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引鳳 打造人才集聚的「青浦磁場」

2020-12-05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王泳婷12月4日報導:「小區環境非常不錯,西傍菜場、超市、學校,南有地鐵2號線、17號線,東依小淶港河,北臨花卉市場,從自家窗戶向外望還能看到國家會展中心。」位於上海青浦的玉蘭清苑人才公寓租客小房對東方網記者說,「能住這兒,都要感謝青浦貼心的人才政策,讓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打工人』倍感溫暖。」

圖片說明: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在人才快速流動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來人」更難。早在2017年,青浦區委區政府就印發了《青浦區人才公寓供應實施辦法(試行)》,著重緩解引進人才的階段性居住困難。

三年過去了,現今面向世界、坐擁通聯長江三角洲地利之便的「上海之門」,上海青浦在人才安居工程建設方面的進展如何?青浦區多措並舉,不斷完善和創新人才服務機制,從住房等政策上尋找突破口,廣納賢才,逐漸形成了人才集聚的「青浦磁場」。

如今,青浦區在位於交通區位優越的徐涇、華新、趙巷、青浦城區、澱山湖大道、朱家角地區,積極籌措房源作為人才公寓。近日,東方網記者從青浦公租房公司了解到,全區現有具備供應條件的公租房房源1885套,已籤約入住1328套,整體入住率達70%。青浦區公租房源優先用於人才公寓用途,目前,在現有的公租房源中,有768套施行區籌公租房供應條件,其餘公租房源按區人才公寓申請條件對外供應。

住得好,才能「留才用才」

圖片說明:位於青浦徐涇的玉蘭清苑小區

四年前,剛畢業的小房從家鄉江蘇來到上海青浦,併入職國家會展中心安保部。他回憶道:「2016年,初到青浦時,先是租了套20幾平的一居室,月租1600元左右。第二年得知青浦推出人才公寓的政策福利,便向單位提出申請,獲得租賃資格後,再根據辦理流程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搬進了玉蘭清苑二期一套兩居室的人才公寓。」小房激動地說,「當時申請了玉蘭清苑的一套66平米的兩居室,月租也就1600元,房屋的基本配置、性價比等各方面都遠勝於起初租到的20幾平。」

小房是玉蘭清苑人才公寓的第三批租客,已在這裡居住了三年。「從住所到工作的地方(國家會展中心),只需要步行5分鐘,住得離單位近真是太方便了。」和上下班的早晚高峰說再見,可謂是小房最滿意的事。

圖片說明:青浦城區葛洲壩小區公租房室內實景

小房告訴東方網記者,房屋內的床、床墊、臥室空調、廚衛設備、沙發、餐桌椅等生活設施是由區公租房公司統一配置的,設備齊全,直接拎包入住就行。若想給家裡添置些東西,小區周邊就有大型商場、超市、菜場,購物、娛樂都十分便捷。

據了解,如今已有近千名重點企事業單位人才,入住了徐涇地區的玉蘭清苑、青浦城區的葛洲壩和趙巷地區的瀧灣苑等人才公寓,其中玉蘭清苑小區擁有全區近40%的人才公寓。

住得起,才能「引才聚才」

像玉蘭清苑這樣位於好地段的人才公寓,房租貴嗎?其實不然,根據《青浦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辦法》和《青浦區人才公寓供應實施辦法(試行)》,公租房租賃價按市場評估價格的90%收取,人才公寓租金則全部以市場價8折優惠。以小房所住的徐涇地區一套60平米左右的樓房來說,目前租金每月大概在2500元左右。

租房優惠之餘還能有望獲得租房、購房補貼。今年青浦區出臺的「青峰1+5」人才政策中指出,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出臺高層次產業人才和農業產業人才激勵政策,購房補貼從原來最高150萬元提為最高500萬元。並在購房、租房、積分租房以及人才公寓方面給予全方位保障,創新推出人才公寓專項補貼新舉措,同時制定發布了人才綜合服務清單,在交通保障、配偶就業、養老保障等重點領域推出服務措施。

圖片說明:青浦城區葛洲壩小區公租房廚房實景

青浦公租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將陸續推出若干批次區籌公租房項目,都為商品房配建房源。區內公租房主要以一居室、二居室戶型為主。區籌公租房先期採取單位申請方式,後期視供求情況開放個人申請。為方便業務辦理,公租房公司同步開放網上、現場申請,申請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用方式。

同時,申請單位必須為設立在青浦區範圍內具有法人資格的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其安排入住員工應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證》,與單位籤訂1年(含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由單位承諾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金。

一磚一瓦、一門一窗,築巢引鳳,讓廣大英才「住有所居」,是莊嚴的承諾,也是溫情的關懷。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表示,當前青浦肩負著服務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青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都更加深刻體會到人才的可貴。

(青浦區供圖)

