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的標準配置——汽車,裝配輕便動力、自行推進的輪式道路車輛,在現代人們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現在看來出行方便、外觀帥氣的汽車在發明之初並非是這個樣子的,汽車從出現到現在的模樣可是花了不少的時間。
經過100多年的不斷改進、創新,凝聚無數人的心血與智慧才成就了現在的汽車,再加上工業的無數變革與改變,將當時小小的一個設想變成了現實。那這一百年的歷程中汽車的變化是怎樣的呢?今天帶你走進說說汽車最重要的零部件,也就是其動力的來源:第一臺蒸汽機。
按著歷史的進程來說,歷史上的第一臺蒸汽機是在1712年,由英國人託馬斯·紐科門發明的。他發明出了不用依靠人力做功的蒸汽機,這就是依靠機械做功而產生動力的蒸汽機了,這個蒸汽機就被稱為紐科門蒸汽機。
雖說歷史上的確是紐科門蒸汽機是第一臺蒸汽機,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蒸汽機是在1757年發明的,由當時只是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研製出的。瓦特是一名木匠,應該來說他是碰不到蒸汽機的,但是他被聘為英國拉斯格大學的實驗室技師,因此有機會接觸到紐科門蒸汽機,在觸碰過這蒸汽機後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感興趣之後就是深入的了解。於是,在1769年,瓦特與博爾頓一起發明了裝有冷凝器的蒸汽機,這在之後對於汽車的出現有了重大的一步。後來又於1774年的11月,兩人通力合作將真正意義上的蒸汽機製作了出來。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機械工業的發展,並且為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