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泳婷12月4日報導:「小區環境非常不錯,西傍菜場、超市、學校,南有地鐵2號線、17號線,東依小淶港河,北臨花卉市場,從自家窗戶向外望還能看到國家會展中心。」位於上海青浦的玉蘭清苑人才公寓租客小房對東方網記者說,「能住這兒,都要感謝青浦貼心的人才政策,讓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打工人』倍感溫暖。」
圖片說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在人才快速流動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來人」更難。早在2017年,青浦區委區政府就印發了《青浦區人才公寓供應實施辦法(試行)》,著重緩解引進人才的階段性居住困難。
三年過去了,現今面向世界、坐擁通聯長江三角洲地利之便的「上海之門」,上海青浦在人才安居工程建設方面的進展如何?青浦區多措並舉,不斷完善和創新人才服務機制,從住房等政策上尋找突破口,廣納賢才,逐漸形成了人才集聚的「青浦磁場」。
如今,青浦區在位於交通區位優越的徐涇、華新、趙巷、青浦城區、澱山湖大道、朱家角地區,積極籌措房源作為人才公寓。近日,東方網記者從青浦公租房公司了解到,全區現有具備供應條件的公租房房源1885套,已籤約入住1328套,整體入住率達70%。青浦區公租房源優先用於人才公寓用途,目前,在現有的公租房源中,有768套施行區籌公租房供應條件,其餘公租房源按區人才公寓申請條件對外供應。
住得好,才能「留才用才」
圖片說明:位於青浦徐涇的玉蘭清苑小區
四年前,剛畢業的小房從家鄉江蘇來到上海青浦,併入職國家會展中心安保部。他回憶道:「2016年,初到青浦時,先是租了套20幾平的一居室,月租1600元左右。第二年得知青浦推出人才公寓的政策福利,便向單位提出申請,獲得租賃資格後,再根據辦理流程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搬進了玉蘭清苑二期一套兩居室的人才公寓。」小房激動地說,「當時申請了玉蘭清苑的一套66平米的兩居室,月租也就1600元,房屋的基本配置、性價比等各方面都遠勝於起初租到的20幾平。」
小房是玉蘭清苑人才公寓的第三批租客,已在這裡居住了三年。「從住所到工作的地方(國家會展中心),只需要步行5分鐘,住得離單位近真是太方便了。」和上下班的早晚高峰說再見,可謂是小房最滿意的事。
圖片說明:青浦城區葛洲壩小區公租房室內實景
小房告訴東方網記者,房屋內的床、床墊、臥室空調、廚衛設備、沙發、餐桌椅等生活設施是由區公租房公司統一配置的,設備齊全,直接拎包入住就行。若想給家裡添置些東西,小區周邊就有大型商場、超市、菜場,購物、娛樂都十分便捷。
據了解,如今已有近千名重點企事業單位人才,入住了徐涇地區的玉蘭清苑、青浦城區的葛洲壩和趙巷地區的瀧灣苑等人才公寓,其中玉蘭清苑小區擁有全區近40%的人才公寓。
住得起,才能「引才聚才」
像玉蘭清苑這樣位於好地段的人才公寓,房租貴嗎?其實不然,根據《青浦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辦法》和《青浦區人才公寓供應實施辦法(試行)》,公租房租賃價按市場評估價格的90%收取,人才公寓租金則全部以市場價8折優惠。以小房所住的徐涇地區一套60平米左右的樓房來說,目前租金每月大概在2500元左右。
租房優惠之餘還能有望獲得租房、購房補貼。今年青浦區出臺的「青峰1+5」人才政策中指出,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出臺高層次產業人才和農業產業人才激勵政策,購房補貼從原來最高150萬元提為最高500萬元。並在購房、租房、積分租房以及人才公寓方面給予全方位保障,創新推出人才公寓專項補貼新舉措,同時制定發布了人才綜合服務清單,在交通保障、配偶就業、養老保障等重點領域推出服務措施。
圖片說明:青浦城區葛洲壩小區公租房廚房實景
青浦公租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將陸續推出若干批次區籌公租房項目,都為商品房配建房源。區內公租房主要以一居室、二居室戶型為主。區籌公租房先期採取單位申請方式,後期視供求情況開放個人申請。為方便業務辦理,公租房公司同步開放網上、現場申請,申請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用方式。
同時,申請單位必須為設立在青浦區範圍內具有法人資格的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其安排入住員工應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證》,與單位籤訂1年(含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由單位承諾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金。
一磚一瓦、一門一窗,築巢引鳳,讓廣大英才「住有所居」,是莊嚴的承諾,也是溫情的關懷。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表示,當前青浦肩負著服務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青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都更加深刻體會到人才的可貴。
(青浦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