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晟皓 張文軍 田志敏
近年來,日照開發區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砥礪奮進,立足日照優美的自然環境、便捷的海陸空鐵立體化交通運輸體系,持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大力「築巢引鳳」。在雙招雙引和隊伍建設上下足功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招商隊伍活力迸發、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重點培育發展了汽車及零部件、漿紙及印刷包裝、糧油食品加工,以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網際網路經濟更是異軍突起。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集群效應凸顯
產業集群是園區的生命力所在,園區強不強,全看產業生命力旺不旺。「以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為龍頭,我們規劃建設了22.9平方公裡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截至目前,已入駐韓資、日資、歐美汽車零部件企業40餘家,累計投資33億美元。」日照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杜江濤介紹。
汽車零部件是日照開發區傾力打造的拳頭產業,截至目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已在日照投資26.27億美元,形成年產發動機100萬臺、自動變速箱140萬臺、手動變速箱15萬臺、汽車模具920套、車橋25萬套的產能,還帶動引進了阿爾泰等16家韓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開發區落戶,使日照成為現代汽車集團在海外最大的核心動力零部件生產基地。
今年1月,總投資150億元的長城汽車日照整車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開工,日照開發區同步啟動建設長城汽車配套產業園,加快推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向「全產業鏈」發展,為園區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奠定基礎。
在漿紙及印刷包裝產業招引中,日照開發區瞄準技術含量高、產業連續性強、環境友好度高、社會貢獻度大的項目進行。先後招引亞太森博、眾興包裝等一批骨幹企業。目前,該區漿紙印刷包裝產業共有企業60餘家,從業人員3000餘人。2018年,漿紙園企業完成產值135億元,同比增長25%。
依託日照港優勢,日照開發區建立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園,招引集糧油加工、儲存、貿易、物流於一體的食品全產業鏈,糧油食品產業規模已達百億級。
傳統產業集群茁壯成長的同時,日照開發區加快新興產業的謀篇布局,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網際網路經濟等一批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2月21日,總投資20億元的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園正式投入運行。日照開發區設立一期規模2億元的產業基金,並加強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哈工大等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搭建電子信息產業成果轉化、孵化、輸出平臺。7個月的時間裡,該園區新籤約項目5個,引進人才創新團隊2個,高層次創新人才50名。4年內,將打造成產業特色鮮明的百億級產業集群。
9月25日,在生物醫藥產業園內,山東科巢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原料藥及製劑生產基地項目主體竣工。明年上半年試生產,達產後年可實現利稅3.5億元。
經過近3年的發展,日照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初步實現項目招引由「破題」到「快速集聚」的轉變。目前,巴洛特藥業、盈和生物等1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還有擬籤約開工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85.6億元。「我們計劃在3年內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百億級產業集群。」日照開發區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寧信心滿滿。
作為日照發展網際網路經濟的先行先試區,日照開發區率先起跑,將網際網路經濟作為新動能來重點培育。最近2個月,日照開發區已組織人員數次「打卡」杭州、重慶、廣州等網際網路經濟發達的城市,陸續也有網紅經濟客商來日照開發區考察。結合地區實際,日照開發區加大網際網路項目招引力度發展網紅經濟。目前,日照開發區成立了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工作專班,圍繞雙創大街、綠色智能製造產業園、傅疃河口國家溼地公園等被明確為網紅經濟平臺資源,打造網紅經濟平臺和網紅打卡點。
9月6日,日照開發區與廣州雲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籤約,全區首個網紅經濟項目落地。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裡,日照開發區已籤約網紅經濟項目5個。
隨著一個個產業項目的相繼落地,產業集群的規模化效應日漸放大。今年1—8月,日照開發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2.1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2.7億元,同比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6%;1—9月份,日照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上報備案數1.22億美元,同比增長874%。
職員制、蝸牛獎
雙向激勵激活招商因子
項目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日照開發區突出精準招商,堅持政策、配套、對象、手段、效益「五個精準」,「全過程、無縫隙」服務項目建設,跑出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加速度。
