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FPGA的多波束成像聲納整機硬體電路設計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367.htm

多波束成像聲納利用了數字成像技術,在海底探測範圍內形成距離一方位二維聲圖像,具有很高的系統穩定性和很強的信號處理能力。但是由於數字成像系統數據運算量大、需要實時成像等特點,對處理器性能要求很高。隨著適用於並行處理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器件的快速發展,採用大規模FPGA為核心處理器的圖像聲納,在提高了整體性能的同時,其系統結構也更加簡單。

1 系統概況

該成像聲納的電路系統處於一個密封的水密艙內部,由180路基元的收發模塊、實時信號處理模塊、數據傳輸與控制模塊、電源模塊以及接口板和一些連接器組成。具體聲納頭內部的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聲納頭內部構成

圖中深色部分為聲納的發射和接收聲基陣。系統工作時,通過發射聲基陣將發射模塊產生的震蕩信號轉換成脈衝聲波發射出去,信號在水底形成反射,反射的聲波信號再經接收聲基陣轉換為電信號,進入接收電路。接收聲基陣具有180個基元,每個基元輸出的回波信號通過接口板進入接收電路進行信號的調理與採集。採集後的180路數位訊號再進入信號處理模塊,該模塊對採集數據進行復解調、抽樣和數字濾波等一系列的處理,實現數字波束形成以及控制千兆網傳輸系統上發最終的波束數據。同時幹端PC實時下發控制命令,對發射接收電路和波束形

成過程進行控制。電源模塊則負責給成像聲納系統中各個分模塊供電。該系統的功能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水下系統功能框圖

2 系統硬體模塊設計

2.1 發射接收模塊設計

發射接收電路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多波束聲納成像的質量。發射接收模塊的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圖3 發射接收模塊原理框圖

功放電路在由頻率合成器產生的工作頻率信號、脈寬控制電路和功率控制電路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不同強度、不同脈寬的振蕩信號,此信號加載在發射基陣上,轉換成脈衝波發射出去。接收基陣通過FPGA的控制信號同步地將聲納回波轉換成電信號,送入接收機前端的調理採集電路中進行小信號的前置放大、TVG/AGC放大、濾波和採集等處理,產生180通道的數位訊號。FPGA根據PC下發的指令控制增益控制放大模塊和ADC模塊,對信號進行時間增益放大和自動增益控制。

2.2 數位訊號處理及傳輸模塊設計

根據設計要求,數位訊號處理及傳輸模塊主要實現對回波數據進行波束形成,以及通過千兆網口上發波束數據和下發PC端的控制命令。該模塊電路的總體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數位訊號處理模塊總體框圖

聲納接收模塊的信號調理採集電路同時採集各接收陣元的回波信號,產生180路數字差分信號。在數信號處理模塊中,對採集的信號依次作復解調、濾波抽取和波束形成等處理,最終輸出512個波束數據。具體的信號處理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數位訊號處理流程圖

本系統採用Virtex 6 XC6VLX550T晶片作為實時數據處理及波束形成的核心器件。實際算法所需的資源數量和XC6VLX550T的資源數量略——編者注。

數位訊號處理模塊輸出的波束在100 m的量程範圍內具有58.007 Mbps的數據傳輸率,本系統採用2倍以上的設計餘量,通過千兆網來實現波束數據的網絡傳輸。設計中採用Xilinx公司的Vitex-5 FX70T的FPGA為平臺,基於該晶片內部的PowerPC440硬核處理器,在該處理器上移植VxWorks作業系統,完成數據的網絡傳輸功能。片上系統的設計框圖如圖6所示。

圖6 片上系統的設計框圖

PowerPC440處理器利用PLB總線控制外圍設備IP核,將FIFO中的波束數據通過NPI接口搬移到DDR2中,達到一定的數據量後,再通過DMA通道將數據從千兆乙太網發送出去。由於FPGA內部BlockRAM的容量無法滿足VxWorks對存儲空間的需求,因此使用一片32 MB的FLASH來存儲VxWo rks映像和引導程序,以及一片256 MB的DDR為其提供運行程序的空間,RS232串口作為調試時的輸入/輸出。

該模塊通過千兆網口可以接收到幹端PC下發的控制命令,實現對發射接收模塊、信號調理採集模塊、信號處理及波束形成模塊和千兆網數據傳輸等模塊的控制。

2.3 系統電源設計

根據系統技術指標要求,多波束成像聲納的電源由幹端電源盒產生的48 V直流電壓供應,通過電纜傳輸到水下聲納頭內部的電源板上。電源板對系統中各模塊供電,既要達到功耗要求,又要滿足各模塊之間的電源隔離。因此電源板中採用了磚形隔離模塊,產生了發射機所需的+95 V、+15 V和+5 V,以及接收機所需的±5.5 V、+2.1V。其中發射機電源地和接收機電源地隔離,以避免發射機噪聲通過地信號進入接收機中。

