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應急管理的十大基本理念

2020-12-05 人民網

  當前,全球已經進入一個突發事件發生頻次更高、影響範圍更廣、應對難度更大的階段,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已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近幾十年,在突發事件應對實踐中,世界各國逐漸形成了現代應急管理的基本理念。
  理念一:生命至上,保護生命安全成為首要目標。各國在開展應急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把確保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首要目標,以人為本,更加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關懷生命、敬畏生命。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管理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更加關注安全保障。在搜尋救援階段,不放棄每一個有可能挽救生命的機會,對遇難者遺體進行人性化處理;全力做好對受災民眾和救援人員的心理撫慰,特別是對老幼病殘等弱勢人群實施有效保護和及時救助。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把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擺在首位。此外,在關注災民的同時,搶險救援人員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也得到格外重視,確保救援人員安全成為快速開展大規模搶險救援的重要前提。
  理念二:主體延伸,社會力量成為核心依託。面對形形色色的突發事件,政府無法也不必「大包大攬」、「單打獨鬥」。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眾等既是突發事件的直接受眾,也是應急管理的重要主體。按照「自救優於互救、互救優於公救」的原則,各國充分依託社會力量,營造「人人關心安全、人人重視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社會文化,讓民眾自主自發而不是響應號召式地參與應急管理工作。例如,歐巴馬提出了「全社會力量」的新概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德國建立了龐大的專業化應急志願者隊伍,全國 8200萬人中從事各類應急救援的志願者人數達180萬。
  理念三:重心下沉,基層一線成為重要基石。預防突發事件的關鍵環節在基層,處置突發事件的第一現場也在基層,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直接決定著突發事件應對的效果。研究表明,重大災難發生後絕大部分被救人員是由基層單位非專業救援人員自發救助完成的,專業救援隊伍所救人員只佔5%左右。為此,目前各國都強調做實做強基層,把應急資源向社區、鄉村、學校等基層一線集中,重點強化居民、警察、基層官員、消防人員、急救醫護人員、基層組織和公司企業負責人及志願者等「第一響應者」的能力。「3 11」大地震海嘯災害發生後,據統計,截至2011年3月21日,日本全國國立、公立和私立學校死亡僅91人,受傷176人,在全國近2萬人的死亡和失蹤人數中佔很小比例。
  理念四:關口前移,預防準備重於應急處置。各國堅持「使用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的理念,通過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開展城鄉安全規劃和風險評估,建立應急資源儲備和經費保障制度,編制應急預案並進行演練等手段,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同時,風險管理近年逐步演化為各國政府施政的基本戰略,應急管理從以事件管理為主向事件管理與風險管理並重轉變,從更基礎的層面避免或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2004年,英國政府提出了風險管理模型,加拿大政府出臺了新的風險管理框架,德國聯邦政府正式頒布《公民保護中的風險分析方法》。2011年11月,美國開始推行國家戰略風險評估(SNRA)。
  理念五:專業處置,崗位權力大於級別權力。歐美主要國家制定了應急指揮標準,實現應急指揮決策自動化、標準化運行。例如,美國根據《國家突發事件管理體系》(NIMS)建立了各級政府應急指揮的統一標準和規範,德國建立了「應急操作指揮與控制系統的領導與指揮」規則(DV100條例)。按照「綜合協調、專業處置、屬地為主、高度授權」的原則,科學界定宏觀戰略決策、中觀戰役指揮、微觀戰術行動三個層次之間的關係,堅持崗位權力大於級別權力,高層官員在現場「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根據「誰先到達誰先指揮,依法逐步移交指揮權」的原則,建立專業化的指揮團隊和動態靈活的現場指揮機制,強化突發事件現場指揮官制度,規範現場指揮權的交接方式和程序,確保應急指揮科學有序進行。
  理念六:綜合協調,打造跨域合作的拳頭合力。隨著各種跨界突發事件日益頻發,建立地區之間、部門之間、條塊之間、軍地之間的密切合作機制建設,成為各國的共同選擇。一方面,通過建立跨部門的綜合性應急平臺,加快綜合性應急隊伍建設,完善指揮協調和情報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應急資源綜合信息動態管理和共享管理體系,實現跨部門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合力。另一方面,各國還強化地區間、區域間和國際間協作,推動建立共同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跨地區、跨國互助機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傳染性疾病、嚴重自然災害等區域性和全球性重大挑戰。美國各州籤訂州際應急管理互助協議,德國內政部開展跨州應急演練,歐盟各成員國於 2001年建立跨國協調的民事保護機制。
  理念七:依法應對,將應急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世界各國在應急管理中首先開展的工作就是制定相關法律,統一規定政府的應急管理權責,確定依法應對突發事件的原則。美、日、英等都相繼建立以憲法和緊急狀態法為基礎、以應急專門法律法規為主體的一整套應急法律制度,並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完善。在立法中,既授予政府充分的權力又對其權力的行使加以嚴格限制,以在及時有效控制和消除重大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的同時減少權力被政府濫用和侵犯公民權利的情況。在制定法律的基礎上,各國紛紛出臺戰略規劃和應急預案,明確突發事件應對的基本程序和權責分工。
  理念八:加強溝通,第一時間讓社會各界知情。突發事件總是伴隨各種謠言,謠言止於信息公開。在第一時間發出權威準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壓縮謠言傳播的空間,並及時進行有效的危機溝通,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為新媒體迅猛發展時代各國的普遍做法。「3 11」東日本強烈地震發生第三天起,日本外務省每天針對駐東京使團和國際機構舉行說明會,介紹福島核事故處理進展;外務省網站用日、英、中、韓四種語言,駐外使領館網站通過吹風、微博、電視訪談、接受採訪等多種方式,表明日本政府處理核事故和推進災後重建的信心和決心。當然,在強調為媒體報導提供便利,提高應急管理信息公開透明程度的同時,各國也對現場媒體記者採訪秩序和報導內容進行規範化的管理和引導,要求採訪記者在突發事件現場必須服從指揮機構管理,不得幹擾或影響事件的處置工作。