9月5日,日照開發區向今年前8個月沒有招商實績的產業園區頒發了第二個「蝸牛獎」。對於一年內獲兩次「蝸牛獎」的街道、部門和單位,將按有關規定追責問責。目前,「蝸牛獎」已成為該區倒逼作風轉變、推動工作提質增效的「利器」。
體制機制的改革為開發區雙招雙引工作注入不竭動力。2015年起,日照開發區開展職員制改革,探索建立以崗位和績效為主體的人事管理和分配製度。在幹部人事管理上,打破鐵飯碗、終身制,完成876名機關事業單位和聘用人員的檔案封存、角色轉換。推進「大部門制」,撤銷(整合)5個區直單位、3個園區、2個招商聯絡處。壓減內設科室65個,壓減率達到30%。實施「競聘上崗制」,先後組織開展的競爭上崗5批次,44名職員競聘到上一級中等職員崗位,3名六級職員走向了「產業園區管委主任」崗位,5名聘用職員、1名學校校長走上領導崗位。探索實行「工資績效制」,將薪酬分配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鈎,進一步調動職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修訂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出臺《招商引資任務及考核認定辦法》《效能建設「蝸牛獎」認定暫行辦法》等,把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評先樹優、幹部選拔任用緊密掛鈎。2017年以來,已先後有12名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退出任職崗位,16名部門單位班子成員不再擔任領導職務,5名職員到工委黨校待崗培訓。
通過持續深化職員制改革,有效激發了全區上下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激情與活力,推動形成了全員抓雙招雙引、抓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去年以來,新籤約項目116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17個。
「招推服」一體化
項目落地再提速
「作為日照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日照開發區承載著改革試驗田、創新領頭雁的使命。必須以更寬思維、更強魄力、更好執行,才能徹底破除服務群眾、企業的『隱性障礙』。」杜江濤說。
8月31日,普拉沃夫(日照)汽車零部件製造項目完成設備調試,正式實現投產。從4月12日項目方第一次前來考察直至實現投產,前後用時不到5個月。
「項目推進特別順利,開發區招商辦的服務專員全程參與,幫我們想方案、跑手續,就像自己人一樣。」項目負責人張林春說。在接洽伊始,日照開發區招商辦第一時間安排專人靠上,協助項目方租賃到合適的廠房先行生產。隨後,成立服務小組,協助辦理工商註冊、立項、環評等手續,並幫助企業招聘、安置員工,一一打通堵點。
通過實行「招推服一體」工作機制,招引單位作為項目推進責任主體,項目從招引進來,再到協調推進立項、規劃、竣工驗收等環節,專人代辦,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統籌推進。對於外資項目立項,實施「雙同」服務,對項目設立備案與企業項目備案同步受理、同時辦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立項業務審批提速50%。
今年5月6日,日照開發區2.3萬平方米的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啟用,23個部門單位的540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大廳。企業開辦,最快7小時即可辦理完成5個環節的業務;施工許可則創新「預審—審批零時差」模式,實現「拿地即開工」。上半年,該中心電話回訪抽查群眾滿意度達100%。
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打造人才招引新引擎
近年來,日照開發區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來抓,不斷創新人才招引機制,拓寬人才入駐方式,搶佔人才招引的制高點。
「引進特別優秀人才團隊項目的,最高給予60萬元獎勵。」在日照開發區發布的《關於選聘人才專員和招商專員的實施方案》中,開發區求賢若渴之心可見一斑。
今年,日照開發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區內產、企業發展需求為基,精準引才,面向全國選聘一批專兼職「人才專員」「招商專員」,廣開引才之路。經過多輪篩選審核,目前第一批5名海內外人才工作精英從全國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並已幫助對接引進國家級重點人才層次的外籍專家1名,拓寬了人才招引範圍、提升了人才招引層次。
始終把「用得好」作為人才工作落腳點,該區為人才提供「無憂」生活環境。高標準建設了海韻山景、工業鄰裡中心(一期)等5處人才公寓,共計11棟438套,並配備公寓人才服務專員,推動人才環境優化升級。在公寓建設室外健身廣場、室內健身房、服務中心、圖書室、服務沙龍等,將人才公寓打造成集生活、休閒、創新等諸多元素為一體的綜合平臺;優化公寓內部配套,在滿足「拎包入住」的基礎上做到更「暖心」。除此之外,開發區還規劃建設了日照市第一座人才公園,為人才提供有趣、舒適、豐富的活動,將開發區打造成人才創新創業、安居生活的沃土。
同時,堅持平臺打造,以打造「雙創大街」為起點打造人才創新創業載體,著力形成一條完整的人才科技生產力轉化鏈。經省人社廳評審認定,該區成為今年日照市唯一一家入選的省級專家服務基地。
加深產學研合作,日照開發區建立了與山東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的人才、項目合作,繼續深化與中國藥科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助力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該區新籤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2個、創新人才64人、新增省級以上重點高層次人才9人。
①日照開發區臨港產業基地
②已封關運營的日照綜合保稅區
③山東元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④市民在日照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⑤現代坦迪斯自動變速箱(山東)有限公司三工廠生產線
⑥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液體包裝紙板項目生產線
⑦新啟用的日照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