接收機所需的電源通過板間接線從電源板連到數位訊號處理板上。調理採集板所需的電源信號則從數位訊號處理板通過層間接插座向各個調理採集小板分發。在每塊調理採集小板上,上述電源信號經過低噪音的LDO線性低壓降電源晶片進行穩壓。

數位訊號處理板的電源地和調理採集板的電源地通過磁珠在電源板上單點共接。數位訊號處理板中電流的回流路徑比調理採集板中電流的回流路徑短,數字部分的地相對於系統地的阻抗更低,因此數位訊號處理板地上的噪聲不能通過電流回流到信號調理採集板中,從而避免了模擬信號受到數位訊號的幹擾。從電源板過來的電源信號在數位訊號處理板上通過LT公司的LTM4600進行電平轉換,得到FPGA及其外嗣設備所需的電源信號。

2.4 系統架構設計

如上所述,本系統的硬體平臺由發射機、信號調理採集板、數位訊號處理板、電源板以及一些接口板和連接器件組成。系統工作時,聲納回波信號從接收基陣上通過轉接板傳輸到各調理採集板中進行採集,完成採集後的信號再通過板對板層疊連接器匯總到數位訊號處理板中做波束形成處理,最後波束數據從乙太網口輸出,通過千兆網傳輸線上傳到幹端PC進行成像顯示,按照這種信號通路來設計系統硬體平臺的架構。

在設計時,為了減小系統體積和設計風險,將180路信號調理採集模塊分成6塊小板實現,每塊調理採集小板按照32路設計。6塊小板分成兩個區,每個區層疊三層,並通過1 mm腳間距的層疊連接器將小板上採集的信號傳輸到數位訊號處理板上。發射機放置在聲納頭部,和聲納艙中的接收模塊隔離,以減小相互之間的信號幹擾。電源板為系統中發熱量最大的設備,方案中將電源板放在系統最頂部,板上的各電源模塊緊貼聲納頭壁,在系統運行時可以將電源板產生的熱量及時地引導到機殼上,散發到周同的水體中。系統的整體架構如圖7所示。

圖7 系統硬體平臺架構

6塊調理小板的電路結構完全一致,通過層間接插座傳遞信號。接插座的層疊設計需要滿足在調理板堆疊次序任意的情況下,使得不同的板層輸出不同通道的採集信號。圖8為層疊結構示意圖,圖中F1、F2、F3分別代表不同接插座所在層為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TOP和BOTT OM則表示接插座布於同層板的不同面。裝配時,上一層板的BOTTOM插座接下一層板的TOP插頭,第一層板的BOTTOM插座插在數位訊號處理板的插頭上。圖中每一層板的TOP和BOTTOM接插座上具有相同網絡標號的引腳在電氣上是相連的,如P5的「1」號引腳和P6的「3」號引腳在電氣上屬於同一網絡「A」。

圖8 層疊結構中的信號傳遞示意圖

現不妨假設每一層板採集兩個通道的信號,各層板採集的兩個通道信號分別輸入到插頭P1、P3和P5的2、6腳(標有黑色圈),再由P2、P4和P6插座依次傳遞到母板上。如圖所示,三層板總共採集和傳輸了6個通道的信號:A、B、C、D、E和F。第一層板採集到通道A和通道D的信號,第二層板採集到通道B和通道E的信號,第三層板採集到通道C和通道F的信號。第三層板上TOP插頭和第一層板的BOTTOM插座信號對應關係完全一致。最後調試的時候,只要對應好網絡便可以在任何一層板的接插座上測試到每一層板上兩個通道採集的數據。

本系統中各層調理採集板採集32個通道的數據,通過6塊層疊接插座實現板間信號的傳輸。

3 系統顯控設計

幹端軟體有控制和顯示的功能,控制部分主要是通過網口向水下設備發送控制命令,顯示部分則是將波束形成後的數據經過處理後呈現圖像,實現聲納成像的功能。考慮到圖像顯示的速度,採用多線程工作模式,分別創建數據接收線程和數據顯示線程,同時完成成像功能。

幹端主控軟體對外數據接口有網口和串口兩種,乙太網口主要傳輸控制命令、參數及圖形數據,三路RS232串口分別接收來自外部的定位信息如測深儀、GPS、姿態儀等。

圖9 波束圖像轉換示意圖

幹端主控軟體接收到的波束數據為方位一距離向的二維數組,即原始一幀數據為矩形圖像,其中方位向為512個波束值。而實際的數據為扇形的,以接收點為圓心,512個波束值為同一距離90度扇形上的點。所以在進行圖像顯示的時候需要將原始數據進行轉換。具體的轉換過程如圖9所示。設原始矩形中的點(j,k),經過轉換算法後對應扇形圖像上點的坐標為(x,y),方位角α(單位弧度),則:

