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姚豔玲,今天給大家說說中華第一臺蒸汽機的創造者。
我國第一臺蒸汽機的創造者
我國第一臺蒸汽機的製造成功,不是靠洋人的恩賜,而是靠我國自己的科學家華茜芳、徐壽等,經過刻苦鑽研,潛心試驗創製成功的。
華費芳(1833-1902)江蘇省金醫縣人,從小喜愛數學。14歲時便自學當時流傳的應用算術(算法統宗),巧、6歲時,開始學習中國古典數學著作,他的父親為他購買了大量數學書籍,並親自加以指導。鹹豐初年,他開始鑽研國外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對翻譯過來的代數、幾何、微積分等西書,都一一認真學習,其中對《幾何原本》尤為精讀,故此,華茜芳在數學方面造詣很深。
蒸汽機的製造必須依靠數學的精密計算,而且需要力學、物理與化學知識。華蓄芳、徐壽是當時著名數學家和化學家,他們通力合作,共同製造成我國第一臺蒸汽機。
徐壽(1818-1884年)江蘇無錫人,是當時亞洲的著名化學家,以博學多才而著稱,曾自製指南針、象限儀等器具。在29歲時,結識了華禱芳,1腸1年兩人投奔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安慶軍械所和江南製造總局任職,他們作學問的特點,是重視理論聯繫實際,解決生產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間題。如一次在天津,德國領事從西方買來一架新出的試驗彈速的電機,許多人不知如何使用,「茜芳以微分理解之,理明而用亦明」,意思是用微積分的原理加以說明,並指出其使用方法。It-iii年4月,徐壽、華薪芳在安慶軍械所開始試造燕汽機,大約用了4個月的時間,並參照外國的文獻資料,經過反覆艱苦試驗,終于于1862年8月創製成了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這部燕汽機較之歐洲18世紀發明和改制的蒸汽機要先進。1769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是單動式發動機,19世紀60, 60年代,歐洲比較先進的蒸汽機是複式蒸
汽機,華蓄芳、徐壽的創製和複式蒸汽機相仿。關於華衡芳、徐壽創製我國第一臺蒸汽機問題,目前史學界尚有爭議,以上所述,只是一家之見而已。蒸汽機製造成功,推動了我國機器製造業、農業、交通運輸和其它工業的發展,這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新的成就。
中國的原子彈之父
誰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呢?當然是錢三強。何以見得?且看下面的事實:
1937年6月,24歲的錢三強,通過中法基金委員會的考試,成為中國唯一的留法的鐳學研究生,導師是世界馳名的伊萊娜·居裡。錢三強學習刻苦,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在鐳學方面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發現原子核在中子打擊下,不僅可以分裂為二,並且可以分裂為三乃至為四。這一成果,使人們對核分裂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在國際科學文獻史上寫下有意義的一頁。
1946年,法國國家科學院授予他最優厚的亨利·德帕爾維爾科學獎金,被提升為法國國家科學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導師。但他想念祖國,決心回國,把自己的才學貢獻給自己的祖國。他臨回國時,導師伊萊娜說:"11年了,你取得了很大成績,對實驗室是有貢獻的。你這次走,需要帶的,儘量帶去一些。」伊萊娜的丈夫約裡奧打開自己的筆記本說:「我可以把保密數據告訴你,將來會有用的。」為他送別時,伊萊娜給了錢三強一份鑑定。鑑定說:"10年期間,在那些到我們實驗室來,並由我們指導工作的同代人當中,錢三強最為優秀,我們這麼說,並非言過其實。」幾天後,錢三強回到了祖國。
當時,中國正在研究如何發展原子能。1955年1月巧日,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專門研究了這一問題。會後錢三強被任命為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他忘我地投人了領導這項事業的工作之中。但風雲突變。1959年蘇共中央來信,竟以「你們只要站在我們肩膀上跟著前進,沒有必要去攻那些尖端技術」為由,拒絕原已答應提供的原子彈模型和技術資料。接著蘇聯單方面終止了合同,撤走了全部專家。 當時能生產原子彈的還有美國和法國,它們對我國當然也是絕對保密。
在上述情況下,錢三強親自領導了以錢皋散為首的攻關小組,組織科學院和冶金部聯合試製,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試製成功。在錢三強的指導下又攻下了點火裝置的難關。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順原子彈爆炸成功,動搖了大國核壟斷的格局。從上面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錢三強成為中國的原子彈之父不是偶然的,也是當之無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