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創業街,吸引國內一流的機器人企業入駐;一片老廠房,「騰籠換鳥」變成雙創示範基地;一個軟體園,未來將成為揚州發展「網際網路+」產業和樓宇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作為揚州最年輕的功能區和未來城市中心,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創新思路,以揚州軟體園建設為抓手發展樓宇經濟,「一園多址」築巢引鳳,已有150家中小科技型企業入駐或者籤訂協議。
「我們從這150家中小科技型企業中,選取了70個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科創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加速孵化進程,扶持其做大做強,為未來揚州軟體園的發展育種培苗。」生態科技新城管委會副主任陳彬介紹。
一條創業街 投入運營僅一年多,空間使用率超九成
「我負責陽光雨露 你負責茁壯成長」。走進揚州軟體園馬場創業街,入口處的宣傳標語分外醒目。
緊靠入口處的兩棟小樓,分別是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研究院和哈工大機器人展示中心,裡面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智慧機器人。據介紹,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智能雲機器人、新興智能裝備、智慧工廠項目研製及相關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等,旨在打造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促進體系。
「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研究院是我們引進的一個重要項目,目前已在揚州註冊,有100多名科創人員進駐,針對企業和產業需求進行專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技術研發、成果孵化。我們還在籌備建設哈工大機器人產業基地,促進本地相關企業和產業發展。」陳彬介紹,揚州軟體園馬場創業街位於生態科技新城自在島路1號,總建築面積約6380平米,目標是打造成為揚州標杆型專業孵化器。
馬場創業街自2017年7月投入運營以來,已有近20家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企業入駐,包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機器人展示中心、太光科技、淨道科技、有書閱讀、恆向智能科技、悟道網絡、運帷數據、福爾曼科技、方糖科技等,空間使用率達90%以上。
一片老廠房 騰籠換鳥更新改造,打造雙創示範基地
記者在生態科技新城採訪時看到,在文昌路南、曙光路東,原先的一家旅遊用品生產企業已經搬遷,現有廠房正在進行改造,未來將成為揚州軟體園雙創示範基地,吸引更多的科創企業入駐。
江蘇晨潔日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0月,是「中國牙刷之都」杭集一家大型旅遊用品生產企業。為了發展生態科技新城的智創產業,這家企業搬遷到杭集高新區發展,而其原有的廠房則予以保留,實施更新改造,發展樓宇經濟和智創產業。
「這裡緊鄰連淮揚鎮高鐵站,我們改造廠房騰籠換鳥,吸引更多的智創企業入駐,打造揚州軟體園雙創示範基地。」陳彬介紹說,改造後的廠房使用面積約5.2萬平米,預計可滿足3000人辦公、600人住宿,計劃年內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清華啟迪眾創工社、上海鏈牛科技、美中科創公司等10多家企業已經籤訂了入駐協議。預計未來3年將引入高層次人才20人、博士碩士100人、本科專業技術人才1000人。「今後這裡將成為杭集智創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一個軟體園 未來智創產業集聚區、樓宇經濟新平臺
定位新產業、新人才、新城市,未來生態科技新城不僅是大揚州的地理中心,也將成為交通中心、生態中心和商務中心。因此,生態科技新城致力於發展以樓宇經濟為主體的城市新經濟。早在前幾年便規劃了揚州軟體園建設,同時實施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揚州軟體園內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年內一期工程將開工建設,重點發展軟體信息網際網路產業,引進更多的加速器、孵化器。」在曙光路,陳彬指著道路西邊的揚州軟體園地塊介紹說,雖然生態科技新城正處於建設階段,沒有太多高樓大廈,但新城人創新思路,以揚州軟體園建設為抓手發展樓宇經濟,圍繞軟體網際網路產業、機器人產業兩大發展方向,按照「一園多址」的建設思路,已建成馬場創業街、萬方科創書院、揚大科技園、北京眾創空間4個創新創業載體,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孵化器3家、省級眾創空間2家。目前已有150家中小科技型企業入駐或者籤訂協議,累計引進創客600人,入駐企業預計實現市場銷售6000萬元。
「揚州軟體園一期工程總建築面積近100萬平米,總投入約65億元,建成後可容納500家創新型企業入駐,集聚3萬-4萬名人才就業。」陳彬對生態科技新城樓宇經濟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一條龍服務 專業服務機構、孵化運營團隊做「保姆」
「哈工智能、北影文創、充充動力……儘管揚州軟體園還未開工建設,但我們已從先期入駐或者籤訂協議的中小科技型企業中選取了70個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科創項目重點扶持、加速孵化,扶持其做大做強,為未來進園做準備,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陳彬介紹,為孵化好這70個「種子」,生態科技新城陸續引進了智慧財產權、財務稅收、工商事務、天使創投等各類專業服務機構,並引入專業孵化運營團隊,成功與優客工場、清華啟迪等知名運營商合作,對入駐創業企業提供基本管理服務、科技管理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創業諮詢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市場開拓服務等全方位、一條龍服務。
馬場創業街就是一個例子,這個街區建成後,創業人員的住宿成為難題,生態科技新城創新思路,在已初具產業和人才集聚效應的萬福片區板塊,創新試點打造了147套貨櫃人才公寓,為創客們解決了難題。
哈工智能項目負責人點讚說,由於服務到位,他們在生態科技新城發展迅速。企業最新研發的產品——工業機器人技能考核實訓臺目前已被全國30多家職業院校引進。「得益於馬場創業街強大的孵化能力,我們這個不到800平米的創新研發空間運營一年多就實現了盈利,目前訂單十分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