其中width為扇形角對應的弦長,t為圖像上近場盲區中的像素點數,pointnum為最大量程接收到的距離向上的點數,則pointnum+t表示對應最大量程時圖像距離向上的像素點。

4 測試結果及分析

測試信號為脈衝調製正弦波,信號脈寬為0.2 ms,脈衝重複周期為67 ms,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可正常工作,PC端顯示出測試信號所形成的512個波束,根據信號的幅度變化,窗口內的條紋信號也可相應低由暗到明。

綜合測試結果,水下被測目標清晰可見,其外形尺寸和實物十分吻合,系統性能優良。

結語

文中給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多波束成像聲納整機的系統設計方案。該系統基於Xilinx公司的FPGA晶片,根據幹端PC下發的控制指令對180個基元的發射接收電路進行控制,實現對180路通道的水聲信號的調理和採集,完成數字波束形成,並將波束數據通過千兆網上傳至幹端PC進行顯示。該系統架構緊湊,整機集成度高,且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性能優良,可滿足實際的水下目標探測的需要。

相關焦點

  • 聲納圖像動態範圍擴展與FPGA實現
    編者按:本文針對成像聲納擴展圖像動態範圍和增強圖像細節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基於開方運算的動態範圍擴展方法。基於課題組研製的多波束成像聲納原理樣機的研製,分析了數據動態範圍壓縮導致圖像細節丟失的原因及其對成像質量的影響,採用JPL快速平方根近似算法改善了開方運算FPGA實現過程的資源佔用和系統延時。最後,對改進設計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通過多波束成像聲納系統的消聲水池實驗證明了本文動態範圍擴展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系統成像質量改善明顯,達到優化設計的預期目標。
  • 基於VFW的成像聲納視頻壓縮存儲設計
    編者按:  摘要:針對聲納系統圖像實時存儲過程中的大數據量問題,本文提了一種聲納視頻壓縮存儲的工程實現方法。採用MPEG-4視頻編碼標準[1]及Xvid編碼器,基於VFW數字視頻軟體開發包,在VS2010開發環境下實現了對聲吶視頻的高壓縮率、高壓縮質量的實時壓縮存儲。
  • 前視聲納系統成像視覺改進與實現
    本文基於課題組研發的一款多波束前視聲納系統,著重分析了影響系統成像效果的幾大因素[3],並進行了優化與實現,主要包括通道幅相校正、波束優化設計、動態範圍優化與扇形視圖轉化等。經過改進後的聲納系統成像質量更高,能夠實現對複雜場景的高精度成像。
  • 基於fpga二維小波變換核的實時可重構電路
    項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6432.htm  2.1 項目名稱及摘要:  基於fpga二維小波變換核的實時可重構電路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為可進化設計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板
  • 基於FPGA的實時中值濾波器硬體實現
    在許多實際應用場合,如高清視頻監控、X光圖像的降噪等,需要快速且實時地進行中值濾波,軟體實現達不到實時處理的要求,因此選用硬體實現。 在硬體實現上,文獻[1]、[2]等採用行延遲的方法形成鄰域數據,以實現3×3的中值濾波。文獻[7]為了提高紅外成像跟蹤器設計了大窗口的中值濾波器。
  • 基於DSP和FPGA的機器人聲控系統設計與實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1345.htm 本次設計採用了性價比較高的數位訊號處理晶片tms320vc5509作為語音識別處理器,具有較快的處理速度,使機器人在脫機狀態下,獨立完成複雜的語音信號處理和動作指令控制,fpga系統的開發降低了時序控制電路和邏輯電路在pcb板所佔的面積[1],使機器人的"大腦"的語音處理部分微型化、低功耗。
  • 一種近距雷達目標檢測信號處理的FPGA實現
    將FPGA技術應用於近距雷達系統設計,構造高性能的數位訊號處理機,同時可以提高系統集成度,減小電路規模,從而提高可靠性。對于波束掃描雷達系統,可以靠天線的掃描獲得不同距離和方位單元的雜波圖,從而進行雜波圖恆虛警檢測。但對於固定波束的雷達系統來說,獲得足夠多的、不同距離單元的回波信號比較困難,因此適合在FFT變換後採用頻域恆虛警檢測算法。圖1給出該近距雷達的信號處理框架。模數轉換電路在時序單元產生的信號控制下,啟動對目標回波都卜勒信號的採集和A/D變換,將目標都卜勒信號轉換成多位數位訊號。
  • HALMA 子公司 Tritech 推出4000米 Gemini 成像聲納
    上海2011年6月2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繼其淺水實時成像聲納 Gemini720i 的成功之後,Tritech 又推出了一款額定深度的成像聲納 720id。Gemini 系列成像聲納是一款極富遠見的產品,其潛水深度為300米至4000米,它能利用一系列的傳感器來提供120度的視角,捕捉前方水下場景的實時聲納成像。
