彈之父的內疚與氫彈之父的罵名
    原子彈之父,是美國的奧本海默;氫彈之父,則是美國的泰勒。同樣是製造「大國重器」者,後來的人生遭遇,卻有天壤之別。   奧本海默在發明了原子彈之後,看到原子彈毀滅性的殺傷力,而深感內疚。特勒在發明了威力更為巨大的氫彈之後,則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成功的榮耀。兩人在作出巨大的發明之後,心態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奧本海默在心生內疚後,人生為此遭遇了許多的坎坷。
  • 科技日曆 |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去世,他說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
    1967年2月18日,「原子彈之父」的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去世,被認識他的人形容其「核時代的天才,也是科學與文明的行走與對話的良心」。奧本海默當時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快中子研究的負責人。格羅夫斯做到了,並最終任命奧本海默負責這個項目。雖然找到了領頭羊,但Y項目還沒有找到進行研究的地點。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和內華達州的裡諾也在考慮之列,但根據奧本海默的建議,搜尋範圍縮小到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附近,他在那裡擁有一座牧場。
  • 《奧本海默傳》:解密美國的「普羅米修斯」
    《奧本海默傳——「原子彈之父」的美國悲劇》,[美]凱·伯德、馬丁·J.舍溫著,李霄壠、華夏、裔祖譯他領導的科研隊伍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20世紀50年代,美國當局對他的安全聽證會在冷戰時期曾經震驚全世界的科學界
  • 反核競賽的奧本海默:原子彈之父的悲劇人生
    對話的一方是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另一方是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點半,在總統辦公室裡,主人自信地談論關於核武器的觀點,客人則在一旁不安地扭動著雙手。在遇到壓力時,奧本海默一貫如此。或許是注意到了客人的神情,總統俯身想聽聽客人的意見。不料奧本海默只是平靜地說,「我覺得我的手沾滿鮮血。」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核試驗後,被開除公職
    不過,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只輝煌了一瞬,他很快被判決有罪、開除一切公職……20億美元投入、10萬人參與,1945年7月,奧本海默主導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因此,他也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也稱讚奧本海默帶領科學團隊,完成「一項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有組織的科學奇蹟」。原子彈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世界,甚至可以說,核武器完全支配了當今世界格局。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不過,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只輝煌了一瞬,他很快被判決有罪、開除一切公職…… 20億美元投入、10萬人參與,1945年7月,奧本海默主導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因此,他也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也稱讚奧本海默帶領科學團隊,完成「一項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有組織的科學奇蹟」。 原子彈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世界,甚至可以說,核武器完全支配了當今世界格局。
  • 被聯邦調查局竊聽、身陷米高梅的糾纏——「原子彈之父」
    隨著1945年8月革命性的新武器原子彈的出現,曼哈頓計劃的科學總監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成為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之一。然而,一直矛盾不斷的奧本海默,這位所謂的「原子彈之父」卻拒絕了。在發生這種情況的同時,聯邦調查局也以完全不同的動機跟蹤這三人。埃德加·胡佛(J.
  • 被聯邦調查局竊聽、身陷米高梅的糾纏——「原子彈之父」
    這導致了幾個月來的不顧一切的嘗試,試圖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利奧·西拉德和洛斯阿拉莫斯項目的科學總監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認可他們的形象,同時向他們承諾(與格羅夫斯不同)免費。 愛因斯坦目前領導一場國際控制原子運動的公共運動項目,並堅信沒有必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另外,張先生認為錢三強「從事核工業發展的高層組織管理工作,無暇參加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技術攻關當中」,「未能主持、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從而與中國原子彈之父的榮譽失之交臂」。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明顯有違歷史事實,值得商榷。第五種觀點認為不存在「中國原子彈之父」。
  • 中美人才「脫鉤」,華裔科學家遭受的迫害讓我想起奧本海默
    作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1943年奧本海默主持創建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並擔任主任,而後於1945年7月主導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因此被譽為「原子彈之父」。因為其卓越的貢獻,他的聲望在二戰之後達到了頂點,要他擔任社會職務的邀請紛至沓來。
  •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他們都是誰?共和國永不會忘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鄧小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 中華科學歷史牛人,第一臺蒸汽機的創造者,原子彈之父
    大家好,我是姚豔玲,今天給大家說說中華第一臺蒸汽機的創造者。中國的原子彈之父誰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呢?當然是錢三強。何以見得?且看下面的事實:1937年6月,24歲的錢三強,通過中法基金委員會的考試,成為中國唯一的留法的鐳學研究生,導師是世界馳名的伊萊娜·居裡。錢三強學習刻苦,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所有美國人都在歡呼,唯獨此人陷入悲傷之中
    美國陸軍部於一九四二年六月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十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三年,耗資二十億美元,於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經過戰後解密,很多人都知道:羅伯特·奧本海默,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更是「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這顆實驗成功的炸彈,就是全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作為人類文明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駭人武器,原子彈從無到有的過程,充滿了各種曲折離奇乃至驚心動魄的故事。限於篇幅,今天,我們只講與此有關的四個人。1941年12月6日,在羅斯福的推動下,美國正式制定了代號為「曼哈頓」的絕密計劃,羅斯福賦予這項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不惜一切代價,搶在德國之前,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
  • 從宇宙本源到原子彈,看愛因斯坦的生死方程如何掌控人類命運
    1905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26歲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突破了近三百年來艾薩克·牛頓建立的經典物理學體系,與狹義相對論同時誕生的還有一個方程,那就是我們熟知的質能方程:E=mc^2。
  • 盤點歷史上那些天才科學家中的早慧少年
    奧本海默,美國原子彈之父,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19年之久。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生於紐約一個富有的德裔猶太人家庭,自幼就有著優裕的生長環境。父親是德籍猶太人,自小移民美國,後來成為紡織界巨富。母親是一個天才畫家,她鼓勵奧本海默接觸藝術和文學,卻在奧本海默九歲時去世。
  • 愛因斯坦極力促成曼哈頓計劃,否則原子彈恐落入希特勒之手
    1939年9月,希特勒召集納粹德國原子物理學家秘密研製原子彈,取名為代號---U計劃。然而美國政府和軍方沒有認識到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不僅不以為然,而且認為這些科學家都是些怪人,對他們的建議根本不予理睬。
  • 槍爆式鈽彈:曼哈頓計劃優先方案,核轟廣島的原子彈都得叫它聲哥
    1945年8月6日8時15分許,美國陸軍航空兵(USAAF)第509混合飛行大隊指揮官保羅·蒂貝茨(Paul Tibbets)上校,駕駛代號「伊諾拉·蓋伊」(Enola Gay)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序列號44-86292),在位於日本廣島上空9400米高度,投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Little Boy)。
  • 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原子彈也有他一份,馮諾依曼何方神聖?
    時隔很久,科學家中的通才這個系列,直到今天才寫完最後一篇文章,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馮·諾依曼的開掛人生。」和「博弈論之父」。·諾依曼體系結構,直至今天的計算機仍然在使用,所以我們一般都稱他是「現代計算機之父」。
  • 英雄相惜——奧本海默給費曼的推薦信
    曼哈頓計劃已經運行了四年,而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Los Alamos Laboratory)設計和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任務已經進行了11個月。1942年,在物理學家阿瑟·康普頓的推薦下,奧本海默被其主管萊斯利·格羅夫斯中將(Leslie Groves, 1896-1970年)推薦參與了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