  理念九:注重學習,發現問題並總結經驗更重要。危機是全民最好的學習機會,是全民學習的最好課堂。建立獨立、權威、專業的調查制度,堅持實事求是、科學理性,避免用對相關人員的簡單問責代替對事件的全面分析,而是進行客觀公正的調查分析並公之於眾,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並持續改進各方面的工作,切實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已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應急管理的寶貴經驗。例如,1998年6月3日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傷、106人輕傷的城際特快列車事故發生後,德國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技術調查和法律審判。
  理念十:依靠科技,從「人海戰術」到科學應對。世界各國逐漸改變了傳統的以龐大數量和巨大消耗為特徵的「人海戰術」,而是通過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強監測預警、指揮調度、裝備保障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成套裝備研製,加快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網絡通信技術、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以及高技術成果綜合集成轉化,提高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響應能力。例如,日本通過開發先進的地震速報預警、海嘯監測預警體系,使得數百萬民眾在 2011年強烈地震橫波到來前若干秒、海嘯到來前若干分鐘得到預警信息,為自救逃生和避難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先進的地鐵預警與自動關閉系統,使得東北新幹線等災區運營中的 27輛地鐵列車安全停車,有效防止了次生災害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應急燈怎麼使用 應急照明燈十大品牌介紹
    打開APP 應急燈怎麼使用 應急照明燈十大品牌介紹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0 17:07:40 應急燈十大品牌 敏華MPN 成立於1996年,應急燈十大品牌,提供專業的應急照明產品及消防應急照明整體解決方案,集應急照明技術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大型創新型企業 振輝ZFE  中山市振輝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應急燈十大品牌,創立於1989年,國內較早生產消防應急燈具製造商
  • 秉承儒家文化精髓 現代管理理念
    修正集團企業文化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融會現代管理理念,再通過企業精神滲透到各個崗位,踐行「在修正中成長,在成長中修正」,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了員工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實現了員工素質的整體提升。
  • 應急管理概論(四)應急平臺
    應急平臺建設是一項涉及政府管理領導體制創新、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應用和各職能部門綜合業務支持能力提高的綜合性工程,必須採用現代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以應急資料庫為基礎,以應用系統為手段,建設應急指揮中心,為領導決策提供各種通訊和信息服務,提供決策依據和分析手段,提供指揮命令、實施部署和監督方法,能及時、有效地調集各種資源,實施控制和救治工作,減輕突發事件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威脅,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最小的資源投入
  • 2020年12月應急管理大事記
    應急管理部安排部署全國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應急管理部召開2020-2021年度全國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部署,進一步安排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冬春期間基本生活。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出席會議並講話。
  • 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系列解讀
    打出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組合拳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年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一年來,應急管理部深入貫徹安全發展理念,抓要害抓關鍵,打出了一套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組合拳。——以非常之舉解非常之困。應急管理部強調,編制好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要堅持以人的現代化為基本,著力構建現代化的應急指揮體系、風險防範體系、應急救援力量體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體系、應急管理法治體系,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 防汛工作有了「大腦」:大數據讓應急管理更智慧
    而正確使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為防汛工作裝上智慧的「大腦」,將會在應急管理事務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華防汛大腦」在防汛工作中的卓越表現,正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在應急管理中成功應用的一個典型範例。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
    每一次應急救援都體現了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應急管理部日前梳理了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總結了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
  • 2020年度中國汽車應急啟動電源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由優品牌網(http://www.upinpai.net)主辦的2020年度汽車應急啟動電源行業十大品牌投票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優品牌網大數據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綜合考慮了品牌的知名度、企業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員工數量等多項指標。