  • 豪邁子公司Tritech推出4000米Gemini成像聲納
    繼其淺水實時成像聲納Gemini720i的成功之後,Tritech又推出了一款額定深度的成像聲納720id。Gemini系列成像聲納是一款極富遠見的產品,其潛水深度為300米至4000米,它能利用一系列的傳感器來提供120度的視角,捕捉前方水下場景的實時聲納成像。
  • 一種基於FPGA的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控制電路設計
    本文利用FPGA來實現精密時序控制的同時,實現非常複雜的信號處理算法,並以FPGA為核心器件完成光纖電流互感器信號檢測和控制電路設計,利用該電路控制光纖電流互感器傳感頭進行電流測試和標定。試驗結果表明,系統控制精度達到0.2 S級測量準確度的要求。
  • 美開發出適合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小型成像聲納系統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Teledyne BlueView科技公司新開發的M系列2D多波束成像聲納系統已經開始發貨。這是一種用於水下導航、監視、目標跟蹤和執行其他水下成像任務的小型實時高解析度聲納成像系統。   新系統比該公司的P900系列聲納系統小30%,而特性和功能相同,尤其適用於無人水下航行器(UUV)。
  • 基於FPGA高精度浮點運算器的FFT設計與仿真
    摘要 基於IEEE浮點表示格式及FFT算法,提出一種基2FFT的FPGA方法,完成了基於FPGA高精度浮點運算器的FFT的設計。利用VHDL語言描述了蝶形運算過程及地址產生單元,其仿真波形基本能正確的表示輸出結果。
  • 基於FPGA的無損圖像壓縮系統設計
    編者按: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圖像壓縮的重要性和常用的無損圖像壓縮算法,分析了快速高效無損圖像壓縮算法(FELICS)的優勢,隨後詳細分析了該算法的編碼步驟和硬體實現方案,最後公布了基於該方案的FPGA性能指標。
  • 基於DSP的雙頻超聲波流量計硬體電路設計
    根據超聲波聲道結構類型可分為單聲道和多聲道超聲波流量計;根據超聲波流量計適用的流道不同可分為管道流量計、管渠流量計和河流流量計;根據對信號的檢測原理,超聲波流量計非接觸測量方法分為:傳播時差法、都卜勒法、波束偏移法及流動超聲法等不同類型,其中傳播時差法又分為直接時差法、相位差法和頻差法。
  • FPGA開發外設子板模塊電路設計詳解
    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製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製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FPGA的開發相對於傳統PC、單片機的開發有很大不同。FPGA以並行運算為主,以硬體描述語言來實現;相比於PC或單片機(無論是馮諾依曼結構還是哈佛結構)的順序操作有很大區別,也造成了FPGA開發入門較難。
  • 基於FPGA IP核的FFT實現
    目前現有的文獻大多致力於研究利用FFT算法做有關信號處理、參數估計、F+FT蝶形運算單元與地址單元設計、不同算法的FFT實現以及FFT模型優化等方面。而FPGA廠商Altera公司和Xilinx公司都研製了FFT IP核,性能非常優越。在FFT的硬體實現中,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算法運算量,更重要的是算法的複雜性、規整性和模塊化,而有關利用FFT IP核實現FFT算法卻涉及不多。
  • 基於FPGA的幀內預測編碼器硬體架構設計詳解
    基於FPGA的幀內預測編碼器硬體架構設計詳解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7 10:42:00 針對幀內預測的快速算法,由於DSP 架構軟體順序執行的局限性難以滿足實時性要求
  • 基於FPGA的FFT算法硬體實現
    基於FPGA的FFT算法硬體實現
  • 基於FPGA的數字示波器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FPGA的簡易數字示波器設計方法,硬體上採用以Altera公司的EP2C8Q208CN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晶片作為核心器件,同時結合FPGA
  • fpga應用領域_fpga應用三個主要方向
    第三個方向就是所謂的SOPC方向,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已經在FPGA設計的範疇之內,只不過是利用FPGA這個平臺搭建的一個嵌入式系統的底層硬體環境,然後設計者主要是在上面進行嵌入式軟體開發而已。設計對於FPGA本身的設計時相當少的。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在FPGA做專門的算法加速,實際上需要用到第二個方向的知識,而如果需要設計專用的接口電路則需要用到第一個方向的知識。