相關焦點

  • 打造人才集聚的「青浦磁場」 築巢引鳳
    位於上海青浦的玉蘭清苑人才公寓租客小房對東方網記者說,「能住這兒,都要感謝青浦貼心的人才政策,讓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打工人』倍感溫暖。」在人才快速流動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來人」更難。早在2017年,青浦區委區政府就印發了《青浦區人才公寓供應實施辦法(試行)》,著重緩解引進人才的階段性居住困難。
  • 築巢引鳳打造「科創濟南」
    原標題:築巢引鳳打造「科創濟南」   稻花香田園綜合體效果圖商河經濟開發區作為商河的產業集聚地,依據園區特色和發展優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吸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向開發區落地轉化。   近年來,商河經濟開發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建設,以爭創省級以上基地為目標,統籌開展基地申報、儲備和培養,同時注重發揮基地在人才引進、技術服務、產學研用及輻射帶動等方面的作用。
  • 「四輪驅動」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四輪驅動」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2021-01-1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照開發區:「築巢引鳳」打造投資宜業新高地
    □慄晟皓 張文軍 田志敏    近年來,日照開發區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砥礪奮進,立足日照優美的自然環境、便捷的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運輸體系,持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大力「築巢引鳳」。
  • 這個春天 一對喜鵲來到青浦「小外灘」築巢
    隨著青浦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進行、環城水系工程的興建,青浦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鳥兒也喜歡飛來青浦城區築巢。,在章浜路口的杉樹上勤奮築巢,沒幾天新家就象模象樣初具規模。2011年春,大觀園附近發現了一隻鵲巢,自那以後逐年增多,從金澤擴展到朱家角、青浦城區、重固、華新等地。    喜鵲回歸鬧市為城市生態加分。
  • 「一園多址」築巢引鳳 70科創項目賦能新城智創產業
    一條創業街,吸引國內一流的機器人企業入駐;一片老廠房,「騰籠換鳥」變成雙創示範基地;一個軟體園,未來將成為揚州發展「網際網路+」產業和樓宇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作為揚州最年輕的功能區和未來城市中心,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創新思路,以揚州軟體園建設為抓手發展樓宇經濟,「一園多址」築巢引鳳
  • 搶抓全新的發展機遇,精準謀劃青浦新城發展!趙惠琴赴新城公司和...
    搶抓全新的發展機遇,精準謀劃青浦新城發展!綠色青浦「十四五」時期,上海將進一步優化市域空間格局,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新格局。
  • 上地系列人才培育計劃打造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樣板
    上地街道黨工委書記畢淑琴介紹:「未來,上地街道將聚焦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搭建有效平臺,集聚國際化人才,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傳承創新工匠精神,培育未來青年人才,攜手共進,築夢前行!」作為打造引智、引才、引項目的思想交流、人才匯聚、諮詢服務、公共配套和影響力品牌活動的策源地和引領地的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將依託中關村發展大廈入口兩側配套空間,結合現有建築特點,通過規劃、設計、布置,將原有空間升級改造為高端國際人才和高端思想匯聚交流場所,形成引智、引才的思想交流氛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背景。
  • 龍華區人才集聚「磁場」效應凸顯
    近年來,龍華區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出「龍舞華章計劃」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舉措,努力構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良好政策環境和服務體系,吸引了大批創新創業人才走進龍華、紮根龍華。  截至2020年底,龍華區人才總量已達80萬人。人才的加速集聚,為龍華創新發展、打造「創新之城」提供了有力支撐。
  •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築巢引鳳,廣開賢路,建設世界一...
    ●通訊員 郭藝博 萬春磊 李素鳳「材料學院竭力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流的教學和研究平臺,提供一流的教育計劃,吸引和資助優秀的青年學子來院學習深造,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實力和國際視野。」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表示。
  • 綠地市西科技園在青浦奠基,總投資約300億元
    綠地市西科技園在青浦奠基,總投資約300億元 2021-01-05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築巢引鳳,上海用崗位引人事業留人
    昨天,由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市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對上海人才引領發展戰略進行了推介,並向全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1983年,庫爾特·維特裡希博士第一次訪問上海。
  • 築巢引鳳,發展未來 ——譚蔚泓院士到訪時代集團考察交流
    (原標題:築巢引鳳,發展未來 ——譚蔚泓院士到訪時代集團考察交流)
  • ...聚焦「高精尖缺」、面向經濟主戰場打造博士後人才集聚「強磁場」
    近年來,江蘇省以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為核心,不斷完善博士後工作體制機制,博士後人才集聚培養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省級以上博士後載體1461個、累計招收2.4萬人、在站8003人,站均招收17人。2019年,江蘇新當選兩院院士中具有該省博士後經歷的,佔比33.33%,創歷史新高。
  • 江蘇泰興:強化「雙招雙引」 打造「智力引擎」
    近年來,泰興以「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為引領,堅持「人才強市」「人才強企」戰略,全面推行「雙招雙引」,圍繞特色產業加快集聚各類領軍人才,著力打造「智力引擎」,發揮人才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動「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構建「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生動局面。
  • 「氫」與「青」產生了「化學反應」 上海青浦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
    「青浦作為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的腹地核心,坐擁卓越的地理優勢和產業優勢。」上海青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姜愛鋒表示,青浦區位於江浙滬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產業帶的中心,處於長三角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密集聚集區域,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產業樞紐作用。同時,「三通一達」等國內知名物流公司坐落於青浦區,物流配送網絡十分發達,適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營。
  • 新年首個工作日,青浦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原創 綠色青浦 綠色青浦2021年首個工作日(1月4日),上海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麻城打造人才集聚「窪地」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麻城打造人才集聚「窪地」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09:22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9日電 (萬永莊 陳少良 朱光波)「市委組織部領導親自到我們單位慰問,為我提供人才公寓,兌現落實人才引進的各項優惠政策。」
  • 《解放日報》整版聚焦金澤:致力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2020環意自行車RIDE LIKE A PRO長三角公開賽升級亮相「青吳嘉」,自去年成功舉辦以來,今年賽道從青浦延伸至吳江和嘉善境內,總長度為89公裡,其中三分之一路段就在金澤範圍內。這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首場聯動三地的大型體育賽事,打造了長三角經典體育賽事IP,並以此推動示範區「青吳嘉」三地間更緊密地聯繫。人才共育。
  • 鄭柵潔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打造最佳創新生態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張俊鵬 攝  鄭柵潔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  打造最佳創新生態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浙江在線9月29日訊(記者 餘勤)29日下午,省長鄭柵潔到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調研科技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