  • 海南航空應急管理團隊陳牧、黃哲宗:完善應急體系 提升處置能力
    攝影:湯睿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1日消息:對航空公司而言,應急處置能力是航空公司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而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一個健全的應急管理體系。在這背後,有這麼一群「應急體系建設者」,他們負責搭建和完善應急體系,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 「在線訪談」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 推進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
    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就是要從上述時代背景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現代手段出發的,要解決高速度、大體量建設環境下所暴露的一系列質量問題,要秉承質量為先的基本發展要求和目標,要將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賦予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的元素。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應急管理體制已經明確,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力量體系初步建立,應急救援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應急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在實踐中充分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督促各地各部門認真吸取各類災害事故教訓,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19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並總結了成功救援的經驗。 2019年是應急管理部門組建到位後全面履職的第一年,也是各類災害事故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一年。
  • 應急管理改革如何發揮化學反應?
    2018年之前,我國處理應急事件的政府管理機構主要包括常設機構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以及若干臨時機構,如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務院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等。臨時機構通常會統籌多個業務相關的國家部委,比如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就有公安部、發改委、司法部、民政部、教育部等30餘單位參加。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應急救援和生產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原標題: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推動各地區
  • 2015年應急燈十大品牌排名榜
    應急燈作為在火災現場及不可抗拒災難事故發生時,為被困在事故現場的人員尋找(發現)緊急逃生安全出口通道時提供應急照明和方向指示的必備燈具。下面我們來看看2015年應急燈十大品牌排名榜:  1.敏華  具有較高國內市場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廣東照明電器協會常務理事單位,著名品牌,江門市敏華電器有限公司  2.振輝  創立於1989年,國內較早生產消防應急燈具製造商,中國照明協會會員單位,中山市振輝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3.元亨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消防應急燈具相關標準的起草單位
  • 中國應急管理的演化歷程與當前趨勢
    內容提要:「一案三制」的綜合應急管理體系符合國情、基本可行,但也有兩大弱點。一是沒有目標規劃,無法評價效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彌補了這個弱點,應急管理的本質就是公共安全治理,評價其效果就要看公共安全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是否增強。
  • 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應運而生
    王鵬飛、劉磊、夏俊傑代表三方籤訂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合作協議書。建設南科大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完善深圳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指示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推進深圳市應急管理工作體制建設的重要途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市的公共衛生事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 【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台州市三門縣探索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打造...
    近年來,三門縣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於應急管理體制改革部署要求,整合資源,集成推進精密智控,創新縣域應急管理體制,構建完善應急預防、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全閉環管控機制,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
  • 「戰「疫」說理」發揮社會力量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支持性治療」理念的提出。應急管理要緊緊圍繞著「人」展開,其出發點必須是基於不同群體的特點,在治理中更好地結合群體形態,發動其中的積極力量,穩定其中的搖擺力量,化解其中的消極力量。只有滿足差異化需求的危機治理,才能吸引更多的利益主體共同參與。在公共危機事件中,不同社會群體參與危機治理的積極性、發揮的作用以及參與的方式並不相同。
  • 樹立零缺點理念落實質量管理工作
    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歡迎大家加入到益諮會,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1 -零缺陷質量管理的基本內涵和基本原則,大體可概括為:基於宗旨和目標,通過對各環節各層面的全過程全方位進行精益管理,保證各環節各層面各要素的缺陷趨向於"零"的